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鹏;胥江;胡燕;郑洪源;汪洋;陈阳;中强;代思雅;陈秀岚;高云;黄世蓉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石河子大学4所附属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分析.[结果]①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在中等偏上水平,高于临床内外科护士.其多选择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其后依次为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急诊科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士感受到的压力呈正相关;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③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自责应对方式、工作压力总均分、退避应对方式3个因素进入了SCL-90总分的线性回归方程.[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感受到工作压力大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采用成熟的应对方武有利干护士的心理健康.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大小以及采用自责、退避应对方式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大,且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杨琴;张昱;张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石榴皮中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甲醇-0.1%乙酸水溶液(pH 3.4)(94: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熊果酸在10.4 μg·ml-1~104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16 315X+55.119,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石榴皮药材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文;刘占军;张卫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贝类中GⅡ型扎幌样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用PEG6000对贝类中GⅡ型扎幌样病毒进行浓缩,用Trizol法提取病毒RNA,设计出针对GⅡ型扎幌样病毒保守序列的通用引物与探针,建立GⅡ型扎幌样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此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贝类中GⅡ型扎幌样病毒检测呈现高度特异性,与诺瓦克样病毒、GⅠ型扎幌样病毒等无交叉反应,低检出限可达102拷贝/μl,线性范围为102~106拷贝,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贝类中GⅡ型扎幌样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作者:曾爱华;高冬微;褚夫江;金小宝;朱家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母儿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诊治的18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中,12例为完全性,6例为部分性,两组均有严重并发症.其中完全性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干部分性组(P<0.05);新生儿早产16例,窒息4例,死亡1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
作者:龚云辉;郭涛;周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唐山市农村中老年居民血脂水平情况.[方法]以接受健康教育及体检的本地区农村中老年居民5 830例为调查对象.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组人群平均TC为4.74 mmol/L、LDL-C为2.70 mmol/L、HDL-C为1.30 mmol/L.TC、LDL-C、TG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在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HDL-C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女性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唐山市农村中老年居民血脂水平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高于其他省市农村血脂水平,需要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张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对四川省首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处理类似疫情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结果]该校1 201名学生及教职工中,出现发热及流感症状83人,确诊46例甲型H1N1流感.疾控中心介入后经1个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7 d)内流行即终止,所有患病学生在14 d内康复.[结论]积极主动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和与社区协同的多部门联合卫生应急联动,为本次疫情的发现和快速成功处置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蔡鹏;胥江;胡燕;郑洪源;汪洋;陈阳;中强;代思雅;陈秀岚;高云;黄世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空气污染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8月~2007年10月广州市每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资料(数据来自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以及同期广州市每日空气污染数据(数据来自广东省气象局),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广州市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当天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低度相关(OR值为0.138和0.142).将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及污染指标按周合并(取一周当中的中位数)作相关分析,周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低度相关(OR值为0.258和0.264).[结论]广州市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空气污染只有低度相关性.
作者:张健瑜;梁丽英;黄力;刘锦銮;梁子敬;曾昭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库;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积极开展危机干预;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科学构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着力点.
作者:姜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铅暴露水平及各年龄组、不同生活环境中儿童血铅分布情况,分析人体内铅的可能来源,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筛选3~6岁儿童1 100例进行末梢血血铅测定,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1 100例儿童血铅含量均在Ⅰ~Ⅳ级之间,血铅含量分级构成分别为866例(78.75%)、206例(18.75%)、27例(2.5%)、1例(0.09%).[结论]我市3~6岁儿童血铅水平处于相对安全(≤100 μL)的占78.66%.随着年龄增长,血铅值逐渐增加,可能与儿童生活活动范围增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某些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城市儿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儿童,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故在儿童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不咬啃玩具和铅笔,避开汽车尾气及机动车是很好的预防方法.
作者:李文君;姜丽杰;张裕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西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丰水期、桔水期分别对西安市4个区(县)的85个村级监测点的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419份,合格203份,合格率为48.45%.合格率低于90%的项目有: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及浑浊度.井水与其他水源类型,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县)水质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官性指标、一般化学性状、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于丰水期与枯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偏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这3项微生物学指标是影响本市农村饮水水质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对饮水水源的监督监测力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峰;刘萍;张永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2007~2008年天河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状况、分布规律,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集2007~2008年发生食物中毒时食品、患者肛拭子及食品操作间涂抹样等样品,对其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确定致病菌的类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与2008年相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年样品总体检出率为24.1%;5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季节分布上,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第2、第3季度检出率明显超过第4季度;肛拭子,食品及食品操作间涂抹样3类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肛拭子检出率高,为37.8%,食品检出率低,为8.3%.[结论]天河区2007~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出率稳定,检出的致病菌以奇异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样品检出率明显不同.应根据以上特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张汉斌;蔡卫红;黄燕;张惠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流出人口流动特征、HIV/AIDS相关知识、行为及干预现况,为探索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流出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共调查南充市流出人口509名.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文化程度较低,流动频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商业性行为比例较高15.91%.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接受艾滋病干预活动的比例较低,近1年,接受过免费安全套的比例仅为13.75%,接受过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的比例仅为31.83%,艾滋病免费检测6.88%.[结论]流出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不安全性行为广泛存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安全套促进、VCT).
