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普利酮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作用

胡英;曾锐;曾智;刘潇霞;王伟

关键词:高血压, 依普利酮, 福辛普利, 左心室舒张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及依普利酮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①联合治疗组(福辛普利10 mg+依普利酮50 mg);②福辛普利组(10 mg);③依普利酮组(50 mg).福辛普利、依普利酮,每日1次,总疗程6个月.记录血压,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各治疗组均能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室问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疗效更好. [结论] 依普利酮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了解高校医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教育方式、开始阶段及是否愿意成为性健康教育志愿者的现状. [方法] 对358名医学生进行了性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对学校性健康教育不满意率38.6%,且男生的不满意率远远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结论] 医学院校学生更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和必修课等正规渠道获得性教育,27.37%的医学生愿意成为性健康教育志愿者.

    作者:后桂荣;于娜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验证性因子分析在结核病防治机构员工满意度量表的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自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员工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改善量表效度.[方法]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 Lisml8.7,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自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员工满意度量表进行效度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 该量表原理论因子模型修正后所选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数RMSEA、ECVI、NNFI、CFI、SRMR分别为0.079.1.32、0.94、0.96、0.055. [结论] 原理论模型修正后所选模型为优因子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量表因子结构时能提供较为满意的因子结构方案,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秦正积;张菊英;刘毅;陈浩;余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黔东南州2005~2007年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免疫规划现状,为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提高免疫规划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州16个县市抽查3个乡,每乡抽查2~3个村,每村调查5~7名规定范围的儿童.连续3年.[结果] BCG、OPV、DPT、MV 4.苗全程接种率在2005、2006、2007年调查中分别为80.21%、84.31%、90.69%;由2005年和2006年的不足85%提高到2007年90%以上.[结论] 数据显示,3年来,儿童免疫规划状况得到了改善,各接种率指标逐年提高,到2007年都达到了90%以上,但还存在不足.

    作者:罗涛;潘宏;周峻;唐德亮;吴念标;邓茂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吡格列酮干预治疗

    [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吡格列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5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APN、HOMA-IR、TG、HDL、BMI,同时利用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增加程度FMD. [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FMD及APN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吡格列酮治疗后FMD显著改善(7.15±3.20 vs 10.36±4.55,P<0.01)、APN升高[(6.94±2.58)mg/L vs(9.77±3.16、mg/L,P<0.01.多元相关分析显示,FMD与APN、HDL呈显著正相关(r=0.592,r=0.306,P<0.01),与FBG、HOMA-IR呈负相关(r=-0.285,r=-0.291,P<0.01),与年龄、性别、:BMI、TG无关.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紊乱及低脂联素血症,吡格列酮可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霞;言红健;陈雷;赵亚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相关探讨

    [目的] 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比较,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tafin C)测定在2型糖尿病(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40名健康人及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cr、Cysctafin C、β2-MG,尿mAlb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值、相关性、敏感度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按Ccr水平分为DM1组(Ccr≥80 ml/min.1.73 m2,34例)、DM2组(80 ml/min.1.73 m2>Ccr≥50 nd/min.1.73 m2,48例). [结果] DM1组各指标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2组与对照组相比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ysctatin C与Ccr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560、-0.670)、Cvsctafin C与β2-MG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0.31、0.887)、Cysctatin C与尿mAlb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0.686、0.842,);各指标中血Cysctatin C测定为敏感(DM1组47.1%、DM2组81.2%). [结论] 血Cysctatin C测定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理想指标,在常规Scr、Ccr检测的同时联合应用Cysetatin C检测可减低糖尿病肾病的漏诊率.

    作者:胡蓉;黄俊云;孟幼莉;丁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RSG不同浓度(25、50.100、200 μmol·L-1)加药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SG不同浓度对肝癌细胞ItepG2凋亡率的影响;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Bcl-2、Bax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PPARγ的蛋白表达. [结果] 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法显示RSG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RSG干预后,Bcl-2的mRNA及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下调,Bax的mRNA及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均上调. [结论] .RSG依赖激活PPARy能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以及上调促凋亡基因Bax而实现的,提示PPARγ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新分子靶点.

    作者:康敏;钟德君;李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辅助病种费用控制

    [目的] 通过分析病种费用上涨的原因,有效控制病种费用的上涨. [方法] 利用六西格玛D-M-A-I-C模型,就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病种费用上涨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结果] 医生的用药习惯及麻醉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费用上涨的原因,其中医生的用药习惯是关键因素. [结论] 六西格玛是质量持续改进的先进方法,在病种费用的控制中也大有可为.

    作者:莫春梅;朱芳;杨天桂;邹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皮激光减压术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repression, PLDD)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于2007年5月-2008年9月在介入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69例,术后采取积极的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时间3~12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疗效为优53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63/69).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PLDD配合功能锻炼是目前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其安全、恢复快,严格控制适应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志军;泽仁青措;朱定川;刘艺侠;杨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矛盾增多及竞争压力加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产生的危险行为日益增多,影响社会安定.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霄少年心理健康及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作者:施向东;卢洁;梁惠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将30例ASA Ⅰ~Ⅱ级拟行大中型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麻醉后治疗组实施急性超容血液稀释,而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监测术中MAP、CVP、动脉血气、电解质、Hb、尿量和手术出血量、输血量. [结果] 治疗组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后Hb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毕及术后1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输血量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MAP、CVP、动脉血气、电解质和尿量均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用于小儿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欧册华;姜鲜;任长河;段晓霞;王晓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学高职生的网络依赖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医学高职生的网络依赖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从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抽取6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男性、低自尊、情绪不稳定、孤僻倔强、低社会掩饰性及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网络依赖群体与网络成瘾群体的家庭教养方式及人格特征并无显著差异. [结论] 在实践中应重视网络依赖群体.

