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显色剂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方法及因素分析

刘新江;杨晓琴;王力民

关键词:六价铬, 分光光度法, 因素
摘要:[目的]改进二苯碳酰二肼方法测定六价铬的操作条件. [方法]采用改良显色剂的方法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对影响检测不确定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采用本文方法可以使饮用水六价铬测定灵敏度提高,再现性好. [结论]显色剂、显色剂质量的因素在整个分析中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2005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居民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深圳市2005年居民的死因资料. [结果]2005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死亡率为74.60/10万.前10位死因顺位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和免疫疾病、新生儿疚病、泌尿及生殖系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损伤与中毒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除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意外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琳;肖骞;李学云;方良;舒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省(区)乡镇防保人员继续教育及核心知识需求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乡镇防保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为防保人员继续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江西、贵州、广西及浙江4个样本省乡镇防保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目前乡镇防保人员的培训缺乏系统的计划,不能保证人人都有培训机会.培训形式单一,以短期培训为主.本单位内部培训或业务学习情况不太理想,对防保人员的学分考查不严格. [结论]应采取加强核心知识的培训、加强内部培训和学分制考核等有效措施不断强化乡镇防保人员的继续教育,并且系统化、制度化.

    作者:袁黎丽;刘毅;陈浩;武芳;徐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以CT断层扫描影像为基础之头状骨有限元分析

    [目的]通过CT扫描腕骨所得到的断层图片资料,经过科学软件mimic10.01、magics9.9和ansys10.0建立头状骨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以不同的精确度下划分网格后模型所产生的变形量之收敛性. [方法]选取一男性,26岁,健康成人的双侧头状骨节段,用螺旋CT机对标本扫描,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在以均布力条件下比较10种不同元素收敛性分析,可以得到在精确度从1到5的变化量基本稳定;根据10种不同元素集中力之收敛性比较从1到2得到的变化量基本稳定.有限元分析:从Von Mises应力分布图可见头状骨应力分布,头状骨颈部所受的应力较大. [结论]头状骨有限元模型在精确度选取在1到2的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为众;杨晓华;李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汶川地震期间PBL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汶川地震期间我院骨科病房的临床工作受到极大挑战,临床教学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探索地震特殊时期临床护理教学的新模式,我们尝试对当时在骨科实习的护生运用PBL教学方法,通过设疑、小组合作、病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专科理论和操作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作者:安晶晶;黄怡;袁秀蓉;宁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凉山地区藏、汉族群体mtDNA的SNP遗传多态性研究

    [目的]研究四川省凉山地区藏、汉族线粒体DNA(mtDNA)的SNP遗传多态性. [方法]采用长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出40例藏族和50例汉族人的完整mtDNA,测序后用Network软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结果]单倍群M和单倍群N在藏人和汉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6,P=0.3),但是单倍群M的亚群M9(X2=5.029,P<0.05)和D(X2=5.3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在的线粒体不同区域,藏、汉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21处多态位点,多为转换,少数为颠换,其中包含T3394C、G4491A、C5178A、G13135A均引起氨基酸发生变化. [结论]对藏、汉族mtDNA的全基因组进行SNP分析可揭示两个群体闻的基因特征,为mtDNA数据库提供资料.

    作者:程曦;张庆莲;汪云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分析

    [目的]利用合作医疗调查数据全面分析农民的参加意愿. [方法]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加意愿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结果](1)53.70%农户是由于干部反复动员而参加合作医疗; (2)在农民对合作医疗不满意的原因中,选择费用补偿比例低、保障范围窄和报销手续繁琐的比例分别为54.65%、87.21%和23.26%; (3)对农民参加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家庭人口数、是否参加过合作医疗以及是否了解合作医疗.[结论]合作医疗工作量大,筹资成本高;保障水平低成为农民不满意合作医疗的首要原因;成本与预期收益比是农民考虑是否参加合作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唐立健;沈其君;邹鸣飞;魏利民;赵自健;安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贫血青年男性MCV降低的流行情况及原因初探

