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英;凡娅;吴晓红;黄婷婷;唐果
[目的]探讨医用Y型留星针在产科分娩时的优越性.[方法]对300例产妇在入院后给予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用于采血、输液、输血、静脉用药.[结果]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时间,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结论]Y型静脉留置针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能及时快速采血、输液、输血、用药,有利于降低输液渗漏,针头脱出、堵塞,避免产妇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助产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陈文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掌握沈阳市淋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淋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淋病疫情资科.[结果]2004~2008年沈阳市淋病年均发病率为9.16/10万;城区发病率为12.23/10万,农村发病率为6.30/10万(P<0,005);季节分布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4.30:1.男性发病率为14.71/10万,女性发病率为3.49/10万(P<0.005);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3项职业占78.01%,职业高峰明显;20~44岁年龄组占78.25%,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结论]开展淋病监测调查,做好淋病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大限度减少性犯罪现象;实施综合干预,降低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秀月;范晨阳;戴孟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8年度扬州市流感监测网络数据,了解本地区流感流行情况,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哨点医院每周上报流感样病例(ILI)资料,并采集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5~15份:暴发疫情由所在县市区CDC人员流调,采样.采集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病毒鉴定.[结果]2008年哨点医院上报流感样病例7 129例,病例以青少年及成人为主,2008年平均ILI%为3.92%,暴发疫情1起,为H1型.全年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356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8株,分离率为10.67%.其中H1N1亚型28株,占73.68%,H3N2亚型5株,占13.16%;B型Yamagata系5株,占13.16%.[结论]2008年扬州市流感流行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星现较为明显的冬春、夏秋两个流行阶段,其中1~3月由H3N2型和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共同流行,7~9月以H1型为主,2009年应密切关注H1型流感.
作者:黄瑶;周乐;张军;朱道建;张小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预防和减轻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CMB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查,用频数统计、相关和分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达到75.5%,其中,轻度倦怠为35.4%,中度倦怠为32.2%,高度倦怠为7.9%.艾滋病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651,P<0.001).其消极应对与耗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r=0.242,P<0.01;r=0.144,P<0.01);积极应对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340,P<0.01).积极应对对其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t=-6.380,P<0.01);消极应对对其耗竭和人格解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4.338,P<0.01;t=2.215,P<0.05).[结论]应对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并考虑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
作者:崔冠宇;李慧民;张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分型方法,对广西HIV-1 CRF01-AE毒株env和gag基因区进行亚型鉴定.[方法]从HIV阳性样品中提取核酸,使用HIV-1 M组通用引物对env和gag基因区进行第一轮扩增,第二轮则使用CRF01-AE亚型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目的带位置来判断亚型.将通用引物扩增出的所有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以验证结果.[结果]43份CRF01-AE样本中,经env基因区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得出39份(90.70%).灵敏度为90.70%,面gag基因区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得出42份(97.34%),灵敏度为97.34%.将基因测序法和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经差异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在两基因区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nv基因区两方法检测结果结果一致者占90.70%.而gag基因区则高达97.34%.重复实验显示env基因区平均重复性为93.80%(61/65),gag基因区为98.30%(59/60).[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HIV-1 CRF01-AE env和gag基因区分型法,能够直接对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进行鉴定.
作者:罗皓;梁浩;邵一鸣;张志勇;刘伟;邢辉;沈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的鼠疫菌分离株其生物学特性、基因特征等.拟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传染源和传播关系.[方法]对8株于鼠疫患者(尸体)分离的鼠疫苗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检测其毒力、毒力因子、质粒、生物型、基因型;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流行的传染源.[结果]8株鼠疫菌全都为甘油+、阿胶糖+、脱氮+,生物型为古典型.具备强毒鼠疫菌的4个毒力决定因子,为Fral+、VW+、PstI+、Pgm+;对小白鼠的小致死量介于50~1 000个菌,为强毒株;具备我国多数鼠疫菌所携带的6、45和65 Mdal质粒;基因组型全部为10型.[结论]根据分子流行病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此次肺鼠疫暴发流行来自同一个传染源.
作者:慕有;魏绍振;金丽霞;杨汉青;赵小龙;谢辉;王梅;赵忠智;张爱萍;罗玉丽;杨永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白喉IgG免疫水平与白喉疫苗免疫史,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白喉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百白破(简称DPT)和白破二联(简称DT)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后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白喉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2008年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总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0.84%,2007年为82.49%,2008年各年龄组均高于2007年;高为2008年的1~2岁组儿童,为94.64%.低为2007年小学一年级新生4~5岁组,为70.79%.不同年龄组之同抗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2008年已完成3针DPT基础免疫的1~3岁组儿童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4.10%,完成4针者为94.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2008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接种了4针DPT疫苗和1针DT疫苗的儿童抗体阳性率为90.7%,DT加强前为60.91%,接种1周后达到94.12%,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加强接种DT疫苗2周后抗体阳性率高,为96.15%;DT加强接种1~24周后检测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省1~7岁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达到了可控制白喉流行的水平;一年级新生DT加强接种非常重要,能迅速、有效提高儿童的白喉抗体水平.
作者:曾雪霞;孙莲英;马焱;潘婷婷;林春燕;李俊;符振旺;莫少雄;何剑;闫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鼓膜穿孔对噪声性听损伤的豚鼠脑于诱发电位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方法]10只豚鼠分别行右鼓膜穿孔,穿孔面积约占整个鼓膜的25%,左耳为对照耳.每天定时暴露于稳态噪声4 h,连续暴露6 d,观察左右两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变化.[结果]两耳均出现ABR反应阈的上升和DPOAE幅值下降,脱离噪声暴露一段时间后,正常耳可恢复,穿孔耳仍有听闻的暂时性阈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穿孔后,耳蜗外毛细胞对噪声更敏感,听阈的暂时性阈移恢复延迟.
