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及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易虎;唐志坚;田登;卢囡囡;姜双应;邵锡如;张勇;毕胜利

关键词:乙型, 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西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前区(preC/C)与C基因启动子(BCP)的变异株在HBV感染者中的状态及与HBeAg在血清学中的关系. [方法]使用一条PCR错配引物和引入BCL1酶切位点,扩增一条nt1765-nt1895核苷酸片断,以序列分析扩增产物. [结果]在nt130核苷酸片断中,A83突变率为9.3%,BCP突变率为43.6%,25例野毒株的突变率达17.0%;HBeAg阴性病例中A83突变率为9.3%,BCP突变率为78.1%;HBsAg阴性、抗-HB8阳性的双阳病例中A83和BCP双突变为99.7%;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病例主要显示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组,BCP突变率分别为75%及71%. [结论]HBV双突变与肝炎的严重性有密切联系,BCP双突变对e系统表达有一定影响.PCR技术和基因测序分析有重要指导价值和临床意义.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现状调查

    通过对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的现状调查,为政府进一步开展收支两条线试点工作提供建议.实施收支两条线后,财政补助有一定提高,门诊、住院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但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投入有限,医护人员收入与业务收入很难脱钩,减轻农民就医负担效果不显著,历史负债和编制问题尚未解决.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全额拨款,基本用药实行零差价销售,尽快解决历史负债和编制问题.

    作者:饶江红;江泽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135例健康对照和141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肺结核发病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的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81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型,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接触史、卡痕、家族史与肺结核的发生有关.IL-10-1082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未见差别(X2=0.906,P=0.636).IL-10-819位点野生型(CC)、突变型杂合子(CT)、突变型纯合子(TT)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不同(X2=14.376,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接触史、卡痕和家族史后,IL-10-819突变型纯合子(TT)与肺结核发病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野生基因型CC为参照,调整后突变型纯合子TT(OR=0.312,95%CI为0.167~0.582),为肺结核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IL-10-819位点TT基因型可能与肺结核发病相关.

    作者:刘潇潇;孙永红;郭梅;冯福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薛城区食品摊点用具细菌、致病菌的定量研究

    [目的]分析食品用具的卫生状况,探讨和改进食品卫生措施,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2007年2~10月份对薛城区驻地的街头小店的各种食品用具物表进行采样,采样用10 ml无菌生理盐水涂抹物表3次,面积为25cm2,其中一点进行消毒处理后采样,作为阴性对照,菌落计数采用混合平板培养计数法,致病菌计数采用涂抹平板培养计数法. [结果]所采样品细菌总数2~10月份平均为6.7×104个/cm2,其中5~9月份高,可达1.2×105个/cm2,致病菌除2月未检出外,其余各月份均能检出,经消毒后的物表卫生细菌可明显减少.[结论]食品用具应严格消毒,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渐秀彦;李涛;陈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圳市公共场所女服务员AIDS知识及相关危险行为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市公共场所女服务员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2007年9月,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深圳市公共场所女服务员的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对AIDS的认知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深圳市公共场所女服务员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非传播途径的了解方面错误率和不知晓率较高,存在很多模糊认识.对安全套的预防作用及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多数愿意接受艾滋病的健康检查.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女服务员的艾滋病教育,使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全面、清醒的了解.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毒品危害的安全教育.

    作者:陈艳卿;杨凤珍;黄泽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一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家庭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明确两名禽流感病例的感染来源,探索病例间是否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总结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经验及教训,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病例诊断、报告、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 [结果]共发生两例H5N1确认病例,系父子关系.首例病例感染来源不明,在发病后d 8抢救无效死亡.第2例痊愈出院,其感染来源大可能是在医院内护理首例病例期间,与其近距离接触感染. [结论]此起疫情是我国大陆第一起确诊的家庭聚集性人禽流感H5N1发病.提高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的管理是及早发现病例、提高救治率和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

