沈志冲
[目的]了解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方法和作用. [方法]系统设计在预防接种中各个环节护理方法,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结果]确保预防接种顺利进行,安全有效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在预防接种前、中、后所进行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张凤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为了解IOZ牌皮肤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 [方法]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结果]分别以含盐酸聚六亚甲基胍4.0 g/L、乙醇含量为72.2%的消毒剂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min,杀灭对数值>5.00,同样浓度的消毒剂作用白色念珠菌1min,杀灭对数值>4.00;该消毒剂用于皮肤和手消毒时,作用1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1.00;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属实际无毒,对皮肤无刺激,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未见异常. [结论] IOZ牌皮肤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性能,毒性低,无刺激,可广泛用于皮肤及手等的消毒.
作者:赖发伟;杨宁;刘科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患者256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分析造影结果. [结果]诊断情况,缺血性疾病197例:造影发现异常143例,阳性率72.59% (143/197);出血性疾病12例: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现异常7例,阳性率58.33% (7/12).总阳性率74.16% (143+12/209).[结论]全脑DSA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与MRA相比更能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枝循环情况,是介入干预前的必备手段.
作者:简崇东;黄建敏;蒙兰青;唐雄林;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0的功能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LP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IL-10水平. [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水平增加,失代偿期肝硬化组TNF-α、IL-10的水平随着LPS浓度的增加升高不明显. [结论]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越差,则CD14+CD16+单核细胞频率越高,促炎因子增加,其频率及生物学功能与病情的严重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国民;王鑫;康富标;王桂平;宋英华;张弘;赵新辉;周青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掌握十堰市2009年城区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找出威胁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方法]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编码手册进行根本死因分类. [结果]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总死亡率为5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10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损伤与中毒对寿命的损失影响大,因此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陈辉;周尚成;易卫兵;朱秀英;黄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生后6~12 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将62例生后12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亚低温组病儿在生后6~12 h内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 35℃,持续72 h,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下维持肛温在36.7℃~37.5℃.通过观察18个月时的病死率或严重伤残发生率和神经发育评估,评价生后6~12 h开始进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结果] 18个月时亚低温组的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P<0.05).亚低温组严重不良预后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9,P<0.05).亚低温组病死率和严重神经发育伤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后6~12 h以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HIE可促进运动发育水平的恢复,降低患儿严重不良预后.
作者:雷霞;刘崇海;杨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我国生物制药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尽管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作者:唐瑞阳;朱昌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发生情况,以制定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某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进行乳腺红外线透视检查. [结果]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总检出率为62.70%,其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检出率有差异. [结论]正确认识此病,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先桂;李雪莉;黄冀;杨少玉;舒德喜;陈清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海淀区1 01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不全面,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稍高于小学生.电视是中小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母亲、科普/专业书籍、报纸/杂志也是主要途径,此外,广播对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电脑网络对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中小学生的营养态度总体上较好,小学生的营养态度稍好于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结论]应积极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干预,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错误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朱淑萍;丁越江;鲁向锋;王宏伟;杨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及需求状况,为开展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 074名军队干休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现状及需求情况.[结果]军队干体所人员急救知识较缺乏,尤其以非医务人员明显;高中及以上人员的急救知识的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上人员(P<0.01);小于40岁人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优于大干40岁人员(P<0.01);不同性别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休所人员有强烈的学习需求,87.1%的人员愿意学习急救知识,91.4%的人员通过医院途径获得急救方面的培训.[结论]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同时他们有较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愿望,需要组织专门的急救知识培训以提高其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以降低院前病死率,更好保障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
作者:郭健;贺少枫;陈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中国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防治艾滋病项目2005年7月在该州实施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州1997~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2009年艾滋病项目启动前后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报告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000例,其中诊断艾滋病病人148例,死亡179例,男:女约为2.14∶1,青壮年(20~40岁)约占84.1% (841/1000),感染途径仍以静注毒品为主,占43.7% (437/1 000).[结论]该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继续上升,但增速放缓,说明加大了对传染源的监测和发现报告力度,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防治工作在许多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田应娟;陈祖府;李翼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疗效.[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及脾淤血性肿大患者.并给术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营养支持及肠道准备,并建立足够的门静脉通道;术中观察患者的尿量,出血量等,并积极配合手术进程;术后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护理人员充分地术前准备、术中密切地观察和护理、积极有效地配合使得8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恢复正常,肝功能2周后有改善. [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是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元胡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检测指标,对延胡索生品、醋炙品、酒炙品、醋烘品、醋煮品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TC-C18 (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0 mmol三乙胺,0.1%冰醋酸调pH 5.2~5.4)=28:72,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不同炮制样品中以醋炙品、酒炙品、醋烘品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较高,加样回收率为101.18%,RSD为2.21%,相关系数r=0.999 4. [结论]在元胡的不同炮制过程中,醋炙、酒炙和醋烘法均能增加元胡中廷胡索乙素的含量,但醋煮品中廷胡索乙素的含量与其他炮制方法比较有所下降.
