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彪;陈文晟;吴迪;刘晓燕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系统对不同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程度,评价CAD系统在乳腺癌X线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1例患者的251幅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采用ROC曲线在应用CAD和不应用CAD系统两种条件下,分别统计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在使用CAD进行辅助检测之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提高2.39%和7.57%;ROC曲线提示,中级、初级影像诊断医生应用CAD前后的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级准确率分别提高2.5%和10.8%.结论:应用CAD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影像诊断医生,特别是初级影像诊断医生的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准确度,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韬;罗娅红;赵英杰;何翠菊;曲宁;王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在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表达.方法:放射免疫法对62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5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及卵巢肿瘤组织液中的FSH进行测定.结果:FSH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的表达(32.86mIU/ml,23.04mIU/ml)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的表达(36.29mIU/ml,29.12mIU/ml)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的浓度表达(20.97mIU/ml,4.96mIU/ml)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良性与恶性之间、良性与交界性之间FSH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FSH的浓度也呈增高趋势;而在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液和血清中的浓度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I-II期与III-IV期卵巢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液FSH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组织中FSH表达升高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连香;陈丽宏;王亚琴;郭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以自行合成的mPEG-PCL(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负载汉防己甲素的高分子纳米微球,并全面考察其性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采用优化的o/w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汉防己甲素的纳米粒子.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载体的结构、分子量,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分布、体外释药特性等性质.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通过乳剂-挥发法制备的空白粒子呈规整的球形,在冻干前后的平均粒径为(272.6±3.2)nm及(285.8±4.2)nm,载药粒子在冻干前后的粒径分别为(281.5±3.8)nm及(287.6±6.0)nm. 汉防己甲素的高载药量为14.38%.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粒子具有缓释特征,在6h、12h、48h分别释放48%、58%、71%.结论:本文报道的汉防己甲素载药纳米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作者:朱陵君;李茹恬;禹立霞;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肿瘤干细胞的残存是恶性肿瘤复发的根源.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郑璐玉;张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例外科手术病例进行观察.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改变例1为精原细胞瘤、低分化肉瘤与腺癌成分混合,瘤细胞Vimentin(+)、部分CD99(+)、LCA(-)、GFAP(-)、 Syn(-),瘤组织富含网状纤维.例2为腺泡样生殖瘤细胞与软骨肉瘤、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2例肿瘤细胞少部分表达ALPA、AFP,腺癌、鳞癌部分细胞表达EMA、CKl、CKh,软骨肉瘤细胞部分表达S-100、Vimentin.结论: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非常罕见,肿瘤组织表现双相和多相分化,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判定,肿瘤伴有癌成分时预后不良.
作者:邢传平;哈英娣;钱震;苏勤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腮腺癌的诊断及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并随访的264例腮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8.5%、65.3%.单纯手术组同手术+放疗组相比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可能为手术+放疗组分期较晚,恶性程度高有关.结论:及早诊断、首次成功的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学明;唐亿华;魏运辉;罗文政;邓莅霏;史俊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报道1例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SCT)后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1例IgA λ型MM患者经VAD方案3个疗程后进行Auto-SCT,2-3个月后临床和生化指标提示复发.病程中反复发作的溶骨性破坏性疼痛和多发性浆细胞皮下结节、肿块,遍及头部、肢体、躯干体表皮下及胰头部.采用多种联合系统化疗(SC)、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咪及放射治疗,化疗方案包括VAD、MOP、TCD、TDCEP方案,显示耐药、难治和复发.CNS MM的发病以MM明显缓解为契机,经鞘内化疗(IT)CSF瘤细胞和生化转阴.胰头浆细胞瘤梗阻性黄疸和CNS MM复发是该例死因.结果:本例自MM至CNS MM发病历时26个月,自Auto-SCT至CNS MM15个月.总生存期33.5个月,自Auto-SCT至死亡22.5个月,自CNS MM至死亡7.5个月.结论:MM患者CNS的累及是罕见的并发症,CNS MM的预后很差,据报道中数生存期仅1.5-2个月.CNS MM采用各种治疗措施(SC、IT和CI)的联合.CNS MM有效的治疗方案尚不明了,但颅照射(CI)应包括在任何方式的治疗中.
作者:王学文;翟勇平;刘海宁;曹红琴;周晓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男,10岁,间断性胸痛二月,加重半月于2007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值为41.6%,淋巴细胞比值升高为51.4%,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压积39%.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 胸部增强CT显示前纵隔内一团块状密度影 8.0cm×5.0cm×7.0cm,不均匀,左胸腔见少量积液.于2007年12月24日经胸正中切口行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纵隔,和左侧胸腺相连,侵及心包和左膈神经,大小约7.0cm×6.5cm×7.0cm,质硬.左膈神经被完全包绕.完整切除左侧胸腺、肿瘤、受累心包.
