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马嘉敏
患儿女,3岁6个月.右臀部皮疹3年,局部曾有蚊虫叮咬史.皮损特征为边界清楚的紫红色溃疡性斑块.病理显示为结核样肉芽肿改变,抗酸染色阳性.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予口服利福平联合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皮损愈合.
作者:肖媛媛;伏利兵;邢嬛;马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对银屑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例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斑块型)患者的皮损组织及10例正常健康人的皮肤组织中Ki-67,CK10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银屑病皮损的表皮Ki-67的水平明显升高,CK10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对银屑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作者:郝勇;石继海;韩慧;吉木斯;张晓燕;杨月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全身出现红斑,伴瘙痒半月,眼结膜溢血1d.半月前患者腹部、双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小红点,瘙痒,有时出现直径>5 0cm的大片红斑、风团.口服“依巴斯汀、曲克芦丁、消风止痒颗粒”,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炉甘石洗剂”,红斑、风团可消退,红点及瘙痒无明显减轻.白发病以来,曾2次出现眼结膜溢血,伴眼部轻微疼痛,且每次出现该症状时患者的皮疹处于红斑、丘疹和风团泛发期.自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可好转,1d前患者再次出现眼结膜溢血,同时全身泛发红斑,瘙痒.
作者:雷明君;高顺强;王根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左侧头颞部皮疹伴痒痛1 月余.1个月前,患儿母亲发现其左侧头、颞部红色斑块,斑块面积逐渐扩大并且表面岀现细碎鳞屑,其上毛发松动易脱落,同时出现明显瘙痒和触痛当地医院以“皮肤感染”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具体药物不详),静脉治疗3d后症状加重,红斑表面岀现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伴疼痛加剧.无明显全身症状.自行外用“维肤克星”后无缓解.为明确诊断并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体重38kg,身高正常;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系统性疾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自诉与症状类似患儿有密切接触.
作者:宋秋荷;周会祥;帅丽华;余泽莹;邢晓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 血样品,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 147例HIV-1感染者中累计梅毒感染率为26.53% (39/147),其中既往梅毒感染率11.56% (17/147),现症梅毒感染率14.97% (22/147).HIV合并梅毒感染,在性别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在婚姻状态方面累计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离异组较高.结论 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
作者:赵翠英;李巧敏;路新利;白广义;赵宏儒;李岩;王莹莹;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黑素瘤组织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在40例原发性皮肤黑素瘤中的水平,以20例色素痣作为对照.结果 突变型P53蛋白在皮肤黑素瘤和色素痣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和20.00%,其在黑素瘤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色素痣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P53蛋白分布与黑素瘤病理学类型、病理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结论 突变型P53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较高水平,对皮肤黑素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斌;彭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CA疗效的公开发表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纳入患者1 167例,其中联合治疗组611例,CO2单纯治疗组556例.Meta分析显示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CA较CO2单纯治疗能明显降低CA的复发率,在1,2,3和6个月内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0.20,0.22,0.25和0.20,P<0.000 1,而且联合治疗组具有更好的耐受性.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CA的方法较单纯CO2激光治疗,可有效防止CA的复发,为治疗CA的新选择.
作者:江阳;史丙俊;刘娟娟;薛梅;刁庆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57岁,全身起疹4个月,因皮疹不典型曾被误诊,后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环状肉芽肿,随后经检测血糖确诊为糖尿病.笔者结合本例特点探讨环状肉芽肿与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夏凡;朱林学;段逸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人选标准:符合软纤维瘤的诊断标准.排除对酰胺类局麻药过敏者、伴有先天性或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者.共入选84例,均为2010年3月- 2011年3月本科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20 ~70岁;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25~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泰娟;吉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自介素-10(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7月-11月本科门诊诊治的58例寻常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本院行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和TNF-d的含量.比较分析两组以及研究组中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IL-10和TNF-α含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的IL-10含量高于进展期患者,而TNF-α含量低于进展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当病情达到进展期时,呈现低值;同时TNF-o含量呈上升趋势,当病情达到进展期时,呈现高值.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10与TNF-α为研究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邓茂;曾凡才;廖勇梅;钟桂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接种疫苗后婴儿湿疹(IE)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婴儿预防接种人群中IE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皮肤的糠秕马拉色菌和细菌定植进行检测.结果 IE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0例.接触多尘或花粉,I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喂养方式,IE组母乳喂养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IE组高于对照组(P =0.028);糠秕马拉色菌镜检,IE组面部及背部糠秕马拉色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20);IE组皮损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2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有皮疹出现),经常接触粉尘或花粉等吸入性变应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皮肤定植等因素可能与婴儿湿疹有关.
作者:何大保;周国茂;李真;吴育庆;郭宁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57岁.口腔溃烂、手足及躯干起疹1月余.背部皮损组织病理可见胶样小体,诊断:泛发性扁平苔藓.予NB-UVB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及羟氯喹治疗,8周后皮疹消退.
