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目的 了解玉树地震后50天住院地震伤残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调查玉树地震发生后50天地震伤残人员与同期骨科普通患者PTSD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地震伤残人员PTSD发生率为48.4%,同期骨科普通住院患者PTSD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震伤残人员PTSD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骨科普通住院患者.在对地震患者进行手术等物理治疗、康复时应同时加强对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作者:李兴鑫;姚一民;张聪;陈施展;陈一平;任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以血凝块溶解为指标,研究污物排除配方,确定具有佳溶血效果的试剂组合,利于检验仪器管道清洗.方法 通过预实验在众多试剂中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试剂,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溶血效果佳的试剂组合,分析各因素对溶血效果的影响.结果 正交试验法确定有机溶剂5%、中性表面活性剂0.5%、胰蛋白酶0.1%、脂肪酶0.2%为佳复合配方;各因素对溶血效果的影响如下:有机溶剂>胰蛋白酶>中性表面活性剂>脂肪酶.结论 确定的佳组合试剂溶血效果佳,有利于检验仪器管道清洗.
作者:孙仁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会阴Ⅳ度裂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2010年会阴Ⅳ度裂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Ⅳ会阴度裂伤因素中胎儿过大占12.50%,急产占31.25%,梗阻性难产占12.50%,助产不当占43.75%.16例均及时行直肠及会阴修补术,5~6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巨大胎儿、急产、梗阻性难产、助产技术不当是造成会阴Ⅳ度裂伤的因素,及时行直肠会阴修补术,愈后良好.
作者:宋建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大胶质细胞,不仅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和营养等作用,而且与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以及损伤与修复过程有密切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AST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关AST和癫痫发病之间联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癫痫发作后AST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形态学、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氨基酸代谢和生物化学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赖娅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前路减压植骨,应用Centaur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 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经X射线片、CT或MRI证实,致压物来自硬膜囊前方的锥体碎骨块及破裂的椎间盘组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应用美国Sryker公司研制的Centaur内固定系统固定.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均无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2月,植骨达到融合,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松动.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7例,部分恢复3例,无恢复2例,cobb氏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5°恢复到术后4°,后凸畸形明显纠正.结论 Centaur脊柱前路器械在减压植骨的同时行内固定,是一种操作简便、固定确切、稳定性良好的重建脊柱解剖结构的有效方法.它的设计符合脊柱的生理弯曲及符合脊柱胸腰段的生物力学特点.
作者:戢勇;黄光平;陈云;唐毅;骆勇刚;吴国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先天性畸形发病情况,探讨胎儿畸形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8928例围生儿中有出生缺陷的219例畸形儿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9例围生儿畸形中骨骼系统与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较其它系统发生率高(构成比分别为15.98%与15.52%),其次为颌面五官系统唇腭裂、附耳(构成比分别为12.32%和11.42%),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畸形发生率较其它系统发生率低(P<0.05);B超诊断率在2006年低(45.16%),2009年高(63.83%),两年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的B超诊断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19例中<28周发现的仅占14.61%,28~37周及>37周发现分别为42.21%及40.18%,明显高于<28周;发现畸形人数2006年活产率低(29.03%),2008年活产率高(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提高,预防和宣传措施的加强,促进优生优育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
作者:雷华江;王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CD4+T、CD8+T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在腹主动脉血管钙化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血液透析方式和透析器均相同的MHD患者为试验组,以侧腹部X射线平片评价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再分为钙化组(男8例,女7例)和非钙化组(男7例,女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男女各5例).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sCRP).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两组患者年龄、血压、血钙、血磷、血sCRP和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以及CD3+T细胞和CD4+CD3+T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D8+CD3+T细胞百分数为(23.54±4.62)%,较非钙化组的(39.22±7.21)%明显下降(P<0.01);钙化组CD4+/CD8+T细胞比值为(1.81±0.30),较非钙化组的(1.26±0.39)上升(P<0.01),其中CD4+/CD8+T细胞比值在1.5以上及1.5以下血管钙化发生率分别是73%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D4+/CD8+T细胞比值在1.5以上和以下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CD4+/CD8+T细胞表达变化,CD4+/CD8+T细胞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但CD4+/CD8+T细胞在血管钙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涵露;王莉;洪大情;何强;廖常志;邹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分子和CD28/CTLA-4mRNA的表达.方法 研究对象为SLE患者49例(活跃期30例、缓解期19例)及对照组23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分佛波醇乙酯(PMA)(10ng/ml)及伊屋诺霉素(500 ng/ml)刺激组和不加刺激剂组两组培养.将PBMCs分别培养24、48、72及96小时.应用流式细胞计量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前后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CD28mRNA和CTLA-4mRNA的表达.结果 刺激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78±0.51)%vs(1.34±0.76)%,P<0.05].刺激后72小时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后PBMCs中CD28mRNA及CTLA-4mRNA表达情况与刺激前后CD3+T细胞上CD28及CTLA-4分子变化情况相似.刺激前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SLE患者T细胞CTLA-4分子存在表达及上调机制障碍,提示CD28分子及CTLA-4分子存在功能失衡,这种失衡可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作者:周树录;李幼姬;叶任高;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评价高压氧(high pressure oxygen,HBO)在配合药物与功能锻炼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采用HBO配合药物、功能锻炼治疗83例(治疗组),同期单纯使用药物、功能锻炼治疗76例(对照组),30天后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标准,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明显改善,总(NDS)效率(痊愈+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0.019,P<0.05);结论 HBO辅助治疗脑梗死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秋;王祥兵;陈代静;张继承;杜一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成都市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现况和神经内科医师的识别及处治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调查日期,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患者15项健康状况量表对门诊就诊者进行评估,所有HADS评分≥8分的就诊者由精神科医师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进行评估确定诊断.结果 454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加入了调查,有253例就诊者HADS≥8分,占55.73%,其中192例就诊者(75.9 %)完成了MINI量表的测定,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有119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6.2%,发病年龄集中在30~45岁(40.1%),其次为18~30岁(23.4%),主诉多为头昏、头痛(48.7%),其次为失眠(10.1%)、上下肢麻木(5.2%)、肢体瘫痪无力(2.5%)、尿频(8.8%)、心悸(6.8%).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系统疾病的认识率仅有25.7%,患者愿意到精神科接受治疗仅占24.7%.结论 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患病率高,而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系统疾病的识别率较低.
