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体质指数变化的追踪研究

高玉萍;赵乐东;姚武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指数, 差异分析
摘要:[目的]追踪研究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了解其在校期间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对入校及毕业前夕的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比较其体质指数的变化.[结果]样本人群在校期间肥胖率上升58.62%.离校与入校时的BMI相比,男生低体重人数减少、肥胖人数增加;女生超重人数显著减少,营养不良人数高于男生,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7,P<0.01).[结论]该校应针对大学生人群的特点,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镍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镍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又是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研究镍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目前国内外的新课题,目的是降低镍对人体的危害,促进人类健康.本文对镍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郑克纯;宋志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开展以高校校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照顾

    [目的]开展以高校校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照顾(UCOPC),实现全体师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方法]对2007级3979名新生进行了入学体检复查,并按USAOPC模式实施.[结果]在体检结果中有临床意义的531人次,占13.35%;筛出体检不合格和建议调系学习两类学生;对体检异常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处理建议;取得较为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引进社区医学模式,加以改进,应用于实践,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邹晓平;姚月华;秦红;耿香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次性医用耗财手术室分库房管理探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学科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外科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多的一次性医疗耗材使用在临床.一次性医疗耗材在手术中的应用既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方便,又减少了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作者:谭永琼;黄文霞;周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现阶段汕尾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其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关系,为全面合理配制规划卫生资源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汕尾市城区4个居委共360户选取常住居民中18~69岁出生日期接近21日为监测对象,现场实际调查361人.[结果]40岁开始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至60~69岁高血压患病率高达65.12%;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汕尾市城区高血压病患病率,成人标化超重率,标化肥胖率,超重与肥胖之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男性超重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以30~40岁为较高,女性超重率以40~50岁为较高,在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中采取个性化及专科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更为适宜.

    作者:隆琰;林春招;黄秋平;陈纯;李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部分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梅毒、肝炎阳性率的主成分分析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部分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梅毒、丙肝和乙肝的危险性.[方法]采用哨点监测方法在各监测点采集监测对象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前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8.949%,被确定为主要成分,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分析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合理、综合评价其风险性.

    作者:袁国林;王中辉;李木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国内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对国内10篇有关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的研究结果采用Review Manager 4.2分析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入选的10项研究中,共包含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46例,治疗组均为常规内科治疗加血液灌流,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合并RR值为1.18,95%7信区间为1.09~1.27.[结论]血液灌流可提高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周艳;潘晓平;唐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建筑劳务输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南通市建筑劳务输出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性行为等方面的情况.[方法]横断面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自填和面访的调查方式,调查南通市1329建筑业劳务输出人员.数据采用Epidata3.02录入后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1岁(18~63岁),已婚者95.7%,初中文化占71.3%.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0.297,P=0.00),与年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159,P=0.00).第1次性行为的年龄小的是16岁,21岁以下的占11.4%.15.1%的调查对象回答有过临时性伴,12.9%的调查对象回答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建筑业劳务输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结论]建筑业劳务输出人群存在感染HIV的危险性,应尽快提出对劳务输出人群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杨长庆;何学明;仲亚琴;吴尔翔;章杰;庄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理工类大学低年级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某理工类大学低年级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取了某理工大学在校一、二年级大学男生,测试了348个有效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被试者中至少有一项SCL-90因子得分大于或者等于3分的学生有28人、占8.05%,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某理工类大学低年级男性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群体.

    作者:杨建文;田宇;张虎祥;张胜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探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作者:张菊英;唐秀娟;任晓晖;李宁秀;马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四川省血防改厕现状调查及粪便处理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管理的状况,评价其对粪便处理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改厕工作.[方法]依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全国血吸虫流行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粪便处理效果评价方案,采取问卷、现场座谈、粪便采样监测等方法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180户厕所中出粪口高度有90%不符合要求,厕屋有24%不完整,卫生状况只有6.1%较好,卫生知识知晓率有60.2%农户不知道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其中12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中有77.5%的粪渣未经处理直接用作农肥;粪便监测效果为三格化粪池出粪口大肠菌值达标率为88.33%,活蛔率为5.24%,沼气池出粪口大肠菌值达标率为50%,活蛔率为2.32%,三格池与沼气池厕所无害化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卫生厕所与非卫生厕所无害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厕后粪便能达到无害化效果,但改厕现状不容乐观,沼气池除菌效果还存在问题,改厕应注意建厕技术及建后管理维护,加强改厕技术指导.

