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儿童血脂性别差异

谷杨;潘勇军;杨华

关键词:血脂谱, 儿童, 性别差异
摘要:[目的]为及早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儿童血脂谱水平基础数据,重点拟探讨儿童血脂的性别差异. [方法]取新疆中、西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3民族4所城乡小学6~17岁儿童,共1344例,抽取空腹静脉血作TG、TC、LDL-G、HDL-G.并询问有关影响因素,测量体重、身高及血压等. [结果]3民族4项血脂差别不大,女性在TG、TC、LDL-C 3项皆稍高于男性,而应该高的HDL-C却稍低. [结论]为及早、有效地防治血脂高,建议早日建立我国儿童有性别、有年龄别、城乡别的血脂谱水平基础数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血清4种元素的影响

    [目的]检测大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探讨考试应激对血清中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 [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Paired-Sample T Tes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 [结果]期末考试血清钙、镁、锌、铜含量分别为(μg/ml):130.20±15.6,25.37±5.13,0.787±0.21,0.721±0.20;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分别为(μg/ml):119.68±7.45,21.33±4.30,0.838±0.27,0.695±0.11,两组相比较,考试应激后学生血清钙、镁含量相对寒假返校升高显著(P<0.05),锌、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考试应激对血清中钙和镁含量有明显影响,预测钙作为衡量与考试类似心理应激的生化指标.

    作者:滕文锋;孙卫民;李红;范颖;刘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67例早期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总结早期产后出血抢救和护理经验. [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67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为21~38岁,平均(28±2.63)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15例;抢救与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式方法. [结果]早期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09%,除2例行子宫切除,余未见严重后遗症. [结论]针对产前危险因素做好相应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式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新疆儿童血脂性别差异

    [目的]为及早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儿童血脂谱水平基础数据,重点拟探讨儿童血脂的性别差异. [方法]取新疆中、西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3民族4所城乡小学6~17岁儿童,共1344例,抽取空腹静脉血作TG、TC、LDL-G、HDL-G.并询问有关影响因素,测量体重、身高及血压等. [结果]3民族4项血脂差别不大,女性在TG、TC、LDL-C 3项皆稍高于男性,而应该高的HDL-C却稍低. [结论]为及早、有效地防治血脂高,建议早日建立我国儿童有性别、有年龄别、城乡别的血脂谱水平基础数据.

    作者:谷杨;潘勇军;杨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索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羞耻感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心理健康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采用羞耻量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周口师范学院5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体育活动量越大,项目越激烈大学生的羞耻感越弱. [结论]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羞耻感具有明显效果.以量达到中等以上,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效果较理想.

    作者:宋子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不同溶剂在链脲佐菌素血糖模型的作用比较

    [目的]为比较不同溶剂在链脲佐菌素血糖模型的作用. [方法]采用pH 4.5柠檬酸PBS(A组)、pH 5.5 Hanks(B组)、pH 7.0 Hanks(C组)、pH 7.0生理盐水(D组)4种溶剂,溶解链脲佐菌素小鼠腹腔注射,观察溶剂及其酸碱度对模型的影响. [结果]pH 4.5柠檬酸PBS造模成功率高达86.7%,pH 4.5柠檬酸PBS可以作为理想的溶剂. [结论]酸性溶液成模率高.

