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移位型髋臼骨折远期疗效危险因素研究

覃家永;胡建山;陆耀宇;宋健辉;程刚;周德祥

关键词:髋臼, 骨折, 远期疗效,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移位型髋臼骨折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为移位型髋臼骨折远期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0年6月~2007年10月在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骨科诊治且病历资料完整的移位型髋臼骨折136例(137髋),年龄18~85岁,平均49.3岁.根据可能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如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方向、损伤性质、合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复位时闻、合并同侧坐骨神经损伤、伤后手术时间、手术入路、骨折复位质量、AO分类、治疗方法、并发症、远期髋关节功能评价时间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6例(137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6.9个月(30~103个月).按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优65髋、良44髋、可16髋、差12髋,优良率为7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位质量、年龄、伤后手术时间、髋关节后脱位复位时间、骨折类型及手术入路是影响髋臼骨折临床治疗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复位质量、年龄、伤后手术时问、髋关节后脱位复位时间、骨折类型及手术入路是影响髋臼骨折远期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复位质量是重要的可控性因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对胎儿胼胝体缺如的诊断作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产前诊断胎儿胼胝体异常的应用价值及适应症.[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164例孕妇,在超声检查48 h之内行磁共振检查.对164例的超声和磁共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4例病例中,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扩张134例,侧脑室后角扩张29例,发现胼胝体缺如或可疑胼胝体缺如9例.磁共振诊断为胼胝体缺如13例,其中2例正常足月分娩,11例引产,出生后均证实磁共振结果.13个胎儿胼胝体缺如的病例,磁共振与超声比较,两者一致者3例;超声可疑,磁共振肯定6例;超声未发现,磁共振发现4例.对于伴随畸形,两者基本一致者5例,磁共振补充诊断4例.在13例胎儿胼胝体缺如的胎儿中,超声提示轻度脑室扩张者4例,重度脑室扩张者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磁共振是诊断胎儿胼胝体缺如的重要影像方法.在超声捡查提示可疑胼胝体异常、存在侧脑室后角扩张或变形、重度侧脑室扩张等情况下,建议行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李秋玲;尹少尉;陈静;那全;刘彩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异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8 000例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情况,观察胎儿颅内结构及异常类型. [结果]检出胎儿颅内异常85例,其中脑室扩张46例,脉络膜囊肿27例,全前脑8例,Dandy-Walker畸形3例,Galen静脉瘤1例.本组大部分病例经引产后证实.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颅内异常较直观、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符小艳;王丽;洪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一起餐饮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8年8月19日凌晨1:00左右,十堰市某酒店6名员工因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在某医院就诊,疑为食物中毒,本中心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样品进行病源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景枝;江芸;吕军;张荛;王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常州市住宿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掌握某市住宿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基础信息和卫生现状,从而为提高该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的整体水平做好准备.[方法]根据2009年江苏省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中有关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方面的评查内容自行设计调研表,详细、客观地记录每家单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并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对其有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空调机房符合卫生要求的占66.7%(12/18);对冷却塔既清洗又消毒的占27.8(5/18),没有一家单位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进行清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评价合格的占55.5%(10/18);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档案管理的建档率为50%(9/18);通风管道的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52.8%(38/72);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检出率近1/5. [结论]住宿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作者:谢凌超;陈小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RGD短肽对二氧化硅致肺成纤维细胞激活的抑制效应

    [目的]探讨RGD短肽对二氧化硅(SiO2)刺激引起的肺成纤维细胞激活效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无血清的SiO2培养基刺激巨噬细胞(AM)24 h,离心收集培养液上清.加入RGD使其终浓度为50μg/ml、100μg/ml、150 μg/ml,分别刺激LF;阳性对照未加RGD;阴性对照用不舍SiO2的AM上清培养肺成纤维细胞(LF).RT-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Ⅰ)及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的mRNA水平;ELISA法测定COLⅠ和PCⅢ(procollagen Ⅲ,PCⅢ). [结果]RGD浓度为100μg/ml时α-SMA、COLⅠ、COLⅢ的转录水平为(2.79±0.23、3.76±0.31、2.01±0.41),低于阳性对照组(4.47±0.84,5.03±0.15,3.07±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浓度为150 μg/ml时,培养上清中COLⅠ、COLⅢ和总蛋白的表达为(1.82±0.45)μg/L、 (1.91±0.41)μg/L、 (0.09±0.06)μg/ml低干阳性对照组(3.00±0.69)μg/L,(3.47±O.96)μg/L, (0.28±0.0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GD抑制COL Ⅰ、COLⅢ和总蛋白的表达,说明其对矽尘诱导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效应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光辉;姚武;郝长付;邵苗苗;高彬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CD44、CD133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与CD133在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的表达,对HNSCC的分子治疗进行初步探索. [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人HNSCC标本进行了CD44与CD133的检测,选取同期癌旁正常组织8例和10例声带患内标本进行对照. [结果]CD44和CD133在HN-SCC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者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息肉(P<0.05). [结论]CD44与CD133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联合检测CD44和CD133可为筛选HNSCC肿瘤干细胞、有效的开展针对HNSCC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莹颖;华清泉;张志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ELISA方法S/CO值应用于乙肝表面抗体保护范围初探

