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挺;汪玲;朱斌良;张长宁;吴洁;朱秀萍
目的:观察脐带静脉管在兔眼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i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中抗瘢痕化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30只家兔双眼行NPTS,按照自身对照原则,术中一眼于深层巩膜切除处放置经醛化脐带静脉管组成实验组,另一眼不植入为对照组.术后观察眼压、滤过泡和眼局部反应,并做组织学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术后1~5wk滤过泡存留例数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及6wk以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前眼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8wk实验组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2wk眼压低于术前(P<0.05),术后1~8wk实验组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2wk减压房被纤维组织充填,滤过道关闭,实验组术后28wk房水减压房内仍可见脐带静脉管,与周围瘢痕组织不发生紧密粘连,滤过道仍存在.术后1~28wk UBM检查脐带静脉管未降解,减压房仍然存在.术后:前房出血2眼(两组各1例),高眼压1眼(对照组),其余两组在观察期内均无明显炎症反应,植入物未见裸露及被排出现象.结论:醛化脐带静脉管可在家兔非穿透性小粱手术中防止滤过道粘连,维持巩膜间腔的存在,有效地降低眼压,无免疫排斥反应.
作者:潘璐;高殿文;石磊;聂庆珠;宋光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TecnisZ9000对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4例36眼,其中18眼为Tecnis Z9000组,18眼为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组.检查术后3mo佳矫正远视力,不同亮度环境及有、无散瞳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结果:手术后3mo佳矫正远视力Tecnis Z9000组为0.89±0.17,球面人工晶状体组为0.76±0.1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瞳孔下,两组晶状体在不同空间频率(1.5,3,6,12,18c/d)、不同照明条件下CS无显著差别.散瞳后Tecnis组亮环境(亮度为85cd/m2)下的12,18c/d CS及暗环境(亮度为3cd/m2)下1.5,3c/d CS均分别与同条件下的球面人工晶状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白内障术后早期,Tecnis Z9000可提高佳矫正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改善术眼视功能.
作者:陈迎迎;谭少健;凌宇;梁皓;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氧化应激与多种代谢异常、细胞因子活化以及细胞凋亡等关系密切并相互作用,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抗氧化剂阻滞DR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但临床试验结果却不确定.目前有大量关于氧化应激与DR的研究,并且也有众多学者致力于抗氧化剂在DR治疗作用方面的研究,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凌静;栾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致盲的重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视网膜的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黄斑水肿,终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高血糖是公认的DR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DR还与多元醇代谢、糖基化终产物、甘油二酯-蛋白激酶C系统、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等有关,但至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目前DR的发病机制做一系统性的综述,为DR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卢百阳;武志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调节下正视眼像差的变化及其变化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客观型光线描计波前检测仪检测不同调节状态下25例46眼全眼及眼内的波前像差,以调制传递函数比较视网膜成像质量优劣.结果:在调节幅度较大情况下,正视眼全眼及眼内的全部和高阶波前像差RMS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低幅调节比较,变化量差异有统汁学意义;Zernike像差值中第7,8,12,13项在调节变化时也发生变化;超过70%眼视网膜成像质量随之下降.结论:调节可以引起正视眼全眼和眼内像差的变化.调节幅度较大时,像差出现的显著变化可以造成视网膜成像质量的下降.
作者:牛蔚然;王嘉因;柏林;朱萍;王青英;柯碧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观察低温冲洗液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l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眼部疼痛的影响.方法:接受PRK的近视患者26例(52眼),近视度数-3.00~7.00D.双眼随机分为低温冲洗液组和对照组.低温组在激光切削前后使用水温0℃左右的乳酸林格氏液冲洗角膜.对照组使用室温下保存的乳酸林格氏液.记录术后第1,3d的患者主诉疼痛程度.统计学处理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结果:无论是第1d还是第3d,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后疼痛程度无差异.无论是使用低温水还是常温水,第1d与第3d的手术疼痛无显著差异.结论:降低局部角膜温度对于PRK术后疼痛并无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樊郑军;贾泽昊;高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45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先行激素点眼及用含950mL/L酒精的小棉片贴敷后手术切除.术中加用丝裂霉素C并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有睑球粘连患者加用羊膜覆盖.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mo,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应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与治疗.
