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淋球菌的RAPD基因分型研究

任燕华;张铁军;周晓明;张涛;王佳音;鲍依稀;张颖华;朱永寿;姜庆五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淋球菌, 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
摘要:目的探索RAPD指纹图谱测量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间的遗传距离,建立淋球菌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应用6组随机引物对待测淋球菌现场分离样本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图谱分析,相似性距阵构建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同一地区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DNA多态性,但有一定亲缘关系.TreeView[win32]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RAPD可用于鉴别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关联,是一种实用而敏感的分子技术,有助于了解菌株来源,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抗生素耐药性菌株的传播特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45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发病年龄、平均住院日、神经痛与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其临床类型、并发症、误诊情况、发病季节及后遗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对1999~2004年455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带状疱疹平均发病年龄51岁,平均住院13天,先出现神经痛者198例(43.52%),临床类型:普通型368例(80.88%),特殊型87例(19.12%),带状疱疹并发肿瘤9例(1.98%),并发皮肤细菌感染者34例(7.47%);带状疱疹发病早期误诊65例(14.29%);后遗神经痛发生56例(17.18%),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结论带状疱疹发病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易发生后遗神经痛.

    作者:王仁珍;王红;王郧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5个月.因腹泻5月,肛周、面部红斑3月,于2005年5月30日入本院治疗.患儿于2004年12月出生后即出现腹泻症状,呈淡黄色水样便,均7~8次/d.2005年2月肛周开始出现红斑,外用皮康霜等药物无好转,后面部、颈部及下肢相继出现相似红斑,伴轻度糜烂,院外多方求治,无明显好转.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小便均正常,睡眠稍差,易激惹.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时4 kg,母乳喂养至今,现体重8kg.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阎衡;周村建;张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C5b-9 C3免疫球蛋白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瘢痕组织中的沉积

    目的了解瘢痕疙瘩组织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SABC法检测24例瘢痕疙瘩和9例正常瘢痕中C5b-9的沉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4例瘢痕疙瘩和8例正常瘢痕中IgG、IgA、IgM、C3的沉积.结果瘢痕疙瘩组织IgA和C5b-9的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瘢痕组织.结论瘢痕疙瘩组织局部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该反应强于正常瘢痕愈合过程中的生理反应,故推测免疫因素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肃;郭卫东;吴延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氧透射辅助药物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本科2002年1月~2005年3月应用氧透射辅助其他药物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6例均为本科收治的寻常性银屑病(包括急性点滴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58岁,平均35岁;进行期24例,静止期12例)和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43岁;进行期27例,静止期13例).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病史.

    作者:侯冬梅;杜鹃;代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8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药治疗对照组38例,治疗前后检测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3例,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9例,有效率76.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5.616,P<0.01).两组治疗前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各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全血黏度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梁玉华;姜建阁;霍晶;管雪峰;吴文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淋球菌的RAPD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探索RAPD指纹图谱测量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间的遗传距离,建立淋球菌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应用6组随机引物对待测淋球菌现场分离样本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图谱分析,相似性距阵构建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同一地区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DNA多态性,但有一定亲缘关系.TreeView[win32]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RAPD可用于鉴别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关联,是一种实用而敏感的分子技术,有助于了解菌株来源,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抗生素耐药性菌株的传播特点.

    作者:任燕华;张铁军;周晓明;张涛;王佳音;鲍依稀;张颖华;朱永寿;姜庆五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激光射频疗法治疗痤疮

    痤疮是困扰青春期男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如激光、宽带光源及射频仪器已开始用于治疗痤疮,本文将就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周培媚;熊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聚肌胞皮损注射治疗顽固性扁平疣110例疗效分析

    1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3月~2005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57例患者纳入观察,部分病例中途退出治疗,实际观察110例,其中,男15例,女95例,年龄12~53岁(平均28.9岁);病程6月~10年;皮疹主要分布于面部(面部以外皮损不作为靶皮损);皮损数目1~20个,大小不等,无红肿、瘙痒等活跃迹象;曾经在院外采用多种治疗手段,至今疗效欠佳,有强烈的求医愿望者;近2周内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无妊娠及心脏病、高血压病史,无聚肌胞过敏史.

    作者:陈琦;霍峥;姜方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吉林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吉林市HIV/AIDS现状,寻找流行规律和特点,为今后制定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4~2004年共确认HIV感染者168例,诊断艾滋病病人64例,死亡43例.流行病学特征,呈明显的灶状分布,HIV感染者主要在30~49岁年龄段(占73.81%);传播途径以经单采血浆途径为主(占86.31%),未来将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结论吉林市HIV感染者目前以卖血浆而被感染为主;多数HIV感染者卖血浆时正处在生育阶段,造成母婴传播的几率极大,要密切跟踪监测,杜绝二代病例的发生.

    作者:王雪松;刘宝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天疱疮1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29例天疱疮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以期改善其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29例中男76例,女53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5~83岁,平均47.5岁,以41~50岁为多,占35.7%.寻常型占101例(78.3%).口腔或外阴黏膜损害的有79例(61.2%),尼氏征阳性者101例(78.3%).死亡率为3.1%.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对该病的确诊很重要.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仍为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结论强的松的首次剂量重症患者用80~100 mg/d,中度患者用50~60 mg/d,轻症患者用30~40 mg/d.必要时,应加用免疫抑制剂等其他药物治疗.

