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诚;陈正光
目的 探讨妇科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联合三维超声造影(3D-CEUS)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对102例卵巢肿块患者行二维超声及3D-CEUS检查,观察3D-CEUS灌注特征,并采用GI RADS评估二维声像图表现.通过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卵巢恶性肿块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GI-RADS与3D-CEUS联合评分系统.绘制ROC曲线,评价GI-RADS联合3D-CEUS与单纯应用GI-RADS诊断卵巢恶性肿块的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卵巢恶性肿块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大乳头状突起物(≥7 mm)、分隔或囊壁厚度≥3 mm、有中心性血流、病灶实性成分≥50%,合并腹腔积液、高增强、造影剂分布不均匀以及血管密集、走行纡曲、杂乱.GI-RADS与3D-CEUS联合评分系统诊断卵巢恶性肿块的佳临界值为4分,GI-RADS联合3D-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纯应用GI-RADS(0.969 vs 0.839,Z=1.64,P=0.029),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单纯应用GI-RADS(P均<0.001).结论 与单纯应用GI-RADS相比,GI-RADS联合3D-CEUS可更有效地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
作者:王霞丽;杨舒萍;吕国荣;廖建梅;张伟娜;吴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MRI软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高,可无创、客观评估盆腔脏器位移情况.常用评估系统包括二维系统(耻骨尾骨线、耻骨-骶尾关节线、骨盆倾斜校正系统、耻骨联合中线、会阴线及HMO分度系统)及三维系统(三维骨盆倾斜校正系统等),但目前MRI如何选择参考线及评估标准尚未统一.本文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常用MRI评估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硕臻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自发性气胸的胸膜窗MSCT和CT仿真内镜(CTVE)表现.方法 收集7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MSCT资料,以气囊为中心行薄层(层厚1 mm)MPR及CTVE重建,观察胸膜窗大小、位置、胸膜面缺损或龛影形态及其与胸腔的连通关系.结果 7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中,MSCT薄层重建图像检出15例患者27个胸膜窗;左侧11例,右侧4例;多见于肺尖(15/27,55.56%),其次为前胸壁(7/27,25.93%)和纵隔面(5/27,18.52%);23个(23/27,85.19 %)可显示胸膜窗与胸腔的连通关系.胸膜窗均表现为壁层胸膜局限性缺损伴气囊突出,呈类圆形、椭圆形、短柱状或曲棍球状;CTVE正面观呈类圆或椭圆形,19个胸膜窗可直视气囊底部,6个胸膜窗侧壁平坦呈坑道状,其余胸膜窗侧壁多呈洞穴状.结论 胸膜窗常表现为壁层胸膜面小憩室样改变,其发病可能与局部胸腔负压增高、胸膜损伤有关.
作者:曹和涛;成月;夏振铎;吴献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运用无创性手段对心源性猝死(SC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从而规避危险因子、及早实施有效干预,进而减低猝死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放射性核素显像可通过SPECT或PET技术进行心肌血流灌注、心肌糖代谢或脂肪酸代谢、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分布显像,为预测包括心脏猝死在内的心脏事件发生、识别高危人群、筛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适应证提供了无创性影像学诊断和评价方法,其中以123I-MIBG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分布单光子显像的研究和应用为深入广泛,本研究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孙茉茉;李剑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DTI定量参数动态评价大鼠不同程度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后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组大鼠急性TSCI模型各10只.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6h、24 h、3天、7天及14天分别行DTI检查及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获得并比较轻、中、重度损伤组大鼠TSCI后不同时间点DTI参数[FA、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D)、径向扩散系数(RD)及轴向扩散系数(AD)]值及BBB评分的差异,分析大鼠BBB评分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度损伤组间和TSCI后不同时间点间FA、MD及R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SCI后不同时间点间A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0,P<0.001),而轻、中、重度损伤组间A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9,P=0.630).大鼠TSCI后即刻FA、MD值减低,RD值升高,后FA值持续降低,MD和RD值持续升高至24 h(P均<0.05),24 h后趋于稳定(P均>0.05).大鼠BBB评分损伤后即刻降至低值,之后持续上升(P均<0.05),且BBB评分与MD相关性高(r=0.958,P<0.01).结论 DTI可动态定量评价大鼠TSCI后功能改变;推测TSCI后1天之内可能为治疗佳时间窗.
