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数量与FEV1变化的相关性及意义

赖映君;邱晨;酆孟洁

关键词:哮喘, T细胞亚群, 肺通气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数量及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对比分析22例哮喘发作期、2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及25例健康正常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结果CD4+:哮喘发作期组与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咳嗽变异型哮喘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哮喘发作期组低于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CD4+/CD8+比值:哮喘发作期组高于咳嗽变异型及正常对照组(P<0.01),咳嗽变异型哮喘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CD8+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与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结论哮喘患者CD,阳性细胞百分率下降,CD4+/CD8+细胞比值失衡,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哮喘容易反复发作、导致肺通气功能进一步减退的原因.在治疗哮喘病过程中,除对症处理外,应该配合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以改善肺通气功能.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估

    目的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SEA)和笑气吸入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估.方法90名足月初产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及对照组,前两组孕妇宫口开至3 cm后,分别行CSEA及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监测镇痛效果、产程各指标及测定β-内啡肽(β-EP).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而实验组Ⅰ镇痛效果好于实验组Ⅱ.实验组Ⅰ活跃期短于对照组活跃期,实验组Ⅱ潜伏期后各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Ⅰ与Ⅱ各产程无明显差异.宫缩强度、产钳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产妇β-EP浓度时均高于产后.产时β-EP实验组Ⅰ低,实验组Ⅱ与对照组无差异;而产后β-EP实验组Ⅱ高.结论CSEA及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能缓解产痛,缩短产程,不影响产程中各因素.β-EP在分娩应激状态下升高,产后显著下降,提示β-EP参与分娩镇痛.

    作者:曾玉华;周昌菊;欧阳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目的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对43例颅内表浅部位的蛛网膜囊肿行囊肿-腹腔分流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得到6~9个月的随访,囊肿消失16例,缩小22例,变化不明显5例.总有效率为88.4%.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吴新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

    目的了解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在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中采用了高温下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结果术后第6天,肿瘤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液化、坏死.结论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是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新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不仅要了解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手术前的并发症,更要在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仔细监测,以避免急性凝血功能损害以及肝肾功能衰竭.

    作者:张阳德;万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管肠内减压法在十二指肠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三管法治疗十二指肠损伤和预防十二指肠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17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手术中应用3条12~18号十二指肠引流管作三管放置于十二指肠及空肠内,外接负压器作为减压及营养之用.结果治愈16例,1例因拒绝手术自动出院,2 h后再次返院手术死于感染性休克,治愈率达94.1%,全组无肠瘘发生.结论应用三管法治疗十二指肠损伤起到有效的减压作用,促进十二指肠修补裂口或肠吻合口的愈合,对预防十二指肠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宗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方法测定非吸烟健康志愿者呼吸氯氧混合气体前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并比较它们的变化.结果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补呼气容积呈大幅增加,深吸气量呈轻微下降变化,其中补呼气容积前后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的变化趋势与呼吸含80%氯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一致,且变化率相近似,可获得与含8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志平;黄建强;黄旭斌;谢灿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用冰箱--从有氟到无氟的转型及维修

    在维修冰箱前,对冰箱的冰堵、脏堵、泄漏和压缩机故障等4个主要故障判断要准确.如果故障由压缩机、冰堵或脏堵造成,打开管路维修时,不要进行打压试漏.因为把空气或氮气打人系统,它们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R134a制冷剂的溶水性较好,很容易形成冰堵,无氟冰箱用的酯类油水解性较强,与水反应可生成酸腐蚀管道.若是制冷剂泄漏造成的故障,可用少量的R134a打压试漏,用美国产Tif5050/5650型电子检漏仪可精确检漏.

    作者:张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诊断体会(附42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该组42例均因腹泻发烧等收入院,但其中31例有阵发性腹痛史,26例有果酱样大便,35例可扪及腹部包块,钡灌肠和腹部B超有助于确诊.结论小儿非典型肠套叠即使有明显的伴随症状或并发病,但腹痛、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仍是确诊依据.

    作者:李伟明;李赞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建立完整的蛋白质文库.将和基因组研究互相补充,成为真正了解生物学,了解肿瘤发生、发展规律强有力的利器.当前,蛋白质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器官组织和细胞2-DE参考图和数据库;通过比较健康和疾病组织的蛋白质组学描述特殊功能蛋白质;肿瘤标志物的确立;在分子水平对肿瘤组织分类;以及发现预测疾病预后和治疗敏感性的标志物.

    作者:郭海周;张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法分组,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副反应与疗效评定同步进行.结果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似,安全性则略有差异.结论利培酮具有与氯氮平相似的疗效,但安全性更高.

