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璇;李倩如;孙蕾;杜英;董子明;张世玺;徐立然
目的 建立一种兔耳瘢痕动物模型,观察兔耳腹侧创面在伤后不同时间瘢痕增生的情况.方法 于38只新西兰兔的72只兔耳腹面手术切除2cm×5cm全层皮肤,创面用1%磺胺嘧啶银冷霜外敷包扎至愈合,换药隔日1次.未做手术的4只兔耳作对照.术后连续8个月观察兔耳创面自然愈合情况;用光镜观察兔耳创面瘢痕增生情况;分别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游标卡尺测量瘢痕胶原含量和瘢痕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兔耳创面上皮化后其色泽、厚度和质地均经历从瘢痕形成、成熟到退化的演变过程;1个月的瘢痕指数0.41±0.14,胶原含量30.69±12.39,分别较3-8个月为低(P<0.05),其变化与人体增生性瘢痕增生程度的消长趋势吻合.结论 兔耳腹面全层皮肤缺损诱导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与人体增生性瘢痕相似,该模型可作为研究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机制及评估其治疗方法的较好的动物模型.
作者:张彤;夏群力;郑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更昔洛韦O.25 g静滴,1次/d,治疗组同时加用阿米替林25 mg,每晚睡前1次,均连用10天.结果 治疗组5例发生PHN,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
作者:于群策;叶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烟酰胺对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为紫外线照射组和未照射两组,分别用浓度为0.1,0.5,1.0,2.0mg/mL的烟酰胺干预细胞,根据需要选择作用时间为24,48和72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HaCaT细胞CXCR2表达;ELE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 0.1-2.0 mg/mL的烟酰胺对HaCaT细胞的生长活性无明显影响.不加药物时,经紫外线照射的HaCaT细胞分泌TGF-β1和表达CXCR2均显著强于未照射组(P<O.05),加入0.1-2.0 mg/mL的烟酰胺后,TGF-β1的分泌受到抑制,呈浓度依赖性.而小于0.1 mg/mL的烟酰胺则促进TGF-β1的分泌.TGF-β1的分泌随药物浓度变化的曲线,照射组和未照射组一致.烟酰胺对未照射组细胞上CXCR2表达无明显影响,但0.5-1.0 mg/mL浓度时即显著抑制照射后HaCaT细胞上CXCR2的表达.结论 烟酰胺对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TGF-β1和表达CXCR2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张汝芝;朱文元;谢芳;葛小松;赵浩;韩洪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右手拇指甲部脓疱浑浊增厚3年,全身红斑、脓疱2周.3年前患者右手外伤后拇指端出现脓疱,反复不愈,脓疱浑浊增厚.在当地诊所口服强的松等药,症状减轻,此后右拇指甲脱落.
作者:周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抗银屑病药物作用前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h1/Th2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性,寻找不同药物调节Th1/Th2平衡的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EAT模型,随机分成三组,给予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环孢素组予环孢素A25ms/(kg·d),雷公藤组予雪公藤2.75mg/(kg·d)],4周后处死大鼠.分别提取各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RNA,用含115个目的 基因的Th1/Th2功能分类基因芯片进行杂交,GEArray软件分析,筛选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模型组)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结果 筛选出两治疗组共同表达基因,其中有1条基因(IL-10)共同显著上调,有9条基因(CD28,CD69,Fadd,IL18,Socs3,Socs6,Statl,Tnfsf5,Tnfsf6)共同下调.结论 各抗银屑病药物均通过上调Th2细胞因子IL-10表达,下调Th1型相关基因表达以调节Th1/Th2平衡,其中Socs3,Socs6,Statl,Tnfsf6等基因可能参与调节Th1/Th2平衡.
作者:张红;徐晓光;顾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联合阿昔洛韦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46例,转移因子口服液10mL 2次/d,阿昔洛韦缓释片0.4g,3次/d;对照组40例,阿昔洛韦缓释片0.4g,3次/d;两组均治疗至HSV-2 IgC,IgM抗体阴性,但长不超过6个月.结果 试验组3个月、6个月后HSV-2 IgG,IgM抗体的阴转率均比对照组高(P<O.05).结论 转移因子可提高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
作者:李伟;赵进;黄培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55岁.双前臂肤色丘疹7年余.有糖尿病史.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部较多黏蛋白沉积,粘蛋白阿新蓝染色阳性.诊断:黏液水肿性苔藓.
