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提取的影响

张静;仇清涛;段敬豪;姜庆军;孙钢;巩贯忠;李登旺;尹勇

关键词: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患者的DWI表现,同时选取27名DWI图像肝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b值分别为0、20、50、100、200、400、800、1000、1200、1500 s/mm2.于DWI图像不同层面选取3个ROI,提取37个纹理特征.采用百分比变异系数(%COV)>15%筛选不稳定纹理特征,以指数拟合方法分析不稳定纹理特征与b值的拟合程度.结果 37个纹理特征中,20个(20/37,54.05%)纹理特征不稳定;随b值增大,其中10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上升趋势,4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下降趋势,其余6个纹理特征无法定义其与b值的相对变化趋势.结论 DWI的b值影响肝硬化背景下的纹理特征;部分纹理特征与b值存在相关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诊断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

    目的 通过与常规乳腺X线摄影(DM)和超声进行对比,分析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致密型乳腺内无钙化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回顾性分析DBT、DM及超声表现为无钙化肿块的致密型乳腺的1144例患者资料,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BT、DM及超声对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BI-RADS分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BT、DM及超声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62% (991/1 144)、77.80% (890/1 144)、99.65%(1 140/1 144)和83.92%(960/1144)、75.00%(858/1144)、94.67%(1083/1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BT、DM及超声对致密型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9.39%(312/349)、79.93%(231/289)、92.70%(432/466),81.51%(648/795)、73.33%(627/855)、96.02%(651/678)和10.60%(37/349)、20.07%(58/289)、7.30%(34/466).3种检查对乳腺良性肿块病变的BI-RADS分类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对乳腺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超声与DM和DBT、DBT与DM对乳腺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 7).结论 DBT对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及诊断较DM具有更大优势;DBT和超声对致密型乳腺无钙化肿块的检出及诊断价值相近.

    作者:边甜甜;吴增杰;林青;崔春晓;李丽丽;苏晓慧;费洁;孟菲菲;王聪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胎儿盆腔异位及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合并子宫、膀胱、阴道畸形1例

    孕妇27岁,孕1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孕24周超声:胎儿左心室见斑片状强回声,双肾区未见肾脏回声,双侧肾上腺横向位于脊柱两侧;盆腔内左侧髂总动脉旁见约2.0 cm×1.1 cm肾脏样混合性回声,内见多个囊状无回声区(图1A).宫腔内未见明显羊水回声.超声诊断:胎儿盆腔异位肾并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行羊膜腔穿刺引产.尸体解剖见双肾区无正常肾脏结构,双侧肾上腺下移,盆腔内见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结构,左侧异位肾约1.2 cm×1.2 cm×0.3 cm,右侧约1.0 cm×0.8 cm×0.3 cm(图1B);宫腔内腔隙小,阴道无出口,提示盆腔异位肾并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膀胱与子宫肌性连接、阴道闭锁.

    作者:袁文欢;张立;司子燚;王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 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采用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和左心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VEDD、LVEDS、LVEDV、LVESV、SV较术前增加(P均<0.05),但术后2天、1、3、6个月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检查结果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GPLS、GPCS、GPRS、GPAS较术前增加(P均<0.05),且以术后2天增加为明显,术后6个月GPLS、GPCS、GPAS较术后3个月增加(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蒋海波;陈恺蓓;孙丽;熊文峰;蒋栋;赵宝珍;金修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会阴部直肠间质瘤影像学表现1例

    患者男,46岁,因“会阴部包块渐增大伴疼痛4月余”入院.体检:会阴部可触及约10 cm×7 cm的包块,质韧,活动度差,有压痛,未及波动感.CT:会阴部见梭形稍高密度肿物,约9.3 cm×4.8cm,CT值约41 HU,病灶密度不均,边界光整,向会阴部外生性生长,病灶中央偏左侧为液化坏死区,周边为肿瘤实性部分,周围脂肪间隙密度无明显异常,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中央坏死区不强化.MRI:会阴部占位,呈等T1稍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图1A、1B),其中央偏左侧见长T1长T2的液化坏死区;DWI肿瘤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图1C).行会阴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包块约10 cm×8 cm×6 cm,上方紧邻尿道,后方与直肠无界限;沿尿道钝性分离包块,见尿道无侵犯;肛门指检扪及包块位置直肠黏膜硬,无法完全切除,遂沿直肠外切除包块.术后病理(图2):会阴部直肠间质瘤(高度危险性),核分裂≥5个/50 HPF.

