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多级性病门诊内嫖客人群行为干预研究

吴音;雷山川;邓庆素;夏雨;贾瑜;周玲;徐世明;唐政;朱晓玲;黄河

关键词:嫖客, 艾滋病, 临床医务人员, 干预
摘要:[目的]探索对嫖客的干预方式,促进临床医务人员参与行为干预,降低嫖客被感染和传播性病的危险.[方法]由重庆市十家医疗机构的性病门诊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的同时检测HIV、梅毒,3个月后再次问卷调查. [结果]514名研究对象中HIV检出率为1.4%,TPPA检出率为1213%;41.6%近1年有过临时性伴.对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34.6%,提高到干预后的71.6%(P<0.001).对艾滋病病人的不歧视由干预前的31.9%,提高到71.4%(P<0.001).与临时性伴、商业性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由37.4%和48.2%上升至67.4%和81.5%(P<0.001);与固定性伴发生关系时,干预前后安全套的使用变化则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参与针对嫖客人群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具有接触便利、事半功倍的优势;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参与其中,增加了对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认识,其干预能力得以提高.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腹泻病人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调查

    [目的]应用多重PCR技术筛查自腹泻病人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了解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 [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粪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提取DNA,采用多重PCR扩增12对目的基因,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确定病原检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007年河南省1534份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10.37%,其中EAEC(3.59%)居首位,其余依次检出EPEC(2.67%)、STEC(2.15%)、ETEC(1.63%)、EIEC(0.33%).合并感染检出率0.78%,以ETEC合并感染居多.感染高峰在5月(19.85%),城市与农村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60岁组腹泻病人的检出率高(17.00%).[结论]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快速鉴别粪便标本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是河南省常见的腹泻病原.

    作者:朱敏;谢志强;赵嘉咏;邓文斌;张锦;郭万申;王子军;冉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对弓形虫感染孕鼠出生子鼠干预效果、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观察孕鼠感染弓形虫后出生子鼠免疫功能和干预效果. [方法]以1×103个/ml和2×103个/mlRH株弓形虫、生理盐水0.1 ml腹腔感染孕中期鼠(d 10),获得分娩子鼠,子鼠根据孕鼠感染剂量分成轻度、重度、非感染3组;另外,根据子鼠出生时检测尾静脉血IgM、CAg,将其分为感染阳性组(IgM、CAg至少一项阳性者),感染阴性组(两项均阴性者),非感染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孕鼠出生的子鼠).感染阳性子鼠用乙胺嘧啶经口灌服治疗,对干预效果和免疫功能进行观察. [结果]子鼠再感染时,非感染组12月龄感染率低,塞度感染组2月龄高.阳性率与抗体IgG含量呈负相关.感染阳性子鼠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智力高、寿命长;与非感染组比较,智力低、寿命无差别.[结论]子鼠对再攻击感染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孕期感染弓形虫使存活子代智力降低、寿命缩短,及早地采取有效干预,可使子代的发育得到改善.

    作者:苑文英;刘秀华;于朝云;赵盛;赵清;卢致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标本中的肠道病毒RNA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易操作的通用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血清标本检测. [方法]在肠道病毒5'端的保守区域中选取所有型别肠道病毒一致的基因组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及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建立RT-PCR荧光定量检测系统,测定了TCID50(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ml)的Cox B3病毒培养液进行10倍稀释以检测低检测病毒量,用45份心肌炎患者血清标本和122例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荧光定量RT-PCR系统对于Cox B3病毒的低检测量为0.01 TCID50/ml并且可以检测到小于1 000拷贝/ml的质柱DNA,定量线形范围达到5个数量级,相关系数达到0.993.45份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血清临床标本中31份阳性,阳性率为68.9%.122份人群血清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标本19份,阳性事15.6%. [结论]应用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为肠道病毒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高灵敏度的实用方法.

    作者:李智涛;王云龙;董晓敏;燕贞;陈小科;李玉林;吴逸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影响的中介效应. [方法]利用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分析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影响的中介效应.[结果]健康素养、健康状况、自评健康三者间显著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自评健康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4%.[结论]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有直接正效应,同时通过自评健康对健康状况有闻接正效应.

    作者:李现文;李春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共5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活动期36例、稳定期23例),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借助双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占CD4+T细胞比例进行流武细胞术测定.[结果]活动期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1.66±0.83)%低于稳定期(253±1.06)%和正常组(4.06±2.36)%(P<0.05);而CD4+CD28-细胞比例(4.15±1.89)%则高于稳定组(3.66±0.7)%和正常组(1.54±0.99)%(P<0.05). [结论]活动期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减少而CIM+CD2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25+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酎受失去平衡,参与了PBC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汪群英;徐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建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许多研究表明,哮喘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其肺功能进行性恶化.当前认为,这主要在于气道持续性损伤和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建(airway remodeling).

    作者:李燕;陈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变迁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变迁情况,探讨其治疗. [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9年9月-2009年9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0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茵的耐药性变化情况. [结果]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酎药率为10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55.8%~77.9%)有增加趋势,亚胺培南耐药率低(0.01%). [结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现象有上升趋势,需引起临床重视,亚胺培南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敏感,应作为治疗类鼻疽首选用药.

    作者:蔡笃运;施理;林锋;贾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无痛人流手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32例,术前确诊为宫内妊娠,均行无痛人工流产.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静脉给予阿托品0.3 mg,接着枸橼酸芬太尼0.05 mg,1 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2.0~2.5 mg/kg,静注时间90~120 8;对照组给予先给予静脉给予阿托品0.3mg,接着缓慢推注丙泊酚2.0~2.5mg/kg,静注时间90~120 s.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和麻醉效果. [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效果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无痛人工流产时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良好,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同时减少了呼吸和循环抑制.

