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提取的影响

张静;仇清涛;段敬豪;姜庆军;孙钢;巩贯忠;李登旺;尹勇

关键词: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患者的DWI表现,同时选取27名DWI图像肝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b值分别为0、20、50、100、200、400、800、1000、1200、1500 s/mm2.于DWI图像不同层面选取3个ROI,提取37个纹理特征.采用百分比变异系数(%COV)>15%筛选不稳定纹理特征,以指数拟合方法分析不稳定纹理特征与b值的拟合程度.结果 37个纹理特征中,20个(20/37,54.05%)纹理特征不稳定;随b值增大,其中10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上升趋势,4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下降趋势,其余6个纹理特征无法定义其与b值的相对变化趋势.结论 DWI的b值影响肝硬化背景下的纹理特征;部分纹理特征与b值存在相关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盆腔异位及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合并子宫、膀胱、阴道畸形1例

    孕妇27岁,孕1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孕24周超声:胎儿左心室见斑片状强回声,双肾区未见肾脏回声,双侧肾上腺横向位于脊柱两侧;盆腔内左侧髂总动脉旁见约2.0 cm×1.1 cm肾脏样混合性回声,内见多个囊状无回声区(图1A).宫腔内未见明显羊水回声.超声诊断:胎儿盆腔异位肾并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行羊膜腔穿刺引产.尸体解剖见双肾区无正常肾脏结构,双侧肾上腺下移,盆腔内见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结构,左侧异位肾约1.2 cm×1.2 cm×0.3 cm,右侧约1.0 cm×0.8 cm×0.3 cm(图1B);宫腔内腔隙小,阴道无出口,提示盆腔异位肾并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膀胱与子宫肌性连接、阴道闭锁.

    作者:袁文欢;张立;司子燚;王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中孕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内脏反位1例

    孕妇,34岁,孕2产1,孕23周.因中孕期畸形筛查于我科接受超声检查.超声示胎儿骶右横位;胎儿大部分肝脏位于腹腔左侧,胃泡、胆囊位于右侧腹腔,脐静脉位于脐孔左侧(图1A);胎儿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心尖朝右,心房内未见间隔回声,呈单心房(图1B),单心房与解剖左心室间未见正常启闭活动的二尖瓣回声;CDFI:二尖瓣位未见血流信号通过;三尖瓣位可见一组房室瓣与解剖右心室相通;室间隔上段探及宽约0.56 cm回声中断(图1B),解剖右心室左右径宽约1.13 cm,解剖左心室腔狭小,左右径宽约0.42 cm;可见两大血管起源于解剖右心室(图1C),主动脉内径约0.65 cm,肺动脉主干内径宽约0.31 cm,肺动脉左右支分别宽约0.26 cm、0.28 cm,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增快,动脉导管细小,走行扭曲,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均由右心室供血(图1C);上腔静脉宽约0.49 cm,三支肝静脉直接汇入单心房,奇静脉沿心脏后上方走行汇入上腔静脉进而入单心房.超声诊断:①胎儿心脏复杂畸形,包括右位心、单心房、二尖瓣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下腔静脉离断;②胎儿内脏反位,持续性左脐静脉.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

    作者:黄文孜;周爱云;刘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内血管异常CT表现与病理亚型及磨玻璃分型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血管异常CT表现与病理亚型及磨玻璃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GGO密度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观察病灶内血管的走行及其异常表现(增粗、增多),分析血管异常表现与病灶的病理亚型及磨玻璃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共55个GGO肺腺癌病灶,浸润前病变5个,均无血管增粗,1个原位癌病灶仅出现血管增多;微浸润腺癌(MIA) 16个,11个出现血管增粗,16个血管增多;浸润腺癌(IAC)34个,均有血管增粗及增多.浸润前病变、MIA、IAC 3个病理亚型血管增粗、血管增多的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67、20.08,P均<0.05),且病理亚型与血管增粗和血管增多均存在相关性(r=0.61、0.66,P均<0.01).两两比较,浸润前病变、MIA、IAC血管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浸润前病变与MIA:x2=9.19,P=0.01;浸润前病变与IAC:x2=29.87,P<0.01;MIA与IAC:x2=12.63,P<0.01).两两比较,浸润前病变与MIA、浸润前病变与IAC血管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5.45、20.79,P均<0.01).55个GGO肺腺癌病灶中,25个为纯GGO(pGGO),出现血管增粗17个,血管增多21个;30个为混杂GGO(mGGO),出现血管增粗28个,血管增多30个.pGGO和mGGO肺腺癌血管增粗和血管增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6.12、6.69,P均<0.05).结论 GGO肺腺癌血管增粗及增多提示病变浸润性增加,血管增粗及增多均可单独出现.

