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陈敏;高丽

关键词:椎动脉, 超声检查, 变异
摘要:患者女,86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1天”入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发出2支椎动脉(图1A),位于后方的椎动脉自右侧锁骨下动脉发出后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位于前方的椎动脉走行于颈椎外侧软组织内;前后2支椎动脉于第4颈椎与第5颈椎椎间段合并为1支,进入第4颈椎横突孔(图1B、1C);左侧椎动脉走行正常.超声诊断:右侧双支椎动脉伴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入院后根据患者症状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阿伐他汀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性粒子定位与金属丝定位引导切除隐匿性乳腺病变

    目的 对比分析放射性粒子定位(RSL)与金属丝定位(WL)引导切除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效果,探讨RSL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2例女性隐匿性乳腺病变患者,对其中34例行RSL(于术前5天内进行定位,RSL组)、38例行WL(于手术当日完成定位,WL组),而后均以手术切除病灶.对比2组定位准确率、首次切缘阴性率、病灶再切除率及定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定位准确,乳腺X线片示病灶均完整切除.RSL组首次切缘阴性率为91.18%(31/34),病灶再切除率为5.88%(2/34);WL组分别为65.79%(25/38)和28.95%(11/3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WL组术中出现金属丝移位2例、迷走神经反应1例,RSL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RSL、WL均可准确定位并引导切除隐匿性乳腺病变;与WL比较,RSL不受手术时间影响,不易移位,切缘阴性率低,定位相关并发症少.

    作者:李云;胡大卫;戚元刚;李云凌;李万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特征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PACN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16例PACNS,9例单发,7例多发,MRI共检出45个病灶,其中位于幕上38个(38/45,84.44%),脑干4个(4/45,8.89%),脊髓2个(2/45,4.44%),小脑半球1个(1/45,2.22%).14例MRI表现为大片或斑片状影,2例表现为多发或单发肿块.病灶MR平扫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高信号;6例病灶内可见出血.16例DWI均呈高信号,其中ADC图呈高信号13例,低信号3例.病灶周围可见不同程度脑水肿.增强扫描14例可见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1例MRA检查可见左侧大脑前动脉A4段局限性狭窄.结论 PACNS的MRI表现复杂多样,需对病变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肿块样PACNS与脑肿瘤鉴别困难.

    作者:胡建新;王丽宁;张旭妃;高洁;朱明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结肠憩室炎的CT研究进展

    结肠憩室炎是结肠憩室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CT可全面评估结肠憩室炎并进行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全面指导.本文对结肠憩室炎的CT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美玉;刘爱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成像领域,通过从医学图像中获取高通量的图像特征进行一系列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提供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等信息.影像组学已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较少.本文对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美娇;杨明;王树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BOLD-MR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合状况

    目的 采用BOLD-MRI评价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合水平改变情况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23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于降血糖治疗前后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肾脏BOLD-MRI,测量肾脏皮、髓质R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降血糖前、降血糖后及对照组肾皮质的R2*值均低于肾髓质(P均<0.001).糖尿病组降血糖前肾髓质R2*值高于降血糖后和对照组(P均=0.001),降血糖后肾髓质R2*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1).糖尿病组降血糖前、降血糖后、对照组间肾皮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糖尿病组肾髓质R2*值与血糖值呈正相关(r=0.365,P=0.002),而肾皮质R2*值与血糖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4,P=0.908).结论 降血糖治疗可以改善肾髓质的氧合状况;BOLD-MRI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含量的变化.

    作者:周江燕;何悦明;尚润润;穆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特发性癫痫患儿静息态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改变

    目的 探讨特发性癫痫(IE)患儿的静息态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ALFF)改变.方法 收集17例IE患儿(IE组)和14名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采集其全脑结构和静息态fMRI数据,以DPARSF软件计算大脑静息态ALFF.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比较2组间ALFF差异,分析ALFF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E组ALFF增高脑区包括右侧脑干、左侧小脑和左侧海马旁回;ALFF减低脑区包括双侧前扣带回、双侧眶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双侧顶下小叶、双侧角回(P均<0.05,3dClustSim校正).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右侧脑干ALF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强显著相关体素点r=0.82,P<0.05,3dClustSim校正).结论 IE患儿静息态自发神经活动存在明显改变,且右侧脑干ALFF值与病程相关,为理解儿童IE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陈健青;吴国辉;夏际雪;李国英;王志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评估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肿瘤微环境乏氧状态

    目的 观察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评估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肿瘤微环境乏氧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n=48),于造模第14、21及28天分别取16只大鼠行IVIM-DWI,获得ACC、纯扩散系数(D)、伪灌注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每次扫描后处死大鼠,取肿瘤组织行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免疫组织化学化染色并评分,比较造模后各时间点IVIM-DWI参数及HIF-1α评分差异,分析IVIM-DWI参数与HIF-1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造模第14、21及28天,IVIM-DWI各参数及HIF-1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造模第21天,D、D*、f均与HIF-1α评分呈负相关(r=-0.73、-0.58、-0.67,P均<0.05);造模第28天,D、f均与HIF-1α评分呈负相关(r=-0.60、-0.65,P均<0.05).结论 IVIM-DWI能够评价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肿瘤微环境乏氧状态.