作者:尤小东;谷李欣;钮冠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蔬菜、水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assay,FRAP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1种蔬菜和30种水果的抗氧化活性、总黄酮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蔬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8,水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10.[结论]蔬菜、水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相关性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陈伟;曹杰;张莹;张宇秋;赵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各级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知识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方法]制定生物安全知识调查表,重庆市不同级别医院与疾病控制中心共有78人接受调查.[结果]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有39人(50%)来自学校教育和30人(38.46%)来自单位继续教育.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被调查单位中52.56%具有严格的实验室进出管理制度;51.28%具有单位员工健康管理制度;78.21%有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培训制度;88.46%配备有生物安全柜.所有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均具有详细的消毒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结论]各单位对生物安全的各种制度还不健全,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胡馨月;陈世东;骆勇;李小燕;张静玲;邱景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提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和强制化开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方法]收集历年食物安全资料和责任保险保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成都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场现状.[结果]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无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发展壮大需要以致府为主体推动多方协作获得发展.[结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对于解决食品安全事故是必要的,但需要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来予以推行.
作者:刘锐;蒋兆强;胡世洪;何坤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同时选用具有可比性的健康男女傲阴性对照.[结果]实验组182例,检出AsAb阳性52例,阳性率28.7%正常对照组AsAb阳性2例,阳性率2.5%,不孕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阳性是免疫性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ELISA方法敏感度高,实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对临床原因不明的不孕不育探求病因以及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
作者:朱贵忠;杨进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28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4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个体特点,对不同时期、不同影响健康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面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和入院时常规健康教育面不做特别的督促指导,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行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正确了解,坚持有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压,积极配合治疗,遵医服药,改变了不良行为习惯,能够合理饮食,血压保持稳定.[结论]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帮助患者逐渐建立了院外健康行为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廷缓了高血压病程进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傅晓凤;傅颖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汞、砷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预处理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汞、砷的含量.[结果]汞、砷的含量分别在0.0~2.0μg/L、0.0~20μg/L的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002 2、0.018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67%、3,24%,回收率分别在97.3%、101%之间.[结论]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汞和砷是可行的.
作者:刘双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从有骨力学负荷意义的三个常用体测指标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中找出与峰值骨量(PBM)相关密切的指标,并进行PBM的标准化以用于OP的诊断.[方法]纳入114例20~40岁青年男女样本,比较不同部位的骨量(BMC、BMD)与体重、身高和BMI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出相关系数佳,标准化其骨量,并计算其变异系数是否适合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结果]①不论男女,BMC与体重、身高和BMI3个指标的相关都强于BMD与这3个指标的相关,并且BMC与体重的相关强于BMC与身高和BMI的相关,其中女性的下肢、躯干和全身BMC与体重的相关为密切(r=0.846 6、0.877 0和0.8470).②经体重标准化(BMD/BMC÷体重)后男女间各部位的BMC较BMD更接近相同.③全身各部位BMDBMC中,下肢、躯干和全身的BMC经体重标化后的变异系数小(11.48%~13.54%),均接近10%.[结论]使用体重标准化BMC的指标可用于OP诊断,能较好排除骨力学负荷对骨量的影响.可首先应用与女性的诊断,应用部位以下肢、躯干和全身为佳.
作者:徐健;杨定焯;马锦富;王文志;张菊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顺义区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为传染病监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进行季节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显示顺义区常见传染病中痢疾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蜂为5月中旬至9月下旬;麻疹、风疹、出血热及流行性腮腺炎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分别为1月下旬至6月下旬、3月中旬至8月上旬、12月下旬至第二年6月上旬以及3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其余传染病,季节性均较差.[结论]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拟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冀国强;张文增;史继新;马玉欣;张松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都匀市学前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危害程度.[方法]按照<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于2008年对市内及周边地区托儿机构儿童使用寄生虫病常规检验方法及统一表格等问卷调查形式: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结果]1 022名学龄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1.05%,市区儿童感染率为6.22%,明显低于城乡结合部儿童17.03%.[结论]加强城乡结合部托儿机构卫生知识宣传,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徐晓青;蒋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手术治疗1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结果]133例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老年患者,只要治疗方法选择得当,护理措施到位,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瞿佳;尹志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绵阳城区旅店业卫生管理现状,为加强旅店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绵阳城区2006~2008年旅店业的室内空气和公共用品卫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绵阳城区旅店业监测项次9 188项次,合格项次为8 540项次,合格率为92.95%;其中高、中、低档旅店业合格率分别为97.47%、93.67%和88.59%.3年来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的监测合格率达100%,可吸入颗粒物(IP)为98.75%,噪声为82.02%,而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低为75.66%,公共用品方面杯具、巾类、床上用品合格率分别为87.58%、90.73%和92.50%.[结论]绵阳城区旅店业卫生总体情况较好;低档旅店业的总体卫生质量远低于高、中档旅店业.应加强旅店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和日常监测工作以及社会监督力度.
作者:文献英;凡娅;吴晓红;黄婷婷;唐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9个地市的60岁以上老年人600例,应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和自制影响因素问卷对他们进行面对面访谈,测评其ADL现状并对可能影响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丧失率为8.8%,影响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因素包括年龄、躯体健康状况、慢性病、饮食习惯等.[结论]高龄、患有慢性病是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危险因素,躯体健康、均衡饮食是保护性因素.
作者:牛田华;孟庆跃;孟祥臻;李晓妹;李向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