作者:张芹;黄毅;吕繁;曾刚;谭代林;黄维;蒋新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病医院医院感染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收住院的8 413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 413例肝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3例,医院感染率5.98%.感染部位以腹腔占首位,为39.23%;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占18.39%;慢性重症肝炎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率为19.5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6.67%.[结论]重症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淑梅;陈宏义;刘宾红;陈家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考察不同运动量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尼莫地平组、高运动量组、中运动量组、低运动量组,采用被动跑轮法进行运动训练.训练6周后,腹腔注射亚硝酸钠,制备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断头取脑,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BI-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海马CA3区正常神经细胞数目.[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细胞发生变性,核固缩,并可见神经元的坏死和噬神经细胞现象,呈筛孔状,正常神经细胞数目显著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低运动量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及脱落显著改善,正常神经细胞数目显著增加,且高运动量组小鼠的改善作用较好.[结论]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组织形态的改变且与运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高凤国;刘新霞;赵燕燕;陈春生;王恩军;田芳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核酸扩增技术特别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可对不同来源的核酸进行定性检测,但需在PCR反应终止后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这不仅无法准确定量,而且还容易发生交叉污染,产生假阳性.PCR技术发明至今超过20年,在这期间该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近年出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它以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量准确、耗时短、完全闭管检测、易于标准化的优点,在致病菌鉴定、临床药物疗效观察、耐药基因检测、疾病基因诊断等医学研究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洪志强;方梅;陆巧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上游区域内斯氏并殖吸虫病分布及流行趋势的影响,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区域内采获溪蟹镜检囊蚴,检查动物体内斯氏并殖吸虫的感染情况,收集既往资料与现场肺吸虫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人群肺吸虫感染.观察和分析大坝加高后人类行为、局部环境的改变对中间宿主孳生的影响.[结果]大坝加高后环境因素、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对肺吸虫中间宿主的孳生有较大的影响,局部流行的区域已不具备中间宿主孳生所需的环境,水位的提升可形成更多的溪沟和山涧,有利于螺和溪蟹的孳生.调查显示人群感染率为12.98%,经防治人群肺吸虫和中间宿主囊蚴感染率都有较大幅度降低.[结论]汉江中上游十堰地区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斯氏并殖吸虫在局部范围的孳生环境和流行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动物宿主肺吸虫囊蚴的感染及人群感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实施,汉江中上游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肺吸虫病的疫源地也将会长期存在.
作者:张光玉;郭鄂平;杨树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威远县流脑防治方法,为控制和消除流脑提供依据,实现卫生部提出的<流脑防治规划>目标.[方法]分析1 951年来流脑疫情,比较各种防治方法的效果.[结果]流脑A+C群疫苗比流脑A群疫苗的效果更好,提出了今后威远县流脑防治工作策略.[结论]为提高人群流脑免疫水平,逐步消除流脑发病,推广流脑A+C群疫苗普种,是威远县实现卫生部防治规划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吉光;刘文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检测COX-2和VEGF-C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2例结肠腺瘤及1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COX-2与VEGF-C在正常结肠、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依次增高;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性,与结肠癌的发生、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邹发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氨茶碱联合纳洛酮与单用氨茶碱药物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采用Review Mariager5.0分析软件,对国内22篇有关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的研究结果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用氨茶碱组,合并RR分别为1.65和1.35,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9~1.83和1.28~1.42.[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比单纯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更好.
作者:李恒;潘晓平;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疆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艾滋病培训效果.[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新疆5个艾滋病高发区的500名护理人员以匿名形式进行终末问卷调查;查看项目医院培训记录;对艾滋病知识、态度问题提问;观察、访谈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行为.[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艾滋病综合知识、态度均有所提高(P<0.01),但知识掌握不全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对艾滋病的接纳率较高(>94%);院内全员培训已全部完成:在标准防护的落实、保洁员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还有欠缺.[结论]艾滋病培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促进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接纳态度,但要真正做到既能避免职业暴露又能给予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更多的人性化关爱,还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培训过程.
作者:黄艳华;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