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会敏;王茂筠;姚蓉;杨凌麟;梁宗安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具有快速、敏感、可定量的优势.联合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可检测几乎所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RD,可评估早期治疗反应,预示复发,实施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本文重点介绍多参数FCM检测MRD的原理、优缺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景清;李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肿瘤的研究与诊断有很大进展.新的NK细胞分类将其分为EB病毒相关与EB病毒不相关两大类.前者包括鼻和鼻型NK细胞淋巴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后者包括皮肤原发的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和NK细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本文对各种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和免疫表型、EB病毒潜伏感染检测的作用进行评估.
作者:李甘地;刘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2007年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其中1个疗程治愈50例(86.2%),2个疗程治愈7例(12.07%),3个疗程治愈1例(1.71%).结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恶性肿瘤根治术、肥胖、术中输血等.术后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党参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董霖;赵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诱导分化是指在分化诱导剂的存在下,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生物学或生物化学方面的诸多标志均向正常细胞的方向分化,甚至完全转变成正常细胞.本文重点介绍目前主要的诱导分化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马军;邱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乙状窦后入路保留骨瓣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行乙状窦后入路保留骨瓣开颅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2~24月,保留骨瓣组在头痛、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与不保留骨瓣组比较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 保留骨瓣技术安全,可以减少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并发症.
作者:李爱民;刘希光;李宁;颜士卫;陈军;江伟;王富元;夏咏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与传统胆囊切除术(OC)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1999~2006年4月运用MC行胆囊切除手术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正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多见于亚洲和中南美洲,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病理学表现为多形态肿瘤组织侵犯血管.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CD2、CD56和胞浆CD3,但TCR基因重排阴性.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对诊断提供帮助.化疗主要用于疾病播散、复发和放疗失败者.在传统的CHOP方案基础上加用足叶以甙、亚硝基脲类、左旋门冬酰胺酶等可能提高疗效,并可作为复发患者的挽救治疗.预后因素的研究显示分期、B组症状、LDH水平、初治疗效、血清nm23-H1水平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有关.
作者:王蕾;金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血清心肌酶及心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TnT,与健康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各40例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CTnT阳性率明显低于心梗组(P<0.01).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血清心肌酶升高,与骨骼肌损伤、脑组织缺氧及心肌损伤有关,但不能作为心肌损伤的唯一判断指标.
作者:王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酶速率法检测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复发后,同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病毒性心肌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变化,测定初诊时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儿童急性白血病初治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心肌炎患儿(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且与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P<0.05);完全缓解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复发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时水平(P<0.05).结论 血清乳酸脱氢酶可鉴别儿童急性白血病良恶性、病情监测、疗效和预后判断.
作者:张熔;季丽娟;李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门诊儿科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7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口服用药相对于静脉用药有许多优点,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及免疫调节剂和新型生物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本文阐述其应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波;张晋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比较52例老年CHF患者在螺内酯(20~40 mg/d)治疗前、第4、16周时HRV的时域指标及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螺内酯治疗4周时,左室收缩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RV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及三角指数(TI)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16周时,HRV上述时域指标进一步改善,同时左室收缩功能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螺内酯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HRV,改善心功能.
作者:沈静;李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46例,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硷+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结果 43例获造血重建,完全缓解(CR)26例,占56.52%,部分缓解(PR)17例,占36.95%,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2例死于严重感染,移植相关死亡率6.52%.结论 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毅;范方毅;石敏;富艳红;范毅;陈健;邵文军;赵碧;孙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寄生虫在中小学生中的感染危害程度及发病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1 356例,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结果 1 356例中,肠道寄生虫感染29例次,总感染率2.13%,蛔虫、鞭虫感染分别为21例次(1.55%)和8例次(0.59%),初中生、小学生感染分别为16例次(2.41%)和13例次(1.89%).结论 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成都市儿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玉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SWOT分析法,建立临床教学管理新模式,以提高医院的临床教学管理水平.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对医院的教学管理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并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矩阵形式,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实践1年建立了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医院的教学质量、校方(委托带教方)和院方(临床带教方)的满意度,保证了医学生的临床学习质量.结论 SWOT战略分析法直观,使用简单,具有平衡性和系统性,适用于大型综合医院的临床教学管理.
作者:石景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是一组发病率较低的,起源于和侵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CNSL进展快、死亡率高、治疗效果较差,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血液肿瘤学的热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治疗大的进展是以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并成为PCNSL标准的治疗措施,较单用放疗,患者的生存率得以显著地提高.对于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新的预后因素不断地被发现和证实,以及国际预后指数(IPI)的运用,使推断出SCNSL的高发人群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张晋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饮食医嘱与营养摄入情况.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465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465例住院患者饮食医嘱基本饮食占78.63%,治疗饮食占32.35%,试验饮食为0,禁食人数占21.37%,未下饮食医嘱的占0.96%.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而及时更改饮食医嘱的占14.47%,饮食医嘱无变化的占49.15%,饮食医嘱部分变化的占35.42%,未下饮食医嘱的占0.96%.56.11%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能量摄入理想19.66%,能量摄入过多24.23%.住院患者中仅有19.37%体重在正常范围,超重31.63%,体重下降45.14%.结论 住院患者饮食医嘱存在缺陷,住院患者能量摄入不足,医院膳食管理落实不到位.
作者:王静;肖敏;赵容;罗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4月我院手术室将ERBE VIO300D电外科工作站双极BiClamp钳替代钛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远秋;曹启鸾;张晓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慷舒灵凝胶加常规换药,对照组予常规换药.结果 治疗组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局部治疗加用慷舒灵凝胶能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治愈率.
作者:张跃萍;何孝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方法及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切除79例(88.8%),中转开腹10例(11.2%),无胆道损伤,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时机,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
作者:邓腾刚;李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