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上海友谊路街道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

程华;朱振芳;陆文英

关键词:中小学生, 生活学习状况,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为决策和教育部门提供信息,使整个社会更加理解中、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方法]选择上海宝山区友谊街道3所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和一所重点高中共1765名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5.8%的小学生感觉放学后没时间玩,显著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普通高中学生经常失眠的比例为15.05%,明显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经常与父母交流的比例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重点高中学生的情况好于普通高中学生;感觉学习很累、生活不开心的比例初中和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小学生,重点高中学生的情况好于普通高中.[讨论]全社会应该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体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市1989~2006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掌握沈阳市猩红热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策略和预测疫情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6年沈阳市猩红热的疫情进行描述分析并了解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结果]1992年沈阳市猩红热疫情有过大的流行,之后发病人数下降并于几年内呈现一个稳定的发病率,2002年后猩红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与学生在校时间一致.[结论]3-15岁年龄组为猩红热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张弘;王萍;陈叶;白杉;戴孟阳;周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部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某部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卫生行为形成情况的相关因素,为搞好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校、战士中队、招待所、附属医院六部食堂中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共12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5.45±1.11)分,常见的卫生习惯的养成为(5.76±1.01)分.卫生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都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工龄的增长而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且两者都与籍贯有关,但与性别无关.[结论]食堂从业人员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卫生行为的养成有待提高.

    作者:陈振锋;胡役兰;魏茂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反应变量模型在临床实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多反应变量模型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在MLwiN2.0软件中运用临床实例阐述多反应变量模型的构造、参数估计及结果的解释.[结果]在后所拟合的二元两水平模型中,得到两个反应变量之闻的相关系数;在考虑了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后,能获得参数的有效估计,不仅可以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同一个反应变量的影响效应大小,还可以比较同一个影响园素对两个不同反应变量的影响效应大小.[结论]多反应变量模型适合于临床资料中多个相关反应变量的回归分析.

    作者:王静;刘芳;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庆市1997~2006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直辖10年来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全市传染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全市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染病年龄别发病率近两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传染病的防制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高传染病综合防制能力和水平.

    作者:易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易县农村0~14岁儿童伤害的监测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儿童伤害干预的重点领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伤害监测工作手册(2005)>要求开展监测,所有监测数据统一录入全国伤害监测管理软件.[结果]儿童伤害病例的年度高发期主要在1、3、4和8月;伤害发生前5位原因为跌倒/坠落(44.3%)、机动车车祸(13.8%)、钝器伤(13.2%)、动物伤(12.0%)、刀/锐器伤(5.2%),但各性别、各年龄组主要伤害原因不同(P=0.000);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37.3%、学校与公共场所24.7%、公路/街道22.9%;63.8%的伤害发生时儿童处于休闲活动;93.2%为意外事故;头部、四肢是主要损害部位.[结论]儿童伤害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该市应采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儿童伤害的干预.

    作者:蒲玉红;庄福明;黄君安;栾荣生;易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体检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目的]通过对来我院参加体检的4142例人员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达到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方法]采用无记名、选择题式的调查问卷形式,在体检当日内自行填写.[结果]4142例体检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健康知识的需求.[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当中,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使人们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李娟;杨涛;于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氯丹对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组织结构影响的时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氯丹对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组织结构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21d龄SD大鼠检疫1周后,以15 mg/kg的剂量经口给予氯丹,分别染毒5、10、15、20、30、40d,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处理相同的时间.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血清FT<,4>、FT<,3>和TSH的浓度d5时未发现变化,d10、15时FT<,4>、 FT<,3>水平下降,伴有TSH水平升高:d20、30、40时FT<,4>、 FT<,3>和TSH的浓度又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d10-15时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成复层;d20甲状腺泡上皮继续增生,有的滤泡局灶性发展到3~4层的增生斑;d30、40时已可见实心芽和实心继发滤泡.[结论]在一定剂量条件下,氯丹可干扰机体内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其组织结构.并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

    作者:吕波;詹平;姚永革;夏茵茵;黄湫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HBV载量孕妇分娩方式与其新生儿2h HBV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HBV载量孕妇分娩方式与其新生儿2h HBV感染的关系.[方法]以PCR荧光定量法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HBV-DNA定量,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新生儿血清HBV-M.[结果]将273倒血清HBV-DNA载量>1×105拷贝/ml的孕妇按分娩方式及分娩时间分为3组,A组:择期剖宫产组151例,分娩新生儿153例,B组:官口开大2+cm以上因产科因素行剖宫产组68例,分娩新生儿69例,C组:阴道分娩组54例,分娩新生儿54例,新生儿生后2h内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15%(14/153),18.84%(13/69),27.78%(15/54),组间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BV-DNA载量孕妇所产新生儿生后2h内HBV感染与分娩方式及分娩时间有关,阴道分娩及临产后剖宫产较择期剖官产的感染率高.

