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昏迷病人657例院前急救分析

张洪松;陈波;韩幸

关键词:昏迷, 院前急教, 病因, 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120以昏迷表现出诊患者的病因、诊断要点及院前急救措施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以昏迷出诊患者的院前急救记录、抢救记录、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病原因前4位的是脑血管意外(28.5%),创伤(26.8%),中毒性疾病(16.0%),糖尿病昏迷(9.7%),到达现场病员巴经死亡占6.8%. [结论]合理的院前急救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教效率,可以减低昏迷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对昏迷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恢复情况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43例患有牙周炎(CP)的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MDDM)患者,行牙周非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牙周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PD)、探诊深度(BO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PD、BOP、GI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1);重症CP患者HbAlc水平从(10.15±2.11)%下降到(8.97±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和轻度CP患者HbAlc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症控制对糖代谢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牙周症状控制良好,血糖控制亦能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汶川大地震后绵阳极重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汶川大地震后绵阳极重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巩固灾后无大疫成果和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 [方法]回顾性总结绵阳极重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快速评估疫苗接种情况并描述分析疫苗针对疾病的防控效果.[结果]绵阳极重灾区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制定方案,开展培训;深入宣传,广泛动员;整合资源,合理设置接种点;加强异常反应监测和工作督导等方式积极组织实施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和流感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累计接种612049人次,以县为单位快速评估各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未发生1起群发性癔症和免疫接种事故,疫苗针对疾病甲肝发病数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53.33%,乙脑发病教减少90.56%,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明显. [结论]绵阳极重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值得肯定,对应急接种有借鉴作用.应加快极重灾区冷链设备的装备,增加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经费的投入,以及充实和稳定基层防保队伍.

    作者:凡娅;刘颜;张佩如;陈志;王卓;罗建伟;张久兰;罗琴;李洁;向忠强;聂高琼;高玲;吴晓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方法以及消融后对室性早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人选52例顽固性室早患者,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14~62岁,平均(36±14)岁.室早的病程为6个月-28年,其中42例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早,3例左室流出道起源室早,5例左后分支起源室早,2例右室前壁起源室早.室早心内电生理标测采用单导管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靶点消融;在术前、术后分别填写SF-36调查表,观察术前、术后患者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指标(MH),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 [结果]消融术成功40例,好转7例,失败5例,有效47例(约占总数的90.4%).平均手术时间(1.0±0.8)h,X线暴露时间(12.6±6.4)min,平均放电次数(4.8±2.0)次,阻抗80~110欧母.所有患者随访术后1周至1年内,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与射频消融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结论]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一鸣;谢东明;刘海荣;阳贻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防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与早期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相关性. [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半量甘露醇分次与速尿交替给药治疗,并与全量甘露醇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及早期肾功能衰竭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基本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89.29%;对照组中基本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92.8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电解质紊乱和肾脏损害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RF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所用的甘露醇对肾脏确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且肾功能的损害程度与甘露醇每次的剂量、使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关,提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使用甘露醇时应尽量减少剂量,适当延长间隔时间,缩短疗程,防止急性肾衰的发生和引起电解质紊乱.

    作者:颜永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女教师的亚健康状况高于男教师;与亚健康有关的因素有7个:工作环境与心理因素OR值1.285、生活方式因素OR值1.332、人际关系差OR值1.607、学校因素OR值1.282、个人因素OR值1.305、运动情况OR值1.342.[结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不客乐观,学校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王翠芳;傅兰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蜂蜜中微量铅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蜂蜜中铅的方法. [方法]蜂蜜中的铅经湿法消解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吸收283.3nm共振线,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结果]标准曲线在0~0.60 mg/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加标回收率93.6%~98.9%,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下,与国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陆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子宫内膜癌中PR基因表达缺陷及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分子变化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 [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PRB蛋白的表达. (2)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经5-杂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óytidine ADC)处理前后子官内膜癌He-1-B细胞系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 (3)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DC处理Hec-1-B细胞系前后PRA、PRB蛋白的表达. [结果](1)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PRA蛋白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蛋白在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高, 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肌层浸润无关;子宫内膜癌Hec-1-B 胞系中,加入ADC前PRA出现非甲基化条带,PRB出现甲基化条带,加入ADC后,PRA非甲基化条带不变,PRB 基化条带消失.(3)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ADC后,PRA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RB蛋白表达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Hec-1-B细胞系中,存在PR基因异常甲基化,与PR表达下调关系密切,编码PR基因启动子的选择性B亚型甲基化,导致了PRB的失活,继而PRB蛋白表达下降或消失,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ADC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PRB恢复表达,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内分泌治疗效果.

