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顾仁俊;丁继岩
目的 总结糖尿病性便秘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 从病因病机、中药口服及外治、综合治疗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结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具有疗效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简便验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实验性研究及临床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志霞;王剑波;吴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外科术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外科手术治疗并发高血糖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心外科术的常规护理,应用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强一系列高血糖的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3±2.4)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2±3.3)d,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8/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和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心外科术后并发高血糖患者并发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作者:朱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为(1.5±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9.7) m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2.6±9.4)%,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GCS评分3~5分者住院时间为(11.5±1.5)d,GCS评分6~8分者住院时间为(7.8±2.2)d,GCS评分9~13分者住院时间为(3.0±1.2)d,均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0%(x2=4.15,P<0.05).结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建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并探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Mdone标准对其骨折进行分型:10例为Ⅱ型,15例为Ⅲ型,16例为Ⅳ型,11例为V型.其中31例(4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V型)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10例Ⅱ型,11例Ⅲ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外固定支架组患者存在疼痛及关节功能受限的现象;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也存在酸沉、疼痛的现象.采用Jakim标准进行评分,外固定组得分为81.9分,内固定组得分为92.7分.结论 对于骨折分型为Ⅳ型与V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可起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其他分型的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血栓前状态以及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60例,另随机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研究患者血栓前状态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间进行比较,D-二聚体、Fb水平、PaCO2均为极重度患者>重度患者>中度患者>轻度患者>对照组,PaO2则相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也存在血栓前状态,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上升,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也随之升高,因此,当病情严重时可适当采取抗凝治疗,使肺栓塞发生率明显减少,积极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梁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脑动脉瘤在脑血管病中,发病率紧次于脑血栓,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全球性的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该研究对脑动脉瘤治疗手段尤其是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及相关器械进行了探讨.
作者:向勇刚;杨国源;刘道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直接缝合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190例,其中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4年8月的患者9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胃肠吻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直接缝合式进行胃肠道的吻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梗阻等指标情况.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手术中采用直接缝合发进行胃肠吻合治疗能够降低吻合口瘘、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操作便捷、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采用腹部结合会阴超声及腹部结合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12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经腹、会阴超声检查,B组行经腹、阴道超声检查,并且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高达92.19%,B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为95.31%,将这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前置胎盘的患者,使诊断准确率显著增加,这就给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AU5800和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肝功能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 对我院进行肝功能检测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AU5800和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以不同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为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试验组为AU58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两种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效果.结果 试验组ALT指标为(71.00±77.80) U/L、AST指标、GGT指标、STB指标、DB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AU5800和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肝功能患者检测中差异不显著,患者检测时应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陆小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12例,均采用VOLUSON 730妇产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分别行二维、三维容积探头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体表及体内结构,随访产后及引产结果,并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 112名孕妇共孕有114名胎儿,经随访确诊体表畸形共64处,体内畸形共51处.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率92.2%高于二维超声检查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内畸形检出率90.2%与二维超声8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胎儿畸形总检出率91.3%高于二维超声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畸形诊出率高,图像清晰,能为胎检、产栓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的确诊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42例,进行改良后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7 min,术后观察一段时间后,所有患者中有1例复发,所有患者在术后出现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3例,阴囊血肿1例,无切口感染.结论 手术结果显示,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汶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一套快速检测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方法的同时研究本区域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与病原体种类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重PCR与LuminexxMAP平台相结合方法,并使用荧光微球作为杂交检测载体,以建立一套迅速、多重的核酸检测技术平台.结果 将27种病原体分为DNA及RNA两组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检测微球特异性较好,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所有检出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中有38.00%为细菌,其中16.67%为结合分歧杆菌;所有检出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中有44.00%为病毒,其中18.00%为支原体,18.67%为衣原体.结论 利用多重PCR与LuminexxMAP平台相结合方法建立的一套快速筛查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以指导临床快速确诊并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
作者:刘妙娥;冯慧艳;王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加入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传统的心理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入循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观察组在各方面(护理满意度、康复率以及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治愈率,从而提高患者家庭的幸福指数.
作者:冯形玉;林叶玲;陈翠英;何锦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单独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4、8、12、24 h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4、8、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重度痛及轻度痛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吗啡用量方面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以较大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前景,对比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常规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9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控制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69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控制.对比两组手术潜在风险的发生率,从而确定两种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数据分析得到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的13项指标,其中11项指标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综合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更加有效.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运用综合评价指标加以控制有助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黎估芳;王淑和;陈月媚;欧永平;陈策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CHB)与肝硬化(LC)患者血清IL-2、IL-6、HA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7例慢性乙肝患者、79例肝硬化患者、58例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HB组、LC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变化.结果 CHB组与LC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LC组中C级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明显高于A、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变化,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良好的评估,可以为病情进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元好;刘文毅;梁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开展,年轻护士迅速扩增,临床带教力量相对不足,以往渐进式的培训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由于护理人结构的不合理,年轻护士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各科室通过重点护理敏感指标的培训和考核,使年轻护士尽快掌握本科室关于病人安全的护理敏感指标,保障患者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立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的TLC肺通气指标为(1.47±0.11)L,而治疗后1d及治疗后4d分别上升至(3.22±0.21)L、(4.10±0.25)L.常规组中治疗前的TLC肺通气指标为(1.46±0.13)L,而治疗后1d及治疗后4d分别上升至(1.85±0.17)L、(2.41±0.23)L,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从PO2肺换气指标来看,联合组治疗前的PO2(59.86±6.36)L,治疗后1d及治疗后4d分别上升至(72.32±7.25)L、(79.68±7.36)L.两组的PO2肺换气指标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1d和4d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4d、1d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慢阻肺呼吸衰竭症状,强化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沃志;李惠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慢性鼻窦炎(chomic sinusitis,CS)合并鼻息肉患者疗效及复发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合并鼻息肉的CS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给予局部应用GC治疗,对照组48例则仅给予鼻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上皮化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上皮化时间为(42.73±12.11)d,复发数为3例;而对照组为(50.26±11.48)d,复发数为10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89.6%,对照组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应用GC治疗鼻息肉合并CS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上皮化时间以及减少复发数,是临床上治疗CS的较佳选择.
作者:杨军柳;吴文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