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相11C-PIB PET显像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功能网络改变

李灿;徐白萱;张锦明;刘家金;富丽萍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11C-匹兹堡化合物, 氟脱氧葡萄糖F18
摘要: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1C-匹兹堡化合物(11C-pPIB)脑灌注网络改变.方法 对14例AD(AD组)、12例MCI(MCI组)和14名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及11C-PIB双示踪剂PET显像,采用平行独立成分分析法(pICA)计算11C-pPIB和189F-FDG数据中高度相关的脑网络,以双样本t检验比较AD组与对照组间和MCI组与对照组间18F-FDG低代谢与11C-pPIB低灌注的差异,获得组间有差异的脑区.结果 11 C-pPIB获得的脑灌注网络与18 F-FDG代谢网络高度相关(r=0.92),并与默认网络(DMN)存在空间重叠.与对照组比较,AD组18F-FDG低代谢区与11C-pPIB低灌注区存在空间重叠,包括颞上回、边缘叶/海马旁回、顶上小叶、后扣带回和前扣带回;MCI组18F-FDG的低代谢脑区位于右侧直回/眶额回、左侧后扣带回、右侧颞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颞上回,11C-pPIB低灌注脑区为右侧顶下小叶.结论 AD患者11C-pPIB低灌注脑区与18F-FDG低代谢高度相关,并与DMN存在空间重叠.11 C-pPIB显像可为诊断AD提供与18F-FDG显像互补的信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原发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

    患者女,47岁,因“体检发现左肺占位”就诊,无发热、咳嗽、咳痰、憋喘、胸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33 mm/h,C反应蛋白27.30 mg/L,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CT:平扫见左肺上叶舌段内软组织肿块,约3.4 cm×3.9 cm×3.6 cm,边界清,密度不均,CT值19~45 HU(图1A);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CT值34~63 HU,动脉期肿块内可见纡曲血管影(图1B、1C).CT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手术探查见肿块位于左肺上叶舌段,直径约4 cm,质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肿瘤,遂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作者:种振;陈月芹;李志;宋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眼上静脉血流评估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疗效

    目的 探讨CDFI检测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TRIO)患者治疗前后眼上静脉(SOV)血流速度变化特点.方法 对31例活动期TRIO患者(TRIO组)及24名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的双眼SOV进行CDFI检查,记录其血流情况(正向、反向、未探及),并于血流频谱图测量SOV大流速和小流速.对活动期TRIO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n=9)或眼眶减压术(n=22)治疗,治疗后6~14个月内复查.分析TRIO组治疗前后(治疗前亚组和治疗后亚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流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TRIO患者治疗前后亚组和正常对照组间SOV血流情况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65,P=0.003);SOV大流速和小流速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两比较,TRIO治疗前亚组与正常对照组间、TRIO治疗前亚组与治疗后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IO治疗后亚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TRIO患者SOV血流速度显著下降,接受治疗后血流速度基本恢复正常;静脉淤血可能是导致TRIO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TRIO应注重改善眼眶的静脉充血淤滞状况.

    作者:徐艳军;章鸣;谭宜;唐逵;周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对比高脂高蛋白饮食与空腹状态下MR胸导管成像

    目的 比较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与空腹状态下MR胸导管成像(MRTD)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将70例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空腹组和高蛋白高脂肪组,分别应用重T2W水成像技术进行MRTD.将所获得的胸导管图像分成腹段、胸段下1/2、胸段上1/2、颈段,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分(0~2分),记录2组患者胸导管各段评分情况,并计算每幅图像4个节段总评分.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各段评分差异,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总评分.结果 2组胸导管显示满意率(4段总评分≥4分)均为97.14%(34/35),高蛋白高脂肪组和空腹组平均评分分别为(6.37±1.37)分和(6.43±1.40)分(t=0.17,P=0.86).2组间胸段下1/2、胸段上1/2和颈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8、0.40、0.05),腹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腹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于MR胸导管整体显示无差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对MRTD显示胸导管腹段效果更佳.

    作者:左利利;岳云龙;郭劲松;张超;金延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对比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CT和MRI征象

    目的 对比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CT和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底软骨肉瘤和18例脊索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好发部位相似,以斜坡中线区多见,少数位于前、后颅窝底;其CT和MRI有共性征象:均伴颅底膨胀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T2WI以明显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多呈“花瓣样”或“蜂房样”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软骨肉瘤可见明显粗大钙化,密度较高且边缘锐利,4例DWI呈低信号;16例脊索瘤无明显钙化或见细小条状残留骨嵴,仅2例DWI呈低信号.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的CT和MRI征象有一定共性,肿瘤内钙化特点及DWI信号强度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郑婉静;曹代荣;邢振;郑颖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用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访