    作者:康柳青;黎海亮;张孝先;吴越;陈学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RI定量分析正常儿童前后髋臼发育

    目的 探讨以股骨头中心点至同侧髋臼薄弱点之间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价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规律.方法 收集165名1个月~12岁正常儿童髋关节MRI资料,分别以股骨头中心点到同侧髋臼薄弱点之间的连线为基线(方法1)和以双侧Y形软骨中点的连线为基线(方法2),测量前/后骨性髋臼指数(A/PBAI)和前/后软骨性髋臼指数(A/PCAI),观察2种方法、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上述指数的一致性,并分析以上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2种方法测量ABAI (ICC=0.832)的一致性好,测量ACAI(ICC=0.535)、PBAI (ICC=0.565)、PCAI(ICC=0.472)的一致性均较好.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髋臼指数的一致性均好(ICC均>0.75).ABAI、ACAI及PBAI与年龄呈负相关(r=-0.762、-0.475、-0.368,P均<0.001),PCAI与年龄无明显相关(r=-0.190,P<0.005);4岁前,ABAI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4岁后逐步趋于平稳;ACAI及PBAI随年龄增长稍有降低;PCAI随年龄变化不明显.结论 以股骨头中心点至髋臼薄弱点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骨性或软骨性髋臼指数,可准确评价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情况.

    作者:刘振清;刘鸿圣;黄莉;肖伟强;吴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的影响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初产妇[经阴道分娩30名(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30名(剖宫产组)]及30名未育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受检者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采集静息、收缩状态和大瓦氏动作下盆腔图像,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A)、周长(C)和肛提肌肌性部分长度(L),计算肛提肌收缩与静息状态时A、C、L差值(△A、△C、△L)及收缩状态时的应变率(ε);计算肛提肌大瓦氏动作与静息状态时A、C、L差值(△A'、△C'、△L')及大瓦氏动作时的应变率(ε').结果 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A、△C、△L、ε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A'、△C'、△L'、ε'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A、△C、△L、ε、△A'、△C'、△L'、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下降;选择性剖宫产对肛提肌弹性的保护作用有限.

    作者:翟凤丹;林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吸烟者静息态fMRI脑功能连接研究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分数低频振幅技术(fALFF)及功能连接方法分析吸烟者脑功能活动.方法 收集53名吸烟者(吸烟组)和53名不吸烟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资料,并将吸烟组分为少量吸烟亚组与大量吸烟亚组、轻度成瘾亚组与重度成瘾亚组,计算受检者fALFF值,观察2组及不同亚组间fALFF值、全脑功能连接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左侧边缘叶等脑区fALFF值增加,右侧颞上回等脑区fALFF值下降;与少量吸烟亚组相比,大量吸烟亚组右侧颞上回等脑区fALFF值升高,双侧边缘叶等脑区fALFF值下降;与轻度成瘾亚组相比,重度成瘾亚组双侧额中回等脑区fALFF值增加,左侧边缘叶等脑区fALFF值下降.吸烟组较对照组可见多发功能连接增强和减低的脑区.结论 吸烟者与成瘾相关脑区活动增强、情绪控制脑区活动减弱,且部分脑区活动改变与吸烟量及烟瘾程度有关.

