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先天性疟疾1例报告

许国君;叶素琼;杜泽丽;吴明菊;康杨

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疟疾, 报告
摘要:新生儿先天性疟疾系指婴儿出生后不久,在没有按蚊感染或输血等情况下经母体血液直接感染的疟疾.新生儿先天性疟疾通常罕见.现将我省发生的1例先天性疟疾报告如下.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E拮抗甲醛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作用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拮抗甲醛(FA)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作用. [方法]将33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8只)、FA(15 mg/kg,9只)染毒组、VitE(100 mg/kg,8只)组、FA(15 mg/kg)+VitE(100 mg/kg)组(8只)组.连续染毒7 d后,用六臂放射状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在学习期,与对照组相比,FA组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FA组相比,FA+VitE组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记忆期,与对照组相比,FA染毒组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FA染毒组相比,FA+VitE组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期的各组间错误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甲醛一定程度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抗氧化剂对甲醛的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

    作者:冯丫娟;丁书妹;翟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西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及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前区(preC/C)与C基因启动子(BCP)的变异株在HBV感染者中的状态及与HBeAg在血清学中的关系. [方法]使用一条PCR错配引物和引入BCL1酶切位点,扩增一条nt1765-nt1895核苷酸片断,以序列分析扩增产物. [结果]在nt130核苷酸片断中,A83突变率为9.3%,BCP突变率为43.6%,25例野毒株的突变率达17.0%;HBeAg阴性病例中A83突变率为9.3%,BCP突变率为78.1%;HBsAg阴性、抗-HB8阳性的双阳病例中A83和BCP双突变为99.7%;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病例主要显示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组,BCP突变率分别为75%及71%. [结论]HBV双突变与肝炎的严重性有密切联系,BCP双突变对e系统表达有一定影响.PCR技术和基因测序分析有重要指导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易虎;唐志坚;田登;卢囡囡;姜双应;邵锡如;张勇;毕胜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甘肃平凉市外资结核病项目的效果、效益评价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目的]通过平凉市外资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防治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政策依据. [方法]根据平凉市结核病报表资料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效果. [结果]项目期累计接诊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30 086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 23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 071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由33.7%提高到72.6%,治愈率由83.7%提高到93.8%,项目间接经济效益10 628.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7.6.[结论]平凉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解决投入问题,强化体系建设,巩固防治网络,开展技术创新,拓宽防治领域是实施结核病控制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策.

    作者:伏永鹏;张有良;文妍菊;张俐;马晓燕;曹健;姬新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粒棘球绦虫虫株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以往主要利用形态解剖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方法对细粒棘球绦虫虫株进行分类鉴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寄生虫分类学研究.本文拟对核酸序列分析以及AFLP、RAPD、微卫星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粒棘球绦虫虫株分类、鉴定及遗传变异中的应用概况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秀敏;丁剑冰;伊藤亮;温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溶系统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纤溶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D-二聚体在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亚洲诊断标准,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方法,随机选择136对MS病例与对照.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此4种纤溶标志物与MS各组分的关系,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AI-1、L-PA、FDP、D-二聚体与MS的关系. [结果]4种纤溶标志物与MS组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t-PA与MS之间为负相关外,PAI-1、FDP、D-二聚体与MS存在正相关;调整MS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炎症因子hs-CRP与瘦素后,t-PA仍是MS的保护因素,但其与MS的OR值降低;而FDP、D-二聚体在调整后与MS的关联性明显增大. [结论]PAI-1、t-PA、FDP、D-二聚体有可能在MS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t-PA、FDP、D-二聚体可能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王临池;武鸣;郭志荣;胡晓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后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区将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前后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比较研究,为改进结核病诊治和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及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实施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3个县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运用集中指数(CI)、不平等斜率(SII)及利用/需要比,结合文献资料,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进行研究. [结果]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实施后调查两周患病就诊率CI由0.008 7变为-0.040 0,SII由0.004 0变为-0.230 0;两周患病未就诊率CI由0.108 1变为0.008 0,SII由0.271 0变为0.024 0,未住院率CI由-0.3402变为-0.373 3,SII由-0.290 0变为-0.420 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与经济状况无显著相关. [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结核病补偿政策的实施,使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偏低的状况略有改善,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