    作者:毛晓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揭示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方法]收集我国历年卫生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农村面临卫生人力资源匮乏、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服务利用低下等诸多问题. [结论]针对农村卫生现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滕英;程谧;杨娇;汪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西安市碑林区宾馆旅店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估

    [目的]对西安市碑林区宾馆旅店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对本区所有宾馆旅店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发放卫生许可证时和日常监督分别进行现场量化打分,填写量化评分表.[结果]量化后D级单位所占比例明显下降,A、B级单位比例明显上升,量化后一些检查指标合格率得到较大提高.[结论]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旅店在软件管理和硬件设施、规范操作上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但小型旅店应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

    作者:王淑梅;王治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营养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

    [目的]以控制总能量和血糖负荷为主要手段,探讨营养治疗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总能量和食物交换份的前提下,除主食外,两组选择的其他食物相同.对照组的36人只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自由选择主食;低血糖负荷组35人,用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指导选择主食,实验为期16周.实验前后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收缩压(SBP),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c)等各项指标. [结果]低血糖负荷组经饮食干预后,BMI、WC、WHR、TSF、SBP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酴HDL-C外,血中TG、TC、FBG、HbAc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血糖负荷的营养治疗有助于合理选择食物,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和体脂水平.

    作者:张风芝;李庆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规范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中ALT的不确定度分析程序,使不确定度评定合理,更好地保证检测质量.[方法]采用速率法在半自动生化仅上测定血清样本ALT的含量,据此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中ALT的不确定度分析. [结果]血清中ALT的扩展不确定度U=0.599 U/L,K=2.365. [结论]在检测过程中带入不确定度的分析,有助于检测质量的保证.

    作者:周明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意义

    [目的]探导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的脑电图对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方法]53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对比其中毒急性期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后的脑电图改变.[结果]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毒急性期脑电图中-重度异常率(77.8%)明显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11.4%).[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脑电图对于预测迟发性脑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宇凤;张玲燕;冯由军;张芸;陈立芳;段劲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容量肺灌洗的尘肺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大容量肺灌洗(WLL)的尘肺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因素,为艋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某三矿区1993~1999年期间曾实施WLL的现存活且资料齐全的54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F-36量表对其QOL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QOL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年龄、诊断期别是WLL的尘肺患者QOL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WLL的尘肺患者QOL随着年龄的增长、诊断期别的进展面下降(P<0.05).[结论]尘肺患者年龄越小,诊断期别越低,WLL的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张娟;陈志远;张志浩;袁杨;黄京慧;陈刚;刘贺;肖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国甲肝免疫水平现状分析——基于多水平Meta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我国甲型肝炎免疫水平现状,为建立合理的甲肝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搜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1996-2008)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6~2008)中有关中国各地区甲肝免疫现状相关研究资料,采用多水平Meta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 [结果]共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0~25岁甲肝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变化呈递增趋势,年龄每增加1岁,抗体阳性率上升1.3%;25岁以上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变化趋于平缓,平均甲肝抗体水平是76.7%. [结论]5岁以下儿童是甲肝免疫的重点人群,根据目前中国甲肝免疫现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免疫策略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秦莎莎;廖贵蓉;裴小琴;王晓雯;李晓松;朱彩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乌头类生物碱对ras基因表达影响及其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细胞增殖周期和r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乌头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以0.5%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细胞5 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下,细胞增殖活动被抑制,ras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ras基因及Ras/Raf/MEK/MAPK信号级联通路可能是乌头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靶点.

    作者:饶朝龙;彭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FHIT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及其表达情况,探讨其异常甲基化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其与桩床病理分型的关系. [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应方法,测定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32例病变癌组织中,有17例发生了甲基化.阳性率为53.1%;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5%(14/32)和100%(20/20),FHIT基因的甲基化与其蛋白的表达和病变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况均有一定的关联(P<0.01). [结论]FHIT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临床病理有一定关系,是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田中伟;宋向凤;李敏;彭振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云南开远、盈江两地50岁以上男性艾滋病知识和行为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云南开远和盈江50岁以上男性艾滋病知识和行为危险因素,为在该人群中针对性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访谈方武,对云南盈江县和开远市300名50岁以上男性和149名商业性性服务小姐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男性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该人群中有相当部分人有照料HIV感染者子女、吸毒和包括与商业性性服务小姐发生性行为的高危因素.在对商业性小姐的调查中也提示在她们的客户中50岁以上占到了近1/5. [结论]50岁以上男性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需有针对性的采取宣传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

    作者:李承文;彭玉高;龙向东;李洪;朵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广西652例HIV感染者结核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提高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率,及时治疗,防止传播和蔓延.[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08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652例HIV感染者进行结核病筛查,患者来自广西45个市、县. [结果]652例HIV感染者中筛查出结核病患者186例,结核的发病率为28.52%;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时结核的发病率15.7%,其中肺外结核及肺结核并肺外结核占27.3%;CD4+T淋巴细胞计数0~100/mm3结核的发病率为36.5%,其中肺外结核及肺结核并肺外结核占54.8%;78例有结核诊断直接依据,其中10例大便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结论]随着CD4+T琳巴细胞计数的下降结核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且尤以肺外结核多见,大便可作为晚期艾滋病患者筛查结核的样本来源之一.

    作者:谢志满;黄绍标;许宣荷;李伟新;欧汝志;刘燕芬;杜丽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扶正逐毒丸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逐毒丸的急性毒性. [方法]将试验小鼠2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灌胃84%扶正逐毒丸,一日2次. [结果]小鼠灌胃给药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均数没有差异,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颜色及形态学改变,结果心、肝、辟、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发现明显急性毒性,扶正逐毒丸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刘宝录;全福才;赵淑玲;李江红;卢艳;张雅静;王玲;吴红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