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洲;王茂德
目的:研究Reg Ⅳ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7例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Reg Ⅳ和EGFR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Reg Ⅳ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4%,1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FR胃癌组织中表达率55.1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3.81%,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eg Ⅳ和EGFR表达呈正相关(r=0.6909,P<0.0001),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Reg Ⅳ和EGFR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二者在胃癌的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种指标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董雅璐;邹赛英;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试验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榄香烯乳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IC软件计算10%的细胞抑制浓度(IC1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榄香烯乳作用24h后A549细胞的Bcl-2、Bax、Surv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榄香烯乳作用24h后IC10为43.49μg/ml,Bax蛋白表达增加,细胞质着色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降,细胞质着色减弱;增殖蛋白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下降,且具有药物浓度相关性.结论: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榄香烯乳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诱导凋亡.
作者:周兴芹;仇晓军;赵洪瑜;王燕;季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ADAM-9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7例HCC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结果:167例HCC标本中,49例(29%)标本为ADAM-9阴性,118例(71%)标本为ADAM-9阳性;而在56例正常肝组织中间质ADAM-9的表达阳性率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ADAM-9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型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AM-9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袭转移、高AFP水平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ADAM-9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ADAM-9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9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DAM-9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作者:边振光;汤雨;千年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正常和异常CA125水平的卵巢癌患者血清和尿液MMP-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83例卵巢癌患者(CA125正常的卵巢癌患者38例,CA125异常的卵巢癌患者45例),50例健康体检妇女为研究对象.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MMP-2的水平.结果:CA125正常和异常的卵巢癌组血清和尿液中MM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MMP-2和尿液MMP-2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和0.860(P <0.01);血清MMP-2和尿液MMP-2在CA125正常情况下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和0.853(P <0.01).尿液MMP-2和CA125的联合诊断达到高灵敏度96.7%和特异度92.5%.结论:血清与尿液中MMP-2的检测可以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程大也;孔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18例,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S-1)胶囊每天80 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14,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3h,d1,28天一周期;对照组18例,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3h,d1,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d1-5,氟尿嘧啶300mg/m2静脉滴注,2h,d1-5,28天一周期.结果:试验组(CR+ PR) RR 56.1%,中位生存期(MST) 18.6个月,对照组(CR +PR)RR44.4%,中位生存期(MST) 16.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试验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66.7%对照组77.8%,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4.4%,对照组66.7%.结论:替吉奥(S-1)胶囊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是治疗晚期大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王新林;彭军瑞;王湘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建立骨肉瘤裸鼠荷瘤模型,观察骨肉瘤中是否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并探讨其在骨肉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骨肉瘤裸鼠原位荷瘤模型后,处理组尾静脉注射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循环肿瘤细胞,对照组注射PBS,2周后将处理组原位瘤体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自我种植,并根据肿瘤生长指标(大小、重量、生长曲线)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处理组瘤体冰冻切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原位瘤组织中有红色荧光散在分布,即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肿瘤生长各指标比较发现,处理组瘤体在大小、重量、生长速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肉瘤中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并且能够促进原位灶的生长.
作者:张迎龙;马琼;刘涛;SHI Ke;文艳华;任坤;徐奎;曾照辉;裘秀春;范清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基因( thymidylate synthase,TS) mRNA表达水平与接受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化疗的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食管鳞癌组织TS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水平与接受5-FU化疗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TS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吸烟饮酒、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侵犯以及神经累及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TS mRNA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肿瘤组织COX2 (P =0.419)、p53(P =0.804)、PCNA(P=0.555)、VEGF(P=0.184)、MDR(P =0.593)、EGFR(P=0.482)、SSTR2(P=0.377)的蛋白表达情况均无显著相关性.以5-FU为基础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TS mRNA低表达者的总生存时间较TS mRNA高表达者明显延长(P=0.017).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TS mRNA表达水平可以成为以5-FU为基础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独立的预测指标(P =0.029,95% CI:1.161-16.278).结论:TS mRNA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患者5-FU化疗后总生存时间(OS)呈负相关.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TS mR-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以5-FU为基础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TS mRNA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无相关性.