    目的 采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技术随访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脑血流量(CBF)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15例aMCI患者进行3D PCASL序列MR扫描,首诊及随访时各扫描1次,同时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77±1.84)个月.采用SPM 8软件,以基于体素法分析随诊前后CBF图,获得随访前后CBF值有差异的脑区,评价CBF值差值与MMSE、MoCA评分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aMCI患者随访前后MMSE和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首次扫描比较,随访时aMCI患者左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下回CBF值下降(P均<0.001).随访前后左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下回平均CBF差值与MMSE及MoCA评分差值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随病情进展,采用3D PCASL技术可检测aMCI患者左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下回的CBF值下降,且较临床神经心理量表更加敏感,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刘颖;曾祥柱;王筝;张海峰;王华丽;袁慧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定量评估肱骨结节间沟形态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评估肱骨结节间沟解剖结构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肩部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于超声检查后1个月内再次接受CT检查,23例再次接受超声复诊.测量结节间沟的宽度、深度、开放角及内侧角.比较超声与CT、超声首诊与复诊所测数值的差异,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变异系数(CV),并评估2次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结果 超声与CT测量结节间沟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方法测量结节间沟宽度、深度、内侧角的一致性中等(ICC=0.79、0.68、0.73),测量开放角的一致性良好(ICC=0.94),CV为5.78%~9.64%.超声首诊与复诊所测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量结节间沟宽度、深度的一致性中等(ICC=0.65、0.74),测量开放角、内侧角的一致性良好(ICC=0.98、0.94),CV为3.61%~11.47%.Bland-Altman图显示95.65%(22/23)的数据点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结论 超声测量结节间沟解剖参数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定量评估结节间沟形态.

    作者:马学慧;徐大华;高慧;何玉冰;吴意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膈下异位副脾误诊为左肝肿瘤1例

    患者男,45岁,因“无明显诱因反复胸背部疼痛、胸前区牵扯痛3个月”就诊.25年前患者曾于当地医院接受脾脏切除术.查体:腹部左侧见约15 cm手术瘢痕,右上腹局部无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CT:肝左内叶见大小约为5.0 cm×4.9 cm的等密度团块,突出于肝脏包膜之外,形态欠规则,CT值约58 HU(图1A),增强动脉期(图1B)及门静脉期(图1C)肿块密度与肝实质一致,其内似见线样未强化低密度影,考虑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

    作者:陈海霞;蒋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骨淋巴管瘤CT淋巴管造影及常规CT表现

    目的 探讨骨淋巴管瘤CT淋巴管造影(CTL)及常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为骨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9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平扫,16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L和常规CT表现.结果 骨淋巴管瘤CT表现为骨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影,多位于脊柱(n=71)及骨盆(n=73).79例中,囊状病变37例,筛网状病变18例,24例二者均存在;28例患者所有骨病变均可见硬化边,47例患者部分骨病变可见硬化边,4例患者所有骨病变均未见硬化边.骨内病变增强CT扫描均未见强化.CTL检查中,24例病变内可见碘化油沉积.结论 骨淋巴管瘤CTL及常规CT表现较具特征性,且常伴淋巴系统其他异常改变,有助于诊断.

    作者:王梦君;陈孝柏;孙小丽;常鲲;余春开;王仁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产前超声诊断8p三体胎儿复杂心脏畸形1例

    孕妇18岁,孕3产0,本次妊娠于孕2个月时自觉轻度感冒,曾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早期唐氏筛查低风险,孕25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畸形,遂来我院复查.胎儿心脏超声:四腔心切面示左、右心房及心室不对称,左心室明显缩小,左心房偏小;左侧房室瓣瓣环小于右侧,二尖瓣回声增强,未见开闭运动;CDFI未见左房室瓣舒张期血流;心脏中央“十字”交叉形态失常,室间隔上部回声连续性中断,位于主动脉瓣下;房间隔下段连续性中断(图1A);心室流出道切面示肺动脉及升主动脉大部均发自右心室,起始部呈平行排列;CDFI肺动脉及主动脉血流均来源于右心室(图1B);三血管气管切面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小于肺动脉(升主动脉内径约0.35 cm,肺动脉内径约0.63 cm);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示主动脉弓明显缩窄.