    作者:尹浩然;方亚明;黄若华;杨小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工艺条件及能力研究

    目的探明几种兼性厌氧/厌氧微生物降解苯酚的能力及其处理含苯酚废水的基本工艺条件.方法以溴化滴定法测定苯酚浓度.结果在具塞碘量瓶创造的兼性或厌氧环境中,几种微生物能较稳定地降解10mg/L苯酚,降解率分别是苏云金杆菌39.29%,普通变形杆菌36.06%,大肠杆菌13.03%,产气杆菌12.83%,酿酒酵母菌4.89%.结论苏云金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可作为苯酚处理工程微生物使用,各种间无协同作用,酿酒酵母菌对细菌有拮抗作用.

    作者:孙敏;陈剑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卟啉与肿瘤

    1卟啉与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1.1卟啉1.1.1卟啉的理化性质在人体中卟啉化合物是作为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而存在,在体内是以不具有紫色荧光的还原型卟啉原形式存在,但在空气中卟啉原会自动氧化成卟啉.正常健康人体内主要存在尿卟啉(uroporphyrin)、粪卟啉(coproporphyrin)和原卟啉(protoporphyrin),而其他卟啉化合物常常可从遗传性的卟啉病患者的肝和血液病患者的尿、血液和粪便中检出.

    作者:张阳德;王绍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治疗,其中6例采用小切口手术置入法,10例采用窥镜下经尿道置入法.结果该组16例按不同置入法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6年,2例因冠心病死亡,生前排尿尚通畅,其余14例术后B超测定残余尿20~40ml,IPSS评分10.8±25,QOL 0~3分.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疗效满意.

    作者:徐乐;梁国根;陈业华;何永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X片和CT以及支气管镜是诊断支气管断裂的主要方法.结果11例均行支气管断端吻合,术后肺膨胀良好,肺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主支气管断裂的病人诊断一旦成立,尽可能外科治疗,且疗效满意.

    作者:赵永祥;胡冬煦;胡景云;刘斌;杨进福;张权;朱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义齿稳固剂强力粘着粉在全口义齿加衬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义齿稳固剂强力粘着粉(稳固剂)用于全口义齿加衬的稳固效果.方法选择15例21件全口义齿修复患者、齿槽嵴严重吸收、义齿固位不良或初戴义齿产生疼痛不适的病例,应用稳固剂软衬材料后的临床分析.结果15例21件修复体应用稳固剂软衬材料后,全口义齿固位力加强,同时咀嚼效能提高,初戴全口义齿患者舒适性增加,疼痛减轻.稳固剂能维持4~8h稳固作用.结论稳固剂软衬材料能增强固位力和提高咀嚼功能,减轻戴牙后的疼痛,能舒适的渡过全口、局部义齿的适应期.

    作者:李纯;吴汉江;左立军;钟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对在院的326例病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326份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8%,其中三代头孢菌素占第一位,占44%;静脉用药占98.2%,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物费用34.6%,病原体阳性率7.1%.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作者:张小青;王绍娟;刘军;王晓川;易婷;罗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长疗程倍他乐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

    作者:胡景云;赵永祥;胡冬煦;杨进福;朱利军;阳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免疫表型的临床特点.方法使用8种抗CD单抗测定9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在此基础上对纯T,B系表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基本符合,T系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B系,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两型的预后特点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对其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龚凡杰;裴敏飞;张广森;肖乐;申建凯;徐运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术前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筛选合适的病例、选择封堵器,术中用TEE指导封堵,术后1周、1及3个月用TTE观察封堵器的情况并测量各超声参数.结果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仅1例呈上下排列的二孔ASD患者残留少量分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大小均无增大,术后3个月右心大小、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肺动脉干内径较术前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选择、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屈朝阳;阮琴韵;陈济添;叶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评价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1年6月该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2例(157髋).男73例,女89例;平均年龄56.2岁.股骨颈骨折6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7例,骨关节病32例,骨肿瘤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患者的情况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症状、体征、X线照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152例(157髋)患者其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142例(143髋)患者随访1.5~8.0年,平均4.1年.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分提高到术后的95.0分,后一次随访平均Harris评分为87.1分.骨水泥反应3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伤口感染3例,髋关节脱位4例,股骨骨折3例,疼痛24例,下肢不等长2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患者解除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展生;鞠洪斌;龙文荣;胡懿郃;李康华;廖前德;雷光华;张宏其;朱峥嵘;刘华;林涨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肌袢代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1116例静脉肌袢代瓣术中出现的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均与意外暴力所致的静脉损伤有关.结论要重视预防导致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原因并及时治疗.

    作者:王子凡;郭学利;赵春临;宋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