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高发地区农村卫生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综合培训效果评价

李高波;杨庆

关键词:艾滋病, 防治知识, 培训效果
摘要:[目的]对农村卫生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的评价和探讨.[方法]共培训3008人,对培训前、后按预先设计的4个版块内客(包括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知识、艾滋病防治有关政策法规、对待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态度)共12道题进行了测试,对每个版块内容培训前、后的答对情况数分别进行X2检验.[结果]4版块知识内容培训前后答对率分别是78.4%、92.4%;70.0%、88.6%;56.1%、85.1%;65.1%、93%.分别作卡方检查,开展培训前、后的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加大艾滋病知识培训力度,加强各级卫生部门的师资力量,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毒气储罐泄漏紧急疏散区域的划分与估算

    [目的]探索储罐毒气泄漏时疏散范围的确定方法.[方法]利用半球扩散理论模型,分析毒气扩散规律.[结果]提出了紧急疏散区域的划分与估算方法.[结论]为及时有效组织救援抢险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作者:陈晓敏;刘林飞;姚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型营养评价法评价慢病住院老人的营养状况

    [目的]用MNA法调查老年慢性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141例住院的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用MNA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收集和比较其常用的营养评价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6.88%和26.95%,而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只占36.17%;对3种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常用营养指标分析后发现:3组患者BMI、ALB、HB、Na+、Ca2+、TLC和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营养状况好的患者,其BMI、ALB、HB和TLC较高,而TG和TC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患者的常用营养评价指标也会下降.

    作者:饶志勇;胡雯;袁红;王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CR-反向杂交膜片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结核杆菌

    [目的]探讨PCR-膜片RDB (recerse dot blot)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结核杆菌的方法.[方法]合成检测结核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制作膜芯片,扩增结核分支杆菌插入序列IS6110基因片段,利用PCR-膜片RDB技术,检测12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2株大肠杆菌,120例结核病人及38例非结核病人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杆菌.石蜡组织的膜片检测结果与抗酸染色法和PCR检测结果比较.[结果]12株扩增阳性的结核分支杆菌,膜片检测11株杂交阳性,2株大肠杆菌和阴性对照结果均为阴性.120例结核病人石蜡组织标本,抗酸染色,PCR和PCR-膜片RDB技术检测灵敏度分别为43.3%(52/120),76.7%(92/120)和87.5%(105/12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例非结核病人石蜡组织标本,抗酸染色,PCR和PCR-膜片RDB技术检测特异度分别为100%(38/38),94.7%(36/38)和100%(38/38),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膜片RDB技术有助于提高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杆菌检出率.

    作者:何晓;周凌云;何敏;刘斐;韦世录;罗殿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许昌市1991~2006年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许昌市淋病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1991~200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报告发病为5.78/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6:1;20~44岁为主要发病年龄组;农民和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儿童占有一定比例.[结论]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加强淋病的预防控制.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河北省2006年国家疾病监测点人群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河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全省8个疾病监测点上报的疾病监测资料,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统计.[结果]监测人群粗死亡率为352.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7.33/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20.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8.07/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282.82/10万、标化率为272.07/10万.居民主要死亡标化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48.71/10万)、恶性肿瘤(68.70/10万)、呼吸系统疾病(34.32/10万)、损伤和中毒(32.07/10万)、消化系统疾病(7.04/10万).[结论]慢性病是威胁全省疾病侧点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治理环境以及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

    作者:张敬一;曹丽;王丽哪;孙纪新;朱俊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以社区为导向的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文章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预防医学方面的知识,探讨<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培养适应社区需要的综合卫生服务人才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肖焕波;赵玉玲;鲁杨;纪颖;裴金晶;张洪伟;唐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凉山州HIV/AIDS流行特点与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凉山州1995~2007年6月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自1995年以来凉山州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995例.近3年来艾滋病感染数量分剔以48.8%、12.4%、72.6%速度递增;2003~2007年6月共报告病例5275例,占总累计报告人数的87.99%;通过人口金字塔来描述感染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感染者以20~30岁组为主,占总发现数的78%.感染者中彝族占40.95%;经静脉吸毒途径感染者占总数的46.34%,感染者中男性是女性的9.27倍.[结论]凉山州正面临防制艾滋病(AIDS)的关键时期,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

    作者:莫色打尔;王忠;邓凤;张建华;龚煜汉;阎正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唐山地区2006年脑梗死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2006年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6年唐山地区县各医院及市各医院住院新发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唐山市2006年新发住院脑梗死患者6153例.[1]人群分布:≤50岁组829例,占13.48%,51-组1544例,占25.09%,61-组3780例,占61.43%.男性患者3932例,占63.91%,女性患者2221例,占36.09%.50岁和50岁以下的人群829例中,干部121例,占14.60%,工人、农民656例,占79.13%,其他52人,占6.27%.[2]地区分布:市区2213例,构成比高,占35.97%;遵化市1041例,占16.92%;其他各县所占比例为3.35%-8.01%不等.[结论]唐山地区脑梗死发病人数多,发病年轻化,与居民生活万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有关.需加强对市民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任彩丽;马玉山;徐静红;张永静;史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降低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措施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输血风险和潜在风险以及避免或者大限度的减少这些风险所应该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及出现了输血风险应该采取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部分输血和输血相关文献及珠海临床输血近10年的经验教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珠海市经过10年的努力成分输血率由1997年的53.0%到2007年的99.8%以上,特别是落实两个<规范>后,临床用血更加合理,无偿献血率由1997年的68.0%上升到现在一直保持100.0%,由于血源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检出率逐年降低;梅毒由1997年的1.25%下降到2007年的0.46%;乙肝由1997年的6.3%下降到2007年的2.0%.[结论]落实<临床输血规范>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可以大限度减少输血风险.

