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评估HeFH患者左心室功能

刘琳;李嵘娟;冷昭廷;李宜嘉;王月丽;杨娅;蒲利红;刘国文

关键词:杂合子, 遗传学, 高胆固醇血症, 应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摘要:目的 观察分层应变技术评估射血分数正常的亚临床症状杂合子型FH(HeFH)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确诊为HeFH并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34例(HeFH组),另收集同期29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choPAC软件,获得心内膜层纵向应变(LSendo)、心肌层纵向应变(LSmyo)和心外膜层纵向应变(LSe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FH组LSendo和LSmy.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LSend.和LSmyo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分层评估左心室应变在分析HeFH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方面有重要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大鼠脑细胞间隙内物质转运清除规律

    目的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脑细胞间隙(ECS)内物质转运规律及外界刺激对其转运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运动组和丘脑-疼痛组,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示踪剂Gd-DTPA导引至尾状核和丘脑区的ECS,在示踪剂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MR扫描,直至Gd-DTPA所致的高信号消失,通过图像后处理和数学建模技术,计算示踪剂在ECS内的半衰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尾状核ECS内的Gd-DTPA可转运至邻近皮层区,丘脑ECS内Gd-DTPA的转运局限于原位,未观察到向邻近区域进行跨区域转运.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04.30±54.12) min和(49.93±2.11)min(t=2.839,P<0.05).尾状核-运动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13.42±47.32) min,与尾状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05).丘脑-疼痛组的Gd-DTPA的半衰期为(109.40±10.33) min,较丘脑-对照组显著延长(t=15.954,P<0.05).结论 磁共振示踪法是研究脑ECS内物质转运规律的有效手段,外界刺激可调控相关脑区ECS内物质的转运清除.

    作者:李学义;王伟;韩鸿宾;和清源;石春彦;王艾博;滕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眶内软骨肉瘤CT及MRI表现1例

    患者女,37岁,因“右眼肿痛伴视物遮挡感1月余”就诊.体格检查:右眼眶压痛、眼球突出、眼睑轻度肿胀、结膜轻度水肿、运动轻度受限.CT:右眼眶内上方卵圆形等密度肿物,大小约2.28 cm×1.68 cm,CT值约30 HU,内见点状致密影,CT值约344 HU(图1A);肿物与右眼上直肌分界欠清,右眼眶上壁见骨质破坏(图1B),右眼球受压.CT未作出明确定性诊断.

    作者:李晓欣;韩亮;董俊伊;苗延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评估HeFH患者左心室功能

    目的 观察分层应变技术评估射血分数正常的亚临床症状杂合子型FH(HeFH)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确诊为HeFH并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34例(HeFH组),另收集同期29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choPAC软件,获得心内膜层纵向应变(LSendo)、心肌层纵向应变(LSmyo)和心外膜层纵向应变(LSe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FH组LSendo和LSmy.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LSend.和LSmyo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分层评估左心室应变在分析HeFH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琳;李嵘娟;冷昭廷;李宜嘉;王月丽;杨娅;蒲利红;刘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原发性卵巢癌误诊卵巢转移瘤1例

    患者女,59岁,主诉“左季肋部疼痛伴排便困难、尿频、尿急近1年”.入院查体:腹部脐下方可触及一个质韧、活动度差、拳头大小肿物.腹盆腔增强CT(图1):盆腔内见形态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边界较清,约13.4 cm× 11.5 cm×8.8 cm,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胃底、体、大弯侧与结肠脾曲间见一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约10.3 cm×16.5 cm×12.3 cm,密度不均匀,中心密度较低,增强后病变呈边缘强化,中心部分无强化;CT诊断:盆腔占位,卵巢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胃底、体、大弯侧至结肠脾曲肿块,间质瘤可能性大.上腹部肿物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符合低分化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未确定其来源.

    作者:杨开兰;金龙;苏天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

    目的 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的CT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方法 收集16例(共3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资料,并依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7)、微浸润腺癌组(n=20)、浸润性腺癌组(n=9),对3组病灶的CT征象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6个病灶中,圆形/类圆形19个(52.78%),分叶征19个(52.78%),毛刺征12个(33.33%),空泡征13个(36.11%),血管集束征12个(33.33%),瘤肺界面清晰32个(88.89%).浸润前病变组7个(7/7,100%)病灶均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微浸润腺癌组12个(12/20,60.00%)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8个(8/20,40.00%)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浸润性腺癌组仅有1个(1/9,11.11%)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余8个(8/9,88.89%)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3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腺癌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0.001);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4、0.001).结论 综合分析多发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诊断MLA.