作者:郑颖彦;刘建宜;杨丽彬;刘芳;肖泽彬;佘德君;邢振;张宇阳;曹代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者男,60岁,主因“恶心、呕吐伴尿频、尿急、尿痛6天,腹胀2天”入院;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8年,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腹胀原因待查.查体:血压120 mmHg/79 mmHg,神志清,双侧肾区无叩痛,双侧输尿管、膀胱行经区无压痛.超声:右侧肾上腺区占位.CT:右侧肾上腺区可见约87 mm× 80 mm类圆形、密度不均匀囊性肿块影,壁较厚伴少许钙化,中央见液性低密度及片状稍高密度出血,平扫CT值13~55 HU(图1A),增强示动脉期囊壁轻度强化,中央未见强化(图1B);冠状位可见右肾受压向下移位,病灶与邻近结构分界清楚(图1C),考虑肾上腺囊肿伴出血可能性大.行经腹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腺区肿块,直径约8 cm,推挤下腔静脉及十二指肠,肿瘤周围粘连严重,术中血压波动明显.
作者:古艳华;彭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观察者一致性.方法 收集多中心共953例接受超声和CEUS检查的乳腺单发结节患者.本课题组由初始组(各医院1名低年资医师)、检查者组(各医院1~2名具有2年以上CEUS检查经验的医师)、研究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名高年资医师)及交叉盲读组(各医院1~2名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构成.首先由初始组及检查者组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病灶进行分类,其次由交叉盲读组和研究组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再次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4组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分析观察者间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一致性.结果 953例中,病理证实良性病灶451例(451/953,47.32%),恶性病灶435例(435/953,45.65%),癌前病变67例(67/953,7.03%).初始组、检查者组、研究组及交叉盲读组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准确率分别为71.67%(683/953)、74.92% (714/953)、80.17%(764/953)及83.42% (795/953).初始组与检查者组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P<0.001),与研究组及交叉盲读组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6、0.41,P均<0.001);检查者组与研究组、交叉盲读组的一致性均为中等(Kappa=0.68、0.51,P均<0.001);研究组与交叉盲读组的一致性中等(Kappa=0.74,P<0.001).结论 不同观察者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一致性一般.
作者:宫洁;陈琴;罗俊;唐丽娜;杨丽春;吕志华;程印蓉;袁丽君;程艳;王胜利;韩小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拉伸指数模型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58例乳腺病变患者,共63个病灶(良性33个,恶性30个),行多b值DWl及动态增强MRI(DCE-MRD)扫描.计算ADC、扩散分布指数(DDC)和扩散异质性指数(α)值,并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比较良恶性病变间各参数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ADC、DDC和α分别为(1.01±0.19)×10-3 mm2/s、(0.89±0.23)×10-3mm2/s和0.75±0.09,良性病变分别为(1.41±0.27)×10-3 mm2/s、(1.49±0.29)×10-3 mm2/s和0.87±0.07,恶性病变均低于良性病变(P均<0.01).各参数中DDC曲线下面积(AUC)大(AUC=0.958),佳诊断界值1.22×10-3 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81.82%,DDC与TIC联合所得AUC为0.976,对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93.94%.结论 拉伸指数模型DWI参数DDC、α能够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DDC与TIC联合的诊断效能高于ADC和DCE.
作者:韩娜娜;张文斌;张志杰;杜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者认知功能改变与背侧丘脑1 H MRS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例(肝硬化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8名(对照组),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和MRS检查;计算各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谷氨酰胺复合物(Glx)和肌醇(mI)的峰下面积与肌酸(Cr)峰下面积的比值(NAA/Cr、Cho/Cr、Glx/Cr及mI/C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Cho/Cr、mI/Cr减小,Glx/Cr升高,NCT-A时间延长、DST得分减少(P均<0.001).肝硬化组NCT-A时间与Cho/Cr、mI/Cr呈负相关(r=-0.477,P=0.001;r=-0.695,P<0.001),与Glx/Cr呈正相关(r=0.665,P<0.001);DST得分与Cho/Cr、mI/Cr呈正相关(r=0.478,P=0.001;r=0.632,P<0.001),与Glx/Cr负相关(r=-0.572,P<0.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背侧丘脑内代谢改变相关.
作者:彭俊萍;江桂华;吕晓飞;田军章;苏欢欢;林楚岚;娄明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法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体积变化及其与睡眠质量、抑郁及焦虑的相关性.方法 对20例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例组)和2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MR扫描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间脑体积变化,分析病例组脑体积变化区域与神经心理学测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及左内侧额上回的脑灰质体积减小(P均<0.001,AlphaSim多重校正后);2组间MoCA、PSQI、SAS及SD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左侧颞中回体积减小分别与PSQI、SDS及SAS评分呈负相关(r=-0.588、-0.456、-0.489,P=0.006、0.043、0.029);右侧额中回体积减小分别与SDS及SAS评分呈负相关(r=-0.495,o.466,P=0.026、0.038);左内侧额上回体积减小分别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62,P=0.040),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0.588,P=0.006).结论 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部分脑灰质体积萎缩,并有认知功能下降;伴睡眠质量差、焦虑或抑郁者可能与相应脑灰质体积减少有关.