    作者:相丽;郑穗生;姚文君;孙莉华;顾康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管压迫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压迫位点与面部痛区关系的MRI研究

    目的 探讨MRI分析血管压迫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神经血管压迫(NVC)位点空间方位与面部痛区关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单侧血管压迫性PTN患者三维时间飞跃法MRA(3D TOF MRA)、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增强3D TOF MRA图像,依据三叉神经断面解剖特点将NVC位点空间方位划分为8个,结合神经断面长轴转位情况分析其中60例单支血管单点压迫PTN患者NVC位点空间方位与面部痛区的一致性;测量123例患者206个NVC位点到神经入脑干处距离(d)、神经根总长度(L),计算d/L比值.结果 60例单支血管单点压迫PTN患者中,57例(57/60,95.00%)NVC位点空间方位与面部痛区符合,3例(3/60,5.00%)不符合;其中d/L≤1/4的NVC位点占58.33%(35/60),d/L≤1/2的NVC位点占85.00%(51/60).全部123例患者中,206个NVC位点平均d值为(2.50±1.35)mm,92个(92/206,44.66%)NVC位点d/L≤1/4,153个(153/206,74.27%) NVC位点d/L≤1/2.结论 采用MRI判断血管压迫性PTN患者的NVC位点空间方位与面部痛区的关系并测量NVC位点距神经入脑干处的距离,有助于判定责任血管.

    作者:王清;张振光;李宗芳;赵卫;谢伟;张荟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移植肾淋巴瘤1例

    患者男,4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11年10月17日在外院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移植肾静脉右大隐静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采用标准免疫抑制方案和抗凝治疗,门诊定期随访,移植肾功能良好.2015年8月11日外院B超发现移植肾中上部约2 cm×2 cm乏血供实性肿块,建议进一步检查.2015年11月5日,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入院.

    作者:戴茜;刘超美;陈飘飞;江姗姗;汪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中孕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内脏反位1例

    孕妇,34岁,孕2产1,孕23周.因中孕期畸形筛查于我科接受超声检查.超声示胎儿骶右横位;胎儿大部分肝脏位于腹腔左侧,胃泡、胆囊位于右侧腹腔,脐静脉位于脐孔左侧(图1A);胎儿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心尖朝右,心房内未见间隔回声,呈单心房(图1B),单心房与解剖左心室间未见正常启闭活动的二尖瓣回声;CDFI:二尖瓣位未见血流信号通过;三尖瓣位可见一组房室瓣与解剖右心室相通;室间隔上段探及宽约0.56 cm回声中断(图1B),解剖右心室左右径宽约1.13 cm,解剖左心室腔狭小,左右径宽约0.42 cm;可见两大血管起源于解剖右心室(图1C),主动脉内径约0.65 cm,肺动脉主干内径宽约0.31 cm,肺动脉左右支分别宽约0.26 cm、0.28 cm,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增快,动脉导管细小,走行扭曲,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均由右心室供血(图1C);上腔静脉宽约0.49 cm,三支肝静脉直接汇入单心房,奇静脉沿心脏后上方走行汇入上腔静脉进而入单心房.超声诊断:①胎儿心脏复杂畸形,包括右位心、单心房、二尖瓣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下腔静脉离断;②胎儿内脏反位,持续性左脐静脉.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

    作者:黄文孜;周爱云;刘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显像对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效能

