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APK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

徐伟丽;孙文广;马莺

关键词:信号转导, MAPK, 结直肠癌
摘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调节不同的进程,包括增殖、分化以及凋亡.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多种肿瘤或增殖性疾病密切相关.MAPK主要包括5条并行的通路:ERK1/2、JNK/SAPK、p38、ERK3/ERK4和ERK5.其中ERK-MAPK可以作为治疗靶向目标.本文阐述了ERK MAPK信号通路以及其失调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细胞周期调节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目的:研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VD3)通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细胞周期的调控调节人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方法:用1,25VD3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后,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EGFR表达.用pcDNA3-EGFRvIII质粒转染 OVCAR3 细胞,筛选出稳定过表达EGFR的克隆株EGFR-OVCAR3.用1,25VD3及EGFR抑制剂分别处理OVCAR3和EGFR-OVCAR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27、Cyclin E和GADD45蛋白表达.结果:1,25VD3下调OVCAR3细胞EGFR蛋白表达,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使其G0/G1和G2/M期增多,S期明显减少,而对EGFR-OVCAR3细胞无明显作用.Western blot显示,1,25VD3上调OVCAR3细胞p27和GADD45蛋白表达,下调Cyclin E蛋白表达 ,而对EGFR-OVCAR3 细胞三种蛋白表达无调节作用,用EGFR抑制剂处理EGFR-OVCAR3细胞后,又能调节p27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论:1,25VD3可以调节EGFR蛋白表达,并进而调节下游分子,包括p27和GADD45,后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G1/S期转换和G2/M期转换,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程虹;胡沛臻;马福成;张晓晖;Wenlong Bai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对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34 例耐药的晚期乳腺癌,均接受卡培他滨 2500 mg/m2,分早晚两次餐后30分钟温开水送服,第1-14天,间隔7天;长春瑞滨 25mg/m2 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5分钟,第1、8天,21天为1周期,化疗4个周期.结果:34例患者中,CR 5例(14.71%),PR 15例(44.12%),SD 8例(23.51%),PD 6例(17.65%),有效率为58.82%,疾病控制率为82.3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作者:吴涛;王晓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临床无特殊表现,肿块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观察:肿瘤呈不规则管状结构、间质呈黏液状,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胞浆嗜酸,核形规则,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染色AE1/AE3、EMA、Vimentin阳性表达,S-100、Desmin、SMA、CD34、HMB45、CD10、CD15、CgA、Syn、NSE、CD99阴性表达,Ki-67(3%).结论: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少见肿瘤,明确该肿瘤的组织起源及病理特征,对于病理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震;何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型棉酚衍生物ApoG2对人前列腺癌PC-3移植瘤生长的抑制

    目的:探讨棉酚衍生物ApoG2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并了解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ApoG2作用下观察其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PCNA及caspase-3、-8的表达.结果: ApoG2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肿瘤体积明显减小,ApoG2能增加肿瘤组织中caspase-3、8的表达,减少PCNA表达.结论: ApoG2对人前列腺癌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张献清;黄晓峰;穆士杰;易静;安群星;夏爱军;陈蕤;吴道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23例,应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剂量为 1000mg/m2,2次/日,连用14天,每3 周为1个周期.结果:共完成治疗87个周期,短1周期,长9个周期.16例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 3例,稳定(SD)9例,进展(PD)4 例,有效率 18.8% ,疾病控制率7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5个月,中位总生存(OS)8个月,1年生存率22.7%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大部分为Ⅰ-Ⅱ度,耐受良好.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武晓楠;赵赟博;伍建宇;李琳;程刚;周美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与转移的研究进展

    淋巴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是决定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管生成在淋巴道转移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而肿瘤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较多且可以肯定的是VEGF家族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近研究发现类肝素酶(heparanase,HPSE)可以诱导VEGF-C的产生进而促发淋巴管生成,进一步深化了淋巴管生成的研究.一些特异性强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相继发现,如:VEGFR-3、LYVE-1、Prox1、D2-40等,也为研究淋巴管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研究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的分子发生机制,阐明淋巴管生成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将为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田亮;赵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评价肢体骨肉瘤外科边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骨肉瘤术前X线,MRI和骨扫描与常规细胞病理边缘的关系并且确定骨肉瘤外科的手术边界.方法:对23例典型骨肉瘤患者,测定其术前X线、MRI和骨扫描(ECT)所确定病灶范围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X线、ECT与病理检查之间差异显著,X线显示的肿瘤范围小于实际,ECT显示范围大于细胞病例边界;MRI检查与病理范围无显著差异.结论:MRI测量骨肉瘤范围误差接近实际肿瘤范围;术前MRI T1WI像瘤体外3.0cm截骨、STIR序列(T2脂肪抑制信号)肿瘤侵犯软组织肿瘤病变范围外1-2cm外作为切除平面是安全外科边界.

