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黄萍;黄佳敏;李桂蓉;邓春艳;刘淑琼;吴丹;徐锐;熊毅

关键词: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对社区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 [方法]对167例自愿参加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培训班的患者,根据患者参加培训入组的序号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A组)和一般教育组(B组).收集两组糖尿病患者对足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自我预防及糖尿病足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教育培训后的糖尿病知识积分、自我控制水平、糖尿病足知识知晓率、每周自我足部主动护理率、糖尿病足防护知识知晓率,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 [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强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性病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性病恐惧症的疗效. [方法]收集78例性病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心理治疗分为对照组(34例)和心理治疗组(44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总结、分析. [结果]心理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治疗对性病恐惧症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应当对性病患者和性病恐惧症进行常规心理治疗.

    作者:钟桂书;雷启蓉;邓茂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2003~2005年周口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周口市降氟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动态观察降氟改水措施后的预防效果,为指导以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进行,水氟测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GB/T8538-1995),氟斑牙诊断用Dean法,成人氟骨症检查执行国家标准.已改水自然村,对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管理和报废情况进行调查登记. [结果]经过3年共调查13 905个自然村,水氟含量超标6125个自然村(占44.05%),病区人口数为3 650 773人,氟斑牙患病人数达915 516人,患病率为25.07%,氟骨症患病人数达23 806人,患病率为0.65%. [结论]周口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病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危害仍十分严重.降氧改水是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方法,降氧改水设施能否正常使用,关键是落实建、管、用三环节责任制.

    作者:赵灿;郝家禄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1998~2007年宜春市传染病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1998~2007年宜春市传染病疫情特征,为有效防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8~2007年宜春市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998~2007年宜春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18 1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6.84/10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新老传染病发病率有升有降,计划免疫相应的疾病得到控制或消除;肝炎发病仍居高不下,肺结核卷土重来,梅毒、艾滋病等急剧上升;狂犬病明显回升,死亡人数已高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 [结论]传染病防治仍然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提升防控水平,尽快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大大控制和减少传染病对人民的危害.

    作者:徐宜玲;游秀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对延边朝鲜族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延边朝鲜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发病及预后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531例延边朝鲜族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记录其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化验检查和心电图,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比较不同性别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部位的死亡差异. [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AMI患病率低,年龄偏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P<0.01);男性患者吸烟、饮酒史多,高脂血症患病率高(P<0.01).广泛前壁AMI发生率高(24.29%),其次是下壁AMI(23.92%),广泛前壁、下壁的死亡数占总死亡病例的一半以上,广泛前壁合并下壁的病死率高25%. [结论]延边朝鲜族AMI以前壁和下壁为主,男性仍是发生AMI的主要人群,不同性别AMI患者入院对临床特征差异显著,女性病死率高.广泛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平均病死率.

    作者:崔宝玉;王淑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网络直报3 190例传染病分析及医院的应对管理措施

    [目的]通过网络直报3 190例传染病情况分析,指导综合性医院做好传染病的防治与上报工作. [方法]对医院2005~2007年共计3 190例传染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传染病病种多,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其他感染性腹泻、淋病. [结论]及时掌握当地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对综合性医院传染性疾病加强管理,防止传染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作者:乔建华;刘学智;罗小玲;何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N端B型脑钠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8倒,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45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42例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NT-proBNP浓度测定,血清NT-proBNP用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 [结果]AMI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血清NT-proBNP随心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对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萃红;苟建军;曹剑英;朱芸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1 245例肾活检病理资料总结与分析

    [目的]探讨1 245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20日1 245例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 [结果]1 245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年龄范围为9~73岁,男506例,女73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2.8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3.65%,小管间质疾病占1.12%.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占0.40%,移植肾占1.69%,其中1例合并病毒感染,未确定诊断0.3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占43.45%,其次分别为IgA肾病32.69%,微小病变性肾病12.0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14%,特发性膜性肾病2.62%,新月体肾炎0.9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0.78%.继发性肾损害包括:①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肾损害:常见的继发肾脏病是狼疮性肾炎62.94%,其余依次紫癜性肾炎7.65%,血管炎4.71%,妊娠相关性肾损害3.53%;②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肾肾损害:糖尿病肾病8.24%;③血管疾病所致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和恶性高血压2.94%,血栓性微血管病0.59%;④感染性疾病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5.89%.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30例,单纯血尿1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2例,其中46例24 h 尿蛋白≥1 g/d,96例24 h尿蛋白<1 g/d. [结论]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IgA肾病次之.②IgA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③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仍以狼疮性肾炎为多见.

    作者:刘笑芬;孔耀中;甘宁;蔡妙君;叶佩仪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对所辖8 个县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培训及实施、计划免疫现场督导、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接种率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费投入不足,只有灌南增拨到位15万元;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新浦、灌云、灌南等县区硬件设施仍未配备到位,一些硬件配备到位的接种门诊还未正式使用软件,多为门诊接种后补录数据;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工作薄弱,计免门诊现场督导不合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占25%,以上各种因素是影响连云港市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发展的症结所在. [结论]加大免疫规划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免疫规划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是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的关键.

    作者:江宏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云南通海曲陀关甜白酒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目的]对云南通海曲陀关甜白酒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营养学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方法,进行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总糖、总酸、无机元素等全营养成分分析. [结果]甜白酒的总糖含量达28%;蛋白质含量为2.84%,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含量为990 mg,占氨基酸总量的40.4%;脂肪和无机元素含量较低. [结论]甜白酒是一种营养成分较丰富,还原糖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构成合理的传统小吃.

