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案统计信息系统错误信息排查功能

高士洪

关键词:病案统计信息系统, 错误信息排查, 统计数据
摘要:通过对我院病案统计信息系统软件错误信息排查功能的运行实践,证明错误信息排查功能的全面性对我们病案统计工作带来的莫大益处.既提高了病历录入的准确度,保证了各类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程度减轻录入人员的负担.大限度上帮助用户提高了病案首页统计质量,使病案数据录入错误率降到低.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影响

    [目的]观察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影响.[方法]给大鼠分别经腹腔一次注入相当于5.0L/kg、10L/kg、20L/kg饮用水的有机提取物,同时设对照组,6d后断头处死动物,测定肝、肾、睾丸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MDA(丙二醛)含量.[结果]随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呈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则呈上升的趋势,大鼠肾、睾丸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没明显变化.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没发现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聂木海;张全新;朱伟;夏清林;梁晓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病案统计信息系统错误信息排查功能

    通过对我院病案统计信息系统软件错误信息排查功能的运行实践,证明错误信息排查功能的全面性对我们病案统计工作带来的莫大益处.既提高了病历录入的准确度,保证了各类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程度减轻录入人员的负担.大限度上帮助用户提高了病案首页统计质量,使病案数据录入错误率降到低.

    作者:高士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对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逆向分析思考

    通过对5年来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实践,从餐饮业量化分级目标,餐饮业量化分级的评分表格设计,记分方法,A/B/C/D分级监督效果,分析实践中存在的法律和实际问题,反思餐饮业量化分级公示的深层问题,从社会发展和市场导向及政府行为作用上,提出创新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理念,探讨提高卫生监督效能的方法.

    作者:刘大良;仝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性病艾滋病防治中有关安全套的研究

    安全套产生的初期,主要用于避孕.直至16世纪时梅毒横扫欧洲,在意大利贵族和法国军队中流行,由于无特效药治疗,意大利解剖学家加布里瓦-法罗皮奥(Fallopius)发明了一种浸有药液的亚麻布套制成的阴茎套,他声称这项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性病,其次是用来避孕.这是世界上早的有关安全套防病作用的文字记载(1564年).

    作者:庄勋;庞琳;吴尊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P-10及其mRNA表达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IP-10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筛选典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P-10水平;Real-time PCR检测PBMC中IP-10mRNA含量,以1g cDNA/1g GAPDH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P-10及PBMC中其mRNA水平分别为(299.3±77.2)pg/ml、0.7479±0.14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外周血中IP-10 mRNA与IP-10表达明显相关(r=0.5747,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P-10及其mRNA表达增高,在介导肝炎后肝硬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平;王健;项桂菊;胡孝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海口市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调查

    [目的]了解本市2005~2006年发生的3起农村腹泻病暴发的成因,探讨减少农村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对策.[方法]对腹泻病人按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登记,并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3起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源井受到污染源污染,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均超过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限值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三级水源水质限值卫生要求,分别检出细菌性痢疾杆菌、邻单胞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结论]该市腹泻病暴发的主要原因与相关自备水源水污染高度关联.

    作者:杨来辉;林志文;朱庆;李智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与防治对策

    建筑装饰装修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优雅的居住和办公环境的同时,也给施工者和居住者的健康带来许多潜在的不良影响,其中对施工者的影响尤为显著.装饰装修工人由于其人群、工作等特点的特殊性,存在着较一般职业人群更为复杂的影响健康的职业卫生问题,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新型教学模式PBL的思考与探讨

    PBL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其良好的收效受到世界范围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模式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达到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目的.本文在阐述PBL的内涵、特点、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对目前实施PBL的问题、评估、教师3方面做了重点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改进PBL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推行PBL,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楠楠;朱昌蕙;王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流通和结算流程的优化与重建

    [目的]重建医院药品流通和结算的业务流程.[方法]对原有流程进行分析,提出总体需求,建立新的药品管理模式,完成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结果]建立了新的药品流通和结算流程,实现了药品采购、供应和结算信息化.[结论]新流程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医院的需求,具有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徐珽;吴逢波;唐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鹤壁市8月龄~6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鹤壁市8月龄~6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评价免疫效果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HBsAg及抗-HBs检测均采用胶体金试纸法.[结果]共检测8月龄~6岁儿童1209人,HBsAg阳性11人,阳性率0.91%;抗-HBs阳性814人,阳性率67.3%.其中男性抗-HBs阳性450人,阳性率68.8%,女性抗-HBs阳性364人,阳性率65.6%.经检验,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 P>0.05);各年龄组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提示4岁儿童应加强1针次5μg乙肝疫苗.