    作者:马小军;董扬;张春林;鲍琨;曾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周围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开胸或在电视胸腔镜下楔形切除肺部肿瘤,并以43℃热蒸馏水循环灌注胸腔90-120min,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恶性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未见胸腔积液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组中位存活期达13.56个月.结论: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曾志勇;杨胜生;程先进;庄聪文;盛继红;张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米托蒽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方法: 台盼蓝拒染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不良反应,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米托蒽醌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时效性;药物作用MCF-7 48h后能引起其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结论: 米托蒽醌能明显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能引起其细胞周期变化.

    作者:李春梅;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超声诊断.方法:选取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收治的诊断明确并有完整病例记录的甲状腺癌病例4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远处转移率不同,侵犯周围组织的程度不同.乳头状癌的不同亚型,临床生物学特性也不尽相同;超声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颈部淋巴结的定性有着独到的优势.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临床生物学特性不同,术前应合理评估、精确分期,根据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TNM分期及年龄等多种因素,结合超声检查,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作者:郑向前;高明;于洋;程文元;张艳;李亦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剂量监测

    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术后对患者、患者周边及密切接触者的受照剂量率并估算年剂量,及在该剂量率的条件下达到剂量限值所需要的时间.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20例125I植入后的患者体表、病人家属、病人床边、邻床床边及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率,并根据公式推算这些检测点受到照射的年剂量,及在该剂量率的条件下达到剂量限值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患者体表平均剂量率为214.54μGy/h,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体表的平均剂量率分别为4193.18μGy/h,22.97μGy/h,160.34μGy/h,9656.32μGy/h,年当量剂量平均值为441.25mSv,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体表的年当量剂量分别为8624.14mSv,47.24mSv,329.77mSv,19860.21mSv.累计剂量达到5mSv和1mSv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44h和4.67h,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累计剂量达到5mSv和1mSv 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 1.19h和0.24h、230.07h和44.00h、31.42h和6.25h、0.52h和0.10h.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及位于其周边位点的年当量剂量均值大为0.01 mSv.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术后病人,其周边环境及其密切接触者是安全的.

    作者:岳瑶;刘海生;王俊杰;冉维强;黄毅;王文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阐明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 disease,LD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LDD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MRI呈特征性条纹状改变;组织学表现为小脑叶片增大,板层结构异常,分子层增宽,蒲肯野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内散在分布形态异常、发育不良的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NSE、Syn、NeuN、CgA阳性,GFAP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正确诊断必须依赖于MRI、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首选治疗是肿瘤全切手术,部分病例可伴有Cowden综合征.

    作者:苗雨莉;张静;王映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葡萄胎恶变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GTD)起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包括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及部分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为一种良性病变,其特点是绒毛间质水肿,外观呈许多水泡聚集状如葡萄.葡萄胎除有绒毛间质水肿形成水泡外,还有绒毛间质中心血管消失,滋养细胞增生活跃等变化.葡萄胎虽属良性病变,却具有生长活跃和潜在恶变的特点,约20%的完全性葡萄胎与4%的部分性葡萄胎会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在临床上判断葡萄胎清宫后是否发现恶变的主要依据是对HCG的监测,甚至是转移病灶的出现.发生恶变的葡萄胎与未恶变的葡萄胎在基因等分子水平上改变有什么不同.本文就新近研究发现的葡萄胎可能发生恶变的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黄佳;潘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清扫术后乳糜瘘和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后颈乳糜瘘及乳糜胸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方法:34颈部乳糜瘘者采用颈部加压包扎+负压引流,4例在保守治疗无效后,改为手术探查结扎瘘口或胸导管.2例乳糜胸行保守治疗,1例保守治疗无效开胸结扎胸导管.结果:34例颈部乳糜瘘采用颈部加压包扎+负压引流后,30例痊愈,4例失败后经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愈合时间10.2天(3-15天).两例乳糜胸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结论: 颈部乳糜瘘和乳糜胸是少见的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大多可以保守治疗治愈.

