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6 Sigma尺度评价临床生化测定项目的精密度

黄亨建;黄自刚;李一松;王芽

关键词:sigma尺度,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临床生化实验室各分析项目的不精密度,计算各项目的sigma尺度,为各项目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有效降低实验室经济成本.[方法]运用未定值质控血清检测24个常规生化项目.根据每个项目的临床允许分析总误差(TEa),按sigma尺度计算公式:sigma=(TEa)/CV%计算其sigma尺度.[结果]低浓度质控血清中有13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16.0,4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5.0,7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4.0.高浓度质控血清中有16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6.0,2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4.0,5个检测项目的sigma尺度<4.0.[结论]实验室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好控制不精密度(S)<1/4TEa,即sigma尺度≥4.0.对于sigma尺度<4.0的项目应进行大化非统计质控和质量改进,使分析过程的精密度得到提高.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社区为导向的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文章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预防医学方面的知识,探讨<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培养适应社区需要的综合卫生服务人才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肖焕波;赵玉玲;鲁杨;纪颖;裴金晶;张洪伟;唐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oy适应模式在2例外科非住院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

    将美国护理专家Sister Callista Roy适应模式学说中生理适应模式、自我概念适应方式、角色功能适应方式和相互依赖适应方式用于帮助2例外科非住院患者应对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做出适应性反应.给予信息支持使他们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情绪、行为对疾病起到良性刺激,消除患者孤独感,通过患者的适应性反应而达到健康促进.

    作者:沈香荣;王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新形势下做好医学信息咨询服务的思考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理论、技术在产生、完善、推广,医学也不例外.在这种大量信息充斥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中,作为医学院校图书馆一项重要内容的医学信息咨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晓;朱湘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与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是疾病控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1].加强疾病控制人员的培训教育是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检测系统对多项生化指标结果的可比性试验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对12项生化检测结果是否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打下基础,并为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参照NCCLS的EP9-A文件要求,先检测2套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线性,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统计方法分析2套系统对12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偏差和比对.[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校正前GLU1个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11个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进行校正;将换算后的各项目的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作为仪器的校正参数,输入检测系统2中,在2个检测系统上再做批量样品的12个项目,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同一检验项目存在2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对方法和结果进行比对,并评估偏差,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苏荣;张劲丰;黄瑞勋;叶桂样;杨延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住院病人医疗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决策树模型分析

    [目的]研究住院病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住院病人进行医疗服务满意度现况调查,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病人医疗服务整体满意度为55.36%,未婚男性、家庭人均月收入偏低的已婚病人为满意度较低的群体,其满意度分别为33.33%和51.41%.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性别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住院病人满意度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是可行的.

    作者:蒋兆强;张强;孙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温干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温干旱对人群健康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使人群患某些疾病,或使已患的疾病加重,如心脑血管疾病等,从而造成死亡率大大增加;间接影响主要对某些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社会因素产生影响,如造成经济损失,加重环境污染等.同时对这种灾害天气的卫生对策进行探讨,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余兰英;刘达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饮食业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饮食业冷藏设备及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3家饮食经营单位冷藏食物及冰箱冷藏室内表面涂抹拭子共293份样本,按国标法分离鉴定.[结果]冷藏室内表面涂抹拭子200份样本,单增李斯特特菌检出阳性率为4.00%.3类冷藏食品共93份样本,阳性率为3.23%[结论]饮食业冰箱及食品存在交叉污染,控制冷藏温度可有效防止单增李斯特菌污染.

    作者:张风雷;戴桂勋;汤洵;卓菲;卓丽;杨湘霞;张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LA-DRB1*0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关联性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HLA-DRB1*0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联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06),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所有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篇文献,合计包含CHB组574例,正常对照组785例,经Egger's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经综合分析:合并OR值:2.08,95%CI:1.21~3.57,(Z=2.66, P=0.008),认为HLA-DRB1*03等位基因是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易感基因.[结论]HLA-DRB1*0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关联,为易感基因.

    作者:钱燕华;夏娴;尤华;喻荣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如何做好检验样品管理的探讨

    检验样品的管理已被纳入国家实验室认可[1]、计量认证<[2]>、质量认证、健康相关产品[3]及其他检验机构资质认证的考核内容或考核要素之一.检验样品的管理贯穿于样品的采集、接收、流转、贮存、处理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检验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样品的保密和安全工作是检验机构诚信的表现.

