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其生殖发育安全性的研究展望

喻静;许华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困子, 生殖发育毒性, 非促分裂型
摘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是一庞大的蛋白质多肽家族,早从牛脑和脑垂体中提取(FGF1-3),其后分离的癌基因产物的细胞增殖因子由于结构与FGFg类似,也被分类在FGFs家族,并依次命名为FGF3-9.目前已发现了FGF家族中的23个成员[1,2].FGFs广泛的生物活性,参与机体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就FGFs和生殖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少数民族地区壮族农民慢性病与心理健康关系

    [目的]分析壮族农民慢性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样本人群进行测评,共获有效阅卷921份,其中有168人患有慢性病.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慢性病患病人群的SCL-90所有因子分、总分、阳性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壮族农民(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与SCL-90总分存在正相关.[结论]慢性病是壮族农民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苏莉;韦波;凌小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语言沟通技巧训练和心理学教学对住院医师管理血液透析患者水平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师加强语言沟通技巧和心理学方面的教学,观察对其管理血透患者水平的影响.[方法]20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组医师进行语言沟通技巧的训练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强化教学,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的专业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所管理患者的体重增加和SDS评分.[结果]轮转结束时两组医师的专业考试成绩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医师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师(P<0.05).实验组医师所管理患者的体重明显增加(P<0.05),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教学中对住院医师加强语言沟通技巧的训练和心理学教学可以提高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水平.

    作者:姜枫;李新;周亦伦;薄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某高校2003~2007年新生乙型肝炎情况分析及社会原因

    [目的]了解茸前大学生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比例和产生抗体的学生的比例,提醒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重视乙肝,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如此,乙肝还是个社会问题,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群体,这一小群体很有代表性,了解他们的状况能侧面反映社会的状况.[方法]对某校近5年每年新生体检的抽血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在2004年以后明显升高,而患乙肝的学生也在2004年以后有减少的趋势.[结论]预防乙肝需要国家支持,全民动员,全社会重视.

    作者:都学英;孙玲;钟秀宏;齐艳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难治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感染和抗感染是微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生存斗争,这种竞争愈演愈烈,很难说人类永远是赢家.感染性疾病在一度经过抗生素治疗下降后,近些年又呈上升趋势,以难治性严重感染为主,主要表现在院内感染的控制和危重症的抢救,其原因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目前,细菌耐药性和难治性感染是临床工作中两大严重问题.如何控制和避免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和扩大是一大难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现状,对临床用药做出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作者:王翠民;董爱英;刘丽娜;冯淑娟;郝东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1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56.8%(χ2=10.790,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4.2%和11.3%(χ2=3.165,P<.05).发病d7:治疗组水肿带不明显,对照组有轻度的水肿;发病d14:治疗组血肿有所吸收,周围有轻微低密度水肿区;对照组血肿吸收不明显,周围水肿明显;发病d28:治疗组大部分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水肿带明显缩小,部分患者水肿带完全消失;对照组部分患者血肿完全吸收,大部分血肿周围水肿明显. [结论]三七总皂甙能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区的微循环,能够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并且显著缩短水肿带的消失时间,能明显提高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作者:周少珑;罗丕丹;罗毂;张倩;邢爱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山西省阳泉市老年人牙列缺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人牙列缺损情况,并探讨影响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主要因素,为增进老年人口腔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西省阳泉市183名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情况的抽样调查,使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认为许多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牙列缺损的问题.这一点与不良生活习惯、薄弱的口腔保健意识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收入日益提高及老龄化进程加快,加强老年人口腔健康及卫生知识措施的宣传与落实很有必要.