    作者:陆小军;祖荣强;洪镭;史薇;田秀梅;李解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淮安市两县区居民死亡原因30年前后变化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淮安市楚州、金湖两县区居民死亡原因30年前后变化,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线索,为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利用淮安市楚州、金湖两县区全国第1次、第3次全死因回顾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用生态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两县区人群期望寿命均显著提高,总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谱都发生了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死亡率下降明显,但恶性肿瘤一直处于两县区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楚州居民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019.49/10万下降到562.64/10万,金湖从889.19/10万下降到550.06/10万,恶性肿瘤总死亡率分别从262.59/10万下降到162.62/10万和205.70/10万下降到180.02/10万.20世纪70年代的两率两县区有统计学差异,但2006年的调查两县区已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死亡率下降,居民期望寿命提高,死亡谱发生了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成为疾病控制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异同,可影响疾病死亡率变化幅度,但有效的防控措施能显著降低居民的疾病死亡率,再次提示疾病控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潘恩春;胡伟;武鸣;周金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护本生)这个群体中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石河子大学护本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护本生中有71.3%的人主要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26.2%的人主要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2.5%的人主要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EPQ测试护本生的内外向得分显著高于常模,掩饰性得分显著低干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本生在人际信任上的得分平均为77.70分,不同年级间人际信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10,P<0.001).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有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建议高校管理者了解护本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琴;曹炳健;韩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贫血青年男性MCV降低的流行情况及原因初探

    [目的]调查无贫血男性青年中MCV降低者的比例和对其原因做初步探讨. [方法]测定1 242名参加中山市2007年征兵体检无贫血男性青年的MCV,统计MCV降低的比例;对MCV降低者进行网织红细胞、RBC渗透脆性、涂片检查小球型红细胞、血清铁蛋白、HbA2含量、α-地贫基因测定. [结果]无贫血男性青年MCV降低的比例为11.8%;RBC渗透脆性MCV降低组与MCV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例MCV降低者中无小球形RBC超过5%;101例MCV降低无贫血男性青年中无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者;103例MCV降低标本中HbA2>3.5%者41例,占39.4%;20例MCV降低标本中11例α珠蛋白基因缺失,占55.0%,其中-a3.7/aa 2例、--SEA/aa 9例;网织红细胞计数MCV降低组与MCV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地中海贫血者中仅17.3%超出参考范围上限1.82%. [结论]无贫血男性青年中存在相当比例MCV降低者,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病因为地中海贫血.

    作者:杨志钊;黄福达;温冬梅;梁培松;易冰;缪丽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癌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病人在疾病晚期才有临床症状,预后很差.相反,如果能早发现Ⅰ期肺癌患者,其5年存活率可达75%.因此对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肺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本文就目前的肺癌筛查技术包括影像学、痰液相关的检查、血清肺癌标志物及一些新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雷弋;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圳市2005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居民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深圳市2005年居民的死因资料. [结果]2005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死亡率为74.60/10万.前10位死因顺位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和免疫疾病、新生儿疚病、泌尿及生殖系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损伤与中毒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除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意外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琳;肖骞;李学云;方良;舒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弹性装置关闭拔牙问隙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链状橡皮圈和镍钛螺旋拉簧两种不同弹性装置关闭拔牙间隙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0例拔除前磨牙的患者按下颌平面角大小分为3组,分别是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随机决定患者的左侧拔牙间隙使用链状橡皮圈,右侧拔牙间隙使用镍钛拉簧.测量拔牙间隙关闭前后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关闭间隙的速度. [结果]链状橡皮圈关闭拔牙间隙平均速度为(0.59±0.12)mm/月,镍钛拉簧关闭拔牙间隙的速度(1.01±0.182)mm/月,两种弹性装置关闭拔牙间隙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镍钛拉簧关闭拔牙间隙速度总体上比链状橡皮圈关闭拔牙间隙速度快,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龙泉驿区2007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方法]对2007年1~12月到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结果]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4.93%.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于30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男性阳性率为5.10%,女性阳性率为4.81%.乡镇的从业人员阳性率为6.39%,城区为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龙泉驿区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低予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大中城市.加强对食品和公共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积极性是降低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贺生;甘启英;郑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良显色剂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方法及因素分析