    作者:徐曼;余永强;侯唯姝;潘红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多模态MRI表现

    目的 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 (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I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作者:郭伟;邢振;林禹;王行富;蔡珊珊;曹代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的小波纹理特征识别肺良恶性结节CT图像

    目的 观察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的小波纹理特征在识别肺良恶性结节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肺结节患者的CT图像中分别提取基于NSDTCT和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小波纹理参数,对高维纹理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等方法进行降维.对降维后的纹理参数分别构建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支持向量机分类诊断模型,绘制ROC曲线,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采用NSDTCT方法,基于经Lasso降维且自变量数目较少的纹理参数构建的诊断模型分类效果好,判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98.37%,AUC为1.00;采用Contourlet变换方法,基于全部提取纹理参数构建的模型分类效果好,诊断准确率为56.05%,AUC为0.73;2个模型的ROC曲线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30,P<0.001).结论 基于NSDTCT的纹理分析方法对判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马圆;韩鸿毅;孙燕北;梁志刚;郭秀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模态MRI术前诊断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应用进展

    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是影响肿瘤术后复发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明确诊断MVI对改善HCC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诊断MVI主要依据HCC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难以满足术前诊断的需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已将DWI、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增强MRI及MRI影像组学分析等多模态MRI技术应用于术前诊断MVI.本文对上述多模态MRI应用于HCC术前诊断MVI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霞;李文柱;陈旺生;王飞;李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

    目的 探讨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瘤(BPTs)与乳腺纤维腺瘤(B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BPTs和32例BF患者的术前乳腺X线片.采用MaZda 4.6软件手动勾画病灶大层面ROI.分别采用Fisher系数、聚类偏差概率结合平均关联系数(POE+ ACC)、协同信息(MI)及联合应用上述3种方法(MI+PA+F)选择ROI内具鉴别价值的纹理特征参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影像医师主观阅片与采用纹理分析诊断BPTs及BF错判率的差异.结果 影像医师鉴别BPTs与BF的错判率为20.31% (13/64);采用Fisher系数进行纹理特征分析的错判率为14.06%(9/64),POE+ACC为23.44% (15/64),MI为25.00% (16/64),MI+PA+F为3.12%(2/64).MI+PA+F的错判率低于影像医师主观阅片及POE-ACC、MI(P均<0.05).结论 X线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BPTs和BF.

    作者:张锦超;胡汉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腮腺区面神经鞘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21岁,因“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2个月”就诊.查体:右侧腮腺区触及多发肿物,呈串珠状排列,较大者直径约15 mm,质硬,无压痛,活动度一般,局部皮肤无红肿,无压痛.超声检查:右侧面部咬肌浅侧见条索状低回声,长约59.2 mm,宽处内径约6.4 mm,形态不规则,呈串珠样改变,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近端位于右侧腮腺与咬肌间隙,呈细管状延伸至腮腺腺体内,远端膨大,终止于咬肌前缘水平(图1A、1B);右侧腮腺大小形态正常,腺体回声均匀;CDFI可见细点状血流信号(图1C).超声考虑右侧腮腺导管占位.行腮腺肿物切除+面神经嵌压松懈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面神经颊支处,约40.4 mm×10.3 mm,质韧,边界清楚.术后病理(图1D):右侧面神经颊支肿物,符合神经鞘瘤.

    作者:张卓恒;韩雪莉;闫媛媛;史海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为罕见的间叶性肿瘤,多起源于脏层胸膜[1].腹膜后SFT甚为少见,术前易误诊[2-3].本文对7例经病理证实为腹膜后SFT患者的临床、超声及组织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经我院病理证实为腹膜后SFT的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1~63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4例因腹痛、腹部不适就诊,病程2个月~1年,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经体检发现;7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值水平.

