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居民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分析

底秀娟;轩水丽;郭万申;许汴利

关键词:粗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死因顺位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2004~2005年死亡水平. [方法]利用河南省居民2004~2005年3次死因回顾的DSP资料,采用SPSS10.0和SAS9.1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第3次回顾我省居民粗死亡率为610.1/10万,标化死亡率773.9/10万,高于全国居民死亡水平(标化死亡率661.5/10万);前10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内分泌代谢免疫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熏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构方程模型在汶川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汶川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各症状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性别组儿童各症状的表现. [方法]采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调查253名汶川地震灾区儿童PTSD的相关症状信息,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评价修正确定佳模型.对灾后不同性别组儿童PTSD各症状内容和形式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从CRIES-13提取了3个PTSD的潜变量,即闯入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症状,并引入一个总因子潜变量.模型拟合效果良好,不同性别组的结构方程模型形态相同,模型能解释不同性别组儿童各症状表现的特点. [结论]CPdES-13的测量形式是适合不同性别组儿童的,参考此次研究结果有助于灾后更有效地筛查PISD儿童,为解决灾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提供帮助.

    作者:庞艳;邓红;张强;赵高锋;彭丹;江国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晚孕期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晚期妊娠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41例HDCP患者的胎儿(28~36周)和41例与其胎龄匹配的正常胎儿的心脏多普勒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范围,分析不同程度HDCP组胎儿心脏Tei指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41例不同程度HDCP组胎儿和对照组胎儿间左、右心窒Tei指数的比较,只有重度子瘸前期组与对照组Tei指数和(a-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胎儿心脏Tei指数改变与HDCP患者病情发展程度有关.

    作者:刘艳华;杨小杰;寇世和;刘志宝;张雪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案分析与治疗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治疗职业倦怠症状,本文以一教师职业倦急为例进行讨论.[方法]从具体的案例研究出发,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探讨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治疗的新模式.[结果]运用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结论]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都应该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早期发现并防御职业倦怠的产生,能使教师更好地服务干社会.

    作者:崔玉中;陈志伟;闫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规范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中ALT的不确定度分析程序,使不确定度评定合理,更好地保证检测质量.[方法]采用速率法在半自动生化仅上测定血清样本ALT的含量,据此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中ALT的不确定度分析. [结果]血清中ALT的扩展不确定度U=0.599 U/L,K=2.365. [结论]在检测过程中带入不确定度的分析,有助于检测质量的保证.

    作者:周明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标本中的肠道病毒RNA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易操作的通用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血清标本检测. [方法]在肠道病毒5'端的保守区域中选取所有型别肠道病毒一致的基因组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及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建立RT-PCR荧光定量检测系统,测定了TCID50(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ml)的Cox B3病毒培养液进行10倍稀释以检测低检测病毒量,用45份心肌炎患者血清标本和122例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荧光定量RT-PCR系统对于Cox B3病毒的低检测量为0.01 TCID50/ml并且可以检测到小于1 000拷贝/ml的质柱DNA,定量线形范围达到5个数量级,相关系数达到0.993.45份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血清临床标本中31份阳性,阳性率为68.9%.122份人群血清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标本19份,阳性事15.6%. [结论]应用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为肠道病毒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高灵敏度的实用方法.

    作者:李智涛;王云龙;董晓敏;燕贞;陈小科;李玉林;吴逸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2005~2008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分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3名儿童,抗-HB8阳性者185人,阳性率为85.7%,无(弱)应答率为14.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B首针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分娩方式及母亲HBV感染状况是影响儿童抗-HBs无弱应答率的主要因素,其发生无(弱)应答的OR值分别为0.264、2.292、2.158和0.37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HepB苔针未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较大、顺产及母亲双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时容易发生无(弱)应答.

    作者:张文增;史继新;冀国强;马玉欣;张松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绵阳城区2004~2008年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绵阳城区餐饮业餐饮具消毒质量情况,防止因餐饮具不洁引起食源性疾病,为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对绵阳城区2004~2008年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绵阳城区2004~2008年共监测餐饮具174 578件,总合格率为80.49%,餐饮具卫生消毒质量逐年上升,各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2.49%、78.62%、81.69%、82.99%和86.32%,5年间餐饮业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0.41,P(0.001);绵阳城区大型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效果明显高于中小型餐饮业,不同规模经营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5.91,P<0.001).[结论]针对本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现状,重点加强中小型餐饮业单位餐饮具消毒管理,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餐饮具消毒卫生质量,继续推行餐饮具集中消毒配送制度.

    作者:文献英;吴晓红;凡娅;张代友;郑幸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西宁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宁市1~6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自然人群,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0人,共2 125人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 [结果]西宁地区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56%、19.36%、29.75%;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74%,15岁以上人群HBsAg阳性率为5.61%;农村HBsAg阳性率高于城区;藏族HbsAg阳性率高于双族等民族;农民、工人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结论]加强新生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依然是今后乙肝疫苗预防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伟;赵振川;张志芳;金珊;曹郁;陶宜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周口市2005~2007年淋病发病状况分析

    [目的]对周口市2005~2007年淋病发病状况进行分析,为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疫情资料年统计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淋病发病星逐年增高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以农民和不详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集中于20~60岁的青壮年,农村发病高于城区. [结论]在不断加强媒体宣传的同时,应制定多元化的干预措施,针对不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不同的宣传干预方式.

    作者:李莲萍;冷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区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岁以下常住人口304人,通过入户调查并采集调查者血清,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HBV感染现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37%,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7.83%.15岁以下儿童HBsAg、抗-HBs、抗-HBc及HBV阳性率分别为0.66%(95% CI:0.25%~1.57%)、46.71% (95% CI:41.10%~52.31%)、1.64% (95% CI:0.24%~3.04%)及2.30%(95% CI:0.62%~3.99%).HBV阳性率较1992年下降了85.96%. [结论]由于新生儿和青少年乙肝疫苗的接种,15岁以下人群呈现HBV低感染高保护的特点.对7岁组儿童加强HBV感染危险因素监测.