    作者:曲宏晶;沈奇荣;钟传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简论科技期刊经营管理与体制机制创新

    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经营管理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期刊经营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期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坚持科技期刊不同于其他类别期刊的发展特色,在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拐点时期,把科技期刊做强做大做长.

    作者:刘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鼠髓系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的表达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小鼠胰腺组织中髓系分化因子88 (MyD88)和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变化及其与AP之同的关系.[方法]采用动物实验:以腹腔注射大剂量雨蛙素诱导AP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胰腺组织中MyD88和NF-κB mRNA做定量分析.[结果]AP各组MyD88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AP各组之同,除I4组与I2组表达无差异外,I2组表达高于I1组,I12组表达高于I4组(P<0.05).NF-κB的表达,只有I12组与对照组.I12组与I4组的表达有差异(P<0.05).[结论]在AP发展过程中,早期可能以MyD88非依赖性途径为主.随着炎症的发展,MyD88依赖性途径才逐渐发挥作用.

    作者:章伟;周斌;辜俊;周翔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新形势下做好医学信息咨询服务的思考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理论、技术在产生、完善、推广,医学也不例外.在这种大量信息充斥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中,作为医学院校图书馆一项重要内容的医学信息咨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晓;朱湘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在肉制品加工企业中臭氧控制微生物危害的综合应用

    臭氧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起始于1909年法国CoLogne的冷冻厂,后来逐渐用于肉类、水果、鸡蛋的贮藏冷库消毒;酿酒工业中啤酒瓶的冷消毒;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车间杀菌净化、生产用水杀菌净化、工作服消毒等.199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公开声明可在食品加工中使用臭氧并放弃市场前核准,该声明成为臭氧技术的里程碑.

    作者:叶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纯性肥胖有氧运动的康复机理与运动处方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综述了近年来单纯性肥胖有氧运动的康复机理与运动处方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单纯性肥胖者在减肥过程中提供健康、科学的降脂减肥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作者:张新定;胡隆成;张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科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科院校34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问题是自我强化、各种压力以及外界突然的变化,情绪反应是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应对方武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在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作者:杨翠英;霍建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青铜峡市2004年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2004年麻疹暴发的原因.[方法]对每起麻疹暴发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青铜峡市2004年共发生5起麻疹暴发,疫情波及5个乡(镇),累计报告发病48例,占本年度发病总数的53.33%,无死亡病例.麻疹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5月;发病年龄为4~16岁,均为在园、在校幼托儿童及学生.本市人口暴发2起,发病9例,占暴发总数18.75%,外来人口暴发2起,发病30例,占暴发总数62.50%,混合型暴发1起,发病9例,占暴发总数的18.75%.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差,疫情报告不及时,实验室监测不完善等延误了采取应急预防控制措施,是造成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结论]麻疹暴发是影响青铜峡市麻疹疫情的主要因素,流动儿童麻疹暴发在麻疹暴发中具有重要意义,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仍是目前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任务.

    作者:张淑兰;姚占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兵团垦区妇女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垦区妇女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情况,制定有效治疗措施.[方法]于2007年对235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妇女生殖道病原菌总感染率为37.06%,以霉菌性阴道炎为高,感染率为23.36%,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12.72%,滴虫感染率为0.98%.[结论]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关文萍;皇雅军;张瑞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民族体育学生散打专项训练中损伤的预防

    [目的]为了保证体育学院学生的上课质量,预防运动损伤,我们设计了预防措施的模式.[方法]采用损伤调查法;教学实验比较法对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民族体育2002级、2003级116名散打专选学生进行了损伤的调查分析,分班比较实验.[结果]不同项目的运动损伤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项目与损伤的关系呈正相关.通过教学训练的实验比较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损伤的发生率.[结论]加强训练课预防损伤的教育和有效措施的采用,可明显降低运动损伤而提高训练课的质量.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乡镇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本文结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实践经验,探讨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促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荣国;饶莉;曾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学生HBV感染及乙肝疫苗阻断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HBV感染状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4名医学生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以PCR检测HBV-DNA.[结果]医学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7%(9/94)、3.19%(3/94).其中HBsAg(+)、 HBsAg(-)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1/9)、2.35%(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54%(3/26)、3.85%(1/26),女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82%(6/68)、2.94%(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 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10%(74/77)、7.79%(6/77)、1.30%(1/77)和14.29%(1/17)、17.65%(3/17)、11.76%(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HBV感染,感染水平略低于一般人群.乙肝疫苗有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对预防高校学生因集体群居密集生活而易导致的交叉感染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周立斌;王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