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桦;莫辉;廖洪
目的:评价股前外侧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10例.皮瓣大小为12cm×5cm至6cm×4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口腔功能基本恢复.随访2月到26个月,10例患者均健在.其中1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结论: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血管口径大,供瓣区隐蔽.是一种适合口底缺损修复的游离皮瓣.
作者:喻建军;周晓;陈杰;李赞;黄文孝;戴捷;田嗥;包荣华;单振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诊治及预后.方法:1997年1月-2007年7月间本院收治并随访神经内分泌癌36例,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27岁-81岁,平均为53岁,病例来源于多器官,肺部除外,分为消化系统组及非消化系统组.结果:采用手术、化放疗综合治疗为主,目前存活病人11例,长为3年半,死亡病人生存1年以内者15例,1年-2年者6例,2年以上者4例,均未超过5年.总体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4%、25%.结论: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确诊需行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为主,不同病理类型预后不同,但发现时已伴有转移,故生存时间较短.
作者:王妍华;肖菊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的治疗模式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同期收治的65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模式的不同分成二组,单纯放疗组(RT)(A组:30例)与同步放化疗组(GEM+RT)(B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均采用3DCRT进行,DT60Gy-66Gy/30-33f;如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则加照锁骨上野,DT60Gy-70Gy/30-35f.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月应用EORTC QLQ-C30及EORTC QLQ-LC13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行胸部CT检查,评价近期疗效,并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吞咽困难领域,A、B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积分均恶化,而治疗后3月,两组患者积分均明显改善;在疼痛、胸痛、咯血领域,A、B两组患者积分在治疗后、治疗后3月明显改善;在咳嗽、呼吸困难领域,A、B两组患者积分在治疗后均改善,在治疗后3月均出现恶化.治疗结束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6.6%、68.5%(P>0.05);3月后分别为60.0%、82.8%(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 、68.5%(P<0.05).结论: 单药GEM+放疗相对于单纯放疗而言,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方面更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彭云武;程晶;赵迎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预测基于癌-睾丸抗原SSX-3的HLA-A2/A3限制性CTL广谱表位.方法: 采用MULTIPRED在线预测系统分别针对HLA-A2超型和HLA-A3超型对SSX-3序列进行CTL表位预测,其中对两种超型分值均较高的表位被初步认定为广谱表位;然后,运用NetCTL 1.2在线预测系统对初步认定的广谱表位进行蛋白酶体裂解和TAP转运效率预测进一步筛选.结果: 共预测出9个SSX-3抗原的HLA-A2/A3限制性广谱表位.结论: MULTIPRED与NetCTL 1.2在线预测系统相结合可以高效的预测广谱CTL表位;本报道为SSX-3的广谱CTL表位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高艳锋;翟明霞;祁元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转录因子Snail表达后,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表型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Snail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RNA干扰载体(Snail siRNA vector)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RNA的阴性对照RNA干扰载体(control siRNA vector),分别转染A549细胞,新霉素抗性筛选得到Snail表达受抑制的A549-siSnail细胞和Snail表达未受影响的A549-siControl细胞.针对非转染(A549-nontransfection)、A549-siSnail、A549-siControl三组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nail、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粘素表达,用Boyden chamber模型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A549-nontransfection组:Snail和α-SMA表达强阳性,E-钙粘素表达弱阳性;A549-siSnail组:和A549-nontransfection组相比,Snail和α-SMA表达显著减弱(P<0.01),E-钙粘素表达显著增强(P<0.01),Boyden chamber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A549-siControl组:Snail、α-SMA和E-钙粘素表达,及Boyden chamber穿膜细胞数和A549-nontransfection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RNA干扰阻滞Snail表达能有效地抑制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及体外侵袭能力.Snail可能在肺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及侵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抑制Snail表达可能成肺腺癌治疗的可行策略.
作者:卓文磊;张云嵩;王彦;敖绪军;陈正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FANCF是范可尼贫血 (Fanconi anemia,FA) 蛋白互补基团的重要成员之一,FANCF作为关键因子参与FA复合体的稳定及FANCD2泛素化激活过程,因此是维持FA/BRCA通路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蛋白.FANCF通过FA/BRCA通路,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DNA的修复、基因转录与基因稳定性等多种生命信号的转导与调控.FANCF蛋白低表达及功能缺失与FANCF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FANC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某些散发性肿瘤的发生和耐药性形成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散发性肿瘤的发生和耐药性产生机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何苗;魏敏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Caveolin-1是细胞膜表面内陷结构Caveolae的标志性蛋白,识别并与多种信号蛋白分子相作用,在内皮细胞内表达量较高,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对血管生成、肿瘤生长起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靶蛋白.
作者:房凯;姜懿凌;赵雨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以阴道不规则出血5月之主诉入院.患者10月前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医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好.