    作者:金立坚;张成云;颜玲;朱鸿斌;田洪春;刘常华;蔡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干预的研究进展

    据WHO估计[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可达1.5亿,近1亿的人是未被诊断的糖尿病人,糖尿病已成为当前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第4位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

    作者:杨锦宇;宋戈扬;李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高校内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江西中医学院甲肝疫情暴发、蔓延的原因,探讨甲肝暴发疫情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法来验证病因假设,探讨高校内发生甲肝暴发疫情后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减少社会影响,为今后科学地开展甲肝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甲肝暴发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需加强高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高效、规范地处置高校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传染病疫情.

    作者:吴景文;熊志伟;徐丹;文海蓉;涂正波;吴玉铮;刘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Ⅱ COX-2)抑制剂因具有良好消炎镇痛作用和极少见胃肠道不适,临床得以广泛使用.本文主要针对第1代COX-2抑制剂和国外新上市的第2代COX-2抑制剂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第1、2代COX-2抑制剂的区别,以利于临床药物选择.

    作者:尹耕;谢其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可特异性升高.对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儿童泌尿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微生物学指标.

    作者:杨滨;康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CEA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无痛分娩时罗哌卡因的常用浓度与持续输注速度的探讨.[方法]选PCEA法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用0.15%罗哌卡因(R)持续输注速度为6 ml/h,B组用0.125%R持续输注速度为8 ml/h,C组用0.1%R持续输注速度为10 ml/h.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结果]3组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没有差异(P>0.05),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与镇痛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C组比较下肢运动阻滞(MBS)评分与第二产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B组第二产程时间(P<0.01)比C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PCEA下无痛分娩需要低浓度、较大流速的局麻药,才能完成理想的可行走分娩镇痛.

    作者:李仁淑;郭佳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目的]建立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hl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 ococcus aureus,S.a)nuc基因、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16S-23S ITS基因的多重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CE).[方法]提取细菌DNA后,分别设计扩增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hl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 ococcus aureus,S.a)nuc基因、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6S-23S ITS基因的引物,进行三重PCR扩增,采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作为分离手段,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PCR扩增产物.[结果]对多重PCR扩增产物的条件进行了优化,20 min内即可完成3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92%~1.5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快速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并应用食品样品的检测.与单-PCR扩增和传统的凝胶电泳相比,快速简便,灵敏可靠,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提供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为应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检测手段,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何玲;黎源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家庭饮食干预对预防痛风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家庭饮食干预对预防痛风发作的效果,为预防痛风的反复发作和并发症的出现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19人出院后在家中继续使用低嘌呤饮食,他们每天嘌呤含量<200 mg,其余产热元素都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5人出院后在家中用餐不限制,嘌呤平均含量为>500 mg/d.[结果]实验组在2年内有3人再次出现痛风症状;对照组2年内全部都有出现,有10人出现两次以上.[结论]痛风病患者治愈后在家庭中继续使用低嘌呤膳食,可以预防痛风症状的再次复发.

    作者:袁红;胡雯;饶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临床路径研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影响住院天数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为临床路径确定合理的住院天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沧州市2所医疗机构2004年出院的137名胆结石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与住院天数关系密切的各种因素.[结果]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方式、有无医院感染、年龄和入院时情况.[结论]选择比较单纯的外科病种作为临床路径的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年龄和入院时情况等因素制订不同版本的临床路径;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术前住院天数和医院感染率.

    作者:韩彩欣;曹志辉;高仕军;郑贺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桐乡市食物中毒的好发季节、行业分布、致病菌分类情况,为制订食物中毒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桐乡市2003~2007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桐乡市共发生食物中毒59起,总的检出率为35.59%,好发季节为秋季,饮食服务行业为主要场所占50.08%,有12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结论]应加强饮食服务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

    作者:吕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近年来其患病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并呈快速增长之势.

    作者:杨英;冯超;吴琴琴;曾莉;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