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肌炎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初探

李国前;杨小霞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 免疫机制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肌炎(PM)发病机制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免疫荧光一步法分析30例PM肌组织中单个核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的分布和定位. [结果]83.3%PM肌组织中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T淋巴细胞为主,Ia+活化的CD8+T细胞占多数,主要定位于肌内衣;PM肌组织中IgG、IgM、C3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0.0%,6.7%,以IgG为主(P<0.05),主要定位于肌纤维膜和血管壁. [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PM的发病,或称异常的免疫反应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186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质量以及咳痰时间与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查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 186例痰标本,抗酸杆菌阳性516例,阳性率23.6%.痰标本的性状、留痰时间对抗酸杆菌检出有很大影响. [结论]应提高留痰质量,重视晨痰的留取.

    作者:何树梅;袁东亚;于静;孙正启;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淮安市两县区居民死亡原因30年前后变化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淮安市楚州、金湖两县区居民死亡原因30年前后变化,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线索,为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利用淮安市楚州、金湖两县区全国第1次、第3次全死因回顾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用生态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两县区人群期望寿命均显著提高,总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谱都发生了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死亡率下降明显,但恶性肿瘤一直处于两县区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楚州居民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019.49/10万下降到562.64/10万,金湖从889.19/10万下降到550.06/10万,恶性肿瘤总死亡率分别从262.59/10万下降到162.62/10万和205.70/10万下降到180.02/10万.20世纪70年代的两率两县区有统计学差异,但2006年的调查两县区已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死亡率下降,居民期望寿命提高,死亡谱发生了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成为疾病控制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异同,可影响疾病死亡率变化幅度,但有效的防控措施能显著降低居民的疾病死亡率,再次提示疾病控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潘恩春;胡伟;武鸣;周金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癌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病人在疾病晚期才有临床症状,预后很差.相反,如果能早发现Ⅰ期肺癌患者,其5年存活率可达75%.因此对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肺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本文就目前的肺癌筛查技术包括影像学、痰液相关的检查、血清肺癌标志物及一些新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雷弋;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连续5年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变迁

    [目的]了解近5年来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变迁.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的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软件对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03~2007年我院收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167株,来自血液、分泌物、尿液、脓液者分别占37.7%、26.0%、12.6%、10.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一直高于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加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许建成;周琪;刘韶晖;黄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发性肌炎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肌炎(PM)发病机制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免疫荧光一步法分析30例PM肌组织中单个核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的分布和定位. [结果]83.3%PM肌组织中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T淋巴细胞为主,Ia+活化的CD8+T细胞占多数,主要定位于肌内衣;PM肌组织中IgG、IgM、C3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0.0%,6.7%,以IgG为主(P<0.05),主要定位于肌纤维膜和血管壁. [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PM的发病,或称异常的免疫反应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

    作者:李国前;杨小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某钢铁企业一线员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钢铁企业一线员工的相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安徽省某钢铁企业某厂部分车间一线495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资料并且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因素. [结果]该企业工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非传播途径知晓率相对较低;艾滋病知识得分的高低与年龄有关;有112人(22.6%)认为对艾滋病病人需要强制隔离,有162人(32.7%)不愿与艾滋病病人来往;近3个月中,有75人(15.2%)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研究对象的学历是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近1次,与固定性伴侣和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0.7%和46.3%. [结论]部分调查对象缺乏对艾滋病危险性的认识并且存在高危性行为,需要开展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王波;孙业桓;孙良;曹红院;虞晨;杨林胜;周建波;徐志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省(区)乡镇防保人员继续教育及核心知识需求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乡镇防保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为防保人员继续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江西、贵州、广西及浙江4个样本省乡镇防保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目前乡镇防保人员的培训缺乏系统的计划,不能保证人人都有培训机会.培训形式单一,以短期培训为主.本单位内部培训或业务学习情况不太理想,对防保人员的学分考查不严格. [结论]应采取加强核心知识的培训、加强内部培训和学分制考核等有效措施不断强化乡镇防保人员的继续教育,并且系统化、制度化.