    作者:刘霞;郝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3家系11例临床特点总结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HSP)是以缓慢进行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和轻瘫为特征表现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1].

    作者:袁强;张扬威;陈芹;张树山;姚治平;曾艳;袁光固;商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oy适应模式在2例外科非住院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

    将美国护理专家Sister Callista Roy适应模式学说中生理适应模式、自我概念适应方式、角色功能适应方式和相互依赖适应方式用于帮助2例外科非住院患者应对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做出适应性反应.给予信息支持使他们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情绪、行为对疾病起到良性刺激,消除患者孤独感,通过患者的适应性反应而达到健康促进.

    作者:沈香荣;王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学生HBV感染及乙肝疫苗阻断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HBV感染状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4名医学生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以PCR检测HBV-DNA.[结果]医学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7%(9/94)、3.19%(3/94).其中HBsAg(+)、 HBsAg(-)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1/9)、2.35%(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54%(3/26)、3.85%(1/26),女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82%(6/68)、2.94%(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 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10%(74/77)、7.79%(6/77)、1.30%(1/77)和14.29%(1/17)、17.65%(3/17)、11.76%(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HBV感染,感染水平略低于一般人群.乙肝疫苗有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对预防高校学生因集体群居密集生活而易导致的交叉感染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周立斌;王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姑息关怀服务指南之症状治疗(三)

    5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一种呼吸有困难的不偷快的主观的感觉.客现征象一般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加),有时伴有呼吸增强(呼吸深度增加).

    作者:陈慧平;李金祥;张凡;Robert G. Twycross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纯性肥胖有氧运动的康复机理与运动处方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综述了近年来单纯性肥胖有氧运动的康复机理与运动处方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单纯性肥胖者在减肥过程中提供健康、科学的降脂减肥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作者:张新定;胡隆成;张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兵团垦区妇女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垦区妇女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情况,制定有效治疗措施.[方法]于2007年对235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妇女生殖道病原菌总感染率为37.06%,以霉菌性阴道炎为高,感染率为23.36%,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12.72%,滴虫感染率为0.98%.[结论]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关文萍;皇雅军;张瑞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简论科技期刊经营管理与体制机制创新

    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经营管理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期刊经营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期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坚持科技期刊不同于其他类别期刊的发展特色,在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拐点时期,把科技期刊做强做大做长.

    作者:刘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艾滋病高发地区农村卫生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综合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对农村卫生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的评价和探讨.[方法]共培训3008人,对培训前、后按预先设计的4个版块内客(包括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知识、艾滋病防治有关政策法规、对待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态度)共12道题进行了测试,对每个版块内容培训前、后的答对情况数分别进行X2检验.[结果]4版块知识内容培训前后答对率分别是78.4%、92.4%;70.0%、88.6%;56.1%、85.1%;65.1%、93%.分别作卡方检查,开展培训前、后的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加大艾滋病知识培训力度,加强各级卫生部门的师资力量,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李高波;杨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阵列实验中差异表达基因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生命科学已进入以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主的后基因组时代,基团微阵列技术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常用的手段,可同时获得大量基因的表达谱数据资料.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是微阵列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针对微阵列实验中差异表达基因常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多序列两样本比较时.t检验法是简单的检验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分析方法.多序列多组比较时,统计推断可采用方差分析,其中混合效应方差分析(方差分量模型)是含有多个误差来源的多因素微阵列实验有效统计分析方法.其他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于基因表达微阵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运明;曹文君;陈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6 Sigma尺度评价临床生化测定项目的精密度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生化实验室各分析项目的不精密度,计算各项目的sigma尺度,为各项目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有效降低实验室经济成本.[方法]运用未定值质控血清检测24个常规生化项目.根据每个项目的临床允许分析总误差(TEa),按sigma尺度计算公式:sigma=(TEa)/CV%计算其sigma尺度.[结果]低浓度质控血清中有13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16.0,4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5.0,7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4.0.高浓度质控血清中有16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6.0,2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4.0,5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4.0.[结论]实验室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好控制不精密度(S)<1/4TEa,即sigma尺度≥4.0.对于sigma尺度<4.0的项目应进行大化非统计质控和质量改进,使分析过程的精密度得到提高.

    作者:黄亨建;黄自刚;李一松;王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武汉市医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关于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以探讨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大学两个不同专业学生(医学院和理工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0.11±8.61)分,非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82.00±12.6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1).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生(医学生19.0%,非医学生24.8%),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武汉市大学生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书籍,其次是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结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的AIDS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系统性、完整性的AIDS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作者:王丹;黄加权;劳立峰;彭肖潇;黄海燕;肖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科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科院校34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问题是自我强化、各种压力以及外界突然的变化,情绪反应是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应对方武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在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作者:杨翠英;霍建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