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内压关系的探讨

贾平;王志斌;方华;孙斌

关键词:近视眼, 眼压, 中央角膜厚度
摘要: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收集2008- 01/2009- 01在本院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394例788眼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资料,按中央角膜厚度分为3组.日本NIDEK NT-2000自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NCT), 博士伦准分子激光Orbscan-Ⅱ地形图眼前节诊断系统测量角膜厚度.将所得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的关系.结果: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与其眼压成正相关,随着角膜厚度的增加,NCT测量的眼压值升高,不同组间其差值有显著性(P<0.05).结论:近视眼患者, 中央角膜厚度薄,可能低估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厚,可能高估眼压.对于角膜厚,眼压偏高的近视眼患者,应结合C/D及视野综合考虑决定是否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重建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在新西兰兔角膜内皮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验证体外重建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在角膜内皮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细胞(HCE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的TE-HCE,经CM-DiI标记后对撕除内皮层和后弹力层(DM)的新西兰兔进行了兔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移植眼角膜的透明度.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荧光标记.用茜素红染色和冰冻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种子细胞的形态、细胞连接的形成情况、细胞单层的完整性及其与DM结合的紧密程度.用透射电镜方法鉴定种子细胞、DM和角膜的超微结构.结果:TE-HCE可使新西兰兔角膜保持透明39d以上.角膜内皮层移植区的细胞均带有CM-DiI荧光标记.绝大多数种子细胞为六角形,细胞间连接紧密,重建出了完整的角膜内皮层,且内皮层与DM结合紧密.种子细胞重建出了连续的角膜内皮层,种子细胞、DM和角膜的形态结构与正常对照眼的几乎相同.结论:移植后的TE-HCE在种子细胞形态、连续单层状态、细胞连接形成及超微结构上均与对照兔眼的角膜内皮类似,使移植新西兰兔角膜长期保持透明.

    作者:樊廷俊;赵君;王晶;丛日山;杨秀霞;史伟云;王宜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活血利水法对外伤性PVR兔眼玻璃体FN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法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纤维连接蛋白信使核糖核酸(FNmRNA)的影响.方法:用兔眼后节穿通伤加注入血浆法制备PVR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组、模型组、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PVR中的玻璃体腔增殖膜FNmRNA进行检测.结果:活血利水组增殖膜中FNmRNA的阳性表达低于模型组、活血化瘀组和利水明目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够降低PVR增殖膜中FNmRNA的阳性表达,抑制PVR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吉;彭清华;邢雁飞;付美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明工程中应用超声乳化和手法小切口开展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82例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组)168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组11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Phaco组视力≥0.3者79.2%,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4.3%,角膜水肿发生率22.2%,核硬度≥Ⅳ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3.7%,角膜水肿68.6%;MSICS组视力≥0.3者78.1%,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3.8%,角膜水肿发生率19.0%,核硬度≥Ⅳ度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5.7%,角膜水肿发生率14.3%.结论:在技术和设备条件得到保障的时候,可以采用Phaco或MSICS两种小切口方法进行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对于核硬度≥Ⅳ的白内障,MSICS手术安全性高于Phaco手术.

    作者:吴松一;徐国兴;吕凡;杨林静;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主要致盲眼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对DR发病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认为高血糖、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氧化应激、炎症/免疫系统活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表达或活性改变等导致DR的发生发展.下面就生长因子及其相关因素与DR的关系作系统阐述.

    作者:胡利;李东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水平斜视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水平斜视度数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2008年间伴水平斜视脑瘫患儿41例,其中行康复治疗的20例,未行治疗的21例.于治疗前后检查患儿的斜视度数,回顾性分析两者之间水平斜视度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水平斜视.