    作者:宋立江;刘长青;郭金铭;陈淑芬;徐颖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HBeAb组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与HBeAg(HBsAg、HBeAg、HBcAb,所谓大三阳)、HBeAb(HBsAg、HBeAb、HbeAb,所谓小三阳)组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日立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L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1例血清HBV DNA含量,并进行分析. [结果]HBV DNA的载量与HBeAg存在呈相关性.结果发现免疫清除期、免疫残留期、免疫耐受期3中感染模武,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时期阳性构成比分别为28.43%、37.14%、34.44%. [结论]FQ-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的特点,对于乙肝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无传染性和病毒的复制情况、药物疗效的观察和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沈哲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氨基脲敏感胺氧化酶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组织器官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以真核单细胞微生物弓形虫为实验对象研究氨基脲敏感胺氧化酶(SSAO)的细胞毒性作用. [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和脂肪组织感染途径小鼠感染来自腹腔液传代弓形虫,6 d后,取脂肪组织制备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病变及弓形虫在脂肪组织的存在情况,并采用酶联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脏器组织SSAO的活性.根据弓形虫P1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肝脏、脾脏、肺和脑各组织弓形虫的感染情况. [结果]腹腔注射组小鼠脂肪细胞病变严重,且发现有大量弓形虫存在,脂肪组织注射组小鼠非注射处脂肪组织结构基本正常,且没有检测出弓形虫感染,而其他组织器官检测到大量弓形虫感染.与其他组织器官相比较,小鼠脂肪组织中SSAO的活性高. [结论]脂肪细胞由于表达大量SSAO其分解底物后对真核生物的细胞感染具有毒性作用,这可能与SSAO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

    作者:朱沙;樊剑鸣;陈宗德;苏堤;杨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食道中下段癌放疗对心脏的影响及复方丹参对心脏保护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对放射线引起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38例胸中下段食道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配合应用复方丹参组各19例及19例,动态观察放疗前后及放疗后3月、1年的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变化. [结果]单放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以心律失常和缺血型ST-T改交为主,心肌酶学变化不明显.复方丹参组治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 [结论]复方丹参对放射线对心脏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龙惠;刘德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河北磁县16年肺癌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河北磁县1988~2003年肺癌发病趋势. [方法]肺癌发病资料取自磁县肿瘤登记处,全部资料录入微机,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磁县1988~2003年肺癌新发病例19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11/10万,其中男性发生1281例,女性663例.男女性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6.22/10万和14.07/10万.16年来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男性祈世纪比80年代上升72.3%,女性上升66.4%.从35岁组开始,各年龄组发病率均随时间推移有所上升,高年龄组发病率上升较为明显.1988~2003年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发生肺癌977例、655例和312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9.58/10万、20.48/10万和22.61/10万,16年来山区、丘陵和平原肺癌发病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 [结论]16年间磁县肺癌发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高年龄组发病率上升较为明显.山区上升尤为显著,丘陵发病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原发病也有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贺宇彤;侯浚;陈志峰;宋国慧;孟凡书;齐翠云;冀洪新;陈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连续给药4周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制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AMI对照组、小剂量rhBNP治疗组、大剂量rhBNP治疗组,各设15只.另设15只作假手术组.rbBNP治疗组经颈静脉输液管输注rhBNP,剂量为15μg/kg,每日1次,持续4周,假手术组及AMI对照组仅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输注.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明显降低(P均<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P<0.01).与AMI对照组比较,rhBNP治疗组SBP、DBP、LVSP及±dp/dt均明显升高(P均<0.01);LVEDP均明显降低(P<0.01). [结论]外源性的重组人脑利钠肽连续应用能改善AMI大鼠血流动血参数,保护心功能.

    作者:樊冤桥;陈钢;何建桂;陈艺莉;马虹;周训伦;胡心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长春花碱3和24h处理TK6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用长春花碱对人淋巴母细胞TK6处理3 h和24 h的诱变性. [方法]用长春花碱对TK6细胞分别进行3 h和24 h染毒处理,用微孔板法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计算TK6细胞的接种效率(PE)、相对存活率RS、相对悬浮增值率RSG、总的相对增长率RTG、突变频率MF. [结果]在3 h处理条件下,随长春花碱浓度的增加,RS、RTG和RSG等均降低,中、高剂量水平已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但各剂量水平的MF与溶剂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h处理条件下,其MF随VB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有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结论]较长时间处理对于长春花碱等细胞周期依赖性的毒物是必要的.

