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名龙;赵俊;王卫东
目的:观察宫颈癌复发患者经介入方法,灌注及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分析其出现原因,探讨避免方法.方法:19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复发患者进行了42例次灌注及栓塞治疗,其中部分进行了单纯灌注治疗.结果:3例出现了较严重的并发症,经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灌注时应尽量缓慢推入稀释后的药物,栓塞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慎重操作.
作者:陈晓良;赵明;周培华;杨素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盐酸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中效局部麻醉药,因其起效快、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安全范围较大、变态反应发生率低而被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产科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由于孕产妇解剖和生理变化特殊因素,对常人适用的麻醉药物浓度、剂量用于产科麻醉已有可能超量.本文就不同浓度盐酸利多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临床探讨,以找到一种较适宜的产科局麻药用药浓度.
作者:陈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髋关节病变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疼痛、纠正畸形及恢复关节功能.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我们着重注意了术前宣教、术后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通过护理干预、帮助,使病人度过手术危险期,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向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治法颇多,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笔者自1995年4月至2002年5月,运用自拟茵赭汤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28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是指骨和筋膜封闭的区域内因组织压升高,使其循环和功能遭受损害而产生的综合病征.自1982年以来,我们对22例四肢创伤和烧伤后引起的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及时施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既保住了伤肢又恢复了功能,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衡代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不同程度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是临床常见急症.1999年3月至2002年8月笔者经电子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34例.现将其病因及几个相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产后乳房胀痛是产科常见的问题,一方面乳汁积滞可引起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乳房疼痛时,乳晕处变硬,乳头相应变短,不利于新生儿吸吮,使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如热敷、按摩、哺乳后挤奶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
作者:丰芸;张笑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和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仍有部分患者顽固难愈.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注意到便秘一症,病虽在胃肠,责之以脾胃,以疏理调畅肠腑气机为主,但亦不可忽视肝之调畅作用.脾胃功能之调畅,多赖于肝气之疏通;肝气郁滞,则横逆侵犯中焦,三焦气机不利,肠腑不得宣畅而致便秘.
作者:李炜弘;严石林;郑丰勋;班秀芬;高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颅脑损伤中,急性硬膜外血肿较为常见.若有手术指征,在通常手术时都根据术前CT所示的血肿大小、位置来开皮肤瓣和骨瓣,往往造成术中出现骨瓣偏小的误差.其原因在于CT明确有急性硬膜外血肿后,到开始手术时尚需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损伤的血管还可能继续出血,血肿会进一步增大.一般来说,准备手术的时间多在1h以上.
作者:李元斌;周华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是围生医学的重要课题,尽管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新法复苏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迄今为止各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开展的深度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作者:吴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剖宫产手术需经腹进行,腹壁切口选择关系到手术野暴露状况、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创口愈合及并发症、术后美容等.肥胖是影响创口愈合、手术操作重要因素之一,而腹壁横切口对肥胖者有其独特优点.我们对36例肥胖产妇采用腹壁横切口剖宫产,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输卵管积液是女性不孕的主要而顽固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细菌上行感染所致,以往诊断主要依靠手术、腹腔镜以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超声影像的更广泛深入的应用,阴道超声已成为妇产科疾病的重要辅助诊断之一.
作者:敖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儿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每年8~11月为高发期,年龄多在2岁以下,其病程具自限性,多为5~7d.腹泻时体内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导致乳糖吸收不良,引起渗透性腹泻,造成失水,出现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干扰素、硝苯砒啶、金双歧、整肠生、复方丹参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予以综述.
作者:廖名龙;赵俊;王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儿童脑白质病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并且过去限于病理诊断,故其临床确诊率较低.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成为发现脑白质病的良好检查法,它不仅能清楚区分脑白质、灰质和深部灰质,而且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髓鞘病变的较好影像学方法之一.
作者:苏华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G)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常用抗菌药,口服不易吸收,仅供注射给药,其水溶性好,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强,特别是AG第三代产品(如奈替米星与依替米星)对钝化酶相当稳定,对金葡菌和G-杆菌均有效,其中阿贝卡星与依替米星抗耐甲氧苯西林金葡菌(MRSA)有效.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8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肺气肿、肺心病入院.入院时血清钾3.87mmol L-1,血清钠139mmol L-1,血肌酐130μmol L-1,尿素氮8mmol L-1.心电图检查:P-P间期基本规则,频率105min-1,PⅡ时间0.07s,振幅0.175mV,P-R间期0.16s,肢导联QRS波电压均≤0.3mV,QRS时间0.08s,其间可见提前出现的异位P′-QRS,并连续数次形成阵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肺型P波.
作者:彭芝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炙甘草等组成,为古代名方,历代医家对其研究颇多.其组成严谨,配伍精当,药理作用广泛,现代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参阅有关文献特将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有所启迪.
作者:杨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帮助病人学习的行动,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或问题,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运动功能得到大可能的恢复.我科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对86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尹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中处理难产的常见手术.新式剖宫产术采用子宫肌一层缝合,不缝合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的方法.关膜方法为连续缝合筋膜、皮肤及皮下脂肪全层缝合.现就我院82例新式剖宫产术(实验组)与30例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启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妇女与同龄非孕人群血凝试验自动化检测结果的特点.方法:采用德国兰波2001血凝分析仪.实验对象分为3组.A组:法国BIOLABO公司提供的参比血清;B组:同龄非孕人群血清;C组:足月妊娠妇女血清.检测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①C组的PT、INR及aPTT与其余两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Fib显著增高(P<0.01);②B组的PT、INR及aPTT短于A组(P<0.01),Fib低于A组(P<0.01).结论:足月妊娠妇女血凝检测结果呈现高凝倾向;我国正常人血清与取自欧洲人的参比血清比较,血凝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丽娟;李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