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佳;王剑锋;秦梅;岳晓丽;周琦;李娟
0引言视网膜裂孔的封闭是治疗与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关键.固体绿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具有操作简便、疗效高的优点.我科2010-01/2011-10在临床中应用固体绿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108例115眼,其中106眼获成功,9眼失败,成功率92.2%,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现记录如下.
作者:任可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0例正常结膜组织中Survivin,Fas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7.5%)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表达阳性率(10.0%),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Fas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75.0%)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表达阳性率(15.0%),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Survivin和Fas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的正相关 (P<0.01),表达强度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Survivin可能与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生密切相关;Survivin与Fas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密切,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金玲;许向前;杨清秀;张宏;曹端荣;李柏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65例70眼,局部麻醉下行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术后给予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术后连续3d冲洗泪道(1次/d),之后每周冲洗泪道1次,共4次,以后每月冲洗泪道1次,共5次.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植入球头硅胶管,平均观察16mo.治愈64眼(91.43%),好转6眼(8.57%),总有效率100%.结论: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省时,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妍;李春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MSICS)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本文旨在比较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使用PubMed搜索引擎,我们收集了传统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文献,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出版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传统ECCE以及MSICS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MSICS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并且具有手术快速、费用低廉以及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虽然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MSICS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作者:郭大东;毕宏生;曲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0引言我们于2003-10/2011-11采用改良泪小管吻合法治疗泪小管断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有无显微手术设备均可使用,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敏;周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of κB,NF-κ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RB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MP-9和NF-κB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7例RB患者石蜡包埋标本进行MMP-9和NF-κB表达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7例RB中MMP-9阳性表达率为46.8%,与RB的分化程度(P<0.05)及有无视神经浸润(P<0.05)相关.(2)NF-κB在RB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8%,与RB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有无视神经浸润无相关性(P>0.05).(3)RB中NF-κB的表达与 MMP-9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RB组织中MMP-9高表达.NF-κB在RB中被激活.RB中NF-κB表达与MMP-9表达相关,NF-κB激活后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促进RB的浸润、转移.二者表达的检测可以作为反映RB浸润、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筛选转移高危病例.
作者:郁佳;王剑锋;秦梅;岳晓丽;周琦;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中透明质酸酶对筋膜下麻醉的疗效.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在Nikookari眼科医院进行了长达5mo.行超声乳化术的候选患者中接受筋膜下麻醉的42眼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分别应用20g/L的利多卡因溶液2mL+150U/mL透明质酸酶(LH),和单纯20g/L的利多卡因溶液2mL(L).筋膜下注射15min后活动受抑制.患者和医生都非常满意,对于术后疼痛的抑制(视觉模拟评分,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也同样满意.统计学分析采用列联表(包括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和参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活动抑制(33.3% vs 4.8%,P=0.04)、患者满意度(85.7% vs 57.1%,P=0.04)和医生满意度(87.5% vs 52.4%,P=0.02),LH组明显高于L组.VAS在相同组内明显较低(1.90±1.45 vs 3.00±1.55,P=0.04).结论:利多卡因溶液+透明质酸酶的筋膜下麻醉明显使得眼部活动受限,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并减轻了术后疼痛.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眼压升高)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03/2011-07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眼压升高)再次行小梁切除术的连续随访患者13例25眼.青光眼术后再次眼压异常升高,均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我们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于仅存中心视岛及管状视野患眼,手术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筋膜浸润麻醉下实施.主要检查指标: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角膜水肿情况、滤过泡特征、前房深浅及其它并发症.结果:随访3mo~5a,非接触眼压测定术前眼压28~52mmHg,术后眼压11.7~18mmHg,术后3mo,眼压为14.5mmHg,眼压以≤21mmHg为成功标准.术后3mo,视力提高3眼(12%),视力不变17眼(68%),视力下降5眼(20%);术后21眼角膜均变清亮;功能性滤过泡22眼(80%),有3眼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眼压再次高于21mmHg,二次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术后有15眼(60%)出现前房轴深在1.5~2CT间,均自行恢复;术中、术后有10眼(40%)出现不同程度的前房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已吸收;术后有5例5眼(20%)出现房水闪辉,经散瞳及典必殊滴眼液进行眼局部频点后房水闪辉完全消失,未发生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目前仍是可挽救有视力眼的青光眼经典、有效的方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原经典手术方式的进一步发展;青光眼术后眼压再次异常升高均属于难治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再次治疗,证实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满意,是弥补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眼压失控(升高)后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且可以一眼多次手术;有效地保护仅存的视力,维持了一定的视功能;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不适合非透性小梁手术.