    作者:李丽英;任海静;田红燕;杨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居民食用盐调查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居民食用盐含碘量的现状. [方法] 按随机抽取全区9个街道9所小学三年级(1)班的学生家中的食用盐共367份,盐碘含量按照国标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合格碘盐食用率77.4%,不合格碘盐食用率7%,非碘盐食用率15.2%. [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居民的盐碘食用率较低,而且9个镇(街)中均有居民食用非碘盐,,应引起政府及盐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居民碘盐供应与管理,进一步加大对非碘盐的稽查力度和对群众的碘盐识别能力教育.

    作者:李逸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对消除麻疹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为调整免疫和监测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 [方法] 对保定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99~2002、2003~2007年1~14岁人群麻疹病例构成比分别为:75.90%、45.95%,呈减少趋势.<1岁人群构成比1999~2002、2003~2007年分别为:O.92%、22.33%,呈增加趋势.≥15岁人群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4.86%和30.72%,呈增加趋势. [结论] 保定市发病年龄由儿童为主逐渐出现向未到免疫年龄和大年龄组移位现象.因此,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做好儿童麻疹疫苗的初免和复种是关键,同时关注流动人口,完善麻疹监测系统及时处理麻疹疫情,重点地区应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

    作者:崔立周;曹丽霞;李淑芳;张丽;田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999~2007年海口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分析

    作者对近10年中海口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动态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资料为海口市1999~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资料,儿童死亡及活产数的统计对象均为户籍人口及居住1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死亡资料的收集方法:利用妇幼保健网络,通过各级例会逐级上报:由区、市两级人户调查落实死亡及死因等情况;全市每年组织两次查漏补漏调查.

    作者:林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种植物剂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生姜油、大蒜籽浸液、生姜液3种植物剂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方法] 分别吸取生姜油、不同浓度的大蒜籽浸液,生姜液100 μl于载玻片上,观察3种植物剂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并用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经灌注法加撕碎法收集虫体,计算感染率. [结果] 100.00%浓度的大蒜籽浸液、生姜液、生姜油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分别为1.6 s、24 s、19.8 s,三者杀灭尾蚴时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50.00%、25.00%、12.50%的大蒜籽浸液与生姜液杀灭尾蚴时间分别为6.4 s、30.8 s、50.8 s与10.2 s、34.8 s、419.4 s,相同浓度的大蒜籽液与生姜液杀灭尾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对小鼠无感染性,感染率为零. [结论] 生姜油、100.00%~25.00%的大蒜籽浸液与生姜液均有较好的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效果,相同浓度下大蒜籽浸液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效果更好.

    作者:边藏丽;夏鹏;王恺斌;龚权;解庭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百色市学龄前儿童龋活跃性研究

    [目的] 调查百色市幼儿园3~5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了解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的特点,并通过刃天青纸片实验,揭示这部分儿童口腔龋活跃性及其与龋齿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龋病防治提供信息.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以268名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行龋齿检查并采用刃天青纸片法(resazurin disc test,RD test)进行龋活跃性检测.[结果] 该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3.51%;龋面均dmfs=5.32±4.14,其中重度低龄儿童(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 SECC)患儿102名,占有龋人数的51.78%.龋齿活跃性比较,发现患龋组与无龋组在RD值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百色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较为严重,有龋组比无龋组龋活跃性高,采用刃天青纸片法有助于龋病的防治.

    作者:黎淑芳;邓敏;廖明华;何钢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四川省宣汉县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目的] 为了解宣汉县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对2003~200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报表及时性、完整性、估算接种率、差值(D)和比值(R)的分析评价. [结果]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由2003年的92.79%和88.56%上升到2007 年的100%和99.83%.2003~2007年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3.90%~99.59%,而估算接种率在59.11%~115.9%,与报告接种率有一定差距. [结论] 2006年、2007年5苗接种率可信,其余均为可疑或不可信.提示宣汉县免疫规划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经过2005年底全县0~7岁儿童的入户核查登记和查漏补种工作,近2年免疫规划接种率报告工作有较大进步.

    作者:付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源性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某院分离的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医源性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住院病人的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101株非重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回顾病历资料,以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为病例组,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为对照组,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有无混合感染、是否使用亚胺培南、使用亚胺培南时间、是否使用哌拉西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是否使用激素、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共13个因素. [结果] 混合感染、使用亚胺培南、使用哌拉西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三、四代头孢菌素、使用喹诺酮类、使用氨基糖苷类、使用糖肽类、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亚胺培南时间(P<0.05)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医源性危险因素. [结论] 为减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在限制使用亚胺培南同时,应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严格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株的定植和传播.

    作者:颜英俊;周忠华;张本;喻华;刘华;钟亚玲;黄文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法弱反应性分析

    [目的] 分析抗-HCV ELISA 法弱反应性结果,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 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比值在0.75~3.50之间的标本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确认.[结果] 在抗-HCV呈弱反应性即S/CO在0.75~3.50之间的24份标本中,0.75≤S/CO<1.0的标本9份,S/CO≥1.0的标本15份;经PCR确认,有5份阳性,其余19份为阴性,其中4份阳性样本的S/CO<1.0,14份阴性样本的S/CO≥1.0.[结论] 对于弱反应性样本,应进一步做确认检测,以防止漏诊误诊.

    作者:张永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提升医院文化建设实现医院发展的新跨越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关注民生、消除民怨、提高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医院文化建设正是在如此背景下成为引领医院和谐发展的源动力和核心.

    作者:宋伟;李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