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
患者男,52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多发占位且无明显症状、体征”就诊.患者2010年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病理为甲状旁腺腺瘤;2015年因“右肺中叶结节”接受右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肺类癌.CT及MRI(图1):胰腺、十二指肠降段见多枚结节,大长径约16 mm,CT呈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晰,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肝脏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大约34 mm×25 mm,位于肝右后叶下段,CT呈低密度,TI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左侧肾上腺呈结节样增粗.影像学提示:胰腺、十二指肠多发内分泌肿瘤伴肝脏转移,左肾上腺腺瘤.行全胰腺十十二指肠十肝结节十左肾上腺切除术,术中见胰腺、十二指肠降段见多发暗红色、黄色、灰白色小肿块,大者长径约14 mm(图2).
作者:方旭;边云;陆建平;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左心室逆重构(LVRR)前后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24例临床诊断为DCM并经治疗达到LVRR标准的患儿,并选取性别和年龄、体表面积分别与患儿发生LVRR前与发生LVRR后相匹配的各24名健康儿童分别作为对照组1及对照组2.应用STI定量评估受检儿常规超声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LS)和圆周应变(CS).分别比较24例DCM患儿LVRR前与LVRR后、LVRR前与对照组1及LVRR后与对照组2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24例DCM患儿LVRR后LVEDD、LVEDV、LVESV均低于LVRR前,而LVEF、左心室各节段LS及CS均高于LVRR前(P均<0.05).与对照组1相比,DCM患儿LVRR前左心室各节段LS及CS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2相比,DCM患儿LVRR后有12个节段LS及10个节段CS均降低(P均<0.05),其余节段LS与CS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M患儿发生LVRR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较LVRR前有明显好转,但多数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肖丽苗;陈文娟;彭颖慧;杨柳;刘倩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脑灰白质体积改变.方法 对1 6例急性SCI患者(受伤时间<30天,SCI组)和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脑3D T1W序列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比较2组脑灰白质体积,获得脑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测量或计算脑组织体积(BTV)、全脑体积(TIV)、脑灰质体积(GMV)、脑白质体积(WMV)、脑脊液体积(CSFV)和脑灰质分数(GMF)、脑白质分数(WMF)和脑组织分数(BT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CI组双侧下额叶、岛叶、内侧前额叶及前扣带皮质、小脑后叶灰质体积减小,内囊水平皮质脊髓束体积减小.SCI组与对照组间GMV、WMV、CSFV、BTV、TIV及GMF、WMF、B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SCI导致远隔部位情绪处理相关脑区灰质及皮质脊髓束萎缩,有助于探讨急性SCI对大脑结构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作者:周红梅;徐向阳;刘祥;杨健;黄德珍;龚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儿女,9岁,因“无明显诱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日、无阵发性加重”就诊.查体:体型偏瘦,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明显包块,右下腹叩痛(+),移动浊音(-),肠呜音正常.超声:右下腹见高回声卵圆形病灶,约2.31 cm×1.79 cm,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行腹壁运动并加压探头,高回声不移动;CDFI:高回声病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周边见约6.78 cm×3.20 cm不规则无回声区,透声尚可(图1A).
作者:蒋南;刘大千;薛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产前超声分析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收缩末期切迹与胎儿大脑血管发育的关系.方法 收集发育正常的151胎孕23~36+6周胎儿,采用CDFI和脉冲多普勒技术采集胎儿主动脉峡部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测量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CA-S)、主动脉峡部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收缩末期低点血流速度(NS),计算收缩指数(ISI),并分析PSV、NS、ISI、MCA-S与孕周及NS与MCA-S的相关关系.结果 孕23周胎儿主动脉峡部频谱可见收缩末期浅切迹,随孕周增加逐渐加深,至孕30周左右时到达基线,之后出现反向.随着孕周增加,胎儿主动脉峡部PSV和MCA-S逐渐增大,而NS及ISI逐渐减小;随着MCA-S增加,NS呈现降低趋势.以孕周为自变量X,分别以主动脉峡部PSV、NS、ISI和MCA-S为因变量y行曲线拟合,获得曲线方程分别为NS:Y=-110.982+10.975X-0.242X2 (R2 =0.971,P<0.001);PSV:Y=-20.077+5.840X-0.073X2(R2=0.794,P<0.001);ISI:y=-0.705+0.087X-0.002X2(R2=0.970,P<0.001);MCA-S:Y=-67.291+4.841X-0.036X2(R2=0.911,P<0.001).以MCA-S为自变量X,NS为因变量y进行拟合,获得曲线方程为Y=12.757+0.580X-0.020X2(R2=0.854,P<0.001).结论 随孕周增加,胎儿MCA-S和主动脉峡部PSV增大,NS和ISI均减小.NS与MCA-S呈负相关,推测胎儿主动脉峡部收缩末期减速切迹的变化与大脑血管网的发育有关.