    作者:王亚男;郭亚杰;张立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985~2005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以1985和2005年两次全国体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与探讨我国大学生20年来体质变化发展趋势. [方法]对198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查,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来自全国28个省及直辖市19~22岁汉族大学生118352(男60909;女57443)名,测量其身高、体重、BMI、肩宽、胸围、骨盆、血压、肺活量及体能测验. [结果]20年来中国大学生身高,体重及BMI均显著性增加,但是肩宽及骨盆宽均显著性减少;1985~2005年间我国大学生机能显著性下降,在体能方面,大学生虽然暴发力及柔韧性素质显著性提高,但是50m跑及耐力跑则显著性下降;城乡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超重及肥胖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结论]我国大学生体格向高大细长型发展;机能和耐力素质方面呈下降趋势;城乡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滞后的健康教育体制.

    作者:包雪鸣;季成叶;尹小俭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遂川县2002~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遂川县近年来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遂川县2002~2006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2~2006年5年共报告麻疹4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99/10万. [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彭应飞;傅莹;曾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2004~2007年宣汉县9类食品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宣汉县本地生产食品卫生状况,掌握今后食品监督监测重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宣双县熟肉及制品、糕点等9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并对各类食品4年的合格情况,以及各类食品的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各年度9类食品合格率基本一致;熟内及制品和糕点抽样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季度抽样检测合格率低. [结论]本地生产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特别应加大熟肉及制品等的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涂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水平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方法]对深圳市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51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及行为的改变率. [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后,血压控制率由17.93%提高到42.11%(P<0.01),血压平均水平下降(P<0.01),有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患者比例下降(P<0.05). [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陈忠伟;陈昭斌;尹璐;赵丹;林海波;杨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庆某高校2003~2007年新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某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检测HBsAg. [结果]检测29827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5.71%,其中男生阳性率为7.78%,女生阳性率为3.82%,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近年来该校新生的HBsAg阳性率有所降低,但存在着男女差异,在高校新生中做好对乙肝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朱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957~2006年黔南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分析

    [目的]对黔南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自然史和发病态势进行描述与分析,为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分布,并计算发病率、构成比以及动态数列. [结果]1957~2006年黔南地区报告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7种26350例,平均发病率18.54/10万,发病曲线呈不规则波形:按年代划分,20世纪70、80两个年代病例居多,占累计总病例数构成的70.12%;不同病种发病数量在州辖12个县(市)中分布不匀,其中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病有明显的地区性,而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地方性班疹伤寒普遍分布,人感染猪链球菌不仅数量极少,并且仅限于罗甸县;按病例数多寡排列,依次为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4种,占累计总病例数构成的97.66%. [结论]黔南地区具备的自然环境、发展滞后的农耕模武、人群健康意识亟待提高的社会现象共同融合在一起,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世代延续与流行循环提供了生态学基础.病种构成和发病数量显示,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作为常见病与多发病对人群的危害是显著的.

    作者:杨茂文;莫荣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中青年和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抑郁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了解中青年和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抑郁和焦虑发病情况,两者间的差别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法]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袁调查入选对象的抑郁焦虑情况. [结果]①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抑郁和焦虑发病率高,分别为54.8%和50.5%.②在中青年患者中,焦虑为主,影响因素有月收入、医疗费用报销方式、突发起病等原因.③老年患者中,抑郁为主,抑郁合并焦虑较中青年患者多见,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费用报销方式. [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不同年龄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不同且影响因素亦不尽相同.

    作者:陈娟;何扬利;吴智勇;郑茵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开阳县人体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土源性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尤以农民感染率高.为了解我县作为贵州省经济水平中等地区的人体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状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县情的防治新路,并进一步推广应用,我县于2006年开展了一次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颜克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士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对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对护士教育前、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防护技能考核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施教育前及教育后,护士整体知晓率有显著不同,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及以上护士教育前有区别,教育后无差异,技能考核正确率85.97%. [结论]对护士进行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是十分必要,方法也是可行的.培养了护士双向防护能力并自觉地将其整合到护理流程中,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环节控制,但防护意识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

    作者:曾会群;李垒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