    作者:刘建涛;李晓英;何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圳市2005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居民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深圳市2005年居民的死因资料. [结果]2005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死亡率为74.60/10万.前10位死因顺位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和免疫疾病、新生儿疚病、泌尿及生殖系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损伤与中毒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除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意外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琳;肖骞;李学云;方良;舒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江苏省2007年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目的]综合评价江苏省各市2007年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为今后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按市汇总指标值,用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RSR与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RSR=-0.052 65+0.1520 7X,(F=195.32,P<0.000 1).将评价对象分为3组(G1、G2、G3),F=39.44,P<0.01,提示3组间均有差异.[结论]本文分档结果较为满意,2007年江苏省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价第1档的市有nt、yc、xz,工作质量较好,第2档的市有ha、nj、lyg、yz、wx、tz、cz、zj,工作质量一般,第3档的市有sq、sz,工作质量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陈勇;殷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视力低下的动态及原因,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6年,对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视力监测. [结果](1)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视力低下率随着年级上升而增高;初中生52.68%,高中生71.66%; (2)视力下降的程度随着学级上升而逐渐加重; (3)男、女生的视力低下率具有一定差异. [结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视力低下情况比较严重,并存在着随着学龄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视力低下仍是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韩亚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龙泉驿区2007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方法]对2007年1~12月到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结果]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4.93%.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于30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男性阳性率为5.10%,女性阳性率为4.81%.乡镇的从业人员阳性率为6.39%,城区为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龙泉驿区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低予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大中城市.加强对食品和公共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积极性是降低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贺生;甘启英;郑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一次性吸痰管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清洁灌肠法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1].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在清洁灌肠时经常使用一次性清洁灌肠器.在内镜下发现,清洁灌肠后病人直肠黏膜有划伤或出血的病人并不少见,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医源性创伤,为了寻求一种既安全,又能达到清洁灌肠目的,近几年,我院在给病人清洁灌肠时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顺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薛城区食品摊点用具细菌、致病菌的定量研究

    [目的]分析食品用具的卫生状况,探讨和改进食品卫生措施,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2007年2~10月份对薛城区驻地的街头小店的各种食品用具物表进行采样,采样用10 ml无菌生理盐水涂抹物表3次,面积为25cm2,其中一点进行消毒处理后采样,作为阴性对照,菌落计数采用混合平板培养计数法,致病菌计数采用涂抹平板培养计数法. [结果]所采样品细菌总数2~10月份平均为6.7×104个/cm2,其中5~9月份高,可达1.2×105个/cm2,致病菌除2月未检出外,其余各月份均能检出,经消毒后的物表卫生细菌可明显减少.[结论]食品用具应严格消毒,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渐秀彦;李涛;陈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青年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青年的艾滋病(AIDS)知识(K)、态度(A)、行为(P),为AIDS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吸毒青年44名进行人口学特征、AIDS的KAP问卷调查. [结果]93.18%以上的调查对象知道传播途径,81.82%以上知道不会传播的途径.怀疑自己感染AIDS,88.64%会到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抗体检测,72.73%会与AIDS感染者或病人保持正常交往.首次吸毒年龄小的14岁,近1月内偷吸毒品的为20.45%,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为23.81%. [结论]调查对象对预防AIDS知识知晓率高,对AIDS感染者或病人无恐惧和歧视心理,这与医务人员反复对其进行AIDS健康教育有关.首次吸毒年龄小提示预防AIDS健康教育必须从初高中学生抓起.偷吸和安全套使用率低,表明进行AIDS健康教育,关键应促成其自我防护行为,才能有效地预防该病在吸毒青年中扩散.