作者:刘奎香;赵桂秋;孔庆兰;林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环境对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新生小鼠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并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纯化和未纯化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接触和分层共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在不同培养模式中的表现.结果:混合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较纯化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生存时间长,突触联系多.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时,神经细胞的存活时间进一步延长,突触联系增多,但是神经细胞在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层和接触共培养的两种模式中,显示出了不同的细胞形态.结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不但对神经节细胞具有滋养作用,细胞间的立体结构关系可能还影响着细胞的成熟分化.
作者:郑玉萍;冯朝晖;张璐琰;佘华宁;王肖华;熊全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PVR大鼠和外伤后应用人工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中大鼠视网膜组织MMP-1、MMP-3及TIMP-1在不同病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伤性PVR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在不同时间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MMP-1、MMP-3及TIMP-1的表达进行定性、定位、半定量检测.结果:1)MMP-1、MMP-3、TIMP-1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组织的视锥视杆层、视网膜外网状层、视网膜内网状层、神经纤维层.2)各个亚组在正常对照组、外伤后应用 GM6001组MMP-1、MMP-3微弱表达.3)MMP-3在外伤性PVR组1,3,7d显著表达.MMP-1在外伤性PVR组3,7,14d显著表达(P<0.05).TIMP-1在外伤性PVR组与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各个亚组均有明显表达(P<0.01).MMP-3/TIMP-1的比率在外伤性PVR组1,3,7d增高(P<0.05).MMP-1/TIMP-1的比率在外伤性PVR组3,7,14d增高(P<0.05).结论:MMP-1、MMP-3与PVR形成的病理过程有关,TIMP-1与二者特异性结合抑制其活性:GM6001通过调节MMP-1/TIMP-1和MMP-3/TIMP-1达到平衡,能抑制PVR的发生和发展,干预PVR的发展进程.
作者:洪玉;徐国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报道1例艾滋病患者特殊的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PORN),同时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及静脉阻塞.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视神经亦受累,合并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与带状疱疹性视网膜病变的初表现一样.积极的治疗包括玻璃体腔和特异性系统抗带状疱疹病毒治疗,以及强化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视网膜坏死静止,对侧眼未受累,而患眼的视力极差.结论:首次报道了1例并发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的特殊PORN,积极的局部联合系统治疗使得局部病情控制,并预防了对侧眼发病.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结膜松弛症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等症状的疾病.结膜松弛症多发生于老年人,常主诉眼部干涩、异物感、泪溢.诊断结膜松弛症的关键是裂隙灯检查见松弛的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眦部、外眦部之间.结膜松弛症根据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分为四级.结膜松弛症的球结膜组织发生以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溶解为主要的组织病理改变,泪液中出现蛋白质及酶的异常表达,泪液排泄出现障碍.结膜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MMP-3过度表达,使得MMPs与TIMPs之间失去平衡,可能使胶原纤维溶解,弹力纤维变性,导致球结膜基质和Tenon's的过度降解,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的病理循环,而发生结膜松弛症.结膜松弛症眼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以给予泪液制剂、润滑剂和皮质类固醇或抗组胺等药物.上述方法无效,选择手术治疗:(1)结膜新月形切除术;(2)结膜缝线固定术;(3)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4)角膜缘结膜梯形切除术;(5)双极电凝治疗术;(6)下睑缘高张力减弱术.上述手术方法对治疗结膜松弛症都有效,但各有缺点,且有不同适应证.
作者:张兴儒;李青松;项敏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12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植入预置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定期随访远视力、角膜曲率等指标,同时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d及1wk患者远视力≥0.5者96眼(80%);≥1.0者60眼(50%).术后角膜散光情况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人工晶状体无1例破损,无眩光、光晕以及视物模糊感.结论: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手术引起角膜散光小,患者远视力理想,无眩光、光晕等不适.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晶状体.