    作者:田海侠;刘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的调查

    [目的]分析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方法]随机抽查湖南省14个州(市)的140个乡镇卫生院的各项核心医疗制度建设以及临床辅助检查等项目.[鲒果](1)核心医疗制度的质量合格率不足45%; (2)Ⅳ级Ⅴ级病历比例分别为31.8%和15.2%; (3)乡镇卫生院处理的患者对象中呼吸道感染、外伤和中毒、宫内妊娠、腹外疝的比例排在前4位. [结论]医疗核心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的医疗辅助诊断试验设备尚不能普及;病历(案)书写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尚需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诊治对象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

    作者:刘小伟;宋新任;郭永年;张翼;彭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与手术病理T分期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经阴道行彩色多普勒声象图(TVCDS)检查,判断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与病理T分期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TVCDS检查的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声象图(BUS)特征和彩色血流(CDFI)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RI),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并与手术病理T分期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VCDS测得子宫内膜厚度范围5.0~43 mm,I a 期子宫内膜厚度平均6.5 mm, I b期18.6 mm,I c期24.8mm;I a期CDFI显示率33.33%(5/15),I b期75%(30/56),I c期88.89%(32/37);I a期RI平均0.46,I b期为0.50, I c期0.55.TVCDS与手术病理T分期总符合率为73.15%(79/108),T1期符合率53.33%(8/15),T2期71.43%(40/56),T3期83.78%(31/37). [结论]TVCDS可作为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常规检查和术前预测病理T分期的方法之一,为选择手术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袁梅;张毅;段玉英;刘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空气中铅镉锰测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空气中铅镉锰测定过程的质量控制. [方法]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申铅镉锰过程中实验准备、标准溶液和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等几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滤膜中铅镉锰盲样考核样品结果均准确. [结论]严格质量控制下的空气中铅镉锰测定,是获得准确结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小玲;陈柳军;覃华菁;宁玉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电子废弃物拆解对女性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子废弃物拆解对人体8-羟基脱氧鸟苷(8-hydmxy-2'-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的影响,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浙江台州某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区进行卫生行为学调查,采集280名拆解区女性(暴露区209名,对照区71名)的生物样本(尿液,血液)并测定了尿中8-OH-DG的含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血中Cu、Fe等与8-OH-DG的相关性. [结果]从事酸洗工艺的拆解者体内8-OH-DG的水平相比正常对照区人群升高,职业拆解人群的8-OH-DG水平与其血清中铜、钾、锌的含量、手工拆解和焚烧工艺呈现负相关,与血清中铁的含量、年龄、酸洗工艺呈现正相关. [结论]电子废弃物拆解中从事酸洗工艺的人群受影响较大,其尿液中8-OH-DG水平升高.

    作者:杨彦;李定龙;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吡柔比星单纯化疗与联合免疫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降低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经尿道手术后复发宰的有效方法. [方法]2004年7月~2007年7月90例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单纯以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A组)60例,以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联合肌注白介素-2和γ-干扰素(B组)30例,比较两组随访期内复发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A组膀胱癌的复发率为21.66%.B组复发率为13.33%(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联合肌注白介素-2和γ-干扰素可有效降低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率.