    作者:田尤新;张建伟;刘勤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宫颈残端癌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特点、预防及早期发现.方法:复习2例宫颈残端癌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宫颈残端癌是指子宫次全切除术之后,在残留的子宫颈部发生的癌,一般以2年为界分为隐性残端癌和真性残端癌.其治疗原则与一般宫颈癌相同,由于子宫体缺如使得治疗有其特殊性,早期宫颈残端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与一般宫颈癌相同.结论:宫颈残端癌较少见.其发生率高低与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多少有关,应做好次全子宫切除术时的宫颈检查、术后残留宫颈的随诊及早期发现宫颈残端癌.

    作者:田梅;施晓燕;黄彩敏;王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行手术的35例骨肉瘤及13例骨样骨瘤患者标本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阳性表达率为80%(28/35),而在骨样骨瘤中的表达率为7.7%(1/12),两者比较显著差异(P<0.01);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次数、肿瘤体积、病理分型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C-met可能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和预测转移的指标.

    作者:刘云燕;纪振钢;杨连甲;文艳华;裘秀春;张殿忠;马琼;许啸;范清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得力生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得力生联合三代化疗药物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晚期NSCLC患者60例,均为初次化疗,全部患者均有可测量或可评价指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药方法:泰素帝(TXT)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DDP)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25mg/m2静脉滴注,第1-4天,或健择(GEM)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试验组同时给予得力生50ml静脉滴注,第1-5天,其他用药方案同对照组.21天为1个周期.每2周 期评价疗效1次;不良反应每周期均评价.化疗4-6个周期;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或疾病进展均停药或改其他方案.结果: 60例患者共接受治疗248个周期,中位周期4个.试验组CR1例( 3.33%),PR 12例(40.00%),SD 14例(46.67%),PD 3例(10.00%),有效率为43.33%(13/30).对照组CR 1例(3.33%),PR 9例(30.00%),SD 15例(50.00%),PD 5例(16.67%),有效率为33.33%(10/30)(P>0.05).中位治疗至疾病进展时间试验组为8.0月;对照组为7.5月(P>0.05).1年生存率试验组为56.67%(17/30);对照组为50.00%(15/30)(P>0.05).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脱发26.67%;粒细胞减少20.00%;恶心呕吐16.67%;周围静脉炎10.00%.对照组为脱发40.00%(P>0.05);粒细胞减少46.67%(P<0.05);恶心呕 吐20.00%(P>0.05);血小板减少3.33% (P>0.05);周围静脉炎6.67%(P>0.05).结论: 得力生联合三代化疗药物作为一线方案治疗NSCLC疗效满意,可减少化疗血液学不良反应.

    作者:巫国勇;马俊;鲁建军;程超;顾勇;罗红鹤;钟佛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FLIP与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c-FLIP是一种凋亡抑制蛋白,能强效抑制Fas(CD95/APO-1)、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1/R2(DR4/5)、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等死亡受体(DR)诱导的细胞凋亡,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了凋亡抑制的作用.

    作者:宋敏;陆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MAPK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调节不同的进程,包括增殖、分化以及凋亡.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多种肿瘤或增殖性疾病密切相关.MAPK主要包括5条并行的通路:ERK1/2、JNK/SAPK、p38、ERK3/ERK4和ERK5.其中ERK-MAPK可以作为治疗靶向目标.本文阐述了ERK MAPK信号通路以及其失调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伟丽;孙文广;马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鼠TERT启动子的克隆及在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研究

    目的:克隆不同长度的小鼠端粒酶逆转录酶(mouse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mTERT)启动子,研究其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结肠癌细胞CT2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的转录活性.方法:以Hepa1-6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不同长度的mTERT启动子片段,分别命名为mTERT1至7;然后分别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分别和pRL-CMV共转染Hepa1-6、CT26、B16和NIH3T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法检测不同长度的mTERT启动子片断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均显示不同长度的mTERT启动子克隆成功及其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mTERT1至5在3种肿瘤细胞中有较高的转录活性,而在NIH3T3细胞中的活性较低,mTERT6和mTERT7在所有细胞中均很低;同一片断在不同肿瘤细胞株中活性不同.结论:mTERT核心启动子区位于ATG上游333bp内,且具有肿瘤特异性.

    作者:司少艳;梁爽;宋淑军;冯凯;刘俊丽;张军;路浩君;张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