    作者:曹勃玲;郭志伟;吴春晓;谢文杰;张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DWI 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9例接受DW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均经Ki-67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镜下癌细胞及间质的分化程度进行Gleason评分,将其分别纳入高分化组(<7分,n=17)、中分化组(7~8分,n=23)或低分化组(>8分,n=19).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分析病灶ADC值与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9例前列腺癌病灶的ADC值为(0.98±0.19)×10-3 mm2/s,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组ADC值分别为(1.14±0.17)×10-3 mm2/s、(1.05±0.17)×10-3mm2/s和(0.88±0.24)×10-3mm2/s,总体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Ki-67和P53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s=-0.611、-0.491、-0.511,P=0.019、0.016、0.021).结论 前列腺癌ADC值分别与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通过ADC值可初步评价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分化、增殖程度.

    作者:宋震宇;胡华;刘勇;甘中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与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特殊类型胰腺炎,缺乏典型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胰腺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例AIP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7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8例AIP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80岁,平均(57.2±9.3)岁,均符合国际胰腺学会发布的AIP诊断标准国际共识[1],且具有完整的超声检查资料.

    作者:陈志奎;张秀娟;钱清富;叶琴;薛恩生;林礼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预测兔腋窝淋巴结性质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定量参数预测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只新西兰纯种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建立兔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与炎性淋巴结动物模型(炎症组).于建模后第4周末对实验兔行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扫描,扫描完成后摘取腋窝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并与CT图像逐一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和灌注参数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单一参数和联合参数诊断实验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动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基值(NIC)和40~70 keY间的能谱曲线斜率(λ)均高于炎症组(P均<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佳联合参数(BF+动脉期λ+静脉期λ)的AUC为0.942,以0.65为临界值,其诊断实验兔腋窝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68%、95.92%、92.91%和82.70%.结论 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定量参数鉴别兔腋窝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较好,联合参数(BF+动脉期λ+静脉期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王博;谭红娜;王攀鸽;侯平;梁盼;高剑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类癌18F-FDG PET/CT表现

    肺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分为非典型类癌和典型类癌,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1-2].既往对肺类癌的影像学表现多集中于CT研究[3],而少见其18F-FDG PET/CT代谢特征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肺类癌患者的资料,探讨其18 F-FDG PET/CT显像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刘晓菲;李帝;赵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功能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右心室(RV)功能.方法 对31例射血分数下降型HF患者(HFREF组)、41例射血分数保留型HF患者(HFPEF组)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获得常规超声参数:RV壁厚度、RV基底段内径(RVD1)、RV收缩末期面积(RVESA)、RV舒张末期面积(RVEDA)、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S')、心肌做功指数(MPI)、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D-STI技术获得RV游离壁基底段应变(RVLSbas)、中间段应变(RVLSmid)、心尖段应变(RVLSapi)及整体应变(RVLSfw).比较3组间二维应变参数,分析RVLSfw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RV壁厚度、RVD1、MPI、RVFAC、TAPSE及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间RVLSbas、RVLSmid、RVLSfw均逐渐降低(P均<0.05).HF患者RVLSfw与LVEF、TAPSE、MPI及RV壁厚度均呈强相关(r=-0.68、-0.53、0.52、0.51,P均<0.01),与RVD1、FAC、S均呈弱相关(r=0.42、-0.46、-0.39,P均<0.01).结论 二维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估HF患者RV功能.

    作者:吴梦;苏蕾;冉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对比集合序列与常规序列头部MR图像质量

    目的 对比分析MRI集合(MAGiC)序列与常规序列头部图像质量.方法 对96人进行头部常规序列及MAGiC序列MR扫描,比较常规序列T1FSE、T2 FSE、T1 Flair、T2 Flair图像与MAGiC序列重建MAGiC T1、MAGiCT2、MAGiC T1 Flair、MAGiC T2 Flair图像的质量和SNR.结果 常规序列与MAGiC序列图像的整体质量评分、伪影评分、病灶检出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GiC T1、MAGiC T2、MAGiC T1 Flair、MAGiC T2 Flair图像的SNR均高于相应常规序列图像(P均<0.01).结论 MAGiC序列与常规序列扫描所获头部图像质量相当,且MAGiC序列图像的SNR更高.

    作者:刘辉明;尹国平;别非;权光南;谢传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患者女,86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1天”入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发出2支椎动脉(图1A),位于后方的椎动脉自右侧锁骨下动脉发出后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位于前方的椎动脉走行于颈椎外侧软组织内;前后2支椎动脉于第4颈椎与第5颈椎椎间段合并为1支,进入第4颈椎横突孔(图1B、1C);左侧椎动脉走行正常.超声诊断:右侧双支椎动脉伴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入院后根据患者症状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阿伐他汀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

    作者:陈敏;高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