作者:孙慧;解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读出方向分段采样(RESOLVE) DWI对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20例舌部病变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检查及RESOLVE DWI.测量病变的ADC值,比较舌良恶性病变间ADC值的差异,应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舌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120例舌部病变均单发,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64例.良性病变ADC值为(1.81±0.45)×10-3 mm2/s,恶性病变为(1.02±0.24)×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P<0.001).以ADC值诊断舌部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AUC为0.976(P<O.001),以ADC值=1.25×10-3 mm2/s为临界值,诊断舌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4.64%(53/56),特异度为93.75%(60/64).结论 RESOLVE DWI鉴别诊断舌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文宝红;程敬亮;张会霞;李淑健;王斐斐;张赞霞;薛康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多被疑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明确诊断或排除ACS而采取的各种检查手段可致医疗费用增加.无创心脏影像技术发展迅速,诊断急性胸痛及疑诊ACS更准确和全面.恰当地应用冠状动脉CTA(CCTA),必要时联合CT心肌灌注成像是对传统策略的有效补充,更有利于诊断及评估预后.本文对CCTA在疑诊ACS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宋方;蔡登华;周厚荣;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女,5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余”人院.无乳腺癌家族病史.查体:双侧乳腺对称无畸形,乳头无异常改变,左侧乳腺触及不规则肿物,界限清,活动度尚可;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探及约3.21 cm×2.49 cm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微分叶状,部分边缘毛糙,内见多个小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无衰减(图1A);CDFI及超微血管成像示丰富血流信号(图1B、1C);CEUS示病灶于造影剂注入10 s后开始增强,22 s达峰,病灶呈不均匀高增强,部分区域无强化;病灶形态不规则,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欠清,增强后病变较二维声像图明显增大,约4.21 cm×3.34 cm;病灶内部可见多条纡曲扩张的血管(图1D).超声诊断:左侧乳腺实性占位,BI-RADS 5类.
作者:吕文豪;聂芳;张雪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宫内生长受限(IUGR)可致胎儿死亡以及围生期发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升高,临床常通过观察胎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IUGR.主动脉峡部(AoI)连接左右心室,其血流方向可因左右心窒系统和外周血管压力差的改变而变化.监测AoI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有效了解IUGR胎儿的情况.本文对IUGR胎儿AoI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小奇;解丽梅;杨泽宇;刘治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X射线相衬CT(PCCT)对人体胆道闭锁(BA)样品中脉管显微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 将4份人体BA样品进行冲洗、固定并以乙醇脱水干燥,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进行PCCT成像,通过图像处理分别获得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样品整体及微脉管的3D重建图像,并对不同类型脉管进行区分.而后对样品进行石蜡包埋,4 μm切片,并行平滑肌细胞抗体(SMA)、细胞角蛋白19抗体(CK19)免疫组化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对比观察滤波反投影算法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与相应病理图.结果 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CT图像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均可用以区分人体BA样品中的肝动脉、胆管及增生胆管、门静脉,并清晰显示不同类型脉管的结构特征,所示微脉管结构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结论 结合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及3D可视化技术,PCCT能够清晰显示离体BA组织的微脉管结构.
作者:孙梦燏;吕文娟;赵新颜;秦莉莉;胡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病病程中的病理变化,为终末期肾病的病理表现.实时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可协助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根据肾组织硬度评估肾脏病变程度.本文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肾纤维化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钱雪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多发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病变之一.在常规序列MRI中看似正常的脑白质中,同样存在细微的病理代谢变化.多种MR序列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为从神经影像学角度阐释MS病理生理改变提供依据.本文对MRI评估MS患者看似正常脑白质区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石秋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三阴乳腺癌(TNBC)的钼靶X线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TNBC患者的临床和钼靶X线资料,比较AR阳性与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和钼靶X线表现的差异.结果 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低于AR阳性TNBC(x2=6.206,P=0.045).AR阳性TNB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型17例(17/30,56.67%),钙化型12例(12/30,40.00%),结构扭曲1例(1/30,3.33%);AR阴性TNB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型66例(66/82,80.49%),钙化8例(8/82,9.76%),不对称性致密8例(8/82,9.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93,P<0.001).肿块型病变中,AR阳性TNBC以不规则形为主,而AR阴性者以不规则形和圆形或椭圆形为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15,P=0.003).AR阳性与AR阴性TNBC间钙化类型无明显差异(x2=0.108,p=0.743),均以细小多形性钙化为主.结论 AR阴性TNBC分化较差,乳腺X线片表现不典型,肿块外形不规则和伴钙化可列入鉴别AR阴性与AR阳性TNBC的要点.