    作者:郭萌;陈剑;钟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虹膜膈人工晶状体用于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虹膜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外伤白内障合并无虹膜或虹膜大部分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植入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治疗9例9眼无虹膜或大部分无虹膜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观察视力及各种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植入成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指数/眼前~0.6),8例畏光症状全部消除,1例明显减轻. 1例人工晶状体襻折断,3例发生睫状体少量出血,3例角膜水肿,5例葡萄膜炎,4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大泡性角膜炎.结论: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对无虹膜或大部分虹膜缺损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春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0引言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1922年首先由Stevens和Johnson总结报告的一种眼皮肤粘膜综合征.该病可发生在某些感染后或口服某些药物后,发病急,病情重,有一定死亡率,皮肤损害遗留瘢痕,眼部表现比较严重,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曾于2008-12接诊1例伴有严重眼部并发症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洪瑾;杨建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研究大学生群体优势眼与左/右利手间的关系

    目的:评估大学生群体优势眼和左/右利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对象为179名大学生志愿者,平均年龄为19.4±1.6岁,其中女110 名(61.5%),男69 名(38.5%).优势眼由Gündoan和McManus两种方法测得,左或右利手则由Edinburgh Handedness Inventory Oldfield和McManus法确定,t检验评估实验的可信度.结果:Gündoan法测得受试者中110人(61.5%)为右眼优势,69人(38.5%)为左眼优势,无性别差异.McManus法重测相同受试者,则右/左眼优势分别为128人(71.5%)和51人(28.5%).两法测得的结果相关,一致度κ=0.256(P<0.01).女性受试者中,Gündoan法测得右/左眼优势分别为62人(56.4%)和48 人(43.6%),McManus法测得的结果为右/左眼优势分别为74人(67.3%)和36人(32.7%).Fisher检验两法测得的结果相关(P<0.05),一致度κ=0.239 (P<0.01).男性受试者中,Gündogan法测得右/左眼优势为48 人(69.6%)和21人(30.3%),McManus法检测为54人(78.3%)和15人(21.7%).Fisher检验两法测得结果相关(P>0.05),一致度κ=0.239(P<0.01).Oldfield和McManus法分别测得右利手比例为91.6%(n=164)和91.1% (n=163),两者间有较高的一致度κ=0.753(P<0.01).McManus法检测出的优势眼和左或右利手间的统计学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Fisher检测P<0.017;一致度评分phi=0.193(P<0.05).结论:大学生以右利手为主,McManus法检测发现右利手似乎与有眼优势更为相关.左或右利手和优势眼似乎是研究大脑功能不对称性和大脑偏侧型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手术方法对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眼表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对初发翼状胬肉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将39眼随机分为3组(A,B,C).A组(13眼)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13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术,C组(13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0.2g/L MMC.对所有眼术前、术后7d;1,3mo进行Schirmer's tes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3组患者Schirmer's test和BU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经过短期随访,3种不同手术方式对初发翼状胬肉患者的眼表无明显影响.