    作者:马月眉;马月耳;栗玉珍;杨士华;姚军英;马烈;于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黑头粉刺痣并发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1例

    报告1例黑头粉刺痣并发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本例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均符合黑头粉刺痣.但其近来出现的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是否与本病有必然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楚瑞琦;王咏梅;楚瑞珏;鲁楠;李玉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小剂量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方法阿维A 20 mg/d,顿服,连续服用8周,以用药后症状、体征的总积分下降指数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37例患者治疗8周后痊愈12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86.5%.三种皮损积分下降速度各不相同,脓疱积分下降快,29例患者(占78.4%)4周时积分降为0;鳞屑积分在8周时大部分降为0,共32例(占86.5%);而红斑积分下降慢,8周时仅有10例(占27.0%)降为0.结论采用小剂量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锰;王瑞;于建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碘化钾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碘化钾与伊曲康唑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对实验性孢子丝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孢子丝菌皮内和系统感染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碘化钾组、伊曲康唑组及碘化钾和伊曲康唑联合用药组,检测各组真菌培养阳性率、组织中孢子数目及炎症浸润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皮内感染皮损中孢子数目减少,系统感染组织器官真菌培养阳性率降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上述两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皮内感染三个用药组都可引起炎症细胞的浸润增加,联合用药组以巨噬细胞的增加尤为明显.结论碘化钾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小鼠孢子丝菌皮内感染和系统感染均优于两种药物单独应用.

    作者:吕雪莲;刘晓明;马洁浩;侯素春;王华;王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糖尿病性水疱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1998年查体时发现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服用消渴丸、降糖灵等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FPG)波动在10 mmol/L左右.200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端麻木、发凉、刺痛.2004年12月10日晚因感觉右手发凉,在家自行用周林频谱仪烘烤右手,直至皮肤发红,整个过程约20 min.次日发现右手掌出现5个水疱,不痛不痒,黄豆粒大小,壁薄透明,水疱周围无红晕.

    作者:洪岭;张胜兰;谢志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hTERT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hTERT基因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正常皮肤、1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PEH)、66例皮肤鳞癌原发灶及12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 mRNA,结果以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结果hTERT mRNA在正常皮肤、PEH及鳞癌中的阳性系数(PU)分别为0.84±0.58、3.06±1.09和10.01±0.60(P<0.01),鳞癌与前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U值分别为8.52±0.63和13.42±1.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已发生转移病例原发灶与转移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正常皮肤、PEH相比,鳞癌中hTERT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分化越低表达越强,提示端粒酶激活在鳞癌恶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李慧忠;刘坤平;刘翔;谢芝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冷冻与负压吸引相结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冷冻与负压吸引相结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新方法,解决特殊部位白瘢风白斑区表皮的祛除问题.方法受皮区采用冷冻发疱的方法,供皮区仍采用表皮细胞分离机方法.结果56例病人,共移植504片,其中全部成活410片,部分成活59片,失败35片,按病人皮损面积恢复情况计算,痊愈率为82.1%,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冷冻与负压吸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特殊部位白癜风效果优于供受皮区同时采用负压吸引取皮的方法.

    作者:李思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以带状疱疹首诊的艾滋病2例

    报告2例以带状疱疹首诊的艾滋病.例1男,35岁,右侧额、颞、头顶及枕部大面积红斑基础上绿豆至黄豆大小紧张水疱、血疱,右眼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口腔见多处较深在溃疡,颈、耳后、腋下可触及花生粒大小肿大淋巴结,右眼视物有漂浮感,视野及视力下降;例2男,38岁,右侧面颊、颈、肩部、上胸部大面积红斑基础上簇集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尼氏征(-);2例均为中青年患者,临床表现为与年龄不符的严重带状疱疹,但无明显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等症状,均有不洁性交史,经初筛血清HIV-1抗体阳性,并以WB法确诊.提示对50岁以下患有严重带状疱疹的病人,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排除AIDS.

    作者:陆原;陈达灿;何雯;翁翊;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来应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柴胡注射液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扁平疣128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8例扁平疣患者均为2002年1月~2004年11月来本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51例,女77例,年龄15~42岁,平均24.3岁,病程平均1.2年.皮损多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隆起性丘疹,表面较光滑,呈正常肤色或淡褐色.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前臂以及手背等处.

    作者:杨正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电离子联合白介素-2和咪奎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电离子联合白介素-2和咪奎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将151例CA女性患者分成3组,Ⅰ组单纯电离子治疗;Ⅱ组采用电离子治疗,患处外涂咪奎莫特乳膏;Ⅲ组在Ⅱ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白介素-2.3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6个月,比较三组复发率.结果Ⅰ组复发率为55.00%,Ⅱ组为32.69%,Ⅲ组为15.25%,Ⅰ组和Ⅱ组,Ⅱ组和Ⅲ组,Ⅰ组和Ⅲ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离子联合白介素-2和咪奎莫特乳膏治疗女性CA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银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丽水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丽水市高危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若干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丽水市高危人群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了解她们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及对艾滋病及感染者(病人)的态度等;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问卷调查高危人群149人,9人拒绝回答;平均年龄为(24.1±4.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占78.6%;艾滋病知晓率60.80%;每次都使用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达到90.0%;未发现静脉吸毒者;采血149份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丽水市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较高,且目前艾滋病感染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偏低,必须加强干预力度.

    作者:张德勇;徐月球;俞栋棋;施淑珠;刘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