    作者:孟卫红;刘开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南昌市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目的]分析南昌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06年共报告麻疹1554例,年平均发病率11.21/10万.麻疹发病在不同县(区)存在差异,发病高峰在3~7月,以≤15岁人群为主;≤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25.29%上升到2006年的40.66%.2006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33.40%,主要集中在青山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结论]应进一步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

    作者:刘玲燕;姜小仙;廖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住院妇女焦虑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在合肥市3家医院风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240名妇女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定,并对社会支持、婚姻调适、应付方式等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7.5%和72.7%.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居住在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下、身体功能在2级及以上、关节有畸形、晨僵时间大于半小时的RA病人比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居住在城市、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上、身体功能为1级、关节无畸形、晨僵时间小于半小时的病人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均高.年龄在49岁以上、既往无正规治疗的病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高于年龄在49岁以下、既往有正规治疗的病人.焦虑、抑郁与疼痛、应付方式、婚姻调适、身体疲劳及社会支持相关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进入焦虑症状的方程的变量为屈服、疲劳;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低、晨僵时间长、屈服性应付方式、婚姻调适不好和社会支持差可增加抑郁症状的危险性.[结论]在为RA病人进行治疗时,应当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吴红花;张洪波;刘健;陈晓雯;徐建华;李向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环境卫生工作现状及设想

    当前环境卫生问题在全球已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促进健康又成为环境与发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对SARS、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环境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主要内容之一,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将会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金立坚;张成云;孙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手指血与静脉血血细胞测定结果的分析

    [目的]比较手指血与静脉血血细胞参数测定的结果有无差别.[方法]采集门诊108人的手指血和静脉血血样,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WBC、 RBC、 Hb、 MCH、 MPV、 PDW、 P-LCR与静脉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指血的HCT、 MCV、 MCHC、 RDW-SD、 PLT、 PCT与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应对引起手指血结果改变的诸多因素予以重视.

    作者:郝少丽;李国娟;李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盐酸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万古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将2007年1~5月我院住院病人应用万古霉素类药物─去甲万古霉素(华北制药)、万古霉素(稳可信)的病例共64份进行药物合理性利用分析.[结果]64份病例中合理用药10例(15.625%),基本合理用药6例(9.375%),不合理用药48例(75%).[结论]目前万古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放宽,不合理用药也随之增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应采取措施,严格适应证,保护该类药物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口腔医院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口腔医院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情况.[方法]选择我国5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的58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7%(429/582)的医护人员按规定方案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注射,口腔医护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工作科室对口腔医院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口腔医护人员对接种乙肝疫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邓立梅;赵佛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贡山县一起志贺氏Ⅱ型痢疾痢疾暴发调查

    2004年11月上旬云南贡山县捧当乡红塔希望小学发生一起以头疼、发烧、腹泻(带有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实验室检测,为痢疾志贺氏菌Ⅱ型暴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和春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乐山市2004~2005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乐山市2004、2005两年参加年度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HBsAg感染携带状况.[方法]对乐山市2004、2005两年参加年度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和公共场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乐山市从业人员HBsAg的阳性率从2004年的2.75%上升到2005年的3.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 P<0.01);从年龄分布看,HBsAg阳性率小年龄组较高,大年龄组较低.2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高;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2004年男性比女性x2=6.36, P<0.05;2005年,男性比女性x2=12.48, P<0.01).[结论]乐山市上述两类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应接种乙肝疫苗,普及卫生知识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作者:谢应国;陈霞;牟怀德;李丹;刘昕亮;吴薇;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四川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目的]了解四川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对乡村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通过分析贫困地区的卫生状况,了解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探索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卫生保健工作重心,为评价卫生服务效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每个县分层随机抽取农村居民共852人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1]村卫生站是能满足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基层卫生机构.[2]村民对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不足.[3]村民对计划免疫服务的利用不足.[结论]农村居民对预防保健和计划免疫服务利用不足,村卫生站应该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作者:罗玲;高博;李宁秀;刘丹萍;任晓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工作负担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部分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人员工作负担,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建议.[方法]以现有结防卫生技术人员为基数,计算各调查省份,省级、地市级、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在人口、面积、病人和服务县数方面的负担.[结果]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且全国结防人员负担,包括人均服务面积,人均服务人口,人均服务病人数等不均衡.[结论]各级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降低结防机构人员的工作负担和解决负担不均的问题,提高结防工作绩效.

    作者:林少坤;徐缓;陈浩;刘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