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利;叶世辉;宋王洁;洪丙炎;李晓玲;杨华;潘志伟;张建耕
当前我国平均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而人口献血率未达到1%的,即说明献血量低于通常被视为必要的水平[1].我市为典型移民新兴工业城市,主要以钢铁企业带动城市发展,全市总人口近30万,全市人口献血率为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临床用血量以15%的比率逐年增涨的情况下,未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季节性缺血现象.在无偿献血人群分布上,相对于其它城市无偿献血人群主要以高校学生、部队官兵及流动人群为主不同,我市献血人群分布主要以企业职工为主,约占总献血人数的60%以上,不受如寒暑假、小长假、以及部队战备任务、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影响,并且在血液紧张,偏型及应急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现将日常工作中针对以企业职工为主要献血人群的分布特点所采取的宣传和招募策略做以下粗浅的探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对血液检测实验室实施质量监控已经成为实验室的一项重要质量活动.实验室质量监控的要求也更多体现在行业法规中.《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规定,血站实验室“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和严格监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GP35的发布,更明确了实验室可采用质量监控指标,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要素进行量化管理和监控,并将其作为改进和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血站行业正在逐步实施血液核酸检测(NAT),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NAT实验室).相对于已经建立成熟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血清学检测过程,如何应用质量监控指标监控NAT检测过程,尚无报道.我们依据本中心NAT实验室基本状况,从过程分析入手,建立了总体类、过程类、资源类监控指标.用这些指标监控NAT过程和NAT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状况,以达到控制检测过程、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目的.
作者:汪德海;王瑞;葛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保存对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HCV RNA)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集12名丙型肝炎患者4ml的外周血,分装、保存在不同温度及相同温度下的不同时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不同时间点血浆HCV RNA的水平(log IU/ml),并与该血液标本的起始HCV RNA水平做比较分析.结果 当血液标本中的HCV RNA起始水平≥105 IU/ml时,在25℃放置6h后转至4℃保存18 h(a)、25℃放置12 h后转至4℃保存12 h(b)及4℃放置24 h(c)等3种保存条件,24 h时内检测到血液标本的HCVRNA水平105IU/ml组分别为(5.15±0.16)、(5.15±0.15)及(5.16±0.16) IU/ml (P> 0.05),107 IU/ml组分别为(7.45±0.21)、(7.44±0.23)及(7.45±0.24) IU/ml (P>0.05);当血液标本中HCVRNA起始水平在临界范围[(3.38±0.14) IU/ml]时,在条件a、b保存24h血液标本的HCV RNA含量分别为(2.28±1.52) IU/ml、0(均为P<0.01),而条件c保存24h血液标本的HCV RNA含量为(3.28±0.20) IU/ml (P >0.05);当血液标本中HCV RNA起始水平为103 IU/ml时,在4℃保存48h时HCVRNA含量为(2.31±1.54) IU/ml (P<0.01).结论 当血液中HCVRNA起始浓度较低时,HCV RNA的稳定性较差,短时常温保存都会造成病毒核酸的降解.
作者:熊玉娟;周华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足三里穴位按摩在处理献血不良反应中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500名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除按常规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外并进行足三里穴位按摩,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中度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在各时间段好转的献血者数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重度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处理献血不良反应中,辅以足三里穴位按摩可明显缩短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减少药物的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容易被献血者接受.
作者:张学昇;赖群英;袁光华;罗曼华;肖国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P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阴性筛选及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抗体筛选抗的检测分析.结果 在38 500人份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151例,其中检出血清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标本有4例,Rh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46例(30.4%),B型43例(28.4%),O型55例(36.4%),AB型7例(4.6%)及其血清学表型分布.结论 通过这次的筛查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初步状况,并掌握丽水市Rh阴性血型频率,血清学表型分布及其不规则抗体的情况.
作者:庄杰;赵龙友;纪勇平;骆昊翠;孙敏;吴士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站NAT检测实验室的清洁消毒过程实施控制,采取监控措施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以满足核酸检测环境的需求.方法 采用空气下落法和物体表面擦拭法,每月采集NAT实验室工作前消毒后1h的环境和物体表面18个监控点的无菌生理盐水标本47份,以HBV DNA为参照物进行核酸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合实验室质控结果及NAT单阳性结果,分析检测实验列表有效率、假阳性率与监控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11次清洁消毒监控结果中有2次监控合格率分别为95.5%、97.9%,均发生于NAT检测工作站出风口的监控点,其余均为100%,t=223.83,P<0.05,有统计学意义;跟进消毒措施后,对阳性监控点跟踪监控结果均为阴性.分析检测实验列表有效率和假阳性率与监控结果合格率的相关性x2=0.23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T检测工作站出风口监控点的反应性结果不会造成实验结果假阳性率的增高,设备维护保养中的清洁消毒工作可有效清除污染.NAT实验室现行清洁消毒方法有效,且符合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
作者:王中梅;冷婵;姚凤兰;汪德海;郑静;杨海平;查祎;王瑞;葛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们对上海国妇婴保健院ABO定型困难而送检的孕妇血样进行了ABO血型鉴定,发现其为类孟买血型(Bhm),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血清学、基因测序及家系调查,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 患者,女,32岁,汉族,籍贯上海,无输血史,无药物史.系上海国妇婴保健院妇产科患者,P1G0,怀孕18周到医院检查,检测血型时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符,遂于2011年6月送至上海市血液中心做进一步鉴定.