作者:沈志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认知负荷理论在骨科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0名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教材骨科学部分教学大纲,以大程度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为目的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对试验组学生实施骨科教学;同时参考骨科部分教学大纲,以有限时间内向学生讲授尽可能多知识为原则,按章节设计多媒体课件,对对照组学生实施教学;后以问卷调查及测试方式,比较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及各指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骨科学习更有兴趣,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试验组学生思维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对课件设计有较高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巧妙运用语音、图片等方法设计骨科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减轻外在负荷,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牢固地掌握骨科理论知识.
作者:张立岩;汪建中;祖德玉;金世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 [方法] 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大血管病变83例,未合并大血管病变90例,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VB12、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空腹血糖、血脂及肾功水平.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因变量,进行Pearsan相关分析. [结果]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未合并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程、叶酸、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载脂蛋白A、肌酐存在相关关系;病程、低密度脂蛋白为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VB12、核黄素、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且与叶酸、核黄素、载脂蛋白A、肌酐、病程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周瑞华;白素芬;李占山;何晶伟;魏剑芬;喇万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某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套扎治疗术,观察组采用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随访1年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出血率.
作者:郑君;谢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2009年南昌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南昌市2009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报告卡信息及RT-PCR实验室检测结果,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甲型H1N1流感为2009年新增报告病种,共报病例838例,报告发病率17.85/10万,报告重症病例48例,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0.13/10万,病死率0.72%.甲型H1N1病例中男性509例,女性329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全市9个县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报告.自6月开始出现病例,以11月报告病例数较多,占全年病例的57.3%.病例以学生发病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7.6%.共检测101份样本,阳性率为38.6%.[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差异.要重点加强各类学校、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以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作者:李辉;胡茂红;吴景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探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健康体检及门诊、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67例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两组FPG、PBG2h、FlNS、HbAlc、hs -CRP、SBP、DBP、TG、TC及LDL-C、HDL-C等指标,分析其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讨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等. [结果]观察组除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其他观察指标如FPG、PBG2h、FINS、HbAlc、hs-CRP、SBP、DBP、TG、TC及LDL-C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炎症状态是影响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沈寒蕾;邓宏明;黄媛;赖战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邢台市城乡成年居民眼睑黄色瘤的流行现状,为预防控制眼睑黄色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邢台市城乡18岁以上5 218名成年居民进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体力活动等情况登记后,进行身高、体重和腰围(WC)测量. [结果]邢台市城乡成年居民眼睑黄色瘤在39岁以前患病率为零.在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眼睑黄色瘸的发生呈逐渐增多趋势,城市高于乡村(x2=60.78,P<0.01),女性高于男性(x2=95.54,P<0.01).在118例眼睑黄色瘤患者中,BMI和/或WC超标率为100%,血脂异常率为94.92%. [结论]眼睑黄色瘤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超重或肥胖以及血脂异常是发生眼睑黄色瘤的危险因素.
作者:谢建斌;马红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某院门诊收入手足口病区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感染、解热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治疗共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变化情况. [结果] (1) cTnI:试验组在治疗后为(0.54±0.12) mg/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0.98±0.16) mg/L; (2) CK-MB:试验组在治疗后为(27.6±12.3) 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34.9±7.6) U/L; (3) LDH-1:试验组在治疗后为(52.1±13.4) 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71.6±13.5) U/L.3项指标均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 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疗效确切,能较好的降低血清心肌酶的浓度,避免心肌损害.
作者:李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