    [目的]探求乙肝表面抗体(HBsAb)ELISA法测定的S/CO比值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保护意义的范围,以便让受检者了解自己产生的HBsAb是否有保护作用,是否需加强免疫. [方法]用ECLIA和ELISA两种方法同时测定306例受检者血清的HBsAb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结果]ECLIA法测HBsAg为阴性207例标本中,如EUSA法的S/CO值<1.0(n=67),ECUIA法则有58例小于10 mIU/ml,一致性86.6%;9例大于10 mIU/ml,占13.40%;无1例大于100 mIU/ml.如S/CO值介于1.0~5.0(n=32),8例小于10 mIU/ml,325.0%;22例在10~100mIU/ml之间,一致性68.8%;2例大干100 mIU/ml,占6.3%.如S/CO值介于5.0~13.0(n=31),无1例小于10 mIU/ml;20例在10~100 mIU/ml之间,占64.50h;11例大于100 mIU/ml,占35.5%.如S/CO比值大于13.0(n=77),则有76例大于100 mIU/ml,一致性高达98.7%,其中有37.7%大于1 000 mIU/ml,仅1例小于100 mIU/ml,其定量值为88.4 mIU/ml.表面抗原为阴性且ECLIA定量为5~300 mIU/ml,两方法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871x+0.0978(r=0.954,P<0.001);HBsAb定量ECUA法为100 mIU/ml相应的EUSA法的S/CO比值为8.808、95%的可信区间为8.36~9.251及95%的预测区间为5.012~12.603. [结论]与ECUIA方法相比受检者的HBsAb具有肯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的S/CO比值为大干13.0.

    作者:何宗忠;裘宇容;魏东;王强;杨春莉;陈宇;冯平锋;潘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高校学生宿舍空气细菌总数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宿舍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分析造成污染的相关因素.提高大学生对细菌认识的水平,改善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宿舍的空气质量. [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大学生宿舍126个采样点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监测. [结果]大学生宿舍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1.48%,在不同时间、不同性别、不同楼层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不同,各项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大学生宿舍空气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需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启华;刘仰斌;徐燕;陈学洪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MSCT对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SCT对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9年9月的经手术或活检病理确诊的21例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1组)的MSCT平扫、动态增强资料,与同期80例病理确诊的中央型鳞癌(2组)的MSCT资料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征象. [结果]在MSCT征象中,1组肿瘤的受累支气管管壁光滑(或不规则)伴支气管通畅的狭窄的出现率、肿瘤长轴方向与相应支气管走行一致的出现率以及肿瘤转移到上腔静脉后、主动脉弓下、隆突下淋巴结的几率明显高于2组,而2组的受累支气管截断或支气管内息肉样结节的出现率、较大肿瘤边缘牵拉邻近叶裂出现的局部结节状突起的出现率以及肿瘤坏死面积与大横截面积之比明显大干1组(P<0.05).两组间肿瘤阻塞性炎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肿瘤远处转移率大于2组(P(0.05).[结论]MSCT征象有助于中央型未分化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李传资;黄菁慧;邢增宝;李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乌斯他丁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MP-9的表达及增殖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鸟斯他丁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雌激素受体阳性)、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增殖侵袭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分别分为4组:对照组、UTI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相应药物处理.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浸袭能力、MMP-9基因的表达. [结果]鸟斯他丁明显抑制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能使两种细胞中MMP-9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 [结论]鸟斯他丁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作用,并能降低两种细胞MMP-9基因的表达.

