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改霞;刘莹;张荣霞;杨整哉
目的:观察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靶向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IL-4和GM-CSF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将表达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dendritic cells,DC),构建基因转染的DC瘤苗,并免疫C57BL/6小鼠.用流式细胞术(FCS)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 Ⅰ、MHC Ⅱ、LFA、ICAM、B7.1、和B7.2等的变化.取免疫小鼠脾细胞诱导细胞毒性CTL,LDH非放射性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用ELISA法检测CTL诱导过程中TNF-α和IFN-γ分泌变化规律.结果:AFP基因转染后的DC分子表面高表达MHC Ⅰ、MHC Ⅱ、LFA、ICAM、B7.1、和B7.2等分子,尤其是MHC Ⅱ、ICAM和LFA分子,与转染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FP抗原诱导的靶向性CTL对AFP分泌性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且在CTL诱导过程中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FP基因重组腺病毒修饰的DC能表达高水平的MHC Ⅰ、MHC Ⅱ、LFA、ICAM、B7.1、和B7.2等分子,为CTL进一步活化提供了共刺激信号;用该瘤苗免疫C57BL/6J小鼠,能诱导出针对AFP抗原的靶向性CTL,从而实现对AFP分泌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作者:匡志鹏;谢裕安;梁安民;杨帆;罗小玲;吴继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钙化型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钙化并预测ER、PR、p53、C-erbB-2表达的可行性.方法:两种类型乳腺癌术前均行钼靶X线检查明确钙化与非钙化,并对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PR、p53、C-erbB-2表达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类型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异,淋巴结转移度非钙化型较钙化型高,有明显差异.ER、PR、p53、C-erbB-2阳性表达在钙化型中分别为57.7%、61.5%、64.1%、67.9%,在非钙化型中分别为49.2%、57.6%、64.4%、57.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钙化型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钙化型乳腺癌与ER、PR、p53、C-erbB-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钼靶片钙化表现预测ER、PR、p53、C-erbB-2表达尚有待研究.
作者:刘新杰;罗民;周冬仙;周文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6例2~4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用爱维治治疗;对照组19例用龙胆紫治疗.结果:皮肤损伤的治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3%.结论: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满意.
作者:杨哲;颜廷秀;韩俊庆;王瑜;李冠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施行过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CEA试剂盒以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EA水平,研究CEA的变化及其与一些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19例(28.4%)化疗开始后70天内血清CEA有所升高,71天~210天期间再复查时,其CEA水平又降至化疗前水平或更低.影像学检查提示这19例CEA短暂升高的病人均从化疗之中得到益处(11例PR,8例SD).没有证据支持CEA短暂升高与肿瘤原发部位、肿瘤转移、肿瘤分化之间有明确的关联.结论:某些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开始后的血清CEA水平可以有一短暂的升高,可能与临床受益有关,尚不能作为肿瘤进展的指征.
作者:彭心昭;周思朗;何本夫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放疗技师独立模拟定位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根据医师填写的模拟定位申请单,应用模拟定位机独立完成照射野设计,医师审核计划并确定治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后实施治疗.结果:技师独立完成603例各种肿瘤患者的模拟定位,二次定位率5.3%(32/603).结论:技师独立模拟定位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品婷;邵秋菊;齐宇红;梁军;梁昉;袁慧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希罗达联合艾素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治疗方案希罗达1250mg/m2日两次口服d1~14,艾素35mg/m2静脉滴注d1,8,21天1周期,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51例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2例,无变化(NC)16例,进展(PD)10例,总有效率(RR)49.01%,1年生存率78.2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可耐受.结论:希罗达联合艾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好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咏梅;张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和γ-连环素(γ-catenin,γ-ca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观察43例NSCLC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E-cad和γ-ca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3例NSCLC中,E-cad和γ-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8.1%和67.4%,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 Ⅲ期组E-cad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TNM Ⅰ、Ⅱ期组(P<0.01);腺癌组织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γ-cat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组织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cad和γ-cat异常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少于正常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16 vs 35个月,P<0.01;20 vs 32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cad表达情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E-cad表达情况与γ-cat表达情况显著相关(r=0.416,P=0.007).联合分析E-cad、γ-cat发现,E-cad和γ-cat两种蛋白均正常表达组与只有E-cad或γ-cat一种蛋白正常表达组相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P<0.01)、生存期较长(中位生存时间,45 vs 20个月,P<0.01).结论:E-cad和γ-cat蛋白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指标.联合检测两种蛋白有助于提高判断NSCLC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分析的准确性.