    作者:李月月;罗学毛;张鑫;陈萍;兰勇;龙晚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左侧睾丸腺泡型横纹肌肉瘤1例

    患者男,19岁,3个月前因“左侧阴囊疼痛1天”接受超声检查,左侧附睾尾部可见3.2 cm×2.1 cm混合回声团块,血流信号丰富,双侧睾丸未见明显异常.予抗感染治疗2周,于2个月后复查超声:右侧睾丸大小约3.6 cm×2.0 cm,左侧睾丸大小约3.3 cm×2.4cm,左侧阴囊下部可见低回声团,与左附睾尾部及左睾丸下缘分界不清,大小约4.1 cm×3.1 cm,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50;左侧睾丸可见无回声包绕(图1);右侧附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左侧阴囊内不均匀低回声团(炎症或占位不能确定);左侧睾丸鞘膜积液.患者接受左睾丸附睾切除术.手术所见:左侧睾丸切开后见肿瘤,大小4.0 cm×4.0 cm×3.0 cm,白膜中脉管内可见瘤栓,肿瘤侵犯睾丸白膜,精索断端未见肿瘤累及.

    作者:蔡清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SCT及MRI诊断先天性右肺动脉缺如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

    患者女,20岁,因“咳嗽、咳痰伴走路气急1月余”入院.患者1岁时曾发现心脏扩大,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未经特殊治疗,此后反复肺部感染,运动后胸闷气促,近几年病情加重.体格检查: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左肺纹理增多,右肺纹理稀疏,肺动脉段突出.

    作者:俞金娜;徐宏伟;邱勇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筛查胎儿严重畸形的效能.方法 分析接受11~13+6周超声检查且有随访结果的3 515胎胎儿早孕期超声表现,并评估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 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度为80.00%(60/75)、特异度为99.42%(3 420/3 440)、准确率为99.00%(3 480/3 515),阳性预测值为75.00%(60/80)、阴性预测值为99.56%(3 420/3 435).严重结构畸形分布5大系统,共21种畸形.结论 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可筛查胎儿异常包括胎儿严重结构畸形及染色体畸形.

    作者:马娅;张居杰;杨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MR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PSD)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非躯体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脑PSD可降低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缩短患者寿命.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I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全脑MRI图像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脑的结构、功能及代谢变化等领域,有助于研究者从多角度探讨脑PSD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机制.本文对MR技术在脑P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海龙;王颖;徐安定;黄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腹部体模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佳前置ASIR-V.方法 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分为5组.每组设置0~100%(间隔10%)前置ASIR-V扫描和常规扫描(即不联合迭代),共获得55组图像.分析各NI组图像CT值、噪声、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随ASIR-V比例的变化规律.各NI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CT值、噪声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在0~40%前置ASIR-V水平,NI为6、8、10组图像主观评分基本稳定,NI为12、14组图像主观评分呈略升高趋势;50%~100%前置ASIR-V,各组主观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NI为6、8、10组,超过70%前置ASIR-V图像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12、14组,超过60%前置ASIR-V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6、8、10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与40%前置ASIR-V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0.915、0.514),NI为12、14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略低于40%前置ASIR-V图像(P=0.041、0.036);各NI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60%前置ASIR V图像((P=0.021、0.012、0.015、0.014、0.007)).各NI组中不同部位CT值、噪声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基本稳定状态(P均>0.05).各NI组CTDIvol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40%、50%和60%前置ASIR V比例条件下,CTDIvol较常规扫描组下降比率分别为49.82%、62.51%、71.63%.结论 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腹部前置ASIR-V比例推荐40% ~60%.

    作者:柴亚如;邢静静;高剑波;吕培杰;侯平;王素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局部一致性和灰质结构的MRI分析

    目的 采用MRI观察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局部神经活动和灰质结构的改变特点.方法 对21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病例组)和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结构与功能MR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及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分析大脑灰质结构和体积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ReHo值增高(P<0.05),右眶部额中回和三角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和角回及小脑蚓部ReHo值降低(P<0.05),右颞中回和双侧额上回灰质体积缩小(P<0.01).病例组右侧颞中回ReHo值与耳鸣残疾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04,P=0.005).结论 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听觉和非听觉不同脑区存在脑功能活动和灰质体积的改变,为寻找神经影像学标记提供了参考基础.

    作者:韩祺;冯亚瑾;刘代洪;尹训涛;左智炜;王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预防治疗大鼠缺血性卒中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超声联合微泡介导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 将27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DNF组和BDNF超声组,每组9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评价术后24 h脑组织中BDNF含量,并于术后第1、3和7天进行MR检查以及行为学评价.结果 BDNF超声组脑组织中的BDNF含量明显高于BDNF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BDNF超声组脑梗死面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第7天时,梗死面积明显小于BDNF组.BDNF超声组和BDNF组术后第7天行为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介导下BDNF可增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并可明显减小梗死灶,改善行为学表现.