    [目的]改进二苯碳酰二肼方法测定六价铬的操作条件. [方法]采用改良显色剂的方法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对影响检测不确定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采用本文方法可以使饮用水六价铬测定灵敏度提高,再现性好. [结论]显色剂、显色剂质量的因素在整个分析中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作者:刘新江;杨晓琴;王力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视力低下的动态及原因,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6年,对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视力监测. [结果](1)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视力低下率随着年级上升而增高;初中生52.68%,高中生71.66%; (2)视力下降的程度随着学级上升而逐渐加重; (3)男、女生的视力低下率具有一定差异. [结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视力低下情况比较严重,并存在着随着学龄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视力低下仍是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韩亚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一次性吸痰管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清洁灌肠法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1].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在清洁灌肠时经常使用一次性清洁灌肠器.在内镜下发现,清洁灌肠后病人直肠黏膜有划伤或出血的病人并不少见,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医源性创伤,为了寻求一种既安全,又能达到清洁灌肠目的,近几年,我院在给病人清洁灌肠时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顺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灯盏细辛对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强的松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炎症程度、胶原纤维形成的影响,探讨灯盏细辛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细辛组、强的松组.模型组以博来霉素气管内注入建立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灯盏细辛组以博来霉索气管内注入并以灯盏细辛进行干预治疗,强的松组给予强的松干预作为对照,于d 29将大鼠处死并检测.以HE染色和细胞核颗粒计数观察肺组织炎症程度,以胶原染色检测总胶原蛋白,以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纤维,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GF-β1 mRNA. [结果]灯盏细辛组相比模型组在炎症程度、总胶原纤维、Ⅰ型胶原纤维、TGF-β1 mRNA的表达均有下降. [结论]灯盏细辛可抑制肺内炎症反应、总胶原纤维和Ⅰ型胶原纤维的合成,在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弱于强的松.

    作者:方洵;杨艳娟;杨礼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门峡市部分HIV感染者感染、发现途径分析

    [目的]了解2006~2007年三门峡市HIV抗体确证阳性人群的感染途径、发现途径构成比,为今后控制HI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该市这两年筛查阳性的59份血清标本进行确证检测,并从确证阳性标本的背景资料中统计分析感染、发现途径. [结果]2006年HIV抗体确证阳性人群的感染途径构成比:输血占21.05%、注射吸毒占10.53%,配偶阳性、垂直传播均占5.26%.HIV感染发现途径构成比:自愿检测占57.89%,羁押人员体检、医院就诊病人、监管注射吸毒人员检测均占10.53%,无偿献血、配偶阳性检测均占5.26%.2007年HIV抗体确证阳性人群的感染途径构成比:输血占34.78%,注射吸毒、配偶阳性均占8.70%,垂直传播占4.35%.HIV感染发现途径构成比:自愿检测占65.22%,术前检测占17139%,监管注射吸毒人员检测、配偶阳性检测均占8.70%. [结论]必须加强与该HIV抗体确证阳性人群相同年代受血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输血规范管理,以控制HIV进一步传播.

    作者:张帅清;武和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186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质量以及咳痰时间与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查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 186例痰标本,抗酸杆菌阳性516例,阳性率23.6%.痰标本的性状、留痰时间对抗酸杆菌检出有很大影响. [结论]应提高留痰质量,重视晨痰的留取.

    作者:何树梅;袁东亚;于静;孙正启;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西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及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前区(preC/C)与C基因启动子(BCP)的变异株在HBV感染者中的状态及与HBeAg在血清学中的关系. [方法]使用一条PCR错配引物和引入BCL1酶切位点,扩增一条nt1765-nt1895核苷酸片断,以序列分析扩增产物. [结果]在nt130核苷酸片断中,A83突变率为9.3%,BCP突变率为43.6%,25例野毒株的突变率达17.0%;HBeAg阴性病例中A83突变率为9.3%,BCP突变率为78.1%;HBsAg阴性、抗-HB8阳性的双阳病例中A83和BCP双突变为99.7%;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病例主要显示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组,BCP突变率分别为75%及71%. [结论]HBV双突变与肝炎的严重性有密切联系,BCP双突变对e系统表达有一定影响.PCR技术和基因测序分析有重要指导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易虎;唐志坚;田登;卢囡囡;姜双应;邵锡如;张勇;毕胜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年级医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干预效果,寻找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佳时期. [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医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开设<戈滋病健康教育>讲座3学时,内容涵盖艾滋病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和医学知识.讲座开设前和结束后,研究对象分别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有明显提高(P<0.01),其中除防治伦理和政策项目组外,一年级学生组干预的效果比三年级学生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对在校医学生具有有效性,适应性,建议在低年级中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

    作者:洪亮;姚应水;黄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