作者:岳峰涛;陈健;梁景仁;王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Ghrelin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但在很多肿瘤组织中也发现ghrelin的表达,对ghrelin与肿瘤的相关性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王艳梅;苗乃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16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71%.以吻合口瘘性脓胸为主,其发生与手术切口、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和联用多种抗生素等有明显关系.结论:严格选择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加强术后处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食管癌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周艳华;欧阳立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枸杞原汁、枸杞多糖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及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HO8910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枸杞原汁、枸杞多糖作用L-O2、SKOV3、HO8910,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枸杞原汁组:L-O2、SKOV3、HO8910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8%,-49%,-84%;L-O2、HO8910凋亡细胞含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正常细胞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枸杞原汁对L-O2、HO8910无细胞周期阻滞,各期细胞分别较对照组均匀;枸杞多糖组:枸杞多糖(500,1000,2000)mg/L作用下,L-O2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8%,31%,20%;SKOV3为-1%,40%,35%,HO8910为13%,48%,41%;不同浓度LBP对L-O2及HO8910均有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细胞数以1000mg/L为大;1000mg/L组L-O2、HO8910细胞周期均阻滞于S期,S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枸杞原汁在体外对L-O2、SKOV3、HO8910有促进生长作用,且对HO8910的作用大;对L-O2、HO8910无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枸杞多糖在体外对L-O2、SKOV3、HO8910都有抑制生长作用,且对HO8910作用大;对L-O2、HO8910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以浓度1000mg/L为大,并未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枸杞多糖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并且诱导S期细胞发生凋亡是其体外抑制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王晋;王月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5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放疗+CMNa)35例,放疗采用常规分割,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剂量DT 60Gy~66 Gy/30f~33f/6w~7w.放疗同时使用CMNa每次800mg/m2,每周3次,从放疗开始连续使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30例只行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同治疗组.治疗完成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74.3%,完全缓解率(CR)22.9%;对照组总有效率50.0%,完全缓解率10.0%,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3).中位生存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个月和11个月,1、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60.0%、31.4%;对照组分别为50.0%、23.3%,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MNa合并放疗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阳晨;高飞;周绍兵;叶宏勋;赵莺;尹小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中轴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除浆细胞瘤外,脊索瘤是常见的脊柱原发恶性肿瘤.
作者:王季;蔡郑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TAM对体外培养C6细胞生长状况、迁移能力与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为TAM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不同剂量TAM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研究TAM对C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划痕法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FITC标记的可激活穿膜肽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AM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依赖关系;TAM显著抑制C6细胞迁移,存在剂量依赖关系;TAM对C6细胞活性MMP-2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虽然TAM不能抑制C6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但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与迁移,因此有望用于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作者:王伟;王茂德;姜海涛;张仲林;谢万福;高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上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病人不多见,而29岁年轻的更为少见.现将我院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细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例的体征、手术方法、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内分泌治疗予以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相关知识.
作者:高雅军;马祥君;何湘萍;汪洁;高海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股薄肌切取后对大腿的功能影响小,血管神经蒂长,手术切取简便,可移植并用于直肠癌Miles术后肛门的重建.应用股薄肌重建肛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影响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史松;刘浩;赵俊峰;白晓斌;张道维;陈进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模型,研究其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观察影响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结果:建立了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具有较强的血管诱导作用.光镜下移植瘤具有与人骨肉瘤类似的组织结构.结论:该模型易于复制,能动态观察骨肉瘤诱导的血管生成过程,可用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研究、药物筛选等领域.
作者:王利宏;蔡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在肠癌中的表达.方法:12例确诊肠腺癌患者,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ting等技术,以自身配对,研究11β-类固醇脱氢酶在肠癌中表达.结果: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两种同工酶在肠腺癌中表达不相同,在肿瘤组织中11β-HSD2表达明显减少,11β-HSD1在肿瘤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11β-HSD2可能与肠癌变有关.
作者:王继荣;许红霞;陈刚;张鹏;鲁一兵;缪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nease Ⅰ,HO-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HCC石腊组织标本和17例尸检正常肝标本中iNOS和HO-1的表达,同时检测以Ki67标记的细胞核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价染色结果.结果:肝癌组织中的iNOS、HO-1、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3.3%、89.3%、71.4%,细胞核增殖指数为30.56±3.96%,上述各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iNOS表达与细胞核增殖指数呈正相关,iNOS和HO-1的表达与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呈正相关(r=0.537,P<0.01和r=0.386,P<0.01).结论:iNOS和HO-1的表达在促进HCC增殖和抑制HCC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HCC生长.
作者:何建伟;郑勇;易光杰;何建国;曹薇薇;李静;赵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艾本(伊班膦酸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对24例确诊为肿瘤骨转移病人静脉注射艾本.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9.1%,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结论:艾本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效果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兆元;方珊珊;徐海声;张娟;龚先齐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