作者:张毅;潘铁成;魏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初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n=65)血清TSGF和CA125,并与卵巢良性肿瘤组(n=32)和健康对照组(n=24)对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TSGF和CA125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8%,高于各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TSGF和CA125联合检测卵巢恶性肿瘤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对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曹轶林;杨建彬;卢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CBR)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0岁),应用多西他赛30-37.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给药,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31例给予佳支持治疗(BSC).结果:多西他赛治疗组有效率(RR)为25.0%,中位缓解时间为6.5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6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对照组有效率(RR)为0%,TTP为2.3个月,OS为4.8个月,1年生存率为9.7%.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无因不良反应需停药者.结论: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作者:姜宏宁;史崑;余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方法: 对61例脊柱转移瘤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段10例、胸段28例、腰段20例、骶段3例,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4年,平均17个月,疼痛缓解率85.5%(47/55例),51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le分级提高1-3级,6例术前术后均没有神经症状,4例无神经功能恢复.短生存4.5个月,长生存3年,生存期超过2年者19.6%(12/61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Tokuhashi、Tomita、WBB分期系统设计手术方案,合理切除肿瘤,脊髓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金堂;聂治军;杨益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2F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及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3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分别为0.454±0.053、0.143±0.047、0.124±0.028、0.134±0.040.E2F3蛋白在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三组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中,E2F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1;P<0.01).而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表达上调多见于卵巢癌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病理分级相关.E2F3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欢;林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0mg/m2,21天为1个周期,完成至少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至疾病进展和死亡,长随访两年.结果:24例可评价的病例中,总有效率为33.3 %,临床收益率为79.1%,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1年生存率为41.7%,2年生存率12.5%.不良反应以粒细胞减少、疲劳乏力、脱发为主,分别为70.8%、75%、100%.结论:多西他赛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李蔚;朱寿兴;朱为民;章烨;张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用真核表达si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宫颈癌细胞CaSKi中HPV16 E7癌基因的表达.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构建表达特异性siRNA的 pGenesil-1/E7(PS7)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分别将重组质粒转染宫颈癌细胞系CaSKi细胞内,通过半定量RT-PCR 实验检测CaSKi/PS7细胞中E7 mRNA水平的变化;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 CaSKi/PS7细胞中E7蛋白、磷酸化pRb 和去磷酸化Rb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ki-67、NF-κB 、bcl-2和p16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的、特异性siRNA的PSN 和PS7重组质粒.在RNA干扰24、48和72小时后 CaSKi/PS7细胞中E7 mRNA分别下降了21.05%、 51.80%和49.10%;RNA干扰后的CaSKi/PS7细胞中E7蛋白的表达逐渐减低,而且磷酸化pRb表达降低和去磷酸化Rb 的表达升高;与CaSKi/PSN细胞相比,CaSKi/PS7细胞中的ki-67、NF-κB 和bcl-2表达降低,而p16的表达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体内表达特异性siRNA重组体,有效地抑制了宫颈癌细胞CaSKi中HPV16 E7基因的表达,为RNA干扰应用于研究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方法.
作者:姜向阳;刘文康;张镇西;楚雍烈;薛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ML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AML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呈不同比例构成,部分平滑肌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 (+)、 actin (+)、S-100(+) 、EMA(-).结论:AML是肾脏少见的良性肿瘤,HMB45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应香岚;文小凤;应亚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给予GCF方案(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21天为1周期;对照组9例,给予FAM方案(5-氟尿嘧啶联合阿霉素、丝裂霉素),21天为1周期,均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1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受益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0% vs 22%,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均较对照组轻,其它不良反应两组相似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张美菊;雷小芹;苏捷;谭焕明;赵银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长期存在,而HBsAg阴性的感染状态称为隐匿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有时由于病毒变异导致HBsAg不能被检测到,但通常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被严重抑制.隐匿性HBV感染在许多疾病中都存在,包括输血和器官移植引起的感染以及免疫抑制状态的急性期反应.此外,许多证据表明隐匿性感染还促成了肝纤维化的发生,终导致肝癌形成.
作者:贾林梓;冯英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应用可调控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吗啡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可调控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吗啡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18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持续静脉滴注吗啡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8.72±1.21和2.72±1.54 (P<0.05);其中完全缓解(CR)4 例(22.2 %),部分缓解(PR)9 例(50.0%),轻度缓解(MR)5例(27.8%).疼痛缓解率(CR+PR)为 72.2%.疼痛开始明显缓解时间为0.5-2小时,平均1.2小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和轻度呼吸抑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可调控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吗啡能有效缓解晚期顽固性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杜志强;秦健勇;张艳玲;刘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hMSH2是DNA MMR系统的重要基因,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是已经确定的新的抑癌基因,因含脆性位点FRA3B,其基因具有不稳定性,与许多恶性肿瘤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错配修复基因hMSH2、FHIT和Hp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卢克美;王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 , Treg)是具有一定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及对FOXP3基因功能的明确,近年来对调节性T细胞的认识有了新的界定(即是一群CD 4+C D25highFOXP3+ regulatory T cell).其在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肿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文就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段巧虹;王刚;胡冰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