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危险因素研究

童毅;曹丽琰;易东

关键词:慢性咽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摘要:[目的]了解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教师慢性咽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昆明中学教师中选取200位患病教师,按照1:1的比例从未患慢性咽炎的普通人群中收集对照组样本,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慢性咽炎的危险囡素为:性别、烟龄、吸烟频率、饮酒频率、饮食习惯、用嗓时间、工作环境、负性情绪、鼻部疾病. [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是防止慢性咽炎患病和复发的重要方法.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防御素-5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人防御素5(HD-5)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加以鉴定. [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cDNA文库中扩增HD-5基因片段,将HD-5基因扩增产物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用EcoR I和Xba I双酶切后连接构成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到E.coli T0p10中,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PCR、酶切和序列鉴定. [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获得HD-5基因片段大小正确,经序列测定证实HD-5基因正确插入pPICZαA中. [结论]成功构建人防御素5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作者:李华;卢颖;吴囡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昏迷病人657例院前急救分析

    [目的]探讨120以昏迷表现出诊患者的病因、诊断要点及院前急救措施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以昏迷出诊患者的院前急救记录、抢救记录、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病原因前4位的是脑血管意外(28.5%),创伤(26.8%),中毒性疾病(16.0%),糖尿病昏迷(9.7%),到达现场病员巴经死亡占6.8%. [结论]合理的院前急救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教效率,可以减低昏迷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对昏迷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洪松;陈波;韩幸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四川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现状,探讨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院结构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描述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就诊单位选择情况,并与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纵向比较;应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对农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有明显下降;多项式Logistic回归拟合结果显示: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家庭人均收入、年龄、就业状况、慢性疾病和自感健康状况.[结论]农村地区医疗体制改革重点应放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充分发挥私人诊所作用上.

    作者:吕宇;谭铃;甘华平;应桂英;张菊英;姜倩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价格与收入对中国居民卷烟需求和烟草控制的影响

    [目的]估计新的中国居民卷烟需求,以此为政府决策者制定政策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利用1990~2005年的全国时间序列集合数据,建立卷烟需求函数,采用对数一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结果]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分别为-0.23和0.58. [结论]通过提高烟税来控烟是一个双赢的方法,既可以减少烟草消费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总税收.

    作者:姚婷婷;毛正中;胡德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四项措施的坚持与实践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安全管理、安全流程等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会产生无法估计的灾难.我们就本单位在生物安全四项措施即实验室人员管理、定期医学健康监测、配备先进的个人防护用品、预防接种这四方面措施进行简要汇报.

    作者:李伟;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存在的卫生问题

    [目的]了解农村小型集中武供水的饮水安全现状.[方法]对贵州省日供水量在20吨以下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水质检测. [结果]小型集中式供水的饮水安全缺乏工程性保障. [结论]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饮水安全不容乐观.

    作者:周萌雯;郝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子宫内膜癌中PR基因表达缺陷及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分子变化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 [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PRB蛋白的表达. (2)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经5-杂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óytidine ADC)处理前后子官内膜癌He-1-B细胞系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 (3)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DC处理Hec-1-B细胞系前后PRA、PRB蛋白的表达. [结果](1)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PRA蛋白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蛋白在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高, 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肌层浸润无关;子宫内膜癌Hec-1-B 胞系中,加入ADC前PRA出现非甲基化条带,PRB出现甲基化条带,加入ADC后,PRA非甲基化条带不变,PRB 基化条带消失.(3)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ADC后,PRA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RB蛋白表达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Hec-1-B细胞系中,存在PR基因异常甲基化,与PR表达下调关系密切,编码PR基因启动子的选择性B亚型甲基化,导致了PRB的失活,继而PRB蛋白表达下降或消失,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ADC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PRB恢复表达,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内分泌治疗效果.

    作者:田海侠;刘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吡柔比星单纯化疗与联合免疫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降低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经尿道手术后复发宰的有效方法. [方法]2004年7月~2007年7月90例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单纯以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A组)60例,以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联合肌注白介素-2和γ-干扰素(B组)30例,比较两组随访期内复发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A组膀胱癌的复发率为21.66%.B组复发率为13.33%(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联合肌注白介素-2和γ-干扰素可有效降低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率.