作者:张仲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0 引言目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仍然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一种主要方式,术中制作一个完全地、厚薄均匀的角膜瓣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保证,微型(机械)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术中带来相关的瓣并发症还不能完全避免.其中LASIK术中不完全角膜瓣处理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做了3例(3眼)术中直接改作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对其中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群;白燕慧;张金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0 引言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视网膜对光敏感,常作为眼底疾病方面研究的实验动物.
作者:刘凯;包翠芬;刘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利用VEGF的变化映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建立缺氧小鼠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视网膜VEGF在不同时间点的mRNA值,通过函数绘制VEGF与新生血管的拟合曲线,并求得VEGF映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函数方程.结果:通过实验和数学推算,我们获得VEGF映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线性方程.结论:利用VEGF的mRNA表达,可以建立方程映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斌;李艳会;徐玲娟;华开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天然冰片及合成冰片对兔眼刺激性及长期毒性作用.方法:Draize眼刺激性实验.长期毒性实验:32只白色家兔随机分为8组,6个实验组双眼分别滴1,0.5,0.25g/L天然或合成冰片滴眼液,4次/d,连续4wk.空白对照组不用药,溶酶对照组仅用赋形剂.末次点眼后取血做血常规及血生化,计算脏体比系数,取眼球各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滴眼液对眼局部无刺激性,与对照组相比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肝睥肾的脏器系数无差异.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眼球无显著病理改变.结论:兔眼对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有较好的耐受性,长期应用无眼局部病理变化及肝肾功能损伤.冰片有望做为渗透促进剂广泛用于滴眼液配方.
作者:杨洪滨;寻延滨;张小宇;李志坚;崔欧;张立琼;崔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海藻糖(trehalose,TRH)是一种具有独特抗脱水、抗冷冻、抗高渗保护作用的非特异性生物保护剂,可在严酷环境下保护生物体的组织和大分子的功能和活性,在眼液制剂、干眼症治疗、角膜保存等方面有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就TRH的生物特性及在眼科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高洪瑞;蒋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角膜溃疡和角膜溃疡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7-04在我院行PKP术并有完整记录的患者159例(167眼).统计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植片透明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角膜溃疡穿孔患者56例(59眼)行PKP术后1 mo视力增加37眼,减退12眼,不变8眼,不配合2眼;术后植片透明42眼、免疫排斥反应6眼、继发青光眼5眼、溃疡复发3眼、并发白内障3眼.结论:角膜溃疡穿孔患者PKP术后视力提高、植片透明度优于角膜溃疡患者PKP术后.
作者:黎铧;胡竹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 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照组烧伤后28d内眼表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角膜碱烧伤后7d开始出现角膜上皮的大片脱落,14d角膜上皮大片脱落或溃疡发生率达72%,持续至28d,而移植组在28d时发生率仅为25%,大多获得完整的角膜上皮;烧伤后早期移植组角膜基质深层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而中期移植组角膜基质层较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28d内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不大于自体移植.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均可尽快恢复眼表完整性,且烧伤后早期移植效果明显优于中期移植.
作者:皮裕琍;陆江阳;唐维强;董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XL-射频皮肤治疗仪(解放军总医院理疗科研制)消融技术祛除睑缘肿物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治疗41例(42眼)睑缘肿物,其中睑缘痣10例,平视影响视野2例;睑缘疣14例,影响视野2例;睑缘乳头瘤12例;睑缘皮脂腺囊肿2例;脂溢性角化2例;血管瘤1例.采用分层、点状等治疗方法祛除.术后随访1~2mo,未祛除干净的残留物再次射频消融祛除,随访观察6~16mo.结果:39例(40眼)1次治愈,2例(2眼)1次治疗后残留少部分,2次治疗痊愈.术后愈合好,无复发,无色素沉着,未见瘢痕,无睫毛脱失,无睑缘变形.XL-射频皮肤治疗仪消融祛除睑缘肿物具有精准性高、不出血、不损伤睫毛、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治疗后反应轻等特点.结论:XL-射频皮肤治疗仪消融祛除睑缘肿物是一项精准度易于控制、疗效显著的治疗技术,值得临床推荐的新疗法.
作者:王兴林;何庆华;蒋天裕;索伟;肖红雨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