    [目的]调查无贫血男性青年中MCV降低者的比例和对其原因做初步探讨. [方法]测定1 242名参加中山市2007年征兵体检无贫血男性青年的MCV,统计MCV降低的比例;对MCV降低者进行网织红细胞、RBC渗透脆性、涂片检查小球型红细胞、血清铁蛋白、HbA2含量、α-地贫基因测定. [结果]无贫血男性青年MCV降低的比例为11.8%;RBC渗透脆性MCV降低组与MCV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例MCV降低者中无小球形RBC超过5%;101例MCV降低无贫血男性青年中无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者;103例MCV降低标本中HbA2>3.5%者41例,占39.4%;20例MCV降低标本中11例α珠蛋白基因缺失,占55.0%,其中-a3.7/aa 2例、--SEA/aa 9例;网织红细胞计数MCV降低组与MCV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地中海贫血者中仅17.3%超出参考范围上限1.82%. [结论]无贫血男性青年中存在相当比例MCV降低者,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病因为地中海贫血.

    作者:杨志钊;黄福达;温冬梅;梁培松;易冰;缪丽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溶系统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纤溶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D-二聚体在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亚洲诊断标准,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方法,随机选择136对MS病例与对照.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此4种纤溶标志物与MS各组分的关系,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AI-1、L-PA、FDP、D-二聚体与MS的关系. [结果]4种纤溶标志物与MS组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t-PA与MS之间为负相关外,PAI-1、FDP、D-二聚体与MS存在正相关;调整MS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炎症因子hs-CRP与瘦素后,t-PA仍是MS的保护因素,但其与MS的OR值降低;而FDP、D-二聚体在调整后与MS的关联性明显增大. [结论]PAI-1、t-PA、FDP、D-二聚体有可能在MS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t-PA、FDP、D-二聚体可能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王临池;武鸣;郭志荣;胡晓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早期损伤指标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正己烷作业工人的情感状态和神经行为功能的调查,探讨正已烷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早期损伤的指标. [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2名正己烷作业工人进行神经行为功能和情感状态测试;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测定作业工人尿中2,5-己二酮浓度. [结果]在进行两组相关调查测试指标的比较中,情感状态测试接触组的总分(t=2.60,P<0.05)、阳性症状得分(t=2.76,P<0.01)和躯体化(t=3.70,P<0.01)、抑郁(t=2.84,P<0.01)、焦虑(t=2.55,P<0.05)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与全国常模比较,接触组躯体化(t=5.36,P<0.01)、焦虑(t=4.02,P<0.01)、抑郁(t=2.03,P<0.05)等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接触组的平均反应时(t=5.16,P<0.01)、手提转捷度的利手(t=3.91,P<0.01)和非利手(t=2.31,P<0.05)、目标追踪测试的正确打点数(t=2.30,P<0.05)和错误打点数(t=2.80,P<0.01)及总和(t=2.11,P<0.05)等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正己烷对作业工人的情感状态和周围神经行为功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肖全华;林琳;邝云洪;何丽英;于碧鲲;梁宁;俞培禹;谢万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993例退休公务员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省直机关省厅级退休公务员超重、肥胖的现状,探讨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的关系. [方法]2008年对四川省直机关省厅级公务员993人测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分析肥胖与血压的关系. [结果]四川省直机关省厅级公务员的男女肥胖率分别为8.5%、8.0%,超重率分别为43.4%、28.6%,肥胖组及超重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正常组,收缩压、舒张压与BMI、WC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防治高血压,控制肥胖及腹型肥胖甚为重要,体重指数、腰围的控制也为防治高血压的基本措施之一.

    作者:冯超;张卫东;王佑娟;赵丽惠;宋永莉;陈晓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视力低下的动态及原因,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6年,对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视力监测. [结果](1)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视力低下率随着年级上升而增高;初中生52.68%,高中生71.66%; (2)视力下降的程度随着学级上升而逐渐加重; (3)男、女生的视力低下率具有一定差异. [结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视力低下情况比较严重,并存在着随着学龄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视力低下仍是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韩亚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ZH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EZH2在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EZH2的表达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ZH2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

    作者:唐移忠;田金华;曾定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乙肝病毒C基因型与肝硬化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C基因分型与肝硬化的关系. [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方法对112例乙肝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其中CHB 73例,CHG 3例,LC 26例,AHB 5例,HCC 5例,肝纤维化指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结果]B基因型30例(26.8%),C基因型79例(70.5%),B/C混合型3例(2.7%),未发现A、D、E、F、G、H及其混合型.在CHB与LC患者中,C基因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型与B型的血清4项纤维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C型均高于B型,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中占优势,与肝病的严重性有关.

