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息肉漏诊误诊分析

刘薇;王利华;袁梅;蒋艳霞;毛晓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误诊漏诊
摘要:子宫内膜息肉(EM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有蒂突向宫腔,由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1]>.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绝经后阴道流血.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0例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测定BALP,光电比色法测定TRAP,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运端骨密度.[结果]随着年龄增加,BALP、TRAP均增加,SOS值减少.经方差分析BALP、SOS值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P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年龄、BALP、TRAP均与SOS值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54、-0.346、-0.488.[结论]绝经妇女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且BALP是反映绝经后妇女随年龄变化的骨代谢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作者:马立旭;冯秀丽;刘桂珠;张惠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岳阳地区328份阴道分泌物标本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岳阳地区女性生殖道真菌感染率和选用有效抗真菌药物.[方法]用328份2006年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病人的阴道分泌物(白带)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328份白带标本中共培养出真菌112株,真菌感染率为34.2%,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为41%;在药敏试验所选7种抗真菌药物中二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真菌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白色念珠菌仍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真菌;真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二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低.

    作者:方惠祥;彭泽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内镜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内镜直视下使用止血夹直接钳夹出血灶包括血管残端达到止血目的.[结果]止血率100%,无再出血和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止血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法简单快捷,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芳;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对围手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异丙酚复合使用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例肝叶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参附注射液组(SFI组)、异丙酚组(P组)、参附注射液复合异丙酚组(SFI+P组).动态观察内皮素-1(ET-1)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参附注射液组、异丙酚组、参附注射液加异丙酚组LP0、内皮素-1(ET-1)及ALT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浆一氧化氮(NO)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可通过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可通过调节N0和ET-1水平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军;陈烨;石恒林;周述芝;刘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调查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其中用MTX治疗的病人30例,用阿维A治疗的病人20例.用t检验比较发热、红斑和脓疱的平均消退时间,x2检验随访1月的复发率.[结果]发热、脓疱的平均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平均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维A组优于MTX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中,用阿维A的疗效优于用MTX疗效.

    作者:陈吉辉;罗轶波;李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室医疗耗材分库房管理模式及其有效性分析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医疗机构器械及耗材的监督力度在逐年加强,并针对其管理制订了一系列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及耗材的采购、验收制度、购进产品生产及渠道的合法性.

    作者:施莉;谭永琼;苟晓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学及疫苗研究的不断发展,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LT的免疫学机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烨涛;井申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如东县2001~2006年肠道蠕虫病监测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肠道蠕虫病感染现状,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及透明胶纸肛拭法调查该县2001~2006年部分村民、学生、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结果]该县肠道蠕虫总感染率4.58%,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该县多年驱虫服药工作的开展,学生、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显著下降,但农村居民感染率仍较高.

    作者:缪平;杨宏斌;陈洪新;缪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诊科医疗废物规范管理体会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急诊医疗环境特殊,工作环境复杂,医疗废物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很多调查都暴露出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针头在回收时未使用锐器盒,而是直接放人塑料袋内;各类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认识不均衡等等[2].

    作者:王玲;叶磊;刘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青藏列车中乘客的高原反应监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跟踪监测乘客在青藏铁路列车中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血压(BP)、高原反应症状的变化.评估列车在高原行进中乘客的安全性,为列车中的高原医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脉氧仪、血压计、改进的Lake Louise急性高原病(AMS)自评表对8名健康乘客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对13名自愿乘客进行抽查监测.[结果]乘客的SaO2与列车行使海拔显示出强或中相关性,在格尔木至拉萨段有的乘客会表现出较严重的SaO2下降(<70%),有的乘客会表现出BP显著增高(全程收缩压极差达46mmHg),有的乘客出现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结论]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现行列车低氧防护措施不能完全防止AMS发生,故加强青藏列车中乘客的医学数据监测和列车低氧防护研究显得仍有必要;建议在列车上装配必要的小型高原反应监测仪器;可探索建立乘客SaO2与列车行使海拔关联性的预测数据模型研究.

    作者:王淼恒;王威;张海峰;徐树青;陈晨;汪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四川省农村卫生人力满意度的聚类分析