    作者:梁涛;蔡明;李州利;王强;詹胜利;王爽;石炳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P5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目的]定量比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的差别和关系.[方法]用细胞图象分析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和P53蛋白在61例上皮性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积分吸光度(IA)和平均吸光度(MA). [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表达的IA与MA值依次增大,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两两相比,其IA和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表达与P53蛋白表达结果相互问有联系(P<0.05). [结论]VEGF和P5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珏辉;郭宇红;张红新;宋一民;高冬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上游转录因子1基因rs3737787多态性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上游转录因子1(upstream transcription factor 1,USF1)基因多态性rs3737787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方法]采用以核心家系为基础的连锁与关联研究设计,应用PCR-RFLP方法对287个2型糖尿病核心家系成员USF1基因rs3737787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非参数连锁分析中,rs3737787多态性与血浆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E水平有连锁关系,其LOD(logarithm of odds)值分别为0.87(P=0.02)与1.96(P=0.001).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e equation,GEE)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并调整家系内部相关性后,rs3737787多态性与这两种性状的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USF1基因rs3737787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的血浆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E水平相关.

    作者:宋岩;李娜;何柳;唐迅;陈大方;窦会东;刘红丹;胡永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的调查

    [目的]分析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方法]随机抽查湖南省14个州(市)的140个乡镇卫生院的各项核心医疗制度建设以及临床辅助检查等项目.[鲒果](1)核心医疗制度的质量合格率不足45%; (2)Ⅳ级Ⅴ级病历比例分别为31.8%和15.2%; (3)乡镇卫生院处理的患者对象中呼吸道感染、外伤和中毒、宫内妊娠、腹外疝的比例排在前4位. [结论]医疗核心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的医疗辅助诊断试验设备尚不能普及;病历(案)书写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尚需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诊治对象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

    作者:刘小伟;宋新任;郭永年;张翼;彭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 [方法]对收治的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病例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分别占16.98%、17.92%和17.92%,而多梗死性痴呆患者41例,占38.68%,居首位.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与VD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共同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脑血管病发病次数、病变部位、病变数目、大小,有无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等. [结论]VD是伴随脑血管事件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改变,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其防治主要是控制引起VD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作者:叶淑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6种食用菌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及评价

    [目的]测定冬菇、姬松茸、干枞菌、云耳、银耳、岩耳6种食用菌的氨基酸含量,探讨6种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方法]通过测定蛋白质和氯基酸的含量,计算出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并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要求模式比较来评价蛋白质质量. [结果]6种食用菌中氨基酸总和、必需氨基酸总和、蛋白质含量的排序一致,由大至小顺序是姬松茸、冬菇、干枞菌,云耳、银耳和岩耳,每种食用菌中,谷氨酸含量高,天冬氨酸其次,含硫氨基酸含量低.与WHO/FAO评分模式比较,6种食用菌的必需氨基酸接近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要求模式.[结论]6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基本齐全,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必需氩基酸的要求模式接近,是质优蛋白质食品;6种食用菌蛋白质的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酪氨酸含量较为丰富,与其他食物搭配互补食用,可提高营养价值.

    作者:高燕红;鲁琳;刘应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及眼位矫正效果. [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大部分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缩短术,对于大角度内斜视患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加单眼或双眼外直肌截除术,并随访6个月,观察眼正位及术前后立体视. [结果]34例患者中,30位术后眼正位占88.2%.好转3例(8.82%),欠矫1例.术后立体视觉恢复良好.[结论]手术能使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及早恢复眼正位,应尽早矫正斜视.