作者:敬丽;谢青;王鑫;高弼虎;陈辰;伍建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中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免疫组化分子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6例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征(肿瘤主要部位、大径、边界、囊变、钙化、瘤周水肿程度及CDFI血流分级)与免疫组化分子标记物Ki-67、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边界、瘤周水肿及CDFI血流分级在Ki-67阴性与阳性患者间,肿瘤边界、囊变、瘤周水肿在IDH1阴性与阳性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界清晰、瘤周水肿程度高、CDFI血流丰富的胶质瘤Ki-67阳性率高,边界模糊、瘤周水肿程度低的胶质瘤IDH1阳性率高.结论 超声声像图显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边界、瘤周水肿程度及CDFI血流对Ki67、IDH1的表达有预测价值,对术前初步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海歌;何文;程令刚;金占强;刘梦泽;魏世纪;李海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病例1:患者男,31岁,左上腹不适伴阵发性隐痛2个月.CT平扫示左上腹脾区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形态不规则,增强后强化方式与脾脏相同;胰腺粗短,仅见头颈部,体尾部未显示;小肠位于右腹,阑尾、回盲部及结肠位于左腹;下腔静脉肝内段缺如,血液经肾段与扩张的奇静脉吻合回流入上腔静脉.CT诊断:多脾综合征(图1).
作者:樊凯华;周碧;申玉兰;杨凯;吴春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HA)患者膝关节滑膜含铁血黄素沉积(SHD)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5例HA患者40个膝关节行CT能谱和MR扫描.根据MR IPSG评分将关节SHD分轻度组和重度组,以同层腘窝处半膜肌为对照组,测量并计算滑膜ROI的CT值、铁浓度(FeC)、水浓度(WC)、有效原子序数(Eff-Z)和平均能谱曲线斜率(aSC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各参数,根据ROC曲线评估能谱参数诊断SHD的阈值和效能.结果 3组CT值、FeC、WC、Eff-Z和a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8.08、307.88、7.80、364.62和261.50,P均<0.01),组间两两比较除WC外,余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SCS评价SH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诊断重度和轻度SHD的阈值分别为1.84和0.42.结论 CT能谱成像多参数可用于分析评估血友病性滑膜炎SHD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卫淑芳;孙明华;高菲菲;刘会娜;雷平冲;葛英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CT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3例2型糖尿病并发DF患者共66足(DF组)行CT检查,并与年龄、性别匹配的36例(36足)单侧足部创伤患者的非创伤侧足(NDF组)进行对照.通过CT后处理技术观察同层胫神经远端、足底内侧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的形态,并分别测量A1(胫神远端测量点)、A2(足底内侧神经近端测量点)、A3(足底内侧神经远端测量点)及A4点(足底外侧神经测量点)相应神经前后径及左右径.比较2组间各测量点前后径及左右径的差异.结果 DF足底神经(胫神经远端、足底内侧神经神经、足底外侧神经)增粗(52/66,78.79%),神经边缘模糊(51/66,78.78%).DF组测量点A1、A2、A4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NDF组(P均<0.01),2组间测量点A3前后径及左右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F足底神经增粗、模糊;应用CT后处理技术可完整连续地显示神经形态,并测量神经径线,为临床诊断DF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作者:吕喆;龚雄辉;哈婷婷;张滨;王娟;年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提高睾丸DWI图像质量的辅助方法.方法 选择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先后按3种不同方案行同参数EPI序列DWI和FSE序列T2W扫描.方案A:检查部位垫衬超声耦合剂软胶袋;方案B:检查部位垫衬生理盐水软胶袋;方案C:检查部位不做任何检查前处理.以同方案同层FSE序列T2W图像作为参考,由2名医师对睾丸DWI图像进行评价,采用5分法对图像几何变形度、信号均匀度、解剖清晰度进行评分.由其中1名医师计算睾丸DWI图像的SNR、CNR.评价2名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3种方案所得图像几何变形度、信号均匀度、解剖清晰度评分及SNR、CNR的差异.结果 2名医师间图像几何变形度评分的一致性好(Kappa=0.805),信号均匀度及解剖清晰度评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737、0.713).3种方案间睾丸DWI图像的几何变形度、信号均匀度、解剖清晰度评分及图像SNR、CNR的总体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方案A优于方案B和方案C,方案B优于方案C.结论 超声耦合剂软胶袋垫衬法能明显提高DWI睾丸成像质量.