    作者:马翠琴;吴慧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关系研究进展

    WHO建议以BMI作为肥胖判定的标准,即将BMI (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25kg/m2定义为超重,30kg/m2则为肥胖.肥胖使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大大增加.肥胖成为美国继烟草后的第2大死因[1].在美国,1/3的成人超重或者肥胖.而全世界超重/肥胖人群已超过5亿,肥胖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恒;叶盛;左延文;裴晓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黏膜免疫抗原递送活载体的研究进展

    黏膜是许多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屏障.黏膜免疫能在这些病原体的入口抑制其感染机体,作用机制主要有:防止病原体黏附宿主细胞;干扰病原体的转录和正确组装:促进抗原呈递、增强抗原摄取和病原体清除;诱导机体局部产生保护性抗体等等.

    作者:何超;裴晓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上海友谊路街道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为决策和教育部门提供信息,使整个社会更加理解中、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方法]选择上海宝山区友谊街道3所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和一所重点高中共1765名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5.8%的小学生感觉放学后没时间玩,显著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普通高中学生经常失眠的比例为15.05%,明显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经常与父母交流的比例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重点高中学生的情况好于普通高中学生;感觉学习很累、生活不开心的比例初中和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小学生,重点高中学生的情况好于普通高中.[讨论]全社会应该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体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作者:程华;朱振芳;陆文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门诊现金管理的对策

    现金在医院收入中占很大的比重,门诊收费是现金的主要来源,怎样将门诊现金安全缴存银行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怎样加强门诊的财务监督提出建议并对门诊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夏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为原则,抽取山西省太原、大同、晋中、运城等9个地、市的41个街道居委会和村镇作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的55岁以上长住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3702人,其中男性1782人,女性1920人.超重患病率男性为28.6%,女性为34.5%,总患病率为31.7%;肥胖患病率男性为3.0%,女性为6.8%,总患病率为5.0%.男女之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214和x2=27.378,v=1,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饮食习惯、性别、吸烟等与体制指教(body mass index, BMI)有相关性,其中年龄、吸烟为负相关.[结论]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剑津;饶华祥;侯玉英;赵淑芳;景雅;赵媚鲜;张悦红;赵晋英;杨瑞;邢学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了解通江县199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91~200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76/10万、0.12/10万、3.11%,各年度均呈散发状态,后8年平均发病率(4.76/10万)明显高于前8年(2.71/10万).从乙脑发病趋势看,在16年中共出现3次流行波峰,以2001年波峰高,1991~2001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2~2004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从乙脑流行特征看,铁佛、麻石、至诚、洪口、瓦室、广纳、沙溪片区为历年的高发地区,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4.59%),发病年龄以2~7岁居多(占72.49%),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2.87%).[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乙脑防控工作,重点采取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加强疫情监测和乙脑患者救治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作者:赵廷明;邓晓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IV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意义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现AIDS以来,AIDS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AIDS广泛流行的20多年里,世界各国对HIV疫苗研究、药物研发非常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但至目前为止,仍无安全有效的AIDS疫苗问世,也无有效的药物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这都是由于HIV的高度变异及重组.

    作者:徐艳声;邱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市社区层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现状研究

    [目的]研究某市社区层面对本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以该市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局干部、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和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为调查对象,了解社区应急预案的制定现状,探讨影响其制定的主要因素.[结果]目前该市仅有5%的区(县)的全部社区制定有应急预案,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领导的应急意识、应急资金投入、社区应急人才等.[结论]该市应提高社区应急意识,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应急培训,制定社区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作者:杨琼;刘达伟;江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住院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按照统一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结果]多数病人在发病初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治疗,情绪也比较稳定,随着病情的进展,大部分病人出现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明显;病人在住院期间社会支持水平低,对不良情绪的应对能力差;医疗服务的内容主要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无任何心理健康干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均产生负性影响,在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消除和改善,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应将心理干预作与临床治疗相结合,从而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红花;张洪波;刘健;许娟;陈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乡镇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本文结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实践经验,探讨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促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荣国;饶莉;曾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