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菊华;龙梅芳;刘红彦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123例MHD患者中27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时机选择过晚,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高血压,免疫功能低下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透析、对病人进行血透知识的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建立个体化的充分的整体透析治疗方案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黄莹;古英明;吕少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探讨碘仿纱条治疗外科感染性伤口的疗效.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45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病人分成碘仿纱条治疗观察组(n=24)和常规伤口换药组(n=21).观察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并发症.碘仿纱条对腹部感染性伤口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剑波;彭玮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变化及作用.方法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全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全肝缺血再灌注加氨基胍治疗组(C组),每组20只,每组再根据观察时间段不同随机分成2个亚组,每亚组10只,A、B两组按1 mL/kg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组按1 mL/kg注射氨基胍(AG)20 mg/kg(溶于1 mL/kg生理盐水中).观察3组全肝缺血20 min(T0)、再灌注4h(T1)门静脉血、肺组织NO浓度、肺湿干重比及电镜下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T1门静脉血、肺组织NO浓度明显升高,C组T1门静脉血、肺组织NO浓度与B组比较有明显降低;B、C两组肺组织均存在病理改变,但C组明显轻于B组.结论 NO可能在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过程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艳平;曹德权;常业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综合分析该院收治的2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结果 221例患者优159例(71.9%),良49例(22.2%),可10例(4.5%),差3例(1.4%);再次手术6例(2.8%).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术式,加强术后护理与康复,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谭克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OSF癌变组织,30例OSF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OX-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30、60、90 ug/mL)对KC 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X-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在OSF组织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7%(11/30)、80.0%(12/15),且癌变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OSF组织(P<0.05);槟榔碱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 COX-2蛋白表达,不同浓度槟榔碱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COX-2在OSF癌变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槟榔碱能增加KC COX-2表达,COX-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尹晓敏;高义军;彭解英;方厂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ANP胰腺腺泡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ANP高压氧治疗组和ANP空白对照组.采用EMSA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 κ Ba活性及ELISA法检测血液IL-2、IL-6、IL-10、TNF-a及ICAM-1含量.结果高压氧在1、3、5及7 h均可显著抑制ANP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24.47±5.39)μmol/L vs(31.36±5.72)μmol/L、(28.58±4.51)μmol/L vs(39.44±6.31)μmol/L、(26.47±4.13)μmol/L vs(33.80±5.96)μmol/L及(20.38±3.79)μmol/L vs(25.69±4.91)μmol/L](P<0.01);显著增强ANP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 κ Ba活性[(8.94±1.43)μmol/L vs (6.37±1.19)μmol/L、(7.83±1.72)μmol/L vs (5.91±1.65)μmol/L、(8.31±1.54)μmol/L vs(6.85±1.37)μmol/L及(8.62±1.12)μmol/L vs(6.97±0.86)μmol/L](P<0.01);显著抑制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a及ICAM-1活性(P<0.05).结论高压氧可通过显著抑制ANP胰腺腺泡细胞NF-κ B活性,增加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 κ Ba活性的能力,减少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活性,从而抑制ANP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作者:余枭;李永国;李霞;文军;陈道瑾;李小荣;王鹏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疗美容外科的发展离不开网络,该文列述了互联网在医疗美容外科的作用,与国际国内利用网络的现状,以及该组的建议,用以提高医疗美容外科对互联网作用的认识.
作者:李波;谭军;钟茜;吴东辉;罗明灿;曹薇;罗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湘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ICU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3株(67.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16.5%);革兰阳性球菌265株(占31.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13.6%);其它棒状杆菌及真菌9株(1.1%).呼吸道标本分离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占43.1%;血液标本以微球菌为主,占41.7%;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为1.1%~12.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2.7%.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了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高达95.8%和82.6%.结论该院ICU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以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病原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及时监测ICU病房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邹明祥;范学工;钟白云;张国欢;刘文恩;李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单纯异丙酚及其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用于纤维胃镜和肠镜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0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异丙酚组(P对照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先静注芬太尼0.05~0.10mg;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PM)先静推咪唑安定0.1 mg/kg.然后各组均缓慢推注异丙酚至无睫毛反射后,开始操作,术中视情况追加异丙酚少量.监测并记录各组注药前、注药后1 min、5min、15min及操作结束时,各点的SBP、SPO2、HR、RR;记录各组异丙酚总量;各组镇痛效果,肢动情况,清醒后遗忘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操作中1 min与5 minSPO2、SBP、RR低于操作前值(P<0.05);异丙酚总量PF组和PM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肢动发生率PF组(5%)和PM(6%)组明显低于P组(13%);两组呼吸抑制(SPO2<90%)发生率PF(12%),PM(11%)与P(11%)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更适合纤维胃镜和肠镜检查.