作者:周敏;王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拮抗剂)对化疗中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0只3-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GnRH拮抗剂(西曲瑞克)组,环膦酰胺(CTX) 组,西曲瑞克+CTX组,每组10只.用药后比较4组大鼠卵巢、子宫湿重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组大鼠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用药组对 BCL-2蛋白,半胱天冬酶-3蛋白(caspases-3)在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CTX对卵巢组织破坏程度较大,使各期卵泡总数显著减少,血FSH 升高,E2 下降;西曲瑞克能明显改善CTX对卵巢的破坏,使总卵泡数不减并增加初级卵泡比例,FSH 升高、E2 下降不显著.BCL-2蛋白在西曲瑞克组、联合用药组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CTX组中BCL-2蛋白表达阴性或弱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caspases-3蛋白在CTX组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caspases - 3蛋白在西曲瑞克组、联合用药组中不表达或弱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GnRH拮抗剂能够起到保护化疗中卵巢的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强BCL-2抗凋亡及抑制caspases -3凋亡途径有关.
作者:赵雪静;辛晓燕;黄艳红;李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HGC-2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和生长曲线测定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在体外培养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芦荟大黄素可在G0/G1期阻滞人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芦荟大黄素的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结论: 芦荟大黄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而阻止细胞周期.
作者:南菁;秦云霞;刘晶;赵颖娜;付强;赵华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CD34表达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所表达的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直肠腺癌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直肠腺癌远侧端黏膜微血管密度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与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直肠远侧端1.0cm). 结论:微血管密度的检测为直肠癌抗血管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直肠癌分子病理学的安全远侧切缘应大于1cm.
作者:涂小煌;王为忠;王烈;黎成金;宋京翔;宋丽娜;赵春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局部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乳腺癌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在常规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胸腔闭式引流完胸水后,通过导管在胸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结果:胸腔积液控制的有效率77.14%,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乳腺癌伴大量胸腔积液,常规化疗的同时,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局部注射博来霉素,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蔡君;叶青青;李晶晶;柯庆华;边耀武;李洪涛;蒋代文;杨继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中,乳腺胸壁和内乳区通常作切线照射,以减少肺的受照射容积,切线野的定位技术比较复杂,照射野间如何避免重叠或遗漏,是乳腺癌放疗技术的关键之一.目前大多数放疗中心采用模拟定位机定位,下面介绍一种在模拟定位机下乳腺癌切线野放疗的等中心半野照射技术.
作者:史建军;邵汛帆;张书旭;谭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检测PDE2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PDE2A基因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初步功能特征,为进一步肿瘤多药耐药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Northern杂交与RT-PCR方法检测PDE2A在H446、H446/CDDP、A549、A549/CDDP、SK-HEP-1、Namalwa、SGC7901等7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DE2A仅在H446/CDDP中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无表达.结论:在所检测的7种肿瘤细胞中,PDE2A在H446/CDDP中高表达.PDE2A可能参与了H446/CDDP多药耐药性的形成.
作者:李昆霖;吴国明;戢福云;徐智;HUANG Gui-jun;黄桂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对荷S180肉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大蒜提取物腹腔注射荷S180肉瘤小鼠,研究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蒜提取物在1000mg/kg·d、1500mg/kg·d的浓度时,对肿瘤组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大蒜提取物对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何玉林;郭晓青;杜联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VEGF、TGF-β1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早期胃癌中VEGF、TGF-β1的表达,分析其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VEGF表达率为17.7%, TGF-β1表达率为46.9%.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GF-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癌周明显肠化相关,VEGF、TGF-β1表达与预后无关.结论:早期胃癌VEGF、TGF-β1检测对早期胃癌预后判断价值有限,但TGF-β1检测可用于评估淋巴结状态,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吴道宏;吴本俨;王孟薇;王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在全球范围,胃癌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1].
作者:杨海平;张才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 SBC-5 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 SBC-5 细胞总蛋白质,凝胶银染显色,PDQuest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从凝胶中选取1个分离较好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和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三块胶平均蛋白质点数为1116±64,匹配率达84%.蛋白质点分布以 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80 000范围内多.1个蛋白点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得到了初步的鉴定.结论:建立了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SBC-5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参考图谱,为其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人小细胞肺癌蛋白质组表达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作者:冯燕国;张贺龙;冯英明;康艳霞;王宏玫;胡玲;阮禹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近发现的肺癌抑制基因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3.2,多项研究表明肺癌肿瘤抑制基因1的低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该基因在鼻咽癌中表达下降或消失,是一种鼻咽癌侯选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的失活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和杂合子缺失有关,但其在鼻咽癌中发挥抑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和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通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小燕;隋军;李晓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外科确诊的胃癌患者30例,收集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RT-PCR技术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各种病理类型、不同演进阶段的表达情况、表达分布情况.结果: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指数(0.34±0.12)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表达指数(0.23±0.07)(P<0.05),依照UICC分期标准其 pN1组(0.26±0.04)与pN2+pN3组(0.51±0.09) 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大体分型、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在本实验中无明显关系.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检测其表达对于推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与否和转移程度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永军;安丽文;关一夫;宗志宏;王梅先;单吉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