    [目的]调查四川省农村卫生人力满意度情况,运用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满意度的人群进行归类,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富顺县、金堂县和阆中市(县级市)三地作为研究现场,每县抽查1个县级医院和3个乡镇卫生院,以调查当日在岗的270名卫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有关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14项满意度经因子分析,识别出5个公因子,解释了80.98%的总变异,基于公因子的因子得分,运用K-均值聚类方法在SPSS中进行聚类,把样本人群分为3类,方差分析发现所观察的5个变量在各类间均有差异,F值较大,界于6.29到124.99之间,P值均小于0.01.[结论]不同的人群在物质需求、心理情感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同事素质、家庭支持上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作者:沈茜;陆遥;周欢;刘巧兰;杨洋;马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共计26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24例,股静脉2例.留置长时间达36.5个月,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8.6个月.1例患者因死亡拔管,1例因患者烦躁而自行拔出.2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拔管,其余22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栓塞率、感染率低,可满足血液透析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保章;尹良红;陈湛华;郑绮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运动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运动对抑郁模型大鼠全脑、海马及前额皮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并探讨这些变化发生的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C组),运动组(S组),模型1组(M1组)、模型2组(M2组).C组常规喂养,不加任何干预;S组大鼠将进行为期7周的中等强度游泳运动;M1组和M2组动物模型根据文献方法改进,接受28d慢性中等不可预知应激刺激.M2组在刺激结束后将进行为期3周的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造模成功后,所有大鼠断头处死.在冰皿上迅速取其全脑(每组6例)、另外6例剥离其海马和前额皮质.然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慢性中等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模型大鼠全脑、海马及前额度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但给予中等强度的运动后,可使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慢性中等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可以使大鼠全脑、海马及前额皮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导致中枢单胺能系统功能障碍,促发抑郁情绪.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可使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升高,促进抑郁症的恢复.

    作者:李雪;沙川华;廖远鹏;龚琳淯;王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夏季暴发特征与防控对策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夏季暴发因素、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临床调查方法,确立流行强度、暴发的因素,疫区内、外不同环境人群疫苗接种效果、安全的分析.[结果]疫情历时37d,罹患率为20.68%,病例分布在6个班中;住校生罹患率为24.51%,非住校生罹患率12.80%(x2=7.03,P<0.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误诊、免疫力缺失、整体环境不良是本起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可见,传染源一旦进入具备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就有可能实现无季节性高发,甚至暴发.疫情处理中,当地政府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执行主导措施的同时,应强化辅助措施的实施,应急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胜臻;李飞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FOLFOX 4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FOLFOX 4方案治疗我科2003年6月~2005年7月确诊的2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全组23例,总有效率为43.5%,10例初治病例有效率为50.0%,13例复治病例有效率为38.5%.全组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0.4%,初治患者为40.0%,复治者为23.1%.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常见,多为I度反应,有2例Ⅲ度反应;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少,仅2例出现Ⅲ度粒细胞减少;I度末梢神经毒性反应亦常见,有1例Ⅱ度反应,无Ⅲ度应发生.[结论]FOLFOX 4方案是-高效低毒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副反应轻,老年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何朗;侯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对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针刺按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小儿脑性瘫痪早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再予以进行针刺及手法按摩,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后1月、3月、6月,进行GMFM评估,对比两组疗效,比较视性立直.躯干立直.降落伞反射的出现时间.[结果]治疗组3项姿势反射的出现时间先于对照组(P<0.01),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化率74.1%高于对照组42.9%(P<0.05),有效率96.3%与对照组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效优于单纯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中医针刺按摩可以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促进脑瘫患儿正常化发育,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是小儿脑性瘫痪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珠海大学生吸烟状况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状况与健康需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使大学生控烟工作更具可持续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1.0进行分析.[结果]尝试吸烟率为75.3%(男39.6%、女12.1%,X2=43.387,P<0.01).尝试吸第1支烟年龄趋小,58.9%在中小学阶段;吸第1支烟诱因来自同学和朋友的影响(48.6%,X2=38.200,P<0.01),其次是为尝试,解除烦恼,社交需要(37.1%.20.0%,4.8%).31.0%认为吸烟是个人选择,他人不应干涉;29.1%认为只要我不当其他人的面吸烟,就不应该受到干涉.对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如何戒烟有需求(55.8%.X2=147.091,34.8%,26.1%,X2=100.761,P<0.01).[结论]大学生吸烟现象普遍,拒烟能力低,应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预防吸烟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应涵盖知识传播和行为指导2个方面,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大学生控烟能力.

    作者:黄丽雯;龚思红;张雪宝;潘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脂肪肝与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220名健康体检者的肝脏超声检查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肪肝与性别、年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吸烟、饮酒相关(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依次为:TG (OR: 10.538)、BMI (OR: 5.333)、糖尿病(OR: 3.590)、高血压(OR: 2.620)、TC(OR: 1.922)、吸烟(OR: 1.892).[结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TG、BMI、糖尿病、高血压、TC、吸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依据.

    作者:黄锦荣;梁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南充市179例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南充市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小儿烧伤发生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南充市2所医院收治的烧伤患儿年龄、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季节、致伤原因和有无旁人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热液烫伤是各年龄段儿童主要致伤原因,多发生在室内,74.3%的烧伤发生时有成人在旁.7时~21时为烧伤发生高峰期,冬夏季烧伤发病率高.[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热液烫伤对儿童生活构成的威胁较其他类型烧伤大,应成为防治重点.家庭是烧伤发生主要场所,客厅环境复杂容易发生意外.

    作者:周国富;向小燕;师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某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力资源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医院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时间、信息结合的优势,进行内部改革和规范管理,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建成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分析专业处理的数据库,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进行科学、现代化、高效管理强有力的保证[1].

    作者:罗琳;徐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