作者:张惠美;徐华军;毛新峰;朱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女,38岁,因“四肢进行性麻木、乏力10个月”就诊.查体:双下肢肌力减低,肌张力增高;T4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四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腰椎穿刺检查:初压205 mmH2O,脑脊液潘氏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81×106/L,单核细胞100%.脑脊液生化:乳酸脱氢酶43.89 U/L(降低),蛋白5.81g/L(升高),葡萄糖2.01 mmol/L(降低).外周血液、脑脊液布鲁菌虎红试验阳性.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胸椎MRI:平扫示胸段脊髓轻度肿胀,脊髓内T1~9节段可见病灶呈条片状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图1A);增强后矢状位扫描见脊髓内广泛条片状异常强化(图1B),冠状位见脊髓内纵行长条状异常强化(图1(C),轴位示脊髓侧索及后索结节样强化(图1D),符合脊髓炎表现.予利福平、米诺环素口服、免疫球蛋白每日22.5 9静脉滴注冲击治疗,配合营养神经、康复训练,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刘桐希;谢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BMEC)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BMEC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观察肿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等,测量肿瘤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8例BMEC肿瘤发生于主支气管1例,叶支气管2例,段支气管5例;肿瘤边缘均光滑,肿瘤形态为分叶状2例,圆形或椭圆形6例;6例病灶密度与胸壁肌肉密度相仿,1例病灶密度低于胸壁肌肉密度,1例表现为高密度钙化结节;1例伴淋巴结转移及右侧肾上腺转移,其余7例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8例原发灶SUVmax为5.27±4.17,肿瘤大径为(29.46±17.33)mm;肿瘤大小与SUVmax呈正相关(r=0.958,P<0.001).6例低级别BMEC病灶SUVmax为3.37±1.26,2例高级别分别为14.63、7.3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一2.000,P=0.046).结论 BMEC好发于叶或段支气管,18F-FDG PET/CT多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则18F-FDG摄取越高.
作者:张银;汤泊;李天女;丁重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30头实验用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建模后第1、4周行18F-FDG PET/CT心肌显像,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和差.采用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调节血糖浓度,测量并计算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末次血糖值、存活心肌百分比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终26头实验猪入组,完成PET/CT显像52头次,其中质量优组24头次,良组19头次,差组9头次.3组间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及末次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活心肌百分比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血糖下降百分比和末次血糖值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P均<0.05).结论 以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实验猪1s 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李婷;李剑明;卢如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T2WI的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卵巢原发实性良性肿瘤和2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MRI和临床资料.采用Image J软件于轴位T2WI提取病灶的GLCM纹理参数,包括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和熵,比较卵巢实性良恶性肿瘤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卵巢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卵巢实性恶性肿瘤的熵和对比高于良性肿瘤,逆差距和能量低于良性肿瘤(P均<0.05);而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ROC曲线结果显示,能量、对比、逆差距和熵诊断卵巢实性良恶性肿瘤的AUC值分别为0.70、0.68、0.74和0.81(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68.4%、74.1%、73.7%和77.8%,特异度分别为77.8%、68.4%、77.8%oo和73.7%.结论 基于T2WI的GLCM纹理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实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其中熵值的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董天发;麦慧;魏慧慧;毛义菲;唐文艳;陈展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增强非灌注区域T2WI信号在评估子宫肌瘤HIFU术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因子宫肌瘤接受HIFU消融治疗,并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3个月和6个月接受MRI随访的90例患者,根据术后第3天非灌注区域内T2WI信号不同,将其分为低信号组(n=9)、等信号组(n=15)、混杂信号组(n=40)和高信号组(n=26),比较术后第3个月和6个月肌瘤残余体积的差异.结果 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4组间肿瘤残余体积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高信号组肌瘤残余体积均高于低信号组、等信号组和混杂信号组(P均<0.05);低信号组、等信号组和混杂信号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HIFU消融子宫肌瘤安全、有效;非灌注区域内T2WI信号可作为评估子宫肌瘤HIFU术后早期疗效的有效指标.
作者:寸江平;范宏杰;赵卫;姚瑞红;汤蕊嘉;姜永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兔轻度脑外伤(mTBI)模型损伤早期扩散峰度成像(DKI)测量值动态变化,分析其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15只兔随机分为损伤组(12只,按建模后损伤时间分为伤后6h、24 h、48 h、72 h亚组,每亚组3只)及对照组(建模前,3只),进行MR检查并测量平均扩散峰度(MK)、轴向扩散峰度(K)与径向扩散峰度(K⊥)值.之后处死动物,取脑行HE、β-APP染色观察.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DKI指标在建模前后各时间点间的总体变化,以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建模前与建模后各时问点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β-APP染色阳性轴突数在各时间点之间的变化,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其与DKI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各测量脑区MK、K及K(⊥)值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建模后β-APP阳性轴突数总体呈增加后减少又增加趋势.皮层下白质、中脑、桥脑及延髓MK值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正相关,脑干区K及K(⊥)值多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正相关.结论 DKI技术可早期定量评估mTBI脑组织微结构损伤;DKI测量值多与β-APP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熊婧彤;伍建林;张清;沈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 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VDS)、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TD组胎儿PA内径及PA/AO均减小(P均<0.001),LVDD、LVDS、RVDD、RVDS、LVEDV、LVESV、RVEDV及R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FS、EF及SV均降低(P均<0.05),LVDD/RVDD明显升高(P均<0.0l).CTD组中,RVEDV高于LVEDV(P<0.05),左心室SV及EF均低于右心室(P均<0.05).结论 CTD在产前即可对胎儿心功能造成影响,右心室功能有代偿性增强表现,而右心扩大不明显.
作者:应倩;武育蓉;陈笋;孙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