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与手术病理T分期的对照研究

袁梅;张毅;段玉英;刘微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阴道超声, 彩色多普勒, 病理分期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经阴道行彩色多普勒声象图(TVCDS)检查,判断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与病理T分期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TVCDS检查的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声象图(BUS)特征和彩色血流(CDFI)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RI),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并与手术病理T分期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VCDS测得子宫内膜厚度范围5.0~43 mm,I a 期子宫内膜厚度平均6.5 mm, I b期18.6 mm,I c期24.8mm;I a期CDFI显示率33.33%(5/15),I b期75%(30/56),I c期88.89%(32/37);I a期RI平均0.46,I b期为0.50, I c期0.55.TVCDS与手术病理T分期总符合率为73.15%(79/108),T1期符合率53.33%(8/15),T2期71.43%(40/56),T3期83.78%(31/37). [结论]TVCDS可作为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常规检查和术前预测病理T分期的方法之一,为选择手术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育游戏干预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游戏干预对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 [方法]对80名亚健康状态非体育专业毕业班大学生采用体育游戏给予12周干预.干预前后均使用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自我评估表进行测评. [结果]经过12周的体育游戏干预后,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不显示出性别上的差异. [结论]采用体育游戏干预毕业班大学生亚健康有效,在高校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萍;别业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青海省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青海省孕产妇死亡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死亡率. [方法]对2000~2008年青海省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39.18/10万,135.87/10万,130.91/10万,122.29/10万,114.51/10万,110.07/10万,88.54/10万,78.7/10万,50.57/10万,平均死亡率为106.5/10万.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 [结论]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做好产前检查,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和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常州市城区2005~2008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提高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预防与控制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托幼儿童身体健康.[方法]对常州市城区范围内2005-2008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城区托幼机构连续4年监测总合格牢为85.98%,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7.26%、86.04%、81.30%、89.3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7,P<0.01);4年中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13,P<0.01),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高,为92.36%,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为76.41%;各级托幼机构监测合格率不同,其中,省市级示范园监测合格率为90.03%,标准园为86.81%,一般园为79.18%,各级托幼机构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4,P<0.01).[结论]常州市城区托幼机构空气与手部消毒质量有待提高,重点做好私立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

    作者:曹淦;张建陶;王鹂;姚杏娟;林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34例小儿智力低下患儿血氨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智力低下与血氨的关系. [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智力低下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检测血氨含量.血氨检测采用免疫渗透干化学法.比较小儿智力低下组与对照组血氨水平的差异. [结果]134例小儿智力低下患儿中,发现血氨增高61例(45.5%),50例对照组血氨轻度增高2例(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氨增高程度与息几年龄无关. [结论]小儿智力低下与高血氨症有关,提示在小儿智力低下患几的康复治疗中应该重视血氨增高,采取措施降低血氨,并能常规进行血氨检测.

    作者:谢玲;黄彩芝;张聪;康艳;李爱国;郭宽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弱阳性血清的制备及其应用

    [目的]探索HIV抗体弱阳性对照血清简便、易行、准确的制备方法及HIV抗体室内质控图的应用. [方法]用另一种试剂的阴性对照血清梯度稀释该试剂的阳性对照血清,制备出弱阳性血清. [结果]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后找出S/CO值在2~3倍之间的血清稀释倍数,连续检测12次,制出室内质控图. [结论]制作弱阳性对照血清时,逐渐降低阳性血清抗体滴度能准确简便地找出若阳性对照血清孔数.

    作者:李爱军;刘俊玲;王洁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宝鸡市195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宝鸡市195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鸡市1952~1976年乙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76年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向大年龄组转移显著,从1995~1997年<15岁儿童乙脑发病占全部病例的66.8%下降至2005~2008年的23%,高发地区为养猪业发达的平原县,男多于女,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 [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并按月接种后,预防乙脑下一步重点应该为15岁以上人群,必要时开展成人乙脑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人间和病媒生物监测,加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降低暴露危险.