作者:郝金华;孙小影;王涛;邓惠慧;凌岳;赵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CE-MRA脊髓造影鉴别脊髓血管畸形(SCVM)和脊髓非血管畸形所致继发性血管纡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CE-MRA疑诊SCVM患者资料,根据DSA或手术结果分为SCVM组(16例)及脊髓非血管畸形组(14例),对比分析2组CE MRA脊髓纡曲血管的数量、长度、位置、纡曲程度及纡曲血管周围是否存在异常供血动脉差异.结果 与脊髓非血管畸形组比较,SCVM组脊髓纡曲血管数量更多[(1.38±0.16)支vs 1支,P=0.012],纡曲血管长度更长[(9.68±1.18)个椎体vs (4.14±0.62)个椎体,P<0.001],血管纡曲程度评分更高[(2.23±0.22)分vs(0.86±0.10)分,P<0.001),且纡曲血管周围存在异常供血动脉比例更高[75.00%(12/16) vs 28.57%(4/14),p=0.014].SCVM组仅2例(2/16,12.50%)血管纡曲局限于下胸椎段(T7~T12椎体),而脊髓非血管畸形组11例(11/14,78.57%)局限于下胸椎段(T7~T12椎体),2组间纡曲血管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CE-MRA脊髓血管造影可鉴别SCVM与脊髓非血管畸形引起的继发性血管纡曲.
作者:葛宇曦;孙宗琼;汪洋;李青海;延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儿男,出生22天无明显诱因咳喘,当地医院以“喘憋性肺炎”给予抗感染及平喘治疗后好转,1个月后再次、出现喘憋症状,2周后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胸部MS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图1),途经并压迫气管杈及右主支气管;CT诊断: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诊断明确后行PAS外科纠治术,术中所见均符合CT诊断.
作者:张贺诚;陈正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术前评估听神经瘤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患者57例,术前均接受脑部常规MR及3DSPACE序列检查,观察3D-SPACE序列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等,评估其对相邻脑神经的显示率,并与常规MRI及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 57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1例(1/57,1.75%)局限于内听道内,56例(56/57,98.25%)超出内听道口生长;26例(26/57,45.61%)充满内听道底,31例(31/57,54.39%)未充满内听道.57例中,3D-SPACE序列显示实质型肿瘤21例(21/57,86.84%),实质伴囊变型肿瘤35例(35/57,61.40%),囊型肿瘤1例(1/57,1.76%),与术中所见符合率为85.96%(49/57).3D-SPACE序列对三叉神经脑池段、后组脑神经脑池段、展神经脑池段、面神经内听道段、面神经脑池段及听神经脑池段的显示率分别为100%(57/57)、100%(57/57)、75.44%(43/57)、50.88%(29/57)、17.53%(10/57)和19.30%(11/57),均高于常规MRI(P均<0.05).结论 3D-SPACE序列可准确显示肿瘤与相邻脑神经的关系,对于术前评估听神经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汪倩倩;曾少华;洪桂洵;饶良俊;初建平;杨智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健康恒河猴大脑的默认网络(DMN)结构.方法 采用7.0T fMRI获得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的静息态数据;以DPARSF软件包对猴脑静息态功能像进行预处理,将其配准到恒河猴标准模板112SM-RL T1;之后利用GIFT软件包对预处理后的功能像数据进行组独立成分分析.结果 本文方法可较准确地对猴脑静息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获得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图;其中DMN包括位于中线区的后扣带回、前扣带回、内侧顶叶皮质、后压部皮质以及大脑左右半球较为对称的腹侧壁内区域、背侧颞上沟回、颞区、弓状沟回及部分视觉区域等脑区.结论 借助7.0T fMRI,本文证实恒河猴默认网络与人类默认网络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此类模型可辅助进行药理性实验研究以及神经认知类研究.
作者:付晓薇;郭承珍;杨丹洲;张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者女,38岁,主因“头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1天前头痛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数次.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10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7 mmHg/70 mmHg;精神差,右侧肢体肌力4级.MRI提示鞍上池区、第三脑室、左侧颞部巨大肿物(图1A).遂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超声:于左侧翼点手术骨瓣区距离软脑膜1.0 cm处见大小7.2 cm×4.0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稍强回声包块(图1B),其内回声不均匀并可见细密点状回声沉积,轻微抖动探头,可见包块内呈飘雪样运动;CDFI示包块见闪烁花色信号(图1C);经头静脉团注造影剂后,可见包块周围脑组织呈明显强化,包块内持续无强化(图1D).
作者:苟泽辉;彭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