    作者:白瑜;厚胜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135例健康对照和141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肺结核发病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的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81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型,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接触史、卡痕、家族史与肺结核的发生有关.IL-10-1082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未见差别(X2=0.906,P=0.636).IL-10-819位点野生型(CC)、突变型杂合子(CT)、突变型纯合子(TT)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不同(X2=14.376,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接触史、卡痕和家族史后,IL-10-819突变型纯合子(TT)与肺结核发病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野生基因型CC为参照,调整后突变型纯合子TT(OR=0.312,95%CI为0.167~0.582),为肺结核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IL-10-819位点TT基因型可能与肺结核发病相关.

    作者:刘潇潇;孙永红;郭梅;冯福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癌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病人在疾病晚期才有临床症状,预后很差.相反,如果能早发现Ⅰ期肺癌患者,其5年存活率可达75%.因此对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肺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本文就目前的肺癌筛查技术包括影像学、痰液相关的检查、血清肺癌标志物及一些新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雷弋;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初次介入治疗的肝癌住院患者97例,随机分为路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路径组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全程连续性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宣教法,分别于出院前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测试、满意度调查、跟踪统计患者20周内介入治疗次数.[结果]路径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率、介入治疗达标率分别为87.8%、95.9%、63.3%;对照组为64.6%、81.3%、39.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路径能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产生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质量.

    作者:孟爱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贵州省镇宁县200例HIV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镇宁县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病例的型别、流行病学特征,明确HIV病毒型别,加强对HIV感染途径的认识. [方法]对2003~2007年期间监测检验的高危人群、自愿咨询检测者、县直医院术前病人3 951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检测,HIV抗体阳性者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确认. [结果]HIV抗体阳性200例,其中经血液传播137例,经性接触感染8例(5例为与性服务小姐发生性关系感染,3例为HIV感染者配偶),55例感染途径不详. [结论]该县HIV感染均为HIV-1型,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4:1,血液传播与性传播感染途径均已存在,加强妇女艾滋病防制知识宣传培训,做好职业暴露防护,控制HIV感染.

    作者:张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苦瓜蛋白MAP30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诱发胃腺癌细胞MCG803凋亡的研究

    [目的]克隆苦瓜蛋白MAP30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和纯化其融合蛋白,体外测定MAP30诱发胃腺癌细胞MCG803凋亡. [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861 bp的苦瓜蛋白MAP30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苦瓜MAP30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MAP30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MAP30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层析纯化MAP30并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和MTT实验检测其诱发胃腺癌细胞MCG803的凋亡. [结果]克隆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相一致,分泌表达的MAP30-His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0kDa,MAP30体外能诱发胃腺癌细胞MCG803凋亡,MAP30对MCG803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2.0 μg·ml-1,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肿瘤细胞形成明显的凋亡细胞核;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能看到明显的慧星尾,表明MAP30引起了肿瘤细胞基因组的降解. [结论]MAP30可作为一个抗肿瘤药而应用于临床研究.

    作者:樊剑鸣;朱沙;罗俊;张改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发性肌炎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肌炎(PM)发病机制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免疫荧光一步法分析30例PM肌组织中单个核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的分布和定位. [结果]83.3%PM肌组织中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T淋巴细胞为主,Ia+活化的CD8+T细胞占多数,主要定位于肌内衣;PM肌组织中IgG、IgM、C3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0.0%,6.7%,以IgG为主(P<0.05),主要定位于肌纤维膜和血管壁. [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PM的发病,或称异常的免疫反应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

    作者:李国前;杨小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腹腔镜联合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方法]收集两年来经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的输卵管通而不畅伴盆腔粘连致不孕症的126例病例,根据术中所见将盆腔粘连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行相应治疗.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并探讨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随访到120例患者中术后妊娠22例,妊娠率为18.33%(22/120),异位妊娠率为1.67%(2/120),输卵管通而不畅伴轻度粘连术后妊娠率为70%(7/10),明显高于中度粘连者34%(12/50)和重度粘连者5%(3/60).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的术后妊娠率受盆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提倡合并重度盆腔粘连者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辅助生育技术.

    作者:王红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