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梅毒误诊1例

冯永芳;陈春梅;孔庆云;张开;刘雯

关键词:梅毒, 神经
摘要:患者男,43岁,农民.反复头昏、头痛1年余,情绪异常1周.血、脑脊液RPR(+), TPPA(+),确诊为神经梅毒.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厚甲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先天性厚甲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外胚叶缺陷性疾病.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指(趾)甲的过度角化增厚及其他外胚叶缺陷,均与角蛋白异常有关.本文就先天性厚甲症的临床分型、致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基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峥;梁燕华;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毛囊闭锁三联征1例

    患者男,39岁.胸背、肩胛及腘窝聚合性凹陷瘢痕15年,臀部、大腿根部及阴囊反复发作结节、囊肿、脓肿、窦道及瘢痕3年,加重2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充血,毛囊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族抗菌素、激素、雷公藤多甙和活血化瘀中药等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俐伶;麻继臣;崔东斌;何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IV-1 env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长期感染不进展现象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现象与HIV-1 env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21例感染HIV-1毒株7年以上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的核酸样本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所得结果与HIV-1该亚型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共享序列及突变序列,制作系统树,计算离散率.结果 离散率和系统树分析21个毒株均为HIV-1 B亚型,毒株间基因离散率在2%左右,高于前期研究结果;未见V3环顶端四肽特征性GPGR和GRGQ,也未见前期研究曾经发现的脯氨酸向异亮氨酸的变异现象.结论 HIV-1长期感染者体内毒株env基因无规律性突变.

    作者:许晶;王媛;黎志东;徐志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患者男,55岁.双前臂肤色丘疹7年余.有糖尿病史.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部较多黏蛋白沉积,粘蛋白阿新蓝染色阳性.诊断:黏液水肿性苔藓.

    作者:顾小平;陈玉新;吴瑞斌;陆建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

    患者男,18岁.左下腹部疣状增生物15年,组织病理诊断符合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作者:倪浩;石年;陈用军;王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荨麻疹1000例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1000例荨麻疹患者应用点刺液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为本地区荨麻疹的防治及点刺试验变应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用30种变应原,加一个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一个组胺阳性对照,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相距4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20-30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 765例(76.5%)呈阳性.皮肤点刺试验中屋尘螨阳性率高,其次是粉尘螨等.结论 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北京地区重要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用于寻找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原因安全有效.

    作者:赵梓纲;赵华;葛萍;李恒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解脲脲原体124株对抗菌药物小抑菌浓度测定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 UU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阿齐霉素、洛美沙星的MIC50值分别为0.25,2.00,4.00,4.00和64.00μg/mL;耐药率依次升高,分别是4.84%,16.13%,35.48%,45.16%和59.68%.结论 UU对多西环素等5种抗茵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下降,耐药性上升.本地区在治疗UU感染时,建议首选四环素类抗茵药物中的多西环素.

    作者:马寒;陆春;朱国兴;冯佩英;卢荣彪;赖维;陈剑;黄怀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脂质体转染对HSV-2多表位复合DNA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免疫方式对HSV-2多表位复合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索新型HSV-2DNA疫苗的有效免疫方式.方法 利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HSV-2糖蛋白gD,gB,gC和早期表达蛋白ICP27的多表位复合DNA疫苗HV-pcDNA3.1.C57/BL6小鼠分为脂质体包裹pcDNA3.1空栽体质粒对照组、脂质体包裹HVpcDNA3.1质粒和裸质粒Hv-pcDNA 3.1肌肉注射免疫三组.ELISA检测小鼠血清HSV-2特异性IgG,IL-2和IFN-γ,乳酸脱氢酶法检测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与裸质粒免疫组相比,脂质体包裹HV-pcDNA3.1免疫组小鼠血清中HSV-2特异性IgG和IFN-γ表达明显增加,CTL活性增强.结论 脂质体包裹质粒比裸质粒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能显著提高HSV-2多表位复合DNA疫苗的免疫活性.