作者:乔磊;蒋平;郭宁;李鹏;田艳明;闫希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下转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07/2011-11期间我科收治的6例双下转肌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眼位、眼球运动、代偿头位和牵拉试验等.采用减弱患眼上直肌、下斜肌转位联合或分次行水平肌手术的治疗原则.综合分析其病例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患眼上斜视,上斜度≥25△,可同时伴有内斜或外斜,患眼外下转和内下转均明显受限,常以健眼为注视眼,以患眼注视时可表现为健眼假性上睑下垂.经6~24mo随访,6例患者,1次术后眼位矫正5例,1例经第2次行水平肌手术获得外观显著改善.结论:眼球运动检查是诊断双下转肌麻痹直观而有效的方法,斜视度和牵拉试验结果是手术设计的重要依据;手术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外观上的改善;合并水平斜视者手术可同期或分期进行;手术原则是减弱患眼上直肌、下斜肌转位联合或分次行水平肌手术.
作者:陈金卯;赖丽平;陶崇飞;刘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1,HPA-1)抑制剂应用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体外培养人RPE细胞,选择第5代细胞用于实验.倒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硫代磷酸甘露醇戊糖(phosphomannopentaose sulfate,PI-88)对人RPE细胞体外生长的干预效果,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1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RPE细胞A570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RPE细胞角蛋白和HPA-1表达.结果:体外增生的RPE细胞胞浆和细胞核HPA-1呈强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内表达为主,PI-88干预后细胞浆表达减弱.PI-88对体外RPE细胞的增生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抑制关系,药物干预72h细胞A570值随质量浓度不同表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同一质量浓度,药物质量浓度达到100mg/L及以上时,48~72h才表现A570值减小的趋势.结论:HPA-1抑制剂可抑制体外培养RPE细胞的增生,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作者:唐维强;张岩;李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对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曲率的影响.方法:检测143例286眼配戴SCL患者的CCT、角膜地形图.154例308眼正常人为正常对照.比较连续配戴角膜接触镜不同年限患者和正常人的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的差异.结果:配戴SCL较短者(≤2a)的CCT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戴镜时间超过2a的Ⅱ组和Ⅲ组与对照组及配戴SCL≤2a的Ⅰ组CCT相比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配戴SCL对角膜曲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短期配戴SCL后角膜厚度尚无明显的变化,但随着戴镜时间的延长,角膜厚度逐渐变薄.而不论长期或者较短时间配戴SCL角膜曲率并无显著变化,但随着戴镜时间的延长角膜的不规则性有增加的趋势.
作者:茶雪平;张波涌;章锦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疗效.方法:对45例5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43眼(83%)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0.1者7眼(13%),0.1~0.4者33眼(63%),>0.4者12眼(23%);9眼(17%)术后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同时矫正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保文;贾天华;张黎;朴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眼科住院患者中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掌握眼病患者全身危重疾病的特点,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对2007-06/2010-12在西安北方医院眼科住院的2 016例眼病患者中发生全身系统性危重病变(包括急性新发病变和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史者1 644例(81.55%).住院期间发生全身危重病变者36例(1.79%),包括循环系统疾病24例(高血压急性发病致高血压危象19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急性低血压2例)、神经系统疾病4例(脑出血2例、急性脑梗塞2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例)、泌尿系统疾病2例(尿路结石致急腹症2例)以及重症药物过敏3例.所有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全身病情好转,眼病病情稳定.结论:眼科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既往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史者比例高,易发生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的全身危重疾病.只有高度重视对系统性危重疾病全面评估,早期诊断,妥善治疗,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眼病治疗.
作者:惠玲;张自峰;师晓莉;王雨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0引言球后视神经炎是球后视神经受到脱髓鞘改变,被压迫、肿瘤浸润、炎症、外伤及缺血是可能病因,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视觉减退、视野缺损、视盘苍白、相对性瞳孔传入阻滞(RAPD)或称Marcus-Gunn征等.我们报道1例眼眶骨折术后对侧眼发生球后视神经炎的罕见例子以及回顾相关文献.
