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志涛;朱军;涂梅峰;张运涛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测定4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2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BIL和D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冠心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戴宏勋;旷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老年血液肿瘤并发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资料.结果 152份血培养标本检出致病菌48株,检出率31.6%,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62.5%)、革兰阳性菌16株(33.3%)、真菌2株(4.2%);除铜绿假单胞菌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5%),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高,三种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几乎耐药(>90%);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高,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老年血液肿瘤并发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耐药率都增高,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甘茂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慷舒灵凝胶加常规换药,对照组予常规换药.结果 治疗组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局部治疗加用慷舒灵凝胶能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治愈率.
作者:张跃萍;何孝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非霍奇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大B亚型占绝对多数,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使得弥漫大B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其他类型,如套细胞淋巴瘤(MCL)、Burkitt淋巴瘤(BL)、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原发睾丸淋巴瘤(PTL)等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免疫化疗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彦艳;沈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神经递质是神经-免疫-皮肤系统的关键介质.近年研究发现某些神经递质与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关系,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许仕军;陈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4月我院手术室将ERBE VIO300D电外科工作站双极BiClamp钳替代钛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远秋;曹启鸾;张晓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观察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A组)和非静脉营养支持(B组)人体测量、血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呼吸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和带机时间.结果 A组患者体重、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长(MAMC)、上臂中部臂围(MAC)、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LB)、甘油三酯(TG)均显著增加,B组患者测量值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平均住院与带机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带机时间.
作者:周会敏;王茂筠;姚蓉;杨凌麟;梁宗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四川省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 对四川省二级以上医院的139个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硬件配置、实验室管理和质量保证程序运行情况.结果 139个实验室,通过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验收53个,实验室没有开展室内质控77个.超过50%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部分配套设施不完善.结论 四川省HIV抗体检测工作生物安全和室内质控应加强管理,针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袁红;黄文方;王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贫血是恶性淋巴瘤(ML)的常见合并症,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慢性病性贫血、化疗放疗所导致的贫血,以及ML合并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贫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而且对临床治疗产生负面影响.ML相关贫血虽然发病率高、临床危害较大,但目前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既往治疗ML相关贫血多采用输血及补充造血原料等对症治疗方法,疗效不佳.目前主张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也就是审因论治.
作者:应志涛;朱军;涂梅峰;张运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具有快速、敏感、可定量的优势.联合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可检测几乎所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RD,可评估早期治疗反应,预示复发,实施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本文重点介绍多参数FCM检测MRD的原理、优缺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景清;李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移植技术的进步和新的抗B/T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出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本文重点介绍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治疗进展.
作者:周红升;孟凡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促使医用耗材不断更新换代,使用量和使用品种不断增多,给医用耗材库房的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1].现将医用耗材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波;李先明;任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46例,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硷+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结果 43例获造血重建,完全缓解(CR)26例,占56.52%,部分缓解(PR)17例,占36.95%,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2例死于严重感染,移植相关死亡率6.52%.结论 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毅;范方毅;石敏;富艳红;范毅;陈健;邵文军;赵碧;孙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X射线摄影对呼吸道异物及异物变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气管与支气管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管异物15例、支气管异物88例,术前X射线诊断74例;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46例,37例与术后结果相符,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28例,23例与术后结果相符.14例发生异物变位.结论 呼吸道异物变位的X射线表现呈多样性;金属类异物为直接征象,其余均为间接征象,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与X线表现有明显联系.
作者:蒋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儿,男,2007年3月18日在我院妇产科剖宫产产出,出生后脐部有黄色粪臭样分泌物流出,遂转入普外科病房.患儿出生时体重4.3 kg,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9分,纯母乳喂养.
作者:凌峰;张社芹;杨正华;王湘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酶速率法检测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复发后,同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病毒性心肌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变化,测定初诊时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儿童急性白血病初治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心肌炎患儿(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且与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P<0.05);完全缓解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复发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时水平(P<0.05).结论 血清乳酸脱氢酶可鉴别儿童急性白血病良恶性、病情监测、疗效和预后判断.
作者:张熔;季丽娟;李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超声诊断急诊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禄琴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门诊儿科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7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与传统胆囊切除术(OC)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1999~2006年4月运用MC行胆囊切除手术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正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B淋巴细胞来源常见的、且具有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文就DLBCL的新分型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李娟;徐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