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华;张小明;董国礼;翟昭华;敬宗林
目的探讨淋巴结结核合并转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诊.方法对1例发生耳后淋巴结结核合并转移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镜下显示残留淋巴结中散在团、索状瘤团,瘤细胞呈上皮样,界不清,浆淡伊红,核多数呈泡状,核仁较明显,瘤细胞显示轻到中度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易见.另在肿瘤细胞中查见结核性肉芽肿.免疫表型:瘤细胞CK+ + +;EMA+;S-100蛋白-;CD45-;CD20-;CD45RO-.结论淋巴结结核及转移癌常见,但二者同发少见,且易漏诊,故在治疗淋巴结结核效果不佳时,要考虑转移癌的可能.
作者:唐艳;刘绍泉;陈晓滨;殷忠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时脑电图(EEG)特征与继发癫痫发作以及FC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我院200例6月~6岁患儿FC、EEG的特征以及与FC的转归.结果首次FC发作时EEG异常率为33%;EEG异常率与年龄、体温、发作次数有关,与FC家族史无关.EEG异常率与FC临床特征(局灶性和FC持续时间>15分钟)有关.15例患儿有发作性棘波,随访3~5年,用苯巴比妥间歇性预防治疗,有5例复查10次以上仍有棘波,后诊断癫痫.结论 FC患儿的EEG研究发现EEG异常与发作年龄、再发次数、体温、临床特征有关,与家族史无关.5例终转归为癫痫,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仝智伟;王成林;龚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造瘘(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指征和效果预测.方法根据病因,将病例分为四组:肿瘤组21例,中脑导水管梗阻18例,囊肿组11例,颅内出血及感染组8例.采用多因素统计方法研究58例梗阻性脑积水致病原因、术后早期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发现在ETV手术效果预测中的作用.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ETV术后一年总有效率为0.75~0.8.中脑导水管梗阻、肿瘤和囊肿手术有效率分别为0.89、0.84和0.82,颅内出血及感染仅为0.50(P=0.047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术后2周内早期临床症状改善(Sig of Log LR<0.0001)和磁共振电影相差成像显示造瘘口通畅(Sig of Log LR=0.0002)均为手术成功的预后指标.ETV术后2周内侧脑室体积变化并无预测作用(P=0.07).结论 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要求适当选择适应证.术后早期临床症状和磁共振电影相差呈像检查对预测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冯海龙;木矢克造;黄光富;廖晓灵;谭海斌;陈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探讨CT冠状位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观察前列腺大小、密度、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周围组织界限和有无转移等,并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CT冠扫所显示的前列腺癌病灶的大小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55例(91.6%),轴扫40例(66.7%)(P<0.05);CT冠扫能清楚显示密度差异52例(86.7%),轴扫28例(46.7%)(P<0.01);表面光滑度:58例手术证实前列腺表面呈结节状改变,CT冠扫显示此改变49例(84.5%),轴扫25例(43.1%)(P<0.01);包膜完整性:40例手术证实前列腺包膜不完整,CT冠扫显示不完整包膜38例(95.0%),轴扫21例(52.5%)(P<0.01);周围组织界限:42例手术证实前列腺癌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CT冠扫能清楚显示39例(92.9%),轴扫21例(50.0%)(P<0.01);周围转移: 18例手术证实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或远处有转移,CT冠扫显示转移15例(83.3%),轴扫7例(46.7%)(P<0.05).结论 CT冠状位扫描对前列腺癌影像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横断位扫描,更能显示其细微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黄小华;张小明;董国礼;翟昭华;敬宗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揭示感染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551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监测常见分离菌的耐药菌株(MDR).结果 5514株分离菌以G-杆菌为主(56.5%),其次为G+球菌(26.1%)和酵母样菌(16.6%);分布占前十位的细菌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是25.4%、2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5.4%、78.8%,无万古霉素耐药株;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LAR)肠球菌检出率为63.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占5.8%.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是现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是目前临床上的严重问题,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播散.
作者:喻华;刘华;颜英俊;周忠华;杨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前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药物主要有M2受体阻滞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流感疫苗.M2受体阻滞剂因对B型流感无效、易产生耐药株及副作用较多,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流感药物,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神经氨酸酶而发挥作用,是目前抗流感的一线药物.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灭活疫苗,包括全毒粒疫苗、裂解疫苗及毒粒亚单位疫苗.现阶段具希望的是减毒活疫苗,其基本结构是用流感野毒株和减毒株的基因片段重组而成,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的疫苗.
作者:刘崇海;魏钰书;杨锡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液透析不可避免的涉及在体外循环中抗凝的问题,尤其对于有高危出血倾向或正在发生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而言,抗凝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一直是被广大的临床血透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既不加重出血又要保证完成正常的透析,达到透析的充分性.本研究在于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无肝素在透析中疗效、安全性的应用特点.