作者:黄庆;何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力、表观调节力及视觉症状等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43例49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其中21例25眼植入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Tetraflex组),22例24眼植入Acrysof SA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3,6,24mo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等效球镜度、表观调节力、脱镜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和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和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用负镜片法测得的表观调节力:术后3mo,Tetraflex组为3.56±1.20D,SA60AT组为-0.25±0.20D;术后6mo,Tetraflex组为3.08±1.30D,SA60AT组为-0.20±0.18D;术后24mo,Tetraflex组为2.85±1.22D,SA60AT组为-0.15±0.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离阅读时戴老视镜情况和对疗效的满意度情况,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组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满足了患者视远、视近的要求,并可提供较好的表观调节力,虽远期有下降趋势,但逐渐平稳.
作者:黄玉娟;罗书科;凌萍;陆强;陈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0引言前房炎症反应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由于前房反应引起的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等并发症均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作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眼科手术中[1].本研究观察TA前房注射抑制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探讨TA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向保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眼部假性剥脱综合征(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e,PXF)与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sensory-neural hearing loss,SNHL)之间的关系.方法:该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03/12在伊朗乌尔米耶,伊玛何梅尼医疗中心普通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常规眼科检查后,确诊为PXF的患者建议去耳鼻喉科,被选病例(纳入排除标准评估后)被推荐到听力检测科.分别在1,2,3 kHz对每只耳进行了纯音听阈级检测(Pure tone hearing threshold level,HTL),并将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ISO 7029)在1,2,3 kHz平均年龄相关性听力丧失(age associated hearing loss,AAHL)进行比较.结果:在1,2,3kHz,50例患者中21例(42.0%)HTL高于ISO 7029平均AAHL,包括男性组9例14耳,女性组12例21耳.大约12.0%的患者同时伴有青光眼,不过,PXF患者和同时伴有青光眼的患者在SNHL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别.同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相比,眼部PXF的患者SNHL更普遍(P<0.05).结论:大部分眼部PXF患者有SNHL,与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相比,可能是由于其内耳的PXF纤维造成.这些发现表明PXF可能是一个系统性疾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杰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Skp2,p27和PTEN的表达.方法:收集1995年到2011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NHL(n=30) 标本中Skp2,p27和PTEN的表达,以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n=10)作为对照组.以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作为眼附属器B细胞NHL的的分类标准.结果:Skp2,p27和PTE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而与病例类型有关.眼附属器B细胞NHL Skp2表达率与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著增高.p27,PTEN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著降低.随眼附属器B细胞NHL病理分级的提高,Skp2的表达显著增高,p27和PTEN的表达显著降低.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Skp2分别与p27,PTEN成负相关,p27和PTEN成正相关.结论:Skp2的表达升高,p27,PTEN蛋白的缺失以及可能与眼附属器B细胞NHL的发生有关;其中在MALT外边缘区DLBCL中,三种蛋白存在相关性.联合三种蛋白的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NHL的不同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静;赵桂秋;周扬;杨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LASIK术前屈光不正患者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屈光度和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屈光不正患者220例440眼,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患者的眼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电脑验光仪测量等效球镜度数和曲率,两两比较各测量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屈光不正患者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68,0.534,0.413,0.412;P<0.001).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与中央角膜厚度、曲率、眼压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78,0.068,-0.077;P=0.052,0.073,0.058).屈光不正患者曲率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04,-0.058;P=0.917,0.157).结论:屈光不正患者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呈正相关,随着角膜厚度的增加眼压升高.
作者:张燕;郑艳珍;董文丽;邱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绵阳市糖尿病(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和相关因素.方法:普查社区登记确诊的749例DM患者,通过询问和检查获得病史资料,采用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立DR诊断,并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脂联素.结果:DM患者749例中共确诊DR患者151例,DR的患病率为20.2%.非增殖型和增殖型DR分别为108例(71.5%)和43例(28.5%).空腹血糖在DM、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中分别为7.86±0.93mmol/L,8.24±2.17mmol/L,8.35±3.89mmol/L,三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脂联素在这三类居民中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6.24%±1.34%,7.12%±1.51%,7.94%±1.75%和8.48±2.89mg/L,6.74±2.11mg/L,4.57±1.82mg/L,三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在DM居民中DR患病率高,需密切监测DM患者的高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清脂联素,以控制DR患病.
作者:陈小虎;王晓莉;代艳;胡波;乔岗;李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