    作者:袁黎丽;刘毅;陈浩;武芳;徐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新生儿先天性疟疾1例报告

    新生儿先天性疟疾系指婴儿出生后不久,在没有按蚊感染或输血等情况下经母体血液直接感染的疟疾.新生儿先天性疟疾通常罕见.现将我省发生的1例先天性疟疾报告如下.

    作者:许国君;叶素琼;杜泽丽;吴明菊;康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腹腔镜联合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方法]收集两年来经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的输卵管通而不畅伴盆腔粘连致不孕症的126例病例,根据术中所见将盆腔粘连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行相应治疗.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并探讨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随访到120例患者中术后妊娠22例,妊娠率为18.33%(22/120),异位妊娠率为1.67%(2/120),输卵管通而不畅伴轻度粘连术后妊娠率为70%(7/10),明显高于中度粘连者34%(12/50)和重度粘连者5%(3/60).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的术后妊娠率受盆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提倡合并重度盆腔粘连者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辅助生育技术.

    作者:王红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气颗粒物中痕量铅镉铜锌同时分离测定的直接火焰原子法

    [目的]建立同时分离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痕量铅镉铜锌的方法. [方法]利用超声波浸取壳聚糖富集直接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 [结果]该方法加标回收率范围铅是91.3%~109.6%,镉是94.7%~108.4%,铜是98.4%~103.2%,锌是93.7%~104.7%,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0%. [结论]该方法用于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痕量铅镉铜锌,简单,准确,经济等优点.

    作者:苟勇;陈子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省(区)乡镇防保人员素质结构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防保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以及小组访谈,调查江西、贵州、广西及浙江省乡镇防保机构的人员素质结构. [结果]防保人员专业以临床为主,学历、职称普遍较低,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机会少. [结论]应加大政府投入,稳定防保队伍,增加公共卫生中等教育,实行防保人员准入制度,并建立健全防保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提高防保人员素质.

    作者:陈舒;徐家玉;王园;程谧;徐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和卫生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卫生服务尤其是预防保健越来越关注,临床医学生担当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类健康的重任.我们通过不断引导临床学生重视预防医学,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进一步完善,积极培养他们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

    作者:韩知峡;甘仲霖;熊炜;张青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现状调查

    通过对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的现状调查,为政府进一步开展收支两条线试点工作提供建议.实施收支两条线后,财政补助有一定提高,门诊、住院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但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投入有限,医护人员收入与业务收入很难脱钩,减轻农民就医负担效果不显著,历史负债和编制问题尚未解决.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全额拨款,基本用药实行零差价销售,尽快解决历史负债和编制问题.

    作者:饶江红;江泽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溶系统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纤溶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D-二聚体在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亚洲诊断标准,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方法,随机选择136对MS病例与对照.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此4种纤溶标志物与MS各组分的关系,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AI-1、L-PA、FDP、D-二聚体与MS的关系. [结果]4种纤溶标志物与MS组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t-PA与MS之间为负相关外,PAI-1、FDP、D-二聚体与MS存在正相关;调整MS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炎症因子hs-CRP与瘦素后,t-PA仍是MS的保护因素,但其与MS的OR值降低;而FDP、D-二聚体在调整后与MS的关联性明显增大. [结论]PAI-1、t-PA、FDP、D-二聚体有可能在MS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t-PA、FDP、D-二聚体可能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王临池;武鸣;郭志荣;胡晓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孕症妇女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抑郁、焦虑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妇女排卵的影响. [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身量表(SDS)对40名排卵障碍的不孕症妇女进行心理评估;对其中20例在促排卵时及排卵期进行心理干预即支持性心理干预、家庭疗法、小组治疗和放松训练,对照组不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的异同,并进行3个月促排卵周期的排卵率的比较. [结果]不孕症妇女均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48.2±9.4,47.9±10.3),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40.8±10.0,36.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t=5.9,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3个促排卵周期排卵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P<0.01). [结论]妇科医生应重视不孕妇女的心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排卵率,增加妊娠机会.