作者:钱晓萍;严爱婷;谢丽;魏嘉;胡静;王立峰;禹立霞;刘宝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中期因子(Midkine)、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胆囊癌和15例慢性胆囊炎中Midkine、MMP-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两者的表达,数据统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Midkine、MMP-2在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胆囊癌组织中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组高表达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程度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idkine、MMP-2共同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徙,临床上联合检测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判定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买赛虎;韩小萌;马庆久;王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辅酶Q10 (CoQ10)对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化疗同时分别予CoQ10及大剂量维生素E治疗,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结果:化疗后CoQ10组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Q10对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玉书;高德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寻找特异性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多维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 MS)方法,检测23例胰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谱图表达.结果:与健康人血清比较,胰腺癌患者血清谱图中显示1个特异性蛋白质峰明显增高,相对分子质量为5734D,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结论:人胰腺癌血清特异性蛋白质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峰;刘捷登;刘彬霞;薛丹阳;杨雁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误诊的3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M首发症状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漏诊.结论:对MM的临床表现要综合分析,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查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的首要方法.完善MM相关检测对避免误诊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华;王永锋;吴敏慧;邓克廷;史媛;李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3例手术治疗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部手术切除成功,5例有术后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与围手术期的护理缺陷相关.结论:CBT手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术前准备和不同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术后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指导,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水平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晓东;吴星;任文艳;丛春燕;张引维;南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检测miR-224与miR-135a两种microRNA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的miR-224与miR-135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由2(-ΔΔCT)处理,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相对内参U6,miR-22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量为4.2761±0.8731,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8967±0.2154,两者相比P<0.05,miR-135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量为0.3551±0.0985,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7443±0.3125,两者相比P<0.05.miR-224与miR-135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miR-224高表达及miR-135a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miR-224有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作者:张洪岩;鲁继斌;杨伟;陈宽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PTTG与垂体瘤的各亚型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垂体肿瘤病人PTTG.其中29例GH,20例PRL,10例ACTH,11例FSH/LH,9例TSH和13例无功能腺瘤.结果:PTTG在细胞质内显著表达,各亚型中GH型是表达高,PRL腺瘤表达低,各亚型的阳性表达率与PRL亚型阳性表达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体腺瘤不同垂体亚型中PTTG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不同,PTTG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垂体腺瘤( GH、PRL、ACTH、FSH/LH、TSH)亚型和无功能型提供参考.
作者:吕中华;张学新;张锐;王洪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临床、病理、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AB型胸腺瘤伴多发胸腹壁皮下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5岁,因侵袭性胸腺瘤术后复发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急诊入院,肿瘤生长速度快、病情危急,遂予超分割放射治疗,纵隔占位照射DT 30Gy/20fx/12d,治疗过程中,患者胸腹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发性结节灶,质硬,活动尚可,活检病理提示低度恶性肿瘤,考虑为“胸腺瘤”术后累及胸腹壁.予2周期TP方案静脉化疗后皮下转移灶逐渐增大、增多.行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示外周血MGMT甲基化阳性,调整治疗方案予干扰素,3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3次;同时口服司莫司汀胶囊,50mg/(w·6w),治疗过程中查体、复查胸部CT提示皮下转移灶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患者病情控制.结论:胸腺瘤依据病理学检查确诊,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或病灶呈侵袭性生长常规行放射治疗,对具有特殊临床表现、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方式.
作者:李静;沈泽天;刘志冰;王振;武新虎;朱锡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2周期TPF、PF方案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1周开始同期放化疗,期间观察放化疗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吞咽困难及脱发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实验组CR率为88.5%、PR为11.5%,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62.9%、PR为34.3%,总有效率97.2%,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别.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作者:李孝鹏;白光平;魏南;张扬;徐静;张琳;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及甲基化状态与EGFR外显子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基因克隆测序技术和荧光偏振技术,检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GF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结果:76例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者23例,检出率为30.3%,甲基化状态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吸烟对甲基化的相对危险度(OR)为1.88,40例NSCLC患者中,29例未检测到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有10例甲基化为阳性,甲基化率为34.5%,而11例TKI敏感突变的患者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肺癌患者EGFR基因存在启动子甲基化,EGFR外显子的突变状态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强少盈;张菊;姜英浩;刘文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年来,热疗因其安全有效而逐渐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后的又一肿瘤治疗手段.传统热疗应用于肿瘤治疗时仍有局限性,相比之下,金纳米颗粒辅助光热治疗可以靶向性地对病灶内的每单个细胞进行加热,提高热疗的精确性及可控性,实现了对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但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就光热疗法在浅表肿瘤中的应用及其展望做一综述.
作者:田开亮;朱立新;许小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维板层型肝癌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时间.方法:结合近年文献,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为纤维板层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17例患者9例为中青年人(年龄在45岁以下)占58.8%,其临床表现和体征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影像表现为单个结节,手术切除率高,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76.5%和58.5%.结论:纤维板层型肝癌主要病理特点为纤维板层基质和强嗜酸性颗粒,好发于青年人,症状轻,与乙型肝炎无正相关联,临床进展慢,预后好.
作者:柯传庆;彭秋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性晚期NSCLC患者3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KPS评分>70.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顺铂6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至少2周期以上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9例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2例,进展9例,疾病控制率77%(30/39).中位生存期10个月.其中鳞癌6.9个月,腺癌13.4个月,其他9.7个月,非鳞癌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作者:贾晓琼;刘利;高德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