    目的 探讨SPECT/CT术前准确定位慢性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52例甲状旁腺切除术sHPT患者均于术前2周内接受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延迟相SPECT/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和SPECT/CT术前检出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52例共检出172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甲状旁腺瘤(PM)13个、腺瘤样增生(AH)26个、甲状旁腺增生(PH)133个.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55.81%(96/172)、70.35%(121/172)、79.65%(137/172)和81.40%(140/172),特异度分别为92.05%(81/88)、90.91%(80/88)、76.14%(67/88)和93.18% (82/88),准确率分别为68.08% (177/260)、77.31%(201/260)、78.46% (204/260)和85.38% (222/260).SPECT/CT的灵敏度明显高于SPECT(x2=17.053,P<0.001)及99Tcm-MIBI平面显像(x2=44.000,P<0.001),特异度明显高于CT(x2=10.316,P=0.001),准确率高于CT(x2=13.136,P<0.001)、SPECT(x2=14.815,P<0.001)和99Tcm-MIBI平面显像(x2=39.706,P<0.001).结论 SPECT/CT术前定位诊断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99Tcm-MIBI平面显像、SPECT或CT.

    作者:刘德军;冯彦林;余丰文;杨明;冼伟均;王颖;鲁胜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评价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及肌层侵犯

    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及肌层侵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低级别(LG)和高级别(HG)组、非肌层侵犯(NMIBC)和肌层侵犯(MIBC)组.比较组间IVIM参数[表观弥散系数标准值(ADCst)、慢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快扩散系数(D*),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IVIM参数两两组合的预测概率值;绘制IVIM参数及其组合预测概率值的ROC曲线,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HG组ADCst、D和f值低于LG组(P均<0.05),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6、0.72(P均<0.01);ADCst和D、ADCst和f、D和f组合预测概率值的AUC分别为0.91、0.90和0.88(P均<0.0001).MIBC组ADCst 、D和f值低于NMIBC组(P均<0.000 1),其AUC分别为0.91、0.85和0.88(P均<0.0001);ADCst和D、ADCst和f、D和f组合预测概率值的AUC值均为0.93(P均<0.000 1).结论 ADCst、D和f值越低,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越高,侵犯肌层可能性越大;IVIM多参数组合可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张苗苗;陈雁;丛欣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左心房内新鲜活动性血栓1例

    患者女,62岁,因“左踝部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1个月”入院.查体: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 mmHg/75 mmHg,心界扩大,心律不齐,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胸部X线:心脏增大.心电图: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增大(前后径55 mm),其内可见一圆形环状高回声团,大小约33 mm×27 mm,形态规则、表面光滑,中央呈均匀无回声(图1A、1B);并于左心房顶部与二尖瓣口间或左心房侧壁与二尖瓣口间往返运动,与左心房各壁未见附着点.二尖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开口面积约1.2 cm2,关闭尚可.

    作者:吴秀平;彭良琴;彭格红;陶文鸿;曹永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吸烟者静息态fMRI脑功能连接研究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分数低频振幅技术(fALFF)及功能连接方法分析吸烟者脑功能活动.方法 收集53名吸烟者(吸烟组)和53名不吸烟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资料,并将吸烟组分为少量吸烟亚组与大量吸烟亚组、轻度成瘾亚组与重度成瘾亚组,计算受检者fALFF值,观察2组及不同亚组间fALFF值、全脑功能连接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左侧边缘叶等脑区fALFF值增加,右侧颞上回等脑区fALFF值下降;与少量吸烟亚组相比,大量吸烟亚组右侧颞上回等脑区fALFF值升高,双侧边缘叶等脑区fALFF值下降;与轻度成瘾亚组相比,重度成瘾亚组双侧额中回等脑区fALFF值增加,左侧边缘叶等脑区fALFF值下降.吸烟组较对照组可见多发功能连接增强和减低的脑区.结论 吸烟者与成瘾相关脑区活动增强、情绪控制脑区活动减弱,且部分脑区活动改变与吸烟量及烟瘾程度有关.