    作者:李宝兰;李长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以CT断层扫描影像为基础之头状骨有限元分析

    [目的]通过CT扫描腕骨所得到的断层图片资料,经过科学软件mimic10.01、magics9.9和ansys10.0建立头状骨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以不同的精确度下划分网格后模型所产生的变形量之收敛性. [方法]选取一男性,26岁,健康成人的双侧头状骨节段,用螺旋CT机对标本扫描,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在以均布力条件下比较10种不同元素收敛性分析,可以得到在精确度从1到5的变化量基本稳定;根据10种不同元素集中力之收敛性比较从1到2得到的变化量基本稳定.有限元分析:从Von Mises应力分布图可见头状骨应力分布,头状骨颈部所受的应力较大. [结论]头状骨有限元模型在精确度选取在1到2的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为众;杨晓华;李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省(区)乡镇防保人员工作负担调查

    [目的]分析乡镇防保人员工作负担现状,为乡镇防保机构管理者提供减轻防保人员工作负担、人力资源决策的参考依据. [方法]运用现状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94所乡镇防保机构的299名防保人员工作负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平均每机构防保人员的期望数量(6.65人)与实际数量(4.42人)差距较大.防保人员人均服务人口0.90万人、人均服务面积25.85 km2,防保机构距所辖远行政村距离11.84 km2.公共卫生报表上报工作量大. [结论]应当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乡镇防保人员的工作负担.

    作者:郭婷;徐家玉;黎慕;武云青;徐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合理饮食与健康》课对大学生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校开设<合理饮食与健康>相关营养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 [方法]用自行编制并经检验的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对四川大学选修<合理饮食与健康>课的280名学生在开课前与结业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合理饮食与健康>课结业时,调查对象饮食与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86.7±10.7)分,高于开课前(F=47.330,P<0.01),其中文科、工科、医科女生知识得分高于开课前(P<0.05).②结业时调查对象饮食健康态度平均得分为(94.4±5.2)分.④结业时,调查对象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71.5±8.9)分,高于开课前(F=61.314,P<0.01),文科男女生、工科男女生,理科男生、医科女生饮食行为得分高于开课前(P<0.05). [结论]<合理饮食与健康>课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良好饮食行为.在高校开设此类营养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黄睿;李云;黄承钰;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分析

    [目的]利用合作医疗调查数据全面分析农民的参加意愿. [方法]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加意愿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结果](1)53.70%农户是由于干部反复动员而参加合作医疗; (2)在农民对合作医疗不满意的原因中,选择费用补偿比例低、保障范围窄和报销手续繁琐的比例分别为54.65%、87.21%和23.26%; (3)对农民参加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家庭人口数、是否参加过合作医疗以及是否了解合作医疗.[结论]合作医疗工作量大,筹资成本高;保障水平低成为农民不满意合作医疗的首要原因;成本与预期收益比是农民考虑是否参加合作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唐立健;沈其君;邹鸣飞;魏利民;赵自健;安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梅毒及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梅毒及HIV感染情况. [方法]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及上级疾控中心的确诊实验等方法,对2004~2008年检测梅毒及HIV的住院患者进行感染情况调查. [结果]我院梅毒患者以潜伏梅毒为主;分布科室以骨科、妇产科、泌尿及普外科为主;感染人群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HIV感染的检测,阳性率逐年增多,尤其是近两年,人数增加比较明显. [结论]2004~2008年住院患者中梅毒及HIV阳性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需广泛、持久开展全院医务人员的梅毒及艾滋病方面的宣传、教育.

    作者:宁苏莉;钱丽洁;陈润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