    作者:何敏瑜;肖春梅;张晓航;张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模态MRI新技术鉴别诊断肺癌病理类型进展

    既往认为常规MR不适合检查与诊断肺部疾病,但随着多种MRI新技术如动态对比增强MRI、DWI、体素不相干运动成像及MRS等的发展与应用,其在肺肿瘤良恶性鉴别及病理类型判别等方面已显示出一定优势,为肺癌治疗与评估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多模态MRI新技术鉴别肺癌病理类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邱太春;伍建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60例分析

    目的 评估经阴道超声诊断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证实的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的经阴道超声资料,观察声像图特点,分析延迟诊断的原因,对比宫内胚芽及宫外胚芽长度.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外复合妊娠准确率为100%(60/60).延迟诊断4例(4/60,6.67%),其中3例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为漏诊.宫外异位妊娠表现为混合回声包块25例(25/60,41.67%),不均质稍高回声包块17例(17/60,28.33%),不均质中等回声包块1例(1/60,1.67%),孕囊样回声17例(17/60,28.33%).宫内妊娠表现为类孕囊1例(1/60,1.67%),孕囊仅见卵黄囊10例(10/60,16.67%),孕囊见卵黄囊及胚芽49例(49/60,81.67%).宫内胚芽长(0.42士0.39)cm,宫外胚芽长(0.31±0.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3).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唐静;董虹美;冉素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相11C-PIB PET显像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功能网络改变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1C-匹兹堡化合物(11C-pPIB)脑灌注网络改变.方法 对14例AD(AD组)、12例MCI(MCI组)和14名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及11C-PIB双示踪剂PET显像,采用平行独立成分分析法(pICA)计算11C-pPIB和189F-FDG数据中高度相关的脑网络,以双样本t检验比较AD组与对照组间和MCI组与对照组间18F-FDG低代谢与11C-pPIB低灌注的差异,获得组间有差异的脑区.结果 11 C-pPIB获得的脑灌注网络与18 F-FDG代谢网络高度相关(r=0.92),并与默认网络(DMN)存在空间重叠.与对照组比较,AD组18F-FDG低代谢区与11C-pPIB低灌注区存在空间重叠,包括颞上回、边缘叶/海马旁回、顶上小叶、后扣带回和前扣带回;MCI组18F-FDG的低代谢脑区位于右侧直回/眶额回、左侧后扣带回、右侧颞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颞上回,11C-pPIB低灌注脑区为右侧顶下小叶.结论 AD患者11C-pPIB低灌注脑区与18F-FDG低代谢高度相关,并与DMN存在空间重叠.11 C-pPIB显像可为诊断AD提供与18F-FDG显像互补的信息.

    作者:李灿;徐白萱;张锦明;刘家金;富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MRI诊断炎性肠病的应用进展

    炎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终导致肠道狭窄、甚至恶变.对于IBD的治疗策略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相关.MR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诊断IBD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常规MRI及其新技术在IB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秦幸茹;任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的68Ga-DOTA-NOCPET/CT佳采集条件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 PET/CT佳采集条件.方法 收集89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全身扫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偏瘦组(n=13)、正常组(n=40)、超重组(n=31)和肥胖组(n=5).以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等效噪声比(NECR)、随机分数和变异系数(CV)评估PET图像质量,分析其与BMI的关系,并比较4组间差异.结果 89例患者平均BMI为(22.99±3.77)kg/m2,68Ga-DOTA-NOC注射剂量为(1.04±0.27)MBq/kg体质量.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和NECR均与显像剂注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r=0.71、0.71、0.72,P均<0.01).NECR在显像剂注射剂量约为1.65 MBq/kg体质量时获得大值.4组真符合计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P<0.01),且BMI正常组患者真符合计数率与偏瘦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比值分别为0.82、1.12和1.28.CV值随显像剂注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78,P<0.0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8,P<0.01).4组间随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P=0.27).结论 基于患者BMI,68Ga-DOTA-NOC PET/CT推荐方案如下:偏瘦患者显像剂注射剂量参考范围为1.05~1.15 MBq/kg体质量,大不超过1.30MBq/kg体质量;超重患者和肥胖患者的每床位采集时间分别延长1.2~1.3倍和1.3~1.5倍.

    作者:徐磊;周蕾蕾;孟庆乐;杨瑞;钱鑫宇;赵震宇;王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静息态fMRI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异常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低频振荡振幅算法(ALFF)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对28例ESRD患者(ESRD组)和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rs-fMRI.对所有受试者均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并采集ESRD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水平.以统计参数图(SPM 8)及REST 1.4软件分析2组受试者fMRI数据,得到平均ALFF图,获得组间ALFF值差异脑区,并提取其平均ALFF值.对ALEF值与MoCA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ESRD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6).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双侧额中回、双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额下回、双侧尾状核、双侧扣带回、左侧枕中回和双侧颞中回平均ALFF值减低(P均<0.001,FDR校正),未见平均ALFF值增高脑区.ESRD患者左侧额中回(r=0.68,P<0.001,FDR校正)及左侧颞中回(r=0.59,P<0.001,FDR校正)平均ALFF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ESRD组各差异脑区平均ALFF值与血肌酐、尿素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ESRD患者存在整体认知障碍,且与左侧额中回及颞中回自发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可为观察ESRD患者在维持性透析过程中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影像学标记.