    作者:徐金华;许炎;郑志忠;夏天;王健;梁俊;张臻;朱小华;朱乃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阿维A联合PUV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维A联合PUV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阿维A 0.5 ms/(kg·d)并加用光化学疗法(PUVA),对照组45例仅口服阿维A 0.5-0.8 ms/(kg·d),两组均外用本院自制冰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维A联合PUV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敏;陈金;刘杨英;王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转移因子联合阿昔洛韦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联合阿昔洛韦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46例,转移因子口服液10mL 2次/d,阿昔洛韦缓释片0.4g,3次/d;对照组40例,阿昔洛韦缓释片0.4g,3次/d;两组均治疗至HSV-2 IgC,IgM抗体阴性,但长不超过6个月.结果 试验组3个月、6个月后HSV-2 IgG,IgM抗体的阴转率均比对照组高(P<O.05).结论 转移因子可提高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

    作者:李伟;赵进;黄培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脂质体介导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采用MTT方法观察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观察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存活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存活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结论 存活素反义寡核苷核酸能够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提示存活素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银屑病的靶分子.

    作者:王雷;杨励;吕雅洁;高滢;李巍;高天文;刘玉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毛囊角化病1例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女,25岁,未婚.面部、耳后、颈部及双手背部红斑、丘疹10年,加重2年.15岁月经初潮起,前额部出现细小的毛囊性丘疹,半年后扩展至面部、耳后、颈部及双手背,皮疹散在分布,无疼痛及瘙痒,冬轻夏重,

    作者:张更建;袁伟;张信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HAART治疗73例HIV/AIDS患者,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HIV/AIDS患者体内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定量ELISA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l水平.结果 经HAART治疗后,CD4+T细胞数量显著回升(P<0.01),但CD8+T细胞变化不大(P>0.05).血浆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L-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TGF-β1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HAART治疗HIV/AIDS患者疗效显著,对于重建免疫功能、改善体内细胞因子失调有明显效果.

    作者:杨璇;李倩如;孙蕾;杜英;董子明;张世玺;徐立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曲霉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目前用于曲霉茵流行病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序列特异性DNA引物分析、多位点酶电泳和微卫星多态分析等.曲霉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不仅可以描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曲霉菌感染的不同流行病学特征,还可对人群感染来源进行追踪,从而有效开展曲霉茵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敖俊红;杨燕妮;郝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泛发性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患儿女,2岁6个月.面部、躯干、四肢出现淡红色丘疹、结节2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系统查体无异常.面部、躯干、四肢有大量淡红色或棕黄色丘疹,部分皮疹消退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检查见真皮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和Touton巨细胞浸润.诊断为幼年黄色肉芽肿.

    作者:杨卫兵;张栋;李欣;刘文春;解放军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皮肤鳞癌中E-钙粘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E-cadherin基因甲基化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皮肤鳞癌和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通过RT-PCR检测经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以后的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 E-cadherin mRNA表达的差异,MTT法观察5'-氮杂胞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皮肤鳞癌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率34.6%(9/26),正常皮肤组织中未发现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有显著性(P<O.05).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A431肿瘤细胞E-cadherin的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氮杂胞苷能抑制A431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E-cadherin基因可能通过CpG岛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谭琦;颜兰香;陆前进;文海泉;苏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疥疮62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发生疥疮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6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2例疥疮患者分别误诊为脓疱疮、疖病、湿疹、过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施以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经详细问诊及辅以实验室检查确诊,正规灭疥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只要医务人员掌握疥疮发病的临床特点,并加强责任心,疥疮是易诊易治.

    作者:付青梅;陈富华;王淑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患者3个月内均未服用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无光敏史,无眼、心、肝、肾等疾病.共180例,为2005年6月-2006年10月本科门诊的静止期白癜风患者.

    作者:杨永茂;杨桂兰;杜华;徐彦春;沈敏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入选者年龄18-81岁,男35例,女45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0.35岁,平均病程4.26天;对照组平均年龄48.96岁,平均病程5.21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刘忻怡;于秀利;宫莉;郭惠娟;王红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水平.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进行期患者高于静止期(P<0.05)、退行期(P<0.05)及对照组(P<0.05).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发病机理有关.

    作者:贾玲芝;任万明;高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