作者:林杰;蔡晓红;范亮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无偿献血者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奉献爱心,是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纠纷,这些消极的现象和绝大部分正面的积极的结果比起来只是风毛麟角.尽管有些还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但对整个血站的采血工作和良好的工作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们就针对近年来发生较严重纠纷一些行为表现中存在的实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薛斌利;叶世辉;宋王洁;洪丙炎;李晓玲;杨华;潘志伟;张建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通过免疫亲和层析从Cohn法组份Ⅳ分离纯化人α1-抗胰蛋白酶浓缩物的方法.方法 24℃下,将Cohn氏法组份Ⅳ用Tris缓冲液抽提0.5h后,离心4 750 g×15 min,上清液加入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脱脂后,离心6 000 g×15 min,再用1.2 μm的滤膜过滤;通过GE公司新型的Alpha-1 Antitrypsin Select免疫亲和凝胶层析柱,对α1-抗胰蛋白酶进行纯化.用考马斯亮蓝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蛋白含量;用SDS-PAGE鉴定α1-抗胰蛋白酶的纯度,并用Western Blot和串联质谱分析鉴定纯化的蛋白;通过发色底物法测定α1-抗胰蛋白酶活性.结果 纯化的α1-抗胰蛋白酶在非还原性SDS-PAGE图谱上呈现1条54 kD左右的蛋白带和1条约140 kD的多聚体蛋白带,经过还原性SDS-PAGE多聚体条带解聚,Western Blot也可以反应相关变化;在经过前处理和亲和层析后,α1-抗胰蛋白酶活性回收率为(60.35±1.39)%,α1-抗胰蛋白酶总活性回收率为(41.88±6.98)%,纯化倍数为(71.68±1.32)倍,比活性大约(1.00~1.05)PU/mg.结论 GE公司Alpha-1 Antitrypsin Select免疫亲和层析亲和层析可以从Cohn氏法组份Ⅳ中特异性捕获α1-抗胰蛋白酶浓缩物.
作者:张学俊;叶生亮;曹海军;王宗奎;杜晞;谢亦武;李长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世界范围内无偿献血的全民普及、血液筛查的严格执行,输血传播疾病的几率越来越小,而输血相关非感染性严重危害(noninfectious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NISHOTs)却上升为输血的主要并发症,超过输血传播疾病的1000倍(表1)[1].
作者: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本市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 对2010年本市24家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开出的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5 862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情况为红细胞类3 693例,血浆类2 169例,其中合并输血1074例,占18.32%;按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分类:红细胞类用血不合理1 295例,占35.07%,血浆类不合理1 132例,占52.19%;外科系统、内科系统红细胞申请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2.7%、9.04%;血浆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5.92%、46.61%.结论 血浆类不合理使用较多,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症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掌握欠佳.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对科学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制定本市临床用血规程,严格临床输血指征,严格审批,提高血液保护技术,对临床输血进行评价.
作者:李晓雪;吉素清;葛云萍;齐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地 探索“五常法“在血站仓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运用”五常法“,将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运用于血站仓库管理中.结果 提高了血站仓库物资管理质量,有效的利用了仓储空间,减少物资的积压和浪费,保证了采供血物资的安全性.结论 运用“五常法”对血站仓库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物资质量,保障了原材料及时和充足的供应,物资进仓的合格率达到100%,仓储物资的保管零报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在儿童手术输血患者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的2 495名手术输血儿童调查,分析发生呼吸窘迫或者肺水肿的患者输血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判断是否为TRALI.同时分析发生TRALI的临床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治疗措施、预后.结果 2 495名儿童3 423次输血,其中35名患者输血后发生出现呼吸系统疾病,2名符合TRALI的临床表现,这2名患者输注的血液制品为女性献血者新鲜冰冻血浆.结论 儿童手术输血患者发生RALI的率为0.58‰,富含血浆的血液制品是引起儿童手术患者发生TRALI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秋实;邢准;孟凌新;杨巧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们在新生儿溶血病产前检查中发现1名孕妇体内存在高效价IgG抗-A伴抗-D、抗-E的病例,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孕妇,26岁,“O”型,Rh(D)阴性,孕4流3,3年前曾经因流产大出血输注4URh阴性红细胞(未经测定RhC、c、E、e).产前检查血标本为怀孕3个月进行新生儿溶血病产前检查时抽取的静脉血标本.新生儿血标本为该孕妇进行保胎治疗至足月生产时所留取的脐带血标本.