    作者:胡宝民;李春林;景斌;褚水莲;彭朋;蒋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EUS诊断乳腺癌研究进展

    CEUS是纯血池显像,利用血液中含气微泡造影剂在声场中的非线性效应和强烈的背向散射获得对比增强图像,可动态直观地显示肿瘤微血管,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CEUS在检出早期乳腺癌和识别前哨淋巴结方面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辅助乳腺癌靶向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乳腺癌CEUS特点及其与生物标志物的关系、CEUS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及辅助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云月;阮骊韬;任予;商静;党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目的 观察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 对3 826胎胎儿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产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进行对照,计算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VSD的正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61胎(61/3 826,1.59%)VSD,其中单纯性VSD 36胎(36/3 826,0.94%),VSD合并其他心脏畸形25胎(25/3 826,0.65%);经产后复查超声或引产后尸体解剖,终共确诊76例(76/3 826,1.99%)VSD,包括51例(51/3 826,1.33%)单纯性VSD、25例(25/3 826,0.65%)VSD合并心脏其他畸形.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单纯性VSD的准确率为58.82%(30/51),漏诊率为41.18%(21/51),误诊率为1.06‰(4/3 775);诊断VSD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准确率为96.00%(24/25),漏诊率为4.00%(1/25),误诊率为0.26‰(1/3 801).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产前诊断胎儿VSD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为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李岩;常凤玲;翟慧萍;冯俊;秦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EUS定量分析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肾脏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恶性肿瘤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CEUS定量分析在肾脏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本文对CEUS定量分析技术在肾脏占位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夏祯;金利芳;杜联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川崎病患儿7~14年冠状动脉Z值变化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Z值评价川崎病(KD)患儿7~14年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Z值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7~14年恢复期KD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包括急性期呈冠脉扩张54例(扩张组)、无扩张46例(无扩张组),另取同期健康儿童51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左冠脉主干(LMCA)、左前降支(LAD)和右冠脉近段(pRCA)内径及其Z值变化,分析恢复期冠脉内径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扩张组冠脉内径大于无扩张组和对照组(P均<0.05),而后二者冠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扩张组LMCA、LAD和pRCA的Z值分别为0.569 5±1.061 6、0.420(-0.029,1.078)和0.640(0.283,1.250),无扩张组LMCA、LAD和pRCA的Z值分别为-0.0313±0.8467、-0.0662±0.6612和0.188 7±0.593 5,对照组LMCA、LAD和pRCA的Z值分别为-0.1246±1.0167、-0.2558±1.0848和0.1943±0.610 1,扩张组冠脉Z值大于无扩张组和对照组(P均<0.05),后二者Z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冠脉扩张程度是KD冠脉持续扩张的影响因子(诊断优势比=39.146,P<0.001).结论 恢复期7~14年,KD急性期冠脉扩张患者冠脉内径及Z值仍增大.KD急性期冠脉损伤程度是远期冠脉变化的影响因素.

    作者:郑晶晶;夏焙;陈伟玲;于红奎;林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诊断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

    目的 通过与常规乳腺X线摄影(DM)和超声进行对比,分析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致密型乳腺内无钙化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回顾性分析DBT、DM及超声表现为无钙化肿块的致密型乳腺的1144例患者资料,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BT、DM及超声对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BI-RADS分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BT、DM及超声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62% (991/1 144)、77.80% (890/1 144)、99.65%(1 140/1 144)和83.92%(960/1144)、75.00%(858/1144)、94.67%(1083/1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BT、DM及超声对致密型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9.39%(312/349)、79.93%(231/289)、92.70%(432/466),81.51%(648/795)、73.33%(627/855)、96.02%(651/678)和10.60%(37/349)、20.07%(58/289)、7.30%(34/466).3种检查对乳腺良性肿块病变的BI-RADS分类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对乳腺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超声与DM和DBT、DBT与DM对乳腺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 7).结论 DBT对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及诊断较DM具有更大优势;DBT和超声对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及诊断价值相近.