作者:周乐丹;张曙林;周伟华;李珍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38例老年患者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结果共进行4 5次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44次,一次性成功率97.8%,所有取材满意,无骨髓液稀释,无局部感染、出血、穿刺意外发生.结论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损伤小、取材好等优点.
作者:彭楚明;肖灿辉;肖琴;苏咏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能否获得优于单纯硬化(EIS)的疗效.方法 84例肝硬化EVB患者随机接受夹心法或单纯EIS治疗(夹心法组43例,EIS组41例).EIS组硬化剂采用血管旁、内的联合注射法,夹心法组每条曲张静脉结扎2个皮圈,并于其间曲张静脉内注射1~3mL硬化剂.间隔7~12 d重复1次内镜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除.结果夹心法组与EIS组静脉曲张消除率相似(93.0%比92.7%),但夹心法组达到消除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减少(1.8±O.6比3.8±1.1),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17.1±7.1)d比(36.5±15.7)d],再出血率与并发症率明显下降(9.3%比31.7%;8.4%比26.8%).随访期内两组静脉曲张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1.6%比14.6%).结论内镜下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硬化治疗的疗效.
作者: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卢放根;周芝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高校医学图书馆是高等医学院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信息采集、贮存、加工和传播利用的专门机构和枢纽.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医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结合我国医学图书馆的现状,阐述了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剖析了高校医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刘清凤;王自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寻求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随机选取4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5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健康指导,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控制良好(P<0.001).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了系统正确地认识,学会了自我管理,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龙菊华;龙梅芳;刘红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观察激光联合外用干扰素胶浆(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用CO2激光碳化疣体及外用干扰素胶浆局部涂抹并与单一激光治疗比较.激光联合外用干扰素胶浆能提高尖锐湿疣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α2b干扰素胶浆具有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等特点,与CO2激光联合应用是治疗尖锐湿疣理想的方案.
作者:易东生;刘萍;方锦川;汤文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TCD检测6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结果脑血管痉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血管痉挛组与非血管痉挛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6.06,P<0.05),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x2=18.54,P<0.01),PI是评估预后敏感的指标,PI>1.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是早期评估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国栋;李维平;张秋生;刘晓玲;蔡晓东;高永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开发肾移植组织配型管理软件并观察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参考氨基酸残基配型及致敏性错配制定配型标准,采用Powerbuild系统编制同种异体肾移植组织配型管理软件,观察肾移植术前快速组织配型分析的可行性.结果从筛选佳供受者到列表打印结果仅需数分钟,历史数据可查询,界面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配型标准可自行更改.结论经国内8家移植中心使用,证明该软件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治国;郑丽;叶启发;夏穗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周围型肺腺癌CT诊断.方法对19例病理证实均为肺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常规CT平扫及增强描,部分较小病变区行2.0mm薄扫.结果 19例病变按CT征象不同分三型:肿块结节型7例,肺炎型6例,胸腔积液型6例.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具有不典型CT征象的肺腺癌较难做出正确诊断.应仔细分析图像并重视病灶特征性征象,缺乏特征性影像病变的患者应密切结合病人诊疗病史,如病情顽固或反复者应警惕存在肺癌并应及早行肺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治疗.
作者:周漠玲;刘进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在临床教学中需正确认识医患关系发展新趋向,教会医学生接触病人时要换位思考和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注重职业礼仪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作者:刘冬娥;伍招娣;邓佑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探讨多媒体双语教学在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多媒体双语教学,通过成绩考核和设计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双语试卷的优秀率达27.3%,良好率达54.5%,及格率为86.9%;有86.9%的学生赞成采用多媒体双语教学方式.但46.1%的学生认为在微生物教学中直接用国外原版教材授课的条件尚不成熟.将多媒体融入双语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炳华;王昕;张彦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那曲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那曲肝素钙4000Iu,Q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合用辛伐他汀40mg,每晚睡前口服,连用14d.结果观察组无1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死亡,未发现严重出血现象及其他副作用,有效率为95.1%,对照组1例进展为AMI,有效率为76.8%,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那曲肝素钙和辛伐他汀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并改善心肌缺血,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田贵儒;杨天伦;莫龙;杨宏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