作者:段福才;辛喜勤;李大元;张秦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验证不同真空采血管、保存温度、时间等对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为NAT检测的采血管选取、过程控制、检测策略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进行3个试验:1)标本保存温度、离心前保存时间及采血管对NAT联检试验结果的影响:将含HIV-1( 150 IU/ml)或HCV(60 IU/ml)或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按照保存温度分为30℃组、4℃组,之后依据标本离心前的保存时间不同分为4h,6h,8h,10 h,12 h,24h组,再依据采血管生产厂家不同分为A、B、C组,对所有标本进行NAT联检试验,利用卡方统计分析各因素对NAT联检试验结果的影响;2)标本保存时间、采血管对NAT鉴别试验结果的影响:将含HIV-1( 150 IU/ml)或HCV( 60 IU/ml)或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按照保存时间不同分为0d、1d、2d、3d、4d、5d、6d、7d组,再依据采血管不同分为采血管A、B、C组,对所有标本进行NAT鉴别试验,利用卡方统计分析标本保存时间、采血管对NAT鉴别试验结果的影响;3)保存时间对HCV阳性标本NAT定量结果的影响:选取9份浓度范围在1.04×102 IU/ml ~ 4.86×103 IU/ml之间的弱阳性标本,依据标本在4℃保存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0d、ld、2d、3d、4d、5d、6d、7d组,进行定量HCVRNA检测,分析4℃保存条件下保存时间对血浆中HCV RNA浓度的影响.结果 试验1:对于全血标本,4℃或30℃的保存温度,4~24 h的离心前保存时间以及采用不同的采血管对弱阳性标本NAT检出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在4℃保存条件下,采用A采血管保存含HIV-1( 1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0~7d,保存后d3,d4、d5、d6、d7弱阳性标本的NAT检出率与0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B采血管保存含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0~7d,保存后d3和d7此标本的NAT检出率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标本的NAT检出率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3:9份HCV弱阳性标本的浓度7d内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变化范围均在0.56log之内,且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4℃保存2d后,其浓度开始下降.结论 采用Procleix Ultrio Assay和Procleix Ultrio Discriminatory Assay分析系统,在不超过30℃的采血环境中,NAT标本采集后可以在24h内离心处理;为提高鉴别阳性率,建议4℃保存的献血者标本在NAT联检阳性后2d内完成NAT鉴别检测.
作者:姚凤兰;陈瑜;汪德海;冷婵;查祎;张莉;王中梅;杨海平;郑静;葛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自开展血液核酸检测工作以来,检测过程中遇到血液标本凝块造成标本混样失败,从而进行重复操作,核酸检测中血液标本凝块不仅严重影响到混样的效率,并且反复离心也对标本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增加了核酸检测的检测成本,浪费耗材和试剂.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我们对标本的前处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榕;熊丽红;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血液安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社会安定和谐.为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预防和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染病,国家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近10多年来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2006年出台的《血站管理办法》(2006年3月1日实施)、《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4月25日实施)、《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7月24日实施)3个法规性文件(简称“一法两规”),不仅是我国各级采供血机构建设的“法理”依据,而且标志着我国的血站管理由经验管理迈向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轨道.5年来随着“一法两规”的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实践证明了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和手段是临床输血安全、充足和有效的根本保障[1].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血浆报废原因,减小血浆浪费.方法 2008~2010年锡林郭勒盟中心血站采集、制备的病毒灭活滤白血浆13 549份进行报废原因统计分析.结果 血浆总报废率为20.44%,报废率占前3位的依次为:脂浆> ALT>过期.结论 脂浆报废率高与锡林浩特地区居民饮食习惯及采血前未对血浆进行肉眼筛查有关;ALT报废与非病理性因素相关;过期报废与本地区基层医疗条件偏低、没有合理使用血浆有关.
作者:张广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沈阳地区不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围术期用血状况,以了解血液保护取得的临床疗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本院行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且在围术期接受输血患者共421名,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种类不同年份临床输血趋势.结果 6年来红细胞悬液输入量随输血手术例数逐年增多而增多.红细胞悬液的平均输入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比2005年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增加0.66 U.红细胞悬液输入量的变化趋势与输血手术例数呈明显相关性P<0.05;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的变化趋势与输血手术例数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液保护工作在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围术期红细胞悬液输入中有一定成效,但对于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的合理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作者:张霞;何晓帆;白晓峰;张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鉴定对1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 1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用血清学方法做ABO表型检测,用PCR-SSP法做ABO基因鉴定,用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对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做序列分析.结果 血清学定型:ABw表型;PCR-SSP法鉴定:AB型;直接测序:A101/B101等位基因杂合,但伴有nt1055的G/A突变;克隆测序:G1055A突变发生在B101等位基因上,该突变产生Bw07等位基因.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A101/Bw07基因型.
作者:孟庆丽;高勇;段莹;潘凌子;肖南;于卫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