    作者:边甜甜;吴增杰;林青;崔春晓;李丽丽;苏晓慧;费洁;孟菲菲;王聪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会阴部直肠间质瘤影像学表现1例

    患者男,46岁,因“会阴部包块渐增大伴疼痛4月余”入院.体检:会阴部可触及约10 cm×7 cm的包块,质韧,活动度差,有压痛,未及波动感.CT:会阴部见梭形稍高密度肿物,约9.3 cm×4.8cm,CT值约41 HU,病灶密度不均,边界光整,向会阴部外生性生长,病灶中央偏左侧为液化坏死区,周边为肿瘤实性部分,周围脂肪间隙密度无明显异常,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中央坏死区不强化.MRI:会阴部占位,呈等T1稍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图1A、1B),其中央偏左侧见长T1长T2的液化坏死区;DWI肿瘤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图1C).行会阴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包块约10 cm×8 cm×6 cm,上方紧邻尿道,后方与直肠无界限;沿尿道钝性分离包块,见尿道无侵犯;肛门指检扪及包块位置直肠黏膜硬,无法完全切除,遂沿直肠外切除包块.术后病理(图2):会阴部直肠间质瘤(高度危险性),核分裂≥5个/50 HPF.

    作者:相丽;郑穗生;姚文君;孙莉华;顾康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 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采用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和左心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VEDD、LVEDS、LVEDV、LVESV、SV较术前增加(P均<0.05),但术后2天、1、3、6个月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检查结果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GPLS、GPCS、GPRS、GPAS较术前增加(P均<0.05),且以术后2天增加为明显,术后6个月GPLS、GPCS、GPAS较术后3个月增加(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蒋海波;陈恺蓓;孙丽;熊文峰;蒋栋;赵宝珍;金修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价值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高危险因素人群(简称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CCTA检查且空腹血糖、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及体质量指数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的80例患者,经临床干预后,间隔2年再次行CCTA检查,同时行上述生化指标及体质量指数检测,根据两次CCTA检查结果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并对2组两次生化指标、体质量指数及其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稳定组60例,进展组20例.进展组第1次与第2次检查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2);稳定组第2次检查体质量指数、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小于第1次检查(t=2.10、2.68、3.45、4.26、5.90,P=0.04、0.01、0.001、0.000 1、0.000 1);进展组第2次检查甘油三酯(t=2.39,P=0.02)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稳定组第2次检查(t=3.98,P<0.000 1);进展组血糖变化率高于稳定组(t=-2.04,P=0.045).结论 CCTA对于随访观察高危人群冠心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加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积极干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延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李海波;那曼丽;张滨;樊文鑫;于明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直肠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RI参数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 MRI参数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对12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腺癌患者于治疗前行直肠常规高分辨MR和IVIM扫描.选择两种b值组合(A组:0、5、10、20、30、40、60、80、100、150、200、400、600和1000 s/mm2;B组:0、5、10、20、30、40、60、80、100、150、200、400、600、1 000、1 500和2000 s/mm2),拟合计算出两组IVIM参数图,分别测量肿瘤区域单纯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值.由同一观察者间隔3个月重复测量肿瘤区域D、D*和f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评价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两种b值组合图像所测量D、D*、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D*及f值的ICC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68(0.955,0.977)、0.780(0.688,0.845)和0.957(0.934,0.970);Bland-Altman图显示差异百分比的±1.96标准差分别为(10.8%,22.4%)、(14.8%,61.9%)、(-45.3%,-10.2%).同一观察者2次测量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D*及f值的ICC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26(0.670,0.908)、0.678(0.392,0.830)和0.910(0.830,0.952);Bland-Altman图显示差异百分比的±1.96标准差分别为(-15.3%,12.4%)、(-39.6%,61.2%)、(-22.6%,22.9%).结论 两种b值组合图像测量直肠癌各IVIM参数的一致性良好,D值和f值测量的可重复性良好.

    作者:卢宝兰;肖晓娟;杨心悦;陈琰;文自强;余深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Erdheim-Chester病1例

    患者女,36岁,因“右肩背部酸痛2个月,发现心包积液1月余”入院.查体:右肩前部见一隆起性结节,活动度小,质硬,约2.1 cm×2.2 cm.实验室检查:血沉51 mm/h;超敏C反应蛋白13.04 mg/L;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顶部中度异常回声,大量心包积液.CT:右心房壁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心包积液(图1A);左侧臀部皮下可见大小18 mm×5 mm的软组织密度,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两侧臀部皮下脂肪间隙模糊.