    作者:史培荣;南欣荣;陈显久;焦韦蓉;龙云婧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生物不育灭鼠饵剂现场鼠类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在现场大规模应用时,对鼠类的控制效果. [方法]在不育剂试验区采用首次足量投放,第2次等量补充的方法投放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后,检查鼠对该饵剂的拖食情况,并在投放后第1、3、4、6、9、12个月测定鼠密度,分类后剖检成年鼠的生育能力,同时设抗凝血灭鼠剂对照区和自然对照区. [结果]现场23d内鼠类对不育剂保持较好的适口性,平均拖食率为14.37%.3个月后平均鼠密度与灭前比较下降75.76%,年平均下降率为41.41%,全年鼠密度处于较低水平.投饵后3、4、6个月的鼠密度与自然对照区比较,相关密度指数(RPI)值为23.52、19.27和48.51.不育剂试验区解剖鼠类的繁殖率为7.69%,没有发现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而抗凝血灭鼠剂对照区、自然对照区和投药前的鼠的繁殖率分别为44.44%、33.33%和31.57%. [结论]现场应用研究证明,该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安全环保,与常规抗凝血灭鼠剂相比,在有效控制种群数量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沈元;何恩奇;罗建;陆宏枫;陈继平;马玉林;戴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为准确及时掌握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04年4月~2008年4月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科室病原菌的分布以ICU病区、呼吸内科、放化疗科室为主.在2594株感染菌中,细菌2149株,占82.85%,真菌445株,占17.15%.在214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常见,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各年比例在30%左右.革兰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为常见,在4年的细菌变迁中无明显交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长期居于首位.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I型,均在5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莫西沙星为敏感,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在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真菌、葡萄球菌为常见,喹诺酮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细菌普遍敏感,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陈娟;戴文鑫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临治疗分析

    十二指肠位置较深,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十二指肠损伤时,常合并周围其他脏器损伤,导致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探查也易漏诊,术中处理困难,加上供应血管为终末动脉,损伤后血供不足,愈合差,术后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高,诊断和处理及时与否对预后影响较大,据统计,伤后24h以内手术者;死亡率5%-10%,超过24h者,死亡率40%~50%[1],现将我院普外科2006~2007年共收治的10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钟进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急诊科空间规划管理

    急诊科的规模大小,主要依据医院所在的地理位置、性质、医院规模及任务而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疾病谱的变化,急诊医学发展迅速.合理地利用急诊空间,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可有效地加强急诊的医疗管理,提高病人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黄豪;黄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分析99例肝癌患者,50例肝炎患者和135例正常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f-PSA、PSA、β-HCG、HGH)的水平.[结果]99例肝癌患者有78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8.8%;50例肝炎患者有9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18.0%;135例正常人血清中没有发现阳性.[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应用对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郑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压疮相关因素分析及家庭预防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患者院外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探讨社区及家庭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1月141例院外带入压疮患者. [结果]带入压疮中基层医院转入14.89%,家中带入85.11%;压疮患者中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要疾病诊断分别是43.48%和40.00%,61.70%合并2项以上疾病诊断;小于60岁26.24%,大于61岁73.76%,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压疮发生率也增加;好发部位前3位为骶尾部38.39%,足根部11.37%和臀裂10.43%;压疮分期首位是Ⅱ期53.08%,其次是Ⅲ期23.70%.[结论]减少院外患者压疮发生率,关键在于有效的社区和家庭护理,对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合并多项疾病的慢性病、年龄大等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推行社区和家庭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及预防护理,是降低院外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碧霞;彭雅君;任宇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生物电阻率体液平衡监测法对血液透析病人血压调控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人体生物电阻宰体液平衡动态监测对干防治透析过程低血压等体液失衡合并症的作用.[方法]42名常规血透患者分为顽固高血压,血压正常,和血透过程低血压组.观察生物电阻率体液平衡监测的干预对各组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血透患者透析前生物电阻率绝对值明显大干透析后(P<0.05).对于第一组透析后仍未达到生物电阻率正常值的患者进行加强脱水,降低干体重等措施,逐渐使其透析结柬时生物电阻率均达到正常范围,结果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对于第3组透析后生物电阻率明显高于正常值的患者则采取减少脱水量,增加干体重的方法,逐渐使透析结束时生物电阻率也达到正常范围,结果患者未再发生血透过程低血压.[结论]生物电阻率体液平衡动态监测可以比较及时准确地评价血透患者的体液平衡状况,指导体液失衡的纠正,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薄玉红;姜枫;毕增祺;李忠心;马丽洁;刘婧;徐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术中输注万汶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万汶(6%羟乙基淀粉130/0.4)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L组,n=10)、贺斯(6%羟乙基淀粉200/0.5)组(H组,n=10)和万汶组(W组,n=10).分别予麻醉诱导前(T1)、术毕时(T2)、术后24h(T3)和术后72h(T4)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血浆IL-2、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W组和H组患者子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h和72h血浆IL-2、IL-6、IL-8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L组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24h血浆IL-2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除外,其余均和W组和H组变化相似;且两组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组和H组间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汶和贺斯均能预防或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免疫抑制,且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因此万汶和贺斯均可安全用于肿瘤病人.