    作者:梁涛;蔡明;李州利;王强;詹胜利;王爽;石炳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调查

    [目的]探讨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应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在广州市各超市,以问卷的方式对592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在调查对象中了解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的人仅占8.1%,对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完全能理解的占6.1%.购买食品时经常认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的只有29.4%.认为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选购无影响的占10.5%,有一些影响的占77.5%,有很大影响的占12.5%,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选购是否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入选标准,终进入模型的有性别、文化程度、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理解程度、信任程度、了解愿望. [结论]广州市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及应用不高,必需加强宣教和引导,普及营养知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从而科学使用食品营养标签.

    作者:叶蔚云;冯振国;吴炜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体育游戏干预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游戏干预对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 [方法]对80名亚健康状态非体育专业毕业班大学生采用体育游戏给予12周干预.干预前后均使用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自我评估表进行测评. [结果]经过12周的体育游戏干预后,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不显示出性别上的差异. [结论]采用体育游戏干预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有效,在高校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萍;别业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5'-核苷酸抗疲劳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5'-核苷酸抗疲劳作用. [方法]160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设立空白对照组、5'-核苷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04 s/kg.bw、0.16 g/kg.bw和0.64g/kg.bw).30d后,测定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肝糖原、血乳酸等指标. [结果]5'-核苷酸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并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 3个时间点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P<0.05);5'-核苷酸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 [结论]5'-核苷酸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作者:梁锐;张召峰;刘志刚;张佳丽;赵明;王军波;李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FJ-2603Gα、β弱放射性测量装置性能测试和实际应用

    [目的]完成对南充市自来水及其源水总α、总β值的基础水平调查及监测工作,对FJ-2603G型低本底α、β弱放射性测量仪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际应用. [方法]对该仪器的效率、本底、效率长期稳定性、本底长期稳定性等进行测试,测量南充市5个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样中的总α、总β值.[结果]该仪器对于239Pu α源的2π探测效率比≥80%,本底≤0.003 cpm;对于90Sr-90Yβ源的2π探测效率≥30%,本底≤0.052 cpm;效率长期稳定度R分别为1.49%(总α道)和1.15%(总β道)、本底长期稳定性测量中的变异系数Vb分别为α道0.723,β道0.205. [结论]以上各项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够胜任自来水及其源水总α、总β值放射性的检测工作

    作者:吴云;蒲登荣;罗靖;张明洪;张玉美;杨晓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累积Logit模型在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累积Logit模型在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累积Logit模型对四川省3所私立学校初中生的体质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累积Logit模型分析筛选出影响初中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结论]该模型适用于分析学生体质健康资料,并能有效筛选出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作者:陈润;李丽;杨俐;汤艳;苏红卫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某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未管所的8个中队共408人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与家庭住址、健康状况、与同学的关系、学习成绩、游戏和上网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关系等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得分主要受家庭住址、上学时的成绩和父母关系3个因素的影响. [结论]目前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各部门应加强配合,对服刑人员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作者:段振华;潘发明;张渝婧;廖芳芳;梅杨;夏果;葛锐;邹延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类食品和饲料中雌二醇和雌三醇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同时测定饲料和肉类食品中雌二醇和雌三醇的方法,调查这几种雌激素在肉类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情况.[方法]样品加乙酸缓冲溶液均质,加酶溶液酶解后.再加甲醇超声提取.用叔丁基甲醚液-液萃取2次,萃取液浓缩后,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负离子扫描,离子源为ESI(-),定量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方武,利用保留时间和碎片信号比值判断定性结果.并用建立的方法分析实际样品. [结果]3种雌激素线性相关系数r>0.998,相对标准偏差在1.1%~5.8%之间,高、中、低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0.9%~113.3%之间.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较高,可应用于肉和饲料中雌二醇和雌三醇的同时测定.调查结果显示,食品中雌二酵、雌三醇均有检出.

    作者:尹江伟;刘红河;刘祖强;肖惠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青海省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青海省孕产妇死亡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死亡率. [方法]对2000~2008年青海省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39.18/10万,135.87/10万,130.91/10万,122.29/10万,114.51/10万,110.07/10万,88.54/10万,78.7/10万,50.57/10万,平均死亡率为106.5/10万.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 [结论]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做好产前检查,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和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