作者:施萍;李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的典型CT表现.方法收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 2例为化脓性阑尾炎, 2例为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其中1例合并腹腔多发脓肿.CT显示以下征象:①阑尾肿胀,管壁增厚;②阑尾管腔内可见积液、粪石和气体;③阑尾系膜肿胀,周围脂肪组织密度升高;④阑尾穿孔,周围形成脓肿;⑤相邻盲肠壁可有增厚,末端呈尖角样改变;右侧肾筋膜和侧锥筋膜增厚.⑥小肠低位梗阻、肝脓肿等并发症.CT所显示的阑尾形态及其周围组织的改变, 与手术和病理所见一致.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CT表现.CT检查可准确显示阑尾本身和周围组织改变及其合并症, 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董鹏;宋彬;卢春燕;罗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报告颅颈减压术后小脑下垂应用颅骨成形术进行有效治疗的处理经验.方法对5例曾行后颅颈减压术,但术后临床症状加重有小脑下垂表现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人采用钛网实施后颅窝扩大成形术,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32.2岁.结果随访6~18月,平均13个月, 5例病人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改善,复查MRI显示扩大成形的后颅窝容积稳定,成形良好,枕大池重建,脊髓空洞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后颅窝容积有效扩大11.33~24.1ml,平均16.74ml.结论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扩大成形良好,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后颅颈减压术后小脑下垂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杜长生;唐红;李钟铭;徐烨;冯兴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干槽症是牙拔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实质上是骨创感染,据国内、外报道,主要好发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国内报道为14.1%[1],笔者自2000年起,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干槽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德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分光度法测定大鼠双侧额顶皮层及脑干的单胺递质(NA、5-HT和DA)含量.观察郁乐疏对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增加PSD大鼠脑内的NA、5-HT含量.结论郁乐疏对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降低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抗抑郁的主要作用机制与增加脑内单胺递质有关.
作者:刘福友;杨石;陈卫垠;唐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牙周炎在老年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老年牙周病患者总共纳入162颗患牙.所有患者首先进行专业的龈上治疗,以后按牙周袋深度将患牙分为A、B、C三组,然后用HBO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查患牙的各牙周临床参数,包括GI、SBI、PD和TM.结果除了C组患牙TM参数治疗前后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BO治疗后A、B、C各组GI、SBI、PD、TM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O对控制牙周炎症消除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适用于老年牙周病患者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周村;杨小民;詹斌;叶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和传统疗法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治愈时间. 方法将1991年4月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至2002年4月治疗烧伤余创面105例的治愈时间与同期收集的100例用传统疗法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治愈时间对照比较.结果烧伤性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组由于干细胞参与了烧伤残余创面的修复和全层皮肤再生的全过程,因此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5天,且愈合后几乎无瘢痕,无功能障碍;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32天,愈后瘢痕明显,多有功能障碍.结论治疗烧伤残余创面MEBT/MEBO组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
作者:赖运泰;邹德懿;季明军;朱利;杨连华;秦容;张艺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错构瘤是一种含有正常成熟的组织,且其比例及排列都明显异常的肿瘤团队.多见于肺及消化道,头颈部少见.1994年,由Albrecht首次提出,因与一般肿瘤差异性不大,故误诊率高.据王炳良等[1]报道误诊构成比63.3%.本文介绍1999~2003年我院收治5例错构瘤诊治经验.
作者:徐仲明;陈德珍;李德炳;赵李冰;文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巴拉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来自门诊和住院的血管性痴呆病人46例,均符合NINDS-AIREN的诊断标准.治疗组口服卡巴拉汀(艾斯能)3~6mg/日,对照组口服脑复康0.8 tid或银杏制剂80mg tid,为期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完成18例,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病人的MMSE、ADAS-Cog,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无严重副作用发生.对照组23例,治疗前后比较MMSE、ADAS-Cog,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卡巴拉汀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而且安全.
作者:肖军;韦永胜;黄雨兰;周波;吴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面神经炎也称Bell氏麻痹,是常见病.病因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分析面神经炎患者发病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作者:熊中兰;高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一种以反复或持续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病理状况,它是一个医学急症,现在常用的定义是:出现两次以上的癫痫发作而在发作期间没有神经功能的完全恢复;或者痫性抽搐持续30分钟以上.
作者:周东;吴宏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HBV感染者血清触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前白蛋白、铜兰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C反应蛋白等6种特定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固定时间散射比浊法检测47例乙肝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血清的HPT、AAG、PAB、CER、RBP和CRP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肝损害乙肝患者的这6种特种蛋白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评价相关性.结果 HPT、AAG、PAB和RBP与反映肝功能损害的三个重要指标ALB、ALT和AST呈不同程度相关关系(与ALB呈正相关,与ALT和AST呈负相关);CER和CRP与肝功能损害无明显关系.结论 RBP和PAB是反映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HPT、AAG、PAB和RBP等4种特定蛋白组合检测对于评价乙肝病人肝功能损害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红;赖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背景由蛇毒提纯的降解血浆FIB的蛋白制剂,自1968年以来,开始陆续用于治疗周围血管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导致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外科周围血管重建术、股骨胫骨折术后、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移植肾的超级性衰竭等.
作者:刘秀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适宜的医疗机构投入政策和投入方式,是实现多渠道筹资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目前政府对医院投入方式比较单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社会资金弥补医院发展资金不足,促进医院发展,已经成为医院经营的经济策略之一.
作者:张岚;郑小华;修瑞龄;郭林华;郑备;马步刚;邓茂英;周松;张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