    作者:徐永红;张克俭;包风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30例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对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的护理. [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的30例慢性铅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30例慢性铅中毒患者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慢性铅中毒的患者的护理并采取恰当护理措施,有助于早日恢复.

    作者:韩永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女教师的亚健康状况高于男教师;与亚健康有关的因素有7个:工作环境与心理因素OR值1.285、生活方式因素OR值1.332、人际关系差OR值1.607、学校因素OR值1.282、个人因素OR值1.305、运动情况OR值1.342.[结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不客乐观,学校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王翠芳;傅兰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8、IP-10及其mRNA表达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8、IP-10及其mRNA表达,局部肿瘤手术切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选取健康人群7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患者血清中IP-10、IL-8蛋白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P-10 mRNA、IL-8 mRNA含量. [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8、IP-10水平分别为(486.2±52.3)pg/ml、(386.7±42.5)pg/ml;PBMC内IL-8 mRNA、IP-10 mRNA水平分别为(1.135 2±0.139 5)、 (0.6387±0.076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第l周血清IL-8、IP-10及其mRNA水平应激性升高,术后1周血清IL-8、IP-10分别为(869.6±90.7)pg/ml、(439.8±51.5)pg/ml;PBMC内IL一8 mRNA、IP-10 mRNA水平分别为(1.3671±0.1447)、 (0.8032±0.0817),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8、IP-10及其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局部肿瘤切除手术后1周内导致外周血IL-8、IP-10及其mRNA认识应激性升高,其随术后恢复而逐渐下降.

    作者:崔英健;王健;江水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1:1配对的原则对121例营养不良儿童和对照组进行调查,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成员关系、单亲家庭、母亲不知道合理营养、经常吃水果蔬菜、常吃鱼肉蛋奶及豆制品、偏食挑食、常吃零食、食量小、经常患病、近两个月内患严重疾病、经常户外运动等13项因素与儿童营养不良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经济收入低(OR=3.0419)、家庭成员关系紧张(OR=2.6347)、母亲不知道合理营养(DR=3.2851)、偏食挑食(OR=4.5821)、经常患病(OR=2.1632)是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高(DR=0.5162)、常吃蔬菜水果(OR=0.4794)、常吃鱼肉蛋奶及豆制品(OR=0.2319)、经常户外运动(OR=0.3168)是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 [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秦新红;李丽英;孙桂平;邬雪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期待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究银川市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期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在选取的每个社区中从居民健康档案中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年龄在岁55岁以上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共确定750人,用自设的调查表入户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698人接受调查,应答率93.1%. [结果](1)社区老年人99.2%现有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0.8%的人为其他养老; (2)93.4%的老年人希望的照顾对象主要为配偶和子女; (3)75.9%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 (4)76.9%的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式仍为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的养老趋向为养老机构; (5)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均为P<0.05. [结论]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应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经济状况与需求的其他的养老方式.

    作者:牛晓丽;董桂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人防御素-5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人防御素5(HD-5)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加以鉴定. [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cDNA文库中扩增HD-5基因片段,将HD-5基因扩增产物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用EcoR I和Xba I双酶切后连接构成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到E.coli T0p10中,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PCR、酶切和序列鉴定. [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获得HD-5基因片段大小正确,经序列测定证实HD-5基因正确插入pPICZαA中. [结论]成功构建人防御素5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作者:李华;卢颖;吴囡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昏迷病人657例院前急救分析

    [目的]探讨120以昏迷表现出诊患者的病因、诊断要点及院前急救措施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以昏迷出诊患者的院前急救记录、抢救记录、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病原因前4位的是脑血管意外(28.5%),创伤(26.8%),中毒性疾病(16.0%),糖尿病昏迷(9.7%),到达现场病员巴经死亡占6.8%. [结论]合理的院前急救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教效率,可以减低昏迷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对昏迷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洪松;陈波;韩幸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荆州市1951~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剂州市1951~2008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荆州市1951~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58年来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5种,共12013849例,死亡37119例,年均发病率为2472.25/10万,年均死亡率为7.64/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疟疾、痢疾、麻疹、百日咳、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率分别为:1426.62/10万、476.56/10万、268.88/10万、106.84/10万、79.26/10万. [结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04年后又有所回升,肺结核、乙肝、性传播疾病成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孟雪晖;丁建明;张晓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的调查