作者:顾小平;陈玉新;吴瑞斌;陆建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温清饮配合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5例用中药温清饮内服加外敷再喷涂修复肤;对照组35例用中药温清饮内服加外敷再外用海普林软膏.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6.36%,对照组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温清饮配合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好.
作者:张弘;王强;张奕全;莫令君;黎伟珍;袁少华;郭汉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农民.左颞部增生物1年.1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颞部一粟粒状丘疹,软,不痛不痒,且渐增大,远端部分变硬变白.因无其它不适,故未就医.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均正常.
作者:袁华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入选者年龄18-81岁,男35例,女45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0.35岁,平均病程4.26天;对照组平均年龄48.96岁,平均病程5.21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刘忻怡;于秀利;宫莉;郭惠娟;王红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18岁.左下腹部疣状增生物15年,组织病理诊断符合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作者:倪浩;石年;陈用军;王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女,26岁.全身反复发生水疱、色素异常伴皮肤萎缩26年.双手足皮肤萎缩变薄,全身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及部分色素脱失,以面部重,日晒或受热后加重,无明显自觉症状.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Kindler's综合征.给予多种维生素及防光剂等治疗,在随访中.
作者:樊昕;杨蓉娅;李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共10例,均为2006年6-9月本科门诊患者,在大连市内从事家政、餐饮者或渔民,无系统性疾病及长期服药史,就诊前均未系统或局部应用抗真菌和抗细菌药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断为指间擦烂.
作者:陈晶;刘之力;李彩虹;吕雪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43岁,农民.反复头昏、头痛1年余,情绪异常1周.血、脑脊液RPR(+), TPPA(+),确诊为神经梅毒.
作者:冯永芳;陈春梅;孔庆云;张开;刘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6年来收治的21例DM,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1例单纯DM, PM为对照组,对相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共21项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40岁、恶性红斑、临床症状典型而CK≤参考值、ESR>35mm/h、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中有显著意义.结论 应考虑将年龄>40岁、恶性红斑、临床症状典型而CK≤参考值、ESR>35mm/h、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纳入DM, PM合并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
作者:徐文俊;方木平;李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免疫方式对HSV-2多表位复合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索新型HSV-2DNA疫苗的有效免疫方式.方法 利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HSV-2糖蛋白gD,gB,gC和早期表达蛋白ICP27的多表位复合DNA疫苗HV-pcDNA3.1.C57/BL6小鼠分为脂质体包裹pcDNA3.1空栽体质粒对照组、脂质体包裹HVpcDNA3.1质粒和裸质粒Hv-pcDNA 3.1肌肉注射免疫三组.ELISA检测小鼠血清HSV-2特异性IgG,IL-2和IFN-γ,乳酸脱氢酶法检测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与裸质粒免疫组相比,脂质体包裹HV-pcDNA3.1免疫组小鼠血清中HSV-2特异性IgG和IFN-γ表达明显增加,CTL活性增强.结论 脂质体包裹质粒比裸质粒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能显著提高HSV-2多表位复合DNA疫苗的免疫活性.
作者:徐金华;许炎;郑志忠;夏天;王健;梁俊;张臻;朱小华;朱乃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加强对创伤后湿疹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创伤后湿疹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创伤后湿疹的发病与创伤密切相关,病程较长,对治疗明显抵抗,多数需要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区别于一般湿疹.结论 创伤后湿疹为独立的疾病,临床医生对它应有足够的认识.
作者:段德鉴;唐吉云;田斌;钟文俊;瞿锐;周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维A联合PUV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阿维A 0.5 ms/(kg·d)并加用光化学疗法(PUVA),对照组45例仅口服阿维A 0.5-0.8 ms/(kg·d),两组均外用本院自制冰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维A联合PUV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敏;陈金;刘杨英;王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E-cadherin基因甲基化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皮肤鳞癌和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通过RT-PCR检测经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以后的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 E-cadherin mRNA表达的差异,MTT法观察5'-氮杂胞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皮肤鳞癌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率34.6%(9/26),正常皮肤组织中未发现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有显著性(P<O.05).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A431肿瘤细胞E-cadherin的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氮杂胞苷能抑制A431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E-cadherin基因可能通过CpG岛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谭琦;颜兰香;陆前进;文海泉;苏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口服阿维A联合窄谱UVB治疗,对照1组单用窄谱UVB,对照2组单用阿维A,同时监测治疗组及对照2组的肝功及血脂,4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4%,对照1组84.8%,对照2组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其他两组.结论 系统应用阿维A联合窄谱UVB治疗银屑病,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二者的副作用.
作者:王松芬;宋胜年;刘秀玲;王云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