    作者:王毅;王凌;康绍军;曾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婴儿型纤维肉瘤影像学表现

    目的 观察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IFS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部位、边界、形态、大小、回声/密度/信号、转移、侵犯及血供状况.结果 5例病灶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1例位于腹腔.超声显示病变为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或欠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5例呈不均质中等偏强回声、2例呈中等偏低回声,病灶内可探及无回声区,血供丰富.5例患儿接受CT检查,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未见钙化、骨质破坏及远处转移.2例接受MR检查,T1WI及T2WI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IFS病变形态、大小、实质部分内部结构、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作者:朱倩;王荞;钦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单侧右肺动脉异常起源(AORPA)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确诊为AORPA的患儿26例,分析其TTE特征.结果 AORPA的TTE表现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和左肺动脉正常显示.26例患儿TTE均明确诊断为AORPA,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9例合并Berry综合征,1例合并主动脉缩窄,2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3例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25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TTE对各合并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 (26/26)、100% (26/26)、96.15% (25/26)、92.31% (24/26)、100% (26/26).结论 TTE可早期、准确诊断AORPA,对其他心内伴随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多切面扫查有助于减少漏、误诊,可作为AORPA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莉;刘特长;虢艳;于明华;李健茹;陆叶;梁小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儿童期恶性肿瘤,随着个体化化疗的应用,治愈率日渐提高.但由于儿童时期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化疗药物可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患儿神经认知功能,且作用方式复杂.本文对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神经功能、MRI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玲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评估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辅助化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但化疗相关心脏毒性却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早期、准确预测心脏毒性十分重要.超声心动图因操作简便、经济及无创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评估心功能,其相关新技术可弥补常规超声心动图的不足、提高评估心功能的敏感度和准确率,使早期、准确评估心脏毒性成为可能.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及其新技术评估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宇心;任建丽;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颅底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1例

    患者男,54岁,因左耳听力下降偶伴耳痛2年余,耳痛加重入院.CT见左侧咽旁、颞下窝肿块,边界欠清,左侧颞骨鳞部、蝶骨大翼及翼突内外侧颅板骨质可见侵蚀性改变,左侧鼓室及乳突窦、乳突气房可见高密度影(图1A).肿块在MRI表现为不规则团片状长T1短T2信号,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囊状长T2信号,病灶边缘可见短T2信号(图1B),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增强后左侧颞下间隙异常信号呈不均匀强化,病变边界不清(图1C).术前影像学综合诊断:左侧颞下窝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左侧分泌性乳突炎.行左侧颞下窝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瘤体呈棕黄色,邻近骨质明显破坏.病理:镜下见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伴含铁血黄素沉积,符合(图1D);免疫组化:P63(部分+),SMA(部分+),CD68(+),SATB2(部分+),CD207(部分+).病理诊断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type tenosyno vial giant cell tumor,D-TGCT.

    作者:孙囡;任翠萍;李飞;王姗;王乾;程敬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区域不均质回声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评估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过程中子宫内膜区域不均质回声对妊娠概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IVF/ICSI治疗患者334例,根据IVF/ICSI促排卵过程中B超结果,分为不均质回声组(n=88)和正常回声组(n-246),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正常回声组妊娠概率高于不均质回声组[78.86%(194/246) vs68.18%(60/88),P=0.01],正常回声组异位妊娠率低于不均质回声组[1.03%(2/194) vs 5.00%(3/60),P=0.01].不均质回声组和正常回声组内膜增厚患者妊娠率高于无增厚患者(P均<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合并内膜区域不均质回声时,妊娠成功率明显降低,异位妊娠率明显增高;但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 mm依然有利于妊娠.

    作者:贺方方;丁利军;朱颖春;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Z值在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中的应用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心脏大小和功能值可随其生长发育而变化,但既往评价标准忽略了儿童生长发育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临床客观评价药物疗效及患者预后.将超声心动图测值经体表面积校正后转化为Z值进行表述可克服上述因素影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研究将Z值联合超声新技术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左、右心室心功能和预后.本文对Z值在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肖丽苗;陈文娟;段星星;胡原;刘倩君;袁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胎儿期主动脉峡部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胎儿期主动脉峡部连接左右两个平行的心血管系统,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膈上与膈下血液循环,在胎盘功能障碍胎儿乏氧时增加大脑和心脏血液灌注量,以保证胎儿重要脏器的营养供应.主动脉峡部血流波形可在胎儿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或三血管气管切面获得,并具有典型特征:妊娠中晚期出现收缩末期切迹并随孕龄增加逐渐加深.主动脉峡部多普勒血流波形与胎儿大脑、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其舒张期出现反向信号提示胎儿宫内情况不良.

    作者:宋桃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