    作者:胡宝民;李春林;景斌;褚水莲;彭朋;蒋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妊娠及分娩对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影响

    目的 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分析妊娠及分娩对肛门括约肌复合体(ASC)的影响.方法 对131名妇女,包括15名未育女性(未育组)、31名中孕期孕妇(中孕组)、31名晚孕期孕妇(晚孕组)、24名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及30名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均为初产妇,产后42~60天)的ASC进行三维容积成像.于静息及缩肛状态下,分别在远端平面测量肛门外括约肌(EAS)3、6、9、12点方向厚度,近、中、远3个平面测量肛门内括约肌(IAS)相同4个位置的厚度,于中部平面测量耻骨直肠肌(PRM)4(左侧)、8(右侧)点方向厚度.对不同状态下、不同方位的各肌肉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剖宫产组近端平面12点及9点方向、中部平面3点及9点方向IAS厚度均较未育组及阴道分娩组厚(P均<0.05);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远端平面4个方位EAS厚度较晚孕组薄(P均<0.05).缩肛状态下,晚孕组及剖宫产组近端平面12点及9点方向IAS及远端平面12点EAS的厚度较经阴道分娩组厚(P均<0.05).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左右两侧PRM厚度较晚孕组及剖宫产组薄(P均<0.05).未育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中孕组缩肛状态下、晚孕组静息状态下PRM的厚度均为左侧大于右侧(P均<0.05).结论 ASC于中孕期、晚孕期、剖宫产、经阴道分娩发生不同程度变化;ASC增厚是女性在妊娠过程中的自身保护机制.

    作者:王彤;解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盆腔组织

    目的 观察超声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累及不同盆腔组织的价值.方法 对118例DIE患者术前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阴道超声术前诊断DIE累及骶韧带、肠道、阴道直肠隔、阴道、膀胱、输尿管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DIE累及骶韧带85例,术前经阴道超声诊断敏感度95.29%(81/85),特异度90.91%(30/33);肠道受累60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3%(59/60)和91.38%(53/58);阴道直肠隔受累39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9%(31/39)和92.41%(73/79);阴道受累18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56%(10/18)和96.00%(96/100);膀胱受累17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13/17)和94.06%(95/101);输尿管受累9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9/9)和99.08%(108/109).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DIE累及盆腔组织的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张玉娟;林琪;肖晓君;徐繁华;黄丽霞;冯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研究进展

    循环不稳定是急重症患者常见急症之一,快速评估其容量状态是指导治疗的关键.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是目前临床评估容量负荷的较常用方法,但为有创操作,且存在较多近远期并发症.超声作为无创检查已广泛应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近年来,采用急诊超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并指导液体治疗日益普及.本文对超声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芳;黄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R诊断胎儿眼部发育异常1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21周,无家族病史.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面部右眼位置未见正常眼球回声(图1A),左眼约8.8 mm×8.3 mm(图1B).超声诊断:左眼球偏小,右眼球缺如待除外,建议行MR检查及胎儿医学科咨询.MR检查:左眼球体积偏小,右眼球结构显示不清(图1C、1D);双侧视神经及眼肌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胆囊体积增大,肝实质、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MR诊断:右侧眼球缺如,左侧小眼.

    作者:黄健威;宋亭;陈永露;魏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脾硬度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风险

    目的 探讨肝脏、脾脏硬度诊断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和评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 对71例确诊为乙肝肝硬化患者行胃镜、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等相关检查,对EGV程度分级并测定患者的肝、脾脏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其诊断EGV和评估静脉破裂出血高风险的价值.结果 有EGV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SWV(LSWV)和脾脏SWV (SSWV)均高于无EGV乙肝肝硬化患者(P均<0.001);以胃镜结果为金标准,LSWV、SSWV诊断EG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和0.910(P均<0.001),佳界值点分别为2.01 m/s和2.84 m/s,敏感度为93.5%和76.1%,特异度为76.0%和92.0%;其预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高风险的AUC分别为0.882和0.914(P均<0.001),佳界值点分别是2.27 m/s和2.94 m/s,敏感度为77.1%和85.7%,特异度为83.3%和91.7%.结论 肝脏、脾脏硬度有助于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EGV以及预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