作者:李晓佳;孙红斌;黄雨兰;张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慢性咳嗽患者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方法 对218例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4.86%(76/218),阴性65.14%(142/218);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76例;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严重程度:重度7例,占9.21%;中度18例,占23.68%;轻度28例,占36.84%;极轻度23例,占30.26%.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CVA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熊小敏;杨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糖铁复合物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服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100例,早孕时检查无贫血及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按就诊顺序分成A、B两组,分别于妊娠49天、16周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150 mg/d.服药后均于妊娠16、24周及分娩时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妊娠16、24周及分娩前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无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B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14.6%(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糖铁复合物预防妊娠期贫血疗效肯定,早孕期较妊娠16周以后补充铁剂预防妊娠期贫血效果好,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2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162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男98例,女64例,平均年龄(69.7±15.0)岁;死亡126例,存活36例,总病死率77.8 %;死亡组平均年龄[(73.6±12.5)岁]明显高于存活组[(55.9±15.9)岁](P<0.05);死亡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2.0±13.4)天,明显短于存活组(19.6±13.7)天(P<0.05);死亡组患者住院天数不超过7天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年龄≥65岁、3个及3个以上器官受累及营养支持治疗不充分的相对危险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6.786[2.731~16.858]、3.114[1.224~7.917]及3.866[1.528~9.780],P<0.05.结论 年龄≥65岁、器官受累数大于3个及不充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成人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及治疗受累脏器以及充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消化道出血、休克和肺叶受累数量尚不能认为是成人重症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
作者:龙怀聪;肖邦榕;刘跃建;李小惠;周晓芳;解郑良;杨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二线治疗复发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一线化疗后复发的SCLC患者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二线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完全缓解率7.1%,部分缓解率31.0%,中位治疗至进展时间为7.1月,中位生存时间9.4月,1年生存率23.8%;主要毒副作用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3.8%.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二线治疗复发的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好.
作者:彭小东;钟小军;黎军和;刘小辉;何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婴幼儿疥疮的诊治经验.方法 无感染及渗出的患儿直接应用蜈黛软膏皮损处外涂;发生感染、渗出、疥疮结节者,联合抗感染、0.1%利凡诺溶液湿敷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结果 79例患儿全部痊愈,无不良反应.结论蜈黛软膏治疗婴幼儿疥疮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疥疮外用药.
作者:李玉萍;万永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员,对8个病区38个科室手卫生设施和628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手卫生设施齐全科室为52.6%(20/38),628名医务人员应洗手1926次,实际洗手727次,手卫生依从性为37.75%.其中本院医生为41.2%(124/301例次),本院护士为51.6%(283/549例次),进修、实习医生和护士为33.2%(199/598 例次),护工、保洁员为25.3%(121/478例次),各岗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患者前为5.5%(32/584例次),接触血液、体液后为100%(71/71例次),二者分别与其它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魏道琼;周忠华;陈先云;贾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宫腔纱条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我院3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进行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结果 本组28例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宫腔纱条填塞术成功率93.33%,无1例感染,均Ⅰ期愈合出院.2例止血无效患者行子宫切除术.产后42天随访,子宫复旧好,无产褥期出血和产褥期感染,无产妇死亡病例.结论 宫腔纱条填塞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且安全易行,能较有效地保留女性生殖器官.
作者:刘仙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采用纯化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例难治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纯化的CD34+细胞移植,动员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为8.23×108/kg、11.94×108/kg和9.32×108/kg;经CliniMACS CD34+细胞分选仪分选后得到CD34+细胞数分别为7.32×106/kg、8.75×106/kg和5.37×106/kg.采用BEAM+ATG预处理方案.结果 发热的2例患者体温均降至正常,大关节肿痛均完全消失,四肢活动自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各项指标正常,随访中疾病仍呈稳定状态.结论 采用纯化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患者造血功能得到较快重建,近期临床症状改善,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苏毅;赖思含;易海;王译;范方毅;付利;邓涛;刘阳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 对7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病例中,内镜下成功取出72例(92.3%),其中39例食管异物成功取出34例(94.2%),26例胃内异物成功取出25例(96.1%),13例十二指肠异物全部取出(100%).结论 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红旗;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食管癌手术后行PCIA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镇痛药物为吗啡5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在手术切皮前和关胸前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镇痛药物为氟比洛芬酯100 mg+吗啡3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镇痛泵设置均为背景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术后24、48 h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食管癌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吗啡相似,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适合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镇痛治疗.
作者:雷鹏飞;高杉;王培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