    作者:汪纯洁;谢道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SCT诊断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

    目的 探讨MSCT诊断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PA/VS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MS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PA/VSD A1型23例,A2型17例,B型34例,C型7例.MSCT诊断PA/VSD分型的准确率为93.82% (76/81),高于TTE[59.26%(48/81);x2=26.95,P<0.01];MSCT诊断粗大主动脉及肺侧支循环动脉(MAPCAs)来源准确率为100%(93/93),高于TTE[51.84%(51/93);x2=54.25,P<0.01].MSCT检出心内畸形50处(50/53,94.34%),TTE检出53处(53/53,1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P=0.24);MSCT检出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66处(66/66,100%),TTE检出65处(65/66,98.4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出心外大血管异常106处(106/106,100%),高于TTE[82.08%(87/106);x2=20.87,P<0.01].MSCT测量McGoon比值、肺动脉指数、全部新的肺动脉指数与手术所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可准确诊断PA/VSD分型及肺血管发育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作者:侯洁;肖俊睿;孙玉;刘畅;杨本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左心室心肌做功效能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检测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做功效能(MSP/MDP).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50例(CSF组)和一般临床情况与之匹配的无CSF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STE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计算左心室MSP和MDP,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CSF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MSP和MDP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CSF组冠状动脉平均血流帧数(TFC)与MDP呈负相关(r=-0.23,P=0.04);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MDP呈负相关(r=-0.31,P=0.03).不同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对照组左心室MDP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受累2支、3支者MDP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结论 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平均TFC越大,冠状动脉受累支数越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越明显.利用左心室心肌做功效能可全面评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作者:赵翠婷;王永槐;马春燕;李光源;孟平平;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参数值测量的短期可重复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肺癌短期重复扫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值测量的短期可重复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8例肺癌患者进行2次自由呼吸IVIM成像(间隔0.5~1.0 h).由2名测量者基于IVIM图像独立测量慢扩散参数(D)、快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均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重复测量和重复扫描的误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各参数值同一测量者和不同测量者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采用变异系数(WCV)比较肺癌类型(周围型、中央型)、病变大小(≥2 cm、<2 cm)及位置(上、中、下肺野)对各参数值可重复性的影响.结果 所有参数2次测量的系统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和f值的WCVs(19.88%~36.83%)明显高于D值(2.97%~4.62%).D值在中央型肺癌及大径<2 cm病灶的WCVs较高,并自上肺野到下肺野WCV依次增加;f在中央型肺癌和大径≥2 cm的WCVs较大;D*受肺癌类型、大小和位置的影响显著.结论 在肺癌的重复扫描中,D值可重复性好,而D*、f值的可重复性较差;肺癌类型、大小和位置是影响IVIM参数值的因素.

    作者:江建芹;蔡荣芳;崔磊;尹剑兵;许一鸣;马航;何海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显像对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效能

    目的 探讨SPECT/CT术前准确定位慢性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52例甲状旁腺切除术sHPT患者均于术前2周内接受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延迟相SPECT/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和SPECT/CT术前检出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52例共检出172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甲状旁腺瘤(PM)13个、腺瘤样增生(AH)26个、甲状旁腺增生(PH)133个.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55.81%(96/172)、70.35%(121/172)、79.65%(137/172)和81.40%(140/172),特异度分别为92.05%(81/88)、90.91%(80/88)、76.14%(67/88)和93.18% (82/88),准确率分别为68.08% (177/260)、77.31%(201/260)、78.46% (204/260)和85.38% (222/260).SPECT/CT的灵敏度明显高于SPECT(x2=17.053,P<0.001)及99Tcm-MIBI平面显像(x2=44.000,P<0.001),特异度明显高于CT(x2=10.316,P=0.001),准确率高于CT(x2=13.136,P<0.001)、SPECT(x2=14.815,P<0.001)和99Tcm-MIBI平面显像(x2=39.706,P<0.001).结论 SPECT/CT术前定位诊断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或CT.

    作者:刘德军;冯彦林;余丰文;杨明;冼伟均;王颖;鲁胜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