    作者:罗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市区街头暗娼(commercial sex works,CSWs)艾滋病(AIDS)知识水平、行为状况和态度,为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街头暗娼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街头暗娼238名,年龄20~35岁,占86.55%,年龄中位数是21.4岁;文化程度低,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56.30%.她们对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及格知晓率为49.96%.过去1月内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不使用和较少使用安全套的人占36.55%.在过去6个月中出现生殖、泌尿系统症状的人占74.49%,其中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的人占15.16%,了解艾滋病的主要渠道为电视,占72.08%. [结论]重庆市区街头暗娼对艾滋病传播及预防的知识偏低,并存在易感染艾滋病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加大力度提高这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防范意识,以期更好的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

    作者:宋红;汪洋;王宏;丁崟珽;刘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调查

    [目的]探讨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应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在广州市各超市,以问卷的方式对592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在调查对象中了解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的人仅占8.1%,对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完全能理解的占6.1%.购买食品时经常认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的只有29.4%.认为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选购无影响的占10.5%,有一些影响的占77.5%,有很大影响的占12.5%,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选购是否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入选标准,终进入模型的有性别、文化程度、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理解程度、信任程度、了解愿望. [结论]广州市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及应用不高,必需加强宣教和引导,普及营养知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从而科学使用食品营养标签.

    作者:叶蔚云;冯振国;吴炜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激活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的免疫调控因子的作用,深入理解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免疫机制. [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在不同浓度的AGEs(0,10,50,100,500μg/ml)培养基中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调控因子的mRNA水平.利用Westem-Blot技术,测定在不同浓度的AGEs(0,10,50,100,500μg/ml)培养基中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调控因子的蛋白水平. [结果]经测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CD80,MHC II,ICAM-1,CD86的mRNA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GEs的浓度呈正相关.淋巴细胞中的CD69,IL-8,MCP-1的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GEs的浓度呈正相关.在100μg/ml浓度的AGEs培养条件下,与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的T淋巴细胞中的CD69,IL-8,MCP-1表达量,相对T细胞在100μg/ml AGEs浓度下将单独培养的水平的上升更为显著.[结论]在AGEs模拟的糖尿病环境中,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活性显著提高,继而激活T淋巴细胞,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原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李文杰;唐罗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与手术病理T分期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经阴道行彩色多普勒声象图(TVCDS)检查,判断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与病理T分期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TVCDS检查的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声象图(BUS)特征和彩色血流(CDFI)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RI),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并与手术病理T分期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VCDS测得子宫内膜厚度范围5.0~43 mm,I a 期子宫内膜厚度平均6.5 mm, I b期18.6 mm,I c期24.8mm;I a期CDFI显示率33.33%(5/15),I b期75%(30/56),I c期88.89%(32/37);I a期RI平均0.46,I b期为0.50, I c期0.55.TVCDS与手术病理T分期总符合率为73.15%(79/108),T1期符合率53.33%(8/15),T2期71.43%(40/56),T3期83.78%(31/37). [结论]TVCDS可作为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常规检查和术前预测病理T分期的方法之一,为选择手术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袁梅;张毅;段玉英;刘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宝鸡市195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宝鸡市195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鸡市1952~1976年乙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76年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向大年龄组转移显著,从1995~1997年<15岁儿童乙脑发病占全部病例的66.8%下降至2005~2008年的23%,高发地区为养猪业发达的平原县,男多于女,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 [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并按月接种后,预防乙脑下一步重点应该为15岁以上人群,必要时开展成人乙脑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人间和病媒生物监测,加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降低暴露危险.

    作者:徐永红;张克俭;包风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国南方1990~200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目的]为了解南方甲肝发病趋势. [方法]应用文献综述、等级相关等方法对1990~2008年发表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990~2007年中国南方甲肝发病与全国比较相关系数(r1)在0.684 8~0.9912,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绝大部分省、市发病降幅在72.81%~99.1%,少数市、区高于全国水平(147.08%~550.93%),福州等大城市有间隔3~7年周期性波动,1996年前有春季和夏秋季峰,此后季节波动消失.小年龄发病下降,大年龄增多,出现明显年龄后移,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学生,故居儿童为主.[结论]甲肝受多种因素影响,江苏、台州人群接种率分别为10.11%和4.68%均获控制发病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干预因素.

    作者:杨海;胡蝶;杨月华;蔡正华;王戬;解顺堂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