作者:邱百怡;周飞红;喻雅也;李惠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白癜风白斑面积测量在白癜风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已有的测量方法包括目测估算法、点估算法以及应用各种软件测算法,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目前认为image-pro-plus软件能较方便计算白斑面积和灰度值,较适合白癜风白斑面积与色泽的测量,数码成像结合image-pro-plus分析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就目前测量评价白癜风疗效的常用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数码成像结合image-pro-plus分析的方法进行展望.
作者:何紫薇;王蕾;刘林燕;赖梅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亚硝酸钠联合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实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红色毛癣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中亚硝酸钠的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80%生长抑制的低药物浓度.采用分数抑菌浓度( FIC)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0.5< FIC≤4,两药为无关作用;FIC >4,两药为拮抗作用.结果 亚硝酸钠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以及伏立康唑不同浓度联合,0.5< FIC≤4所占比例较高,主要为无关作用.亚硝酸钠和低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FIC>4所占比例较高,主要为拮抗作用.亚硝酸钠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FIC≤0.5所占比例较高,高可达100%,协同作用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硝酸钠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作者:佟盼琢;冯琴;王冰心;谢红霞;杨晓亮;杨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分为寻常性、脓疱型、关节型和红皮病型等四型,其中寻常性占95%以上[1],斑块状银屑病是寻常性银屑病常见的类型.在临床上,斑块状银屑病和钱币状湿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但是斑块状银屑病和钱币状湿疹(尤其发生于胫前部)常由于皮疹不典型或是患者经过长期反复治疗以后使两者皮疹形态相似(图1),难以鉴别,尤其是缺少临床经验的年轻医生容易误诊.此时可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鉴别诊断,但部分患者对活检取材的依从性差.
作者:陈向明;陈艳华;张海清;胡阳;俞爱华;李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趋化因子SR-PSOX/CXCL16在HIV感染者中的表达特点,探讨趋化因子SR-PSOX/CXCL16与HIV感染者的肿瘤与心血管疾病高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设立HIV感染者组及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SR-PSOX/CXCL16.同时HIV感染者组的血标本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部分病人检测病毒载量.分别比较HIV感染者组及健康组、HIV感染者组中的治疗者与非治疗者、不同传染途径、不同性别的SR-PSOX/CXCL16差异;比较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HIV感染者年龄与SRPSOX/CXCL16的相关性.结果 HIV感染者组SR-PSOX/CXCL1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IV感染者组中治疗者与非治疗者、不同传染途径、不同性别的SRPSOX/CXCL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细胞计数(r=0.199),病毒载量(r=0.017),HIV感染者年龄(r=0.031)分别与SR-PSOX/CXCL16进行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HIV感染者的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可能与SR-PSOX/CXCL16在HIV感染者中的高表达有关,与治疗与否、传染途径、性别、年龄及疾病进展均无相关.
作者:王立鹏;吴忠兰;关光玉;喻楠;张晓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儿女,72d.躯干、四肢反复红斑、水疱伴色素沉着72d.皮肤科情况:躯干及四肢泼墨状和漩涡状褐色色素沉着斑,右手环指远节指骨和中指近节指骨及左手环指掌指关节伸侧、左足拇趾及中趾伸侧边界清楚深黄色疣状、突起较硬斑块.左手中指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层局限性假上皮瘤样团块状增生,可见大量角化不良细胞;右小腿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灶性基底层液化变性,色素失禁.诊断:色素失禁症.
作者:郭生红;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双面颊发生淡褐色痂皮1年.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双面颊出现黄褐色痂皮,并逐渐增多.痂皮逐渐增厚,皮损面积逐渐扩大.皮损可抠下,但易于1个月左右复发.近2个月来明显加重.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效,皮损继续扩展.患者近1年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睡眠差,感心慌3~4个月,在外院诊断为“焦虑状态”.1年前曾患面部过敏性皮炎.
作者:张韡;陶玥;吴侃;刘排;孙建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全身弥漫性丘疹伴瘙痒2年余.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背出现皮色平顶苔藓样丘疹,表面蜡样光泽,自觉瘙痒,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多,累及面部、躯干、四肢,尤以双耳廓、面颈部、上胸背部、四肢伸侧为著,双手背、上肢伸侧丘疹下的皮肤浸润性增厚,触之发硬,双手关节活动受限,眉间、鼻根部、双侧口角皮肤肥厚突出,鼻翼两旁、口周皮肤呈瘢痕样改变,张口受限.
作者:陈文慧;刘乐;王俊民;李伯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和Foxp3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玫瑰糠疹患者和2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GATA-3及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玫瑰糠疹患者T-bet mRNA RQ值为(0.83±0.57),其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52±0.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玫瑰糠疹患者GATA-3及Foxp3 mRNA RQ值分别为(0.68±0.29),(0.92±0.61),其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22±1.02),(1.48±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玫瑰糠疹患者存在T-bet/GATA-3升高,Foxp3降低,Th1细胞亚群优势表达可能性很大,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玫瑰糠疹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光;李玉平;王凌;王爱学;王大虎;刘爽;马喜兴;马耀辉;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