    作者:甘建辉;郭东勇;高鲁渤;邓乃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TiO2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

    [目的]了解TiO2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质.[方法]TiO2作为载体,按照不同的掺杂比例制备Sr2+,Ag+的复合无机抗菌剂.采用抑菌圈试验法和细菌总数测定法来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负载Sr2+,Ag+的复合抗菌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其中负载Ag+的TiO2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较强.负载6%Ag+的TiO2复合材料添加量为0.75g/L时,仅仅作用1.5 h抑菌率就可以达到100%. [结论]该复合抗菌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连忠;孙涛;琚行松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海口市乙型肝炎病例报告质量调查及分析

    [目的]掌握海口市医疗机构乙型肝炎病例报告现状,为探索乙型肝炎病例佳报告模式提供科学理论论据. [方法]以<全国2006年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为标准,通过抽查医疗机构登记的乙型肝炎病例个案及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结果判定,并核对病例报告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识的知晓率. [结果]诊断符合率为32.93%,漏报率为64.27%,确诊病例急慢性判定准确率100%,误报率为66.67%,重报率为26.63%,临床医生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识知晓率为27.78%. [结论]海口市医疗机构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报告存在诊断符合率低,漏报率、误报率和重复报告率高的问题,报告质量亟待提高.

    作者:朱庆;林志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大型活动的不同食品卫生监督模式比较研究

    [目的]为全面了解不同类型食品卫生监督模式对餐饮食品卫生的保障效果,并为今后科学、高效地开展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抽样调查和检测的方法,对实施事前、巡回和全程监督的餐饮单位的现场卫生、个人卫生、餐具、容器、刀具、砧板和熟肉制品卫生等进行调查检测. [结果]现场卫生、个人卫生、厨师手掌、餐具、容器、刀具、砧板和熟肉制品的抽检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全程、巡回和事前监督,操作过程中凉菜同厨师手掌、刀具、砧板抽检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全程与事前、巡回监督的个人卫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P<0.01;χ2=8.73,P<0.01);全程与事前、巡回监督的厨师手掌卫生抽检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P<0.01;χ2=7.99,P<0.01);全程与事前、巡回监督的刀具、砧板抽检总合格率差异明显,全程与事前监督的容器使用时的抽检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P<0.05);全程与事前、巡回监督的熟肉制品抽检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P<0.01;χ2:6.37,P<0.05). [结论]食品卫生监督保障效果全程监督好于巡回监督,退回监督好于事前监督.

    作者:谢国祥;李明华;杜雪飞;郭宝福;卢政;黄桂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现状,翻定防治对策,加强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327例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327例真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70.03%,宾菌种类白色念珠菌占首位,为73.09%,其次是光滑念殊菌12.23%高龄、住院时间、放疗、化疗、激素的应用、抗生素的滥用、侵入性操作、抗真菌的不规范治疗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英;陆一平;陈艳华;朱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启示

    2007年4月27日18时,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总后某直属医院收治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电话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后诊断为一例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该病例的病情发展和调查处置经过对做好军队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作者:张辉;王勇;温亮;李锋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5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6例(45.6%),因食狗肉及鱼虾过敏11例(19.3%),药物过敏13例(22.8%),疫苗接种后3例(53%),无明显诱因占4例(7.0%).(2)临床表现:单纯性:24例(42.2.%),关节型11饲(19.3%),腹型8例(14%),肾型10例(17.5%),混合型4例(7.0%). (3)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者的病程及预后,痊愈53侧,治愈率93.0%,4例未愈自动出院(7%),其中单纯型、关节型、腹型治愈49例治愈率98%,4例血C3减低者中1例在1年后出现典型的SLE表现.[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诱因感染占第1位,其表现较多的是肾外症状,并发紫癜性肾炎者预后不佳,紫癜肾伴血C3减低者,应及早做肾活检.

    作者:李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