    作者:苏彦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江西省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导致我省2007年狂犬病暴露后发病的主要原因. [方法]利用全省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对咬伤、预防性治疗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分析. [结果]2007年发病78例,发病率、死亡率0.18/10万.病例90%为咬伤,70%为Ⅲ度暴露,17%为Ⅱ度暴露.进行伤口处置、注射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病例分别为37.7%、17%和7%,综合评估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正确率仅为3.3%.致人发病的伤人动物均未免疫,狗占89.%,猫占5.8%,白面鼬占4.3%.[结论]暴露后伤口及时规范处置率低、被动免疫制剂和疫苗注射率低是造成我省狂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程慧健;宗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郴州市2008年17例临床诊断手足病病例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2008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特征. [方法]采集17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疱疹液等样本,采用RT-PCR及Real-Time法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这3种核酸. [结果]共检测17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样本,其中通用型3例、CoxA16型3例、EV71型2例,总阳性率为47.00%. [结论]引起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0xA16型及其他肠道病毒.

    作者:罗文英;陈伟华;曾晓军;陈柏塘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糜烂的患病情况,分析与宫颈糜烂相关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四川省北部广元高山地区妇女886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普查,调查主要包括该地区妇女一般情况、月经相关情况、性生活及避孕情况、婚姻及生育情况、卫生习惯、白带情况和阴道炎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常规妇科检查,采用频数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90.0%,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为4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初次生育年龄、生育间隔、流产次数、宫颈接触性出血和宫颈黏膜炎(P<0.05). [结论]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现况令人堪忧,宫颈糜烂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王琪琳;李亚伦;杨开选;杨帆;杨琴;方堃;王红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地震灾后卫生检测实验室工作开展及重建研究

    [目的]研究地震灾后卫生检测实验室工作开展及重建.[方法]在北川地震极重灾区板房中建立了第一个能开展基本检测工作的卫生检测实验室.同时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配置了美国PROFIL-13560(IOX)型食品细菌快速检测仪及安瞢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成型试剂并组建了快速检测移动实验室,把卫生检测工作推到前沿. [结果]通过两个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建立,对灾区603份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作了细菌学分析,有203份水质不合格,同时对灾民安置点腹泻病人作了病原菌检测180分样品中发现3例志贺菌X变种. [结论]灾区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建立及工作开展,对灾后无大疫发生及卫生防疫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智辉;周良君;王学军;陈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威胁血站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血站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客观存在或潜在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健康问题,职业损伤等.职业损伤包含生物感染,消毒剂威胁、气溶胶、噪音及电脑辐射.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地威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由此,工作人员应采取一切必要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应对,如调整好心态,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与了解,掌握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有关的处理步骤等.

    作者:覃军;李聚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庆市多级性病门诊内嫖客人群行为干预研究

    [目的]探索对嫖客的干预方式,促进临床医务人员参与行为干预,降低嫖客被感染和传播性病的危险.[方法]由重庆市十家医疗机构的性病门诊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的同时检测HIV、梅毒,3个月后再次问卷调查. [结果]514名研究对象中HIV检出率为1.4%,TPPA检出率为1213%;41.6%近1年有过临时性伴.对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34.6%,提高到干预后的71.6%(P<0.001).对艾滋病病人的不歧视由干预前的31.9%,提高到71.4%(P<0.001).与临时性伴、商业性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由37.4%和48.2%上升至67.4%和81.5%(P<0.001);与固定性伴发生关系时,干预前后安全套的使用变化则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参与针对嫖客人群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具有接触便利、事半功倍的优势;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参与其中,增加了对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认识,其干预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吴音;雷山川;邓庆素;夏雨;贾瑜;周玲;徐世明;唐政;朱晓玲;黄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418例女性性工作者行为特征及性传播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女性性工作者行为特征与性传播感染流行情况,为制订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测.[结果]共调查418例.年龄小16岁,大36岁,平均(21.9±2.6)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62.4%.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5.4%近1次提供性服务时使用安全套,85.9%近1个月提供性服务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39.9%随身携带安全套者,34.2%从不随身携带.性传播感染患病率低于卫Ⅸ项目地区. [结论]女性性工作者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应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以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

    作者:周佳慧;黄志明;邓宝清;陈艳;罗荣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扶正逐毒丸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逐毒丸的急性毒性. [方法]将试验小鼠2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灌胃84%扶正逐毒丸,一日2次. [结果]小鼠灌胃给药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均数没有差异,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颜色及形态学改变,结果心、肝、辟、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发现明显急性毒性,扶正逐毒丸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刘宝录;全福才;赵淑玲;李江红;卢艳;张雅静;王玲;吴红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共5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活动期36例、稳定期23例),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借助双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占CD4+T细胞比例进行流武细胞术测定.[结果]活动期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1.66±0.83)%低于稳定期(253±1.06)%和正常组(4.06±2.36)%(P<0.05);而CD4+CD28-细胞比例(4.15±1.89)%则高于稳定组(3.66±0.7)%和正常组(1.54±0.99)%(P<0.05). [结论]活动期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减少而CIM+CD2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25+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酎受失去平衡,参与了PBC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汪群英;徐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影响大学生合理饮食的因素初探

    [目的]探索影响在校大学生合理饮食的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大学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共计833名.进行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 [结果]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营养态度积极,但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 [结论]应结合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张晓玲;赵俊丽;李栓久;郝清华;全立明;吕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