    作者:韦晓谋;戴盛明;吴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健康人群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健康人群A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A群、C群流脑抗体含量.[结果]A群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52%和83.33%,两种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x2=11.68,P<0.05);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平均含量中位教分别是10.3μg/ml 和4.3 μg/ml,A群流脑抗体含量中位数以3岁~组(16.30 μg/ml)高,5岁~组(4.2 μg/ml)低;C群抗体含量中位数也以3岁~组(7.3μg/ml)高,1岁~组(3.3μg/ml)低;各年龄组间抗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A2=22.538,Xc3=47.332,P均小于0.0001). [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特别是1岁~组人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文东;李静媚;杨坤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2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相关化验检查项目调查分析

    [目的]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已经广泛采用依据试验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和根据试验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治疗效果,但是检查项目的选择和检查频率在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需要探讨.[方法]利用尿液自动分析仪测定尿液常规、血细胞自动分析测定血液常规、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生物化学成分.[结果]结果显示尿液常规检查率达到100%,但24 h尿液蛋白仅为86.8%;血液常规检查达到96.3%;血液生化检查中血脂项目、肝功项目和代谢酶指标检查率达到90%以上,但是评价肾小球检查项目仅为58.16%. [结论]提示临床检查项目需要调整,增加评价肾脏功能试验的检查项目和检查频率,相反降低与肾病综合征非直接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查频率.

    作者:张淑贞;刘金平;秦毅;宋林;孙续国;冯玉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监测肥胖儿童早期肾损害

    [目的]通过测定肥胖儿童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水平,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早期肾损害.[方法]采用乳胶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单纯性肥胖及50例正常儿童晨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与正常同龄儿童MAU水平均值(x±s)分别为(28.9±5.68)mg/L和(17.2±5.78)ms/L,经成组设计t检验,两组MAU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能存在肾损害,监测MAU有助于防治更严重的肾脏损害.

    作者:李中会;余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A型肉毒毒素对P物质引发的胃离体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幽门离体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和P物质(SP)引发的幽门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幽门离体平滑肌随机分为对照组、SP组、SP+BTX-A组、SP+NK1受体拮抗剂组,Biolap 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胃肌条收缩情况. [结果]① SP引发幽门平滑肌幅度增强(P<0.05),②BTX-A抑制SP引发的幽门平滑肌幅度(P<0.01),NK1受体拮抗剂抑制SP引发的幽门平滑肌张力(P<0.01).[结论]SP增强幽门平滑肌收缩,BTX-A及NK1受体拮抗剂均抑制SP引发的幽门平滑肌收缩.考虑BTX-A可能通过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作用,或抑制SP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作者:周媛媛;郭芙莲;李超彦;侯一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消毒灭菌与医院感染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消毒灭菌培训效果评价. [方法]对项目县的38个村卫生室、20个乡卫生院在培训前后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38个村卫生室消毒、灭菌效果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乙醇、碘伏检测效果好,培训前后合格率均100%;对其他部位采集结果培训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20个乡卫生院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皮肤消毒液、无菌包采样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100%;其他部位采集结果培训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王方;范秋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探讨母儿血型不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母儿血型不合的方法.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39例,有效率为92.86%,治疗无效的3例,为7.14%;42例均顺利分娩,其中剖官产18例,顺产22例,经产钳助产的有2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存活率100%. [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母儿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曾莉;刘裕萍;陈松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肥胖及与之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发病率不断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逐渐成为常见的肝病之一.本文将从脂肪因子、脂类代谢及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乐;张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末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方法]对1996年1月~2008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的618例老年患者.与同期施行胆囊切除术的401例中青年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引起并发症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中青年组为10.22%,老年组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X2=8.7,P<0.05);直接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老年组发生率为6.23%,中青年组为6.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间接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为11.00%,中青年组为3.90%,提示胆囊切除术后问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较中青年组增高(X2=14.9,P<0.05). [结论]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应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有手术机会的老年患者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韬;泽仁青措;蒋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研究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运动对抗过氧化物酶活性、血脂代谢、血小板功能、神经内分泌、脂肪因子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旨在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利用科学的体育锻炼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燕燕;刘新霞;陈春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山西省阳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山西省阳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状况,探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应用山西省阳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信患报表,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分析. [结果]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初期,基金使用率较低.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基金使用率大幅提高,存在透支的风险.住院补偿基金流向以县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为主,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流向以村级医疗机构为主.[结论]应定期进行基金运行分析,建立基金透支和结余风险预警机制;转变门诊家庭账户模式,实施门诊统筹.

    作者:汪淑娟;姚尚满;燕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