    作者:李朋;马雪英;丁墩;张华文;张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

    患者男,7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胸闷、胸呈刀割样疼痛”就诊.查体: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可闻及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可触及细震颤.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左心室前壁、前间壁及心尖部室壁明显变薄,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消失;收缩期及舒张期室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基底宽约36 mm、大小约43 mm×37 mm的室壁瘤(图1A),并于室间隔中下段近心尖部2.0 cm处探及回声连续性中断,大小约10 mm×9 mm(图1B);CDFI收缩期可探及心室水平左向右高速分流信号,流率约3.8 m/s(图1C、1D).

    作者:胡佳;袁新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肝细胞癌1例

    患者男,49岁,因“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痛,偶有腰背部痛”就诊.CT示肝右叶稍低密度肿块(图1A),肝左叶小结节,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MRI示肝右叶肿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图1B),边界清,增强后动脉晚期呈不均匀强化(图1C),后期强化部分减退,以边缘强化为主;肝左叶可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小结节(图1B),增强后边缘强化;肝门部及腹膜后多发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考虑肝右叶肝癌,肝左叶转移灶,肝门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术前肿瘤标记物:CA199 35.79 kU/L,CA125 79.47 kU/L,神经醇烯化酶31.18 μg/L.行右半肝切除、左内叶结节切除、肝门部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肝脏体积增大,呈轻度结节样改变,肝右叶触及肿块,肝左内叶触及小结节.

    作者:张倩;赵新湘;王琅瑶;宋林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股骨头骨性髋臼覆盖率在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性髋臼覆盖率(FHC)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髋关节超声筛查的2 111名(4 222侧髋关节)婴儿,测量其中立位和屈曲位FHC,分析其与Graf分型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DDH的诊断效能;计算中立位与屈曲位的FHC的差值(FHC-D),评价其评估髋关节稳定性的效能.结果 4 222侧髋关节中,稳定髋关节4 056侧,不稳定髋关节166侧;DDH 1 593侧,正常髋关节2 629侧.中立位和屈曲位FHC均与α角呈正相关(r=0.680、0.737,P均<0.001).中立位FHC(59.39%±6.70%)大于屈曲位FHC(54.96%±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22,P<0.001);两者诊断DDH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84和0.879(P均<0.001).不同Graf分型间中立位FHC和屈曲位FHC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分型的加重,FHC逐渐降低,两两比较FH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HC-D评估髋关节稳定性的AUC为0.972(P<0.001),临界值为8.50%,敏感度为89.0%,特异度为93.0%,准确率为93.9%.结论 中立位和屈曲位FHC均可作为筛查DDH的参考指标之一;FHC-D可用于定量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樊伟;高虹;刘乔建;易欣;郭峻梅;张咏梅;李雪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射频场滤波器对3.0T MR腰椎成像质量的影响

    MRI软组织分辨率和对比度较高,已成为诊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1-3].近年来,3.0TMR仪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拉莫尔方程质子的进动频率与静磁场场强呈正相关,场强增高致质子进动频率加快;而频率与波长呈反比,激发质子共振的射频脉冲波长缩短,与人体相互作用后,引起射频磁场(B1场)不均匀性改变,从而产生或加重在1.5T及以下场强下没有或较轻的伪影,特别是驻波效应和介电伪影,导致MR图像质量下降.充分发挥高场强MRI的优势需消除或减轻上述影响.本研究比较3.0T MR快速自旋回波腰椎轴位T2WI中使用与不使用B1滤波器时所获图像质量,探讨B1滤波器对于改善超高场强下成像质量的价值.

    作者:戴艳芳;张苗;齐志刚;张默;李坤成;卢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99TCm-右旋糖酐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

    目的 观察99 Tcm-右旋糖酐(99TcmDX)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患者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KTS患者的临床及核素淋巴显像资料.经双足趾间皮下注射99 Tcm-DX后,分别于给药后10 min、1h、3h及6h行全身淋巴显像,观察患者双下肢淋巴管、双腹股沟及髂、腰淋巴结、胸导管及静脉角区的显影情况以及全身其他部位有无显像剂异常分布.结果 36例KTS患者中,35例淋巴显像提示淋巴管、淋巴结显影异常并伴淋巴水肿,其中31例为单侧下肢淋巴水肿、4例为双下肢淋巴水肿.20例出现颈部静脉角区域异常显影,其中15例为左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2例为右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3例为双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12例伴会阴部淋巴水肿.8例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淋巴管显影.结论 39TcmDX淋巴显像可以评价KTS患者淋巴管与淋巴结发育异常以及胸导管回流状况.

    作者:文哲;童冠圣;刘勇;张丽;李思源;沈文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