    [目的]分析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方法]随机抽查湖南省14个州(市)的140个乡镇卫生院的各项核心医疗制度建设以及临床辅助检查等项目.[鲒果](1)核心医疗制度的质量合格率不足45%; (2)Ⅳ级Ⅴ级病历比例分别为31.8%和15.2%; (3)乡镇卫生院处理的患者对象中呼吸道感染、外伤和中毒、宫内妊娠、腹外疝的比例排在前4位. [结论]医疗核心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的医疗辅助诊断试验设备尚不能普及;病历(案)书写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尚需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诊治对象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

    作者:刘小伟;宋新任;郭永年;张翼;彭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方法以及消融后对室性早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人选52例顽固性室早患者,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14~62岁,平均(36±14)岁.室早的病程为6个月-28年,其中42例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早,3例左室流出道起源室早,5例左后分支起源室早,2例右室前壁起源室早.室早心内电生理标测采用单导管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靶点消融;在术前、术后分别填写SF-36调查表,观察术前、术后患者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指标(MH),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 [结果]消融术成功40例,好转7例,失败5例,有效47例(约占总数的90.4%).平均手术时间(1.0±0.8)h,X线暴露时间(12.6±6.4)min,平均放电次数(4.8±2.0)次,阻抗80~110欧母.所有患者随访术后1周至1年内,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与射频消融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结论]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一鸣;谢东明;刘海荣;阳贻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教师慢性咽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昆明中学教师中选取200位患病教师,按照1:1的比例从未患慢性咽炎的普通人群中收集对照组样本,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慢性咽炎的危险囡素为:性别、烟龄、吸烟频率、饮酒频率、饮食习惯、用嗓时间、工作环境、负性情绪、鼻部疾病. [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是防止慢性咽炎患病和复发的重要方法.

    作者:童毅;曹丽琰;易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兰州地区2所高校大一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大一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为高校开展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兰州市2所二类本科高校中的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武调查阅卷对大一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4.1±5.6)分,态度平均得分为(22.4±3.8)分,行为平均得分为(16.3±2.9)分.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营养行为得分男生高于女生.营养知识和态度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15,P=0.001).调查对象希望了解的是营养不良预防知识(占95.5%),目前获得相关营养知识的渠道以报纸书籍和电视为主,分别占82.1%和64.7%. [结论]多数大一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肤浅,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但均具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因此,应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为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支持.

    作者:王怡;邹雨珊;张印红;王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床旁DR与CR进行胸部摄影的质量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与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拍摄胸片图像的质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床旁DR摄影系统的优势. [方法]采用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随机拍摄床旁DR胸片300张,与之前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拍摄的胸片300张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影系统的甲级片、乙级片、废片及曝光量差异.并对其拍摄质量进行直观分析,评价其摄像质量差异.[结果]与CR胸片拍摄相比.床旁DR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了重拍率,降低了辐射剂量,可提供更加优良的影像信息. [结论]床旁DR胸部摄影较CR胸部摄影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诊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洪常华;田震静;常立明;史世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国南方1990~200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目的]为了解南方甲肝发病趋势. [方法]应用文献综述、等级相关等方法对1990~2008年发表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990~2007年中国南方甲肝发病与全国比较相关系数(r1)在0.684 8~0.9912,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绝大部分省、市发病降幅在72.81%~99.1%,少数市、区高于全国水平(147.08%~550.93%),福州等大城市有间隔3~7年周期性波动,1996年前有春季和夏秋季峰,此后季节波动消失.小年龄发病下降,大年龄增多,出现明显年龄后移,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学生,故居儿童为主.[结论]甲肝受多种因素影响,江苏、台州人群接种率分别为10.11%和4.68%均获控制发病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干预因素.

    作者:杨海;胡蝶;杨月华;蔡正华;王戬;解顺堂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