    作者:舒銮健;昌辛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石棉县2001~2007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地处中国西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杂居地石棉县2001~2007年中肺结核发病情况,为西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杂居地石棉县肺结核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本数据来源干石棉县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以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时间、人群分布等特征. [结果]2001-2007年石棉县报告发病肺结核总发病数为657例,发病率为564.61/十万.2001、2003年较低,2005年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7年中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中农民较高,因此,应加强对西部边远山区农村肺结核的宣传和治疗力度,做好肺结核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刘开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调查132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及133例哈萨克族非食管癌患者,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收入、吸烟、饮茶、茶温、饮水类型、奶制品、熏肉、新鲜蔬菜和烫饭、硬饭及吃饭快因素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吸烟、茶温、井水、酸奶疙瘩、奶茶、熏肉、烫饭和食速快为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食用自来水、酸奶和新鲜蔬菜可能为保护因素. [结论]改善饮水条件,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酸奶,少吃霉变食品和熏制品可减少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张慧霞;陈艳;尹东;邓彦超;马彦清;居来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ZH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EZH2在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EZH2的表达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ZH2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

    作者:唐移忠;田金华;曾定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如皋市金婚夫妇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及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如皋市金婚夫妇代谢综合征(MS)患病的特点及与后天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对如皋市金婚夫妇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MS相关指标:血压、体质指数、血脂及血糖(含空腹及餐后血糖)等;后天环境因素:文化水平、经济收入、有无医疗保险、煅炼习惯、烟酒指数、有无心脑血管卒中及饮食清淡程度等;通过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IR)程度.对照组为同年龄段长期丧偶者(男女各200位),分别比较2组以上各项指标的差异.代谢综合征使用中华糖尿病分会(CDS)2004年诊断标准. [结果]金婚组共有587对完成各项测试,总体MS标化患病率为17.97%,低于对照组(27.50%) (P<0.05);金婚组在高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参保比例、饮食清淡程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卒中、IR比例降低(P<0.05);金婚组双方均患与均未患MS的分别为85对、461对,占总调查数的93.02%. [结论]如皋市金婚老人的MS患病率要明显低于同龄丧偶者,表明良好稳定的婚姻生活是MS可能的保护性因素,这一现象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参保比例、饮食控制意识等有关;金婚夫妇中MS患病呈现出高度的聚集性,可能也与这些后天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郭再萍;郭江宏;范存忠;李君平;范云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合理饮食与健康》课对大学生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校开设<合理饮食与健康>相关营养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 [方法]用自行编制并经检验的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对四川大学选修<合理饮食与健康>课的280名学生在开课前与结业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合理饮食与健康>课结业时,调查对象饮食与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86.7±10.7)分,高于开课前(F=47.330,P<0.01),其中文科、工科、医科女生知识得分高于开课前(P<0.05).②结业时调查对象饮食健康态度平均得分为(94.4±5.2)分.④结业时,调查对象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71.5±8.9)分,高于开课前(F=61.314,P<0.01),文科男女生、工科男女生,理科男生、医科女生饮食行为得分高于开课前(P<0.05). [结论]<合理饮食与健康>课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良好饮食行为.在高校开设此类营养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黄睿;李云;黄承钰;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发性肌炎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肌炎(PM)发病机制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免疫荧光一步法分析30例PM肌组织中单个核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的分布和定位. [结果]83.3%PM肌组织中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T淋巴细胞为主,Ia+活化的CD8+T细胞占多数,主要定位于肌内衣;PM肌组织中IgG、IgM、C3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0.0%,6.7%,以IgG为主(P<0.05),主要定位于肌纤维膜和血管壁. [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PM的发病,或称异常的免疫反应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

    作者:李国前;杨小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癌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病人在疾病晚期才有临床症状,预后很差.相反,如果能早发现Ⅰ期肺癌患者,其5年存活率可达75%.因此对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肺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本文就目前的肺癌筛查技术包括影像学、痰液相关的检查、血清肺癌标志物及一些新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雷弋;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