    作者:王琦;殷建忠;周建于;吴少雄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脂联素基因T45G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并明确中国汉族人群脂联索(adiponectin,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45位T/G多态性(T45G)与2型糖尿痛(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性. [方法]对以往有关T45G与T2DM相关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中国汉族人群AMP1基因SNP45多态性与T2DM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台要求的文献,对入选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合并,采用Stata10.0计算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及发表偏倚. [结果]共16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值,Meta分析结果为在显性、隐性、加性遗传模式下,合并OR(95%CI)分别为1.61(1.21~2.14)、2.16(1.59~2.92)、1.49(1.22~1.83),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论是显性、隐性还是加性遗传模式,G等位基因均为T2DM的危险因素,提示G等位基因携带者易患T2DM.

    作者:平智广;刘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辰放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时辰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时辰组31例予时辰放疗,对照组29例子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两组均采用相同放疗方法和剂量.不同之处在于时辰放疗组时间设在20:00~22:00,对照组时间定在8:00~10:00.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 [结果]时辰放疗组有效率(CR+PR)为77.4%(、24/31),对照组有效率为(CR+PR)为51.7%(15/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时辰放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时辰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库进一步研究.

    作者:别俊;李光明;文世明;任大成;胡欣;付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某市公务员肝脏疾病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某市公务员肝脏疾病状况及患病特点. [方法]对某市10 640名公务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率为20.3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5.49倍;随年龄增加,保健级别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乙肝两对半检查,HBsAg阳性率为8.17%,其中男性阳性率8.96%,女性阳性率5.89%,男性高于女性.HBsAg(+)、HBeAg(+)、HBcAb(+) (大三阳)有21人,占总数的0.26%;HBsAg(+)、HBeAb(+)、HBcAb(+), (小三阳)有457人,占总数的5.68%. [结论]某市公务员肝脏疾病现状不容乐观,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强化健康保健意识至关重要.

    作者:何美;廖国宇;范远洋;钟晓妮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序陔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蛋白C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的临床意义,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过程提供血清学依据. [方法]实验组选取105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患者(对照组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缓解期),分别采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D-D,TAT,PAP,D-D,PC 8项血清指标的定量测定.[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血浆中D-D,TAT,PAP,PC的含量与对照组中的D-D,TAT,PAP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TAT,PAP,PC浓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有明显变化.

    作者:高志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人巨细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十分常见,并且对孕妇及胎儿危害较大,常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神经系统迟缓等;在免疫力低下(如AIDS)、器官移植、放射损伤等条件下致后天感染或潜伏病毒再激活,引起严重症状.世界范围内研制HCMV疫苗已有30年左右,人们也进行了各种努力,但至今仍未有疫苗获准上市,并且也没有一种有希望很快获准.本文将已经研究的疫苗分为4类进行综述,重点放在新研究成果,这4类分别是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表位疫苗和其他类别,由于亚单位疫苗研究较多,而一般亚单位疫苗都用到载体,本文还介绍了目前用到的所有载体类型,希望能对今后相关疫苗研究以及HCMV相关疾病的防治给出一定启示.

    作者:周颖;孙恩杰;卢远航;张建坤;余晓玲;欧阳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南宁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和感染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艾滋病高危险行为和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 [结果]在230 名 MSM中,年龄小17岁,大38岁,平均年龄25.46 岁. 9348%有过肛交,92.17%有过口交,83.49%有过互相手淫,首次性行为年龄小11岁.平均年龄20.88岁.首次性行为对象为男性占73.5%,女性占26.5%,目前完全同性为51.3%,双性为47.4%.过去1年平均男性伴数6.56个,近1个月平均男性伴数1.58个.近1次肛交和口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2.44%、13.47%,近6个月肛交、口交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2.86%、3.62%,肛交、口交从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11.22%、62.18%.HIV阳性率为0.87%,HBsAg阳性率为18.23%,RPR阳性率10.43%,TPPA阳性率15.21%. [结论]南宁市MSM人群普遍存在高危险性行为,有较高的艾滋病和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感染率,应加强对MSM人群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作者:徐永芳;李俊;陈世海;李斯斯;莫巨聪;朱建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238株生殖道分泌物病原菌与耐药性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生殖道分泌物分离出的细菌种类和耐药性特点,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用常规手工方法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MIC)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 [结果]共分离出23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27.31%,革兰阴性菌占52.10%,白色念珠菌占10.50%,厌氧菌占10.08%.常见的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G-菌主要为阴沟肠杆菌、大肠埃西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2.5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33.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占59.02%.[结论]临床医生了解细菌菌群和耐药性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黔南地区水体环境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目的]评价黔南地区水体环境质量. [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黔南地区11个水体单元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确定了黔南地区水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从中提取2个主成分,通过综合得分可以评判水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 [结论]主成分分析方法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水体环境质量,为水体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江家志;龙友国;郭光武;龙思方;王明祥;余跃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监测全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的现状. [结果]2005~2006午院内感染率为3.89%,其中一级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为5.01%;二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4.12%;三级医院院内感染率为3.04%.院内感染率一级医院明显高于二、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三者之间感染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5,P<0.001).院内感染率无明显季节性.感染的高发科室,二级医院以ICU、干部科、CCU为主;三级医院以神经ICU、ICU、血液科为主.感染部位,二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为前三位;三级医院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为前3位. [结论]普陀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控制降低院内感染有效手段.

    作者:李鸿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与对照组共51例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按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比较,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有良好效果.

    作者:邓倩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丁二酸洛沙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二酸洛沙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比较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末的肝功能变化. [结果]治疗后患者ALT明显升高(P<0.01),A/G降低(P<0.05).治疗后男性患者A/G明显降低(P<0.05),女性患者ALT明显升高(P<0.01),丁二酸洛沙平剂量,体重变化与ALT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 [结论]丁二酸洛沙平可引起无症状性ALT和AST异常,短期内未见与剂量、体重有相关性.

    作者:姚丰菊;郭新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