    作者:任亚琳;王冲;黄玉敏;林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远视眼角膜厚度的测量及准分子手术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应用角膜测厚仪测量和分析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探讨LASIK治疗远视眼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02例204眼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并与激光切削深度做对比.结果:在204眼远视眼中,中央角膜厚度449~640(平均547.3±33.4)μm.右眼中央角膜厚度458~639(平均547.1±33.2)μm;左眼中央角膜厚度449~640(平均547.6±33.8)μm,左右眼中央角膜厚度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493~640(552.3±29.9)μm,女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449~625(平均543.3±35.7)μm,男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略大于女性,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04眼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449~640(平均547.3±33.4)μm,与近视眼和正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相近似.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左右眼间无明显差异.本文统计男性中央角膜厚度略大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远视眼角膜进行LASIK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李颖;翟长斌;周跃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参数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视神经疾病,它能引起视神经结构改变,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有重要意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是一种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高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检测技术,为早期诊断青光眼,监测视神经损害及指导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主要阐述该技术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韩瑞娟;具尔提·哈第尔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532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32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我科近3a来门诊及住院的4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20眼,对照组20例21眼.治疗组应用532激光治疗,口服复方芦丁、卵磷脂络合碘.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芦丁、卵磷脂络合碘.结果:治疗组激光治疗1mo后有6眼治愈,2mo后共有16眼治愈,3mo后共有20眼治愈;对照组1mo后有1眼治愈,2mo后共有4眼治愈,3mo后共有17眼治愈,6mo后共有21眼治愈.两组相比,在1mo和2mo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3mo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进行532激光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钊臣;李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马来西亚视网膜母细胞瘤 6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马来西亚两所三级医院收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和分布情况.方法:对10a来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医院和吉隆坡医院被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种族、临床特征、眼眶和脑CT扫描所见、腰椎穿刺和骨髓抽吸结果,两家医院资料采集的形式相同.结果:共有64例患者被两家医院收治,男女性别几乎无差异,就诊年龄3~84(平均24.2)月龄,其中53例(82.8%)年龄<36月龄,单眼发病39例(60.9%),常见的表现依次为白瞳症 (46例,71.8%)和眼球突出 (21例,32.8%).对患病儿童同胞的常规筛查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本组病例发生颅内扩散8例(12.5%),骨髓转移6例(9.3%).结论:白瞳症是马来西亚视网膜母细胞瘤常见的表现形式,病变局限于眼内者40例(62.5%),眼外者(眶内,颅内和远处转移)24例(37.5%).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 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2例3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后浅前房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并与对照组22例24眼按常规方法行AGV植入术者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32(9.4%),对照组为8/24(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987,P=0.026),术后早期低眼压:观察组为10/32(31.3%),对照组为14/24(58.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108,P=0.043),引流管阻塞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1mo时眼压≤2.8kPa者:对照组15/24(62.5%),观察组28/32(87.5%).随访6mo,观察组总成功率17/32 (53.1%),对照组总成功率13/24(5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瑞夫;李霞;高晓唯;董晓云;杨洲权;闫希冬;罗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术后4wk平均眼压15.50±4.90mmHg.与术前30.60±6.80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P<0.05)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不但视力恢复好,而且青光眼术后并发症减轻,有利于眼压控制.

    作者:曹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因复杂眼外伤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方法: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根据晶状体囊膜保留程度选择不同眼内灌注、不同方法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对35例35眼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5(平均8)mo.结果:35例均完成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提高.裸眼视力≥0.3者22眼(62.8%),0.1~0.2者10眼(28.6%),≤0.1者3眼(8.6%).主要并发症有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玻璃体积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人工晶状体偏斜、角膜水肿等.结论:巩膜隧道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能改善和提高患眼视力.术中采用稳定的眼内灌注、巩膜隧道切口、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程;彭燕一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泪糖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一种全球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理想控制血糖有助于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的危险,人们想到了通过泪糖浓度这一无创指标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的可能性,我们综合近年的相关研究进展,从泪液的特性及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改变、不同收集方法对泪糖浓度的影响及检测泪糖浓度的产品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泪糖浓度作为糖尿病病情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作者:汤佳莹;栾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皱折的处理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皱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折处上皮, BSS液瓣下冲洗,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经治疗的19例患者角膜瓣复位良好,视力较LASIK术后无下降.结论: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并获得良好的视觉结果.

    作者:李爽乐;陈娟;李桃;张宏艳;卢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人工心包补片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心包补片改良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人工心包补片,采用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法,对18例36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1a.结果:患者术后眼轴无进行性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近视屈光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矫正视力术后除1例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采用人工心包补片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术并发症少,可稳定眼轴,稳定和改善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材料.

    作者:周小平;邝国平;娄小波;武正清;彭正武;李建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MSICS)后1d角膜滞后性(corneal hysteretic, CH)、角膜阻力因数(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 CRF)、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 compensated IOP,IOPcc)、Goldmann相关眼压(goldmann correlated IOP, IOPg)的变化规律,并探讨MSICS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Reichert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 ORA)测量50例5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眼MSICS术前及术后1d的CH,CRF,IOPg,IOPcc.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测量值的变化规律以及CH变化量与眼压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d的CH,CRF较术前下降(P<0.01;P<0.01),IOPcc,IOPg较术前升高(P<0.01;P=0.001),CH降低量与眼压增加量呈正相关性(IOPg,r=0.492,P<0.01;IOPcc,r=0.688,P<0.01).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明显改变,术后角膜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眼压的升高可能是导致改变的主要原因.

    作者:尹倩;尹成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