    作者:李琼;刘闪闪;徐丽红;杜婷婷;童谨;张俐娜;刘帆;杨欣;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提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患者的DWI表现,同时选取27名DWI图像肝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b值分别为0、20、50、100、200、400、800、1000、1200、1500 s/mm2.于DWI图像不同层面选取3个ROI,提取37个纹理特征.采用百分比变异系数(%COV)>15%筛选不稳定纹理特征,以指数拟合方法分析不稳定纹理特征与b值的拟合程度.结果 37个纹理特征中,20个(20/37,54.05%)纹理特征不稳定;随b值增大,其中10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上升趋势,4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下降趋势,其余6个纹理特征无法定义其与b值的相对变化趋势.结论 DWI的b值影响肝硬化背景下的纹理特征;部分纹理特征与b值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静;仇清涛;段敬豪;姜庆军;孙钢;巩贯忠;李登旺;尹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改进局部三元模式的乳腺癌预测模型

    目的 探讨基于改进局部三元模式(LTP)算法提取的乳腺新型纹理特征及其与常规特征融合预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钼靶图像进行乳腺分割,采用基于改进LTP算法提取双侧乳腺的新型纹理特征和常规特征;合并左右侧乳腺纹理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高维纹理特征降维;以K近邻(KNN)和LADTree算法分别对纹理特征及融合纹理特征进行分类.结果 基于改进LTP算法提取的新型纹理特征预测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 4±0.042 8,敏感度为72.04%(67/93),特异度为74.51%(76/102),准确率为73.33%(143/195);融合常规特征后AUC为0.865 5±0.014 8,敏感度为84.95%(79/93),特异度为88.23%(90/102),准确率为86.67%(169/195).结论 基于LTP算法提取的新型纹理特征预测乳腺癌的精度较高,与常规特征融合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作者:殷恺铭;闫士举;宋成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化前后置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腹部CT扫描

    目的 观察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对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优化ASiR-V前置联合后置百分比方案.方法 将160例接受上腹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采用前置20% ASiR-V扫描联合后置20%、40%、60%、80%ASiR-V重建,前置40%联合后置40%、60%、80%,前置60%联合后置60%、80%及前置80%联合后置80%扫描及重建方法;对照组采用前置0%ASiR-V扫描,并分别采用FBP和后置20%、40%、60%和80% ASiR-V两种方式进行重建.对所有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噪声(SD)和CNR]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各期相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相同期相内,随后置迭代比例增加,SD值逐渐减小(P<0.01),而CNR值无变化或增加;试验组图像随后置ASiR-V(20%~60%)增高,图像主观评分增加,ASiR-V为80%时图像质量较差.试验组平扫前置20%联合后置40%、60%图像与对照组平扫ASiR-V重建图像、试验组动脉期前置40%联合后置60%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ASiR-V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试验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小于对照组ASiR-V图像.结论 一定比例ASiR-V重建可提高腹部CT图像质量,推荐使用ASiR-V前置40%联合后置60%扫描方案.

    作者:李莹;吕培杰;郭英;张丽英;王会霞;高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的影响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初产妇[经阴道分娩30名(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30名(剖宫产组)]及30名未育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受检者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采集静息、收缩状态和大瓦氏动作下盆腔图像,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A)、周长(C)和肛提肌肌性部分长度(L),计算肛提肌收缩与静息状态时A、C、L差值(△A、△C、△L)及收缩状态时的应变率(ε);计算肛提肌大瓦氏动作与静息状态时A、C、L差值(△A'、△C'、△L')及大瓦氏动作时的应变率(ε').结果 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A、△C、△L、ε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A'、△C'、△L'、ε'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A、△C、△L、ε、△A'、△C'、△L'、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弹性下降;选择性剖